小学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三课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3《花地毯》教学设计

六、板书设计
形状
图案
色彩
排列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出示评价表 学生自评互评他评。
这堂课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和材料设计了独一无二的花地毯。有的花地毯色彩丰富。有的花地毯形状多样,有的花地毯材料丰富,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每一块花地毯合作拼接成了一幅大地毯,让老师看到了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老师为你们点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体感受美,多多体验动手的乐趣!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动、 好奇、好问,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及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较弱,教学时应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了解这些生活中的物品的特点,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现代地毯的特点:
同学们观察现代地毯的花纹跟传统地穗花纹有什么不同?简单、简约、色彩鲜艳,更加自由。板书:重复、中心对称
(1)教师示范,演示作画步骤
方形的纸对折一再次对折一形成一个小三角形,找到中心点,沿着中心点,重复排列相同图形,进一步丰富画面,地毯的线稿完成,接着出示完成稿。让同学们明确作画步骤。
四、展评阶段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地毯”,介绍自己作业的特点。鼓励学生用色彩、构图、花纹的方面评价作品。
(设计展阶段
课后还可以收集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如布、线绳、绒线、粘土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乐学的能力。)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课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导入
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集体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二、讲授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
分组把设计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四、学生制作。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和整理教室环境卫生
五、讲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难点: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易混、易错点:
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学生认知基础:本课是引导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来设计一小块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块大地毯。
时间分配
学10讲10练20
教法与学法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各种颜色的纸。
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1、地毯的图片2、图ຫໍສະໝຸດ 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三、课堂作业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三课,主要学习内容是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2.能够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3.增强学生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4.培养学生色彩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五彩的泡泡,如何掌握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泡泡的视频,如洗澡时的泡泡、孩子玩泡泡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15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2.讲解五彩的泡泡的特点和表现方法;3.讲解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操作(25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以五彩的泡泡为主题,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现一个泡泡图案;2.老师辅导学生完成画作,并注意指导学生的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
4. 展示与点评(10分钟)让学生互相进行画作交流和点评,老师可在其中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多多展示和交流。
5. 总结回顾(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其中的重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绘画作品:评估学生表现五彩的泡泡的能力;2.学生问题:询问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六、延伸拓展1.让学生自己制作泡泡液,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2.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泡泡画面;3.让学生观看一些名家的泡泡画,感受艺术家用色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和思考,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使用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泡泡画面。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确保内容和意义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和教育目标。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太阳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太阳教案题第3:太阳学情分析太阳是学生最熟悉的事物。
它给万物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它的出没隐现直接控制着明安和署寒,主宰着万物生死教材分析本教材展示了用彩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时安排共2时题第3:太阳教学时间3/3一3/4一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2、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教学准备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新授一、故事欣赏学生欣赏《后羿射日》的故事并叙述。
二、太阳展示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阳、生活中及神话中的太阳。
学生从科学、生活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太阳。
三、作品欣赏《美丽的太阳》。
结合欣赏太阳泥塑作品,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
四、小结,评价。
(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学生了解太阳相关的神话。
作品欣赏《美丽的太阳》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太阳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太阳教案题第3课:太阳学情分析太阳是学生最熟悉的事物。
它给万物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它的出没隐现直接控制着明安和署寒,主宰着万物生死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展示了用彩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题第3课:太阳教学时间一(3)、一(4)、3月3-3月9教学目标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2、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教学准备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新授一、故事欣赏学生欣赏《后羿射日》的故事并叙述。
二、太阳展示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阳、生活中及神话中的太阳。
学生从科学、生活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太阳。
三、作品欣赏《美丽的太阳》。
结合课件欣赏太阳泥塑作品,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新课标第一网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
四、小结,评价。
(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学生了解太阳相关的神话。
江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美术教案

江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美术教案第3课漂亮的蝴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的结构特征。
2、会画一只漂亮的对称的五彩蝴蝶。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一只漂亮的五彩纸蝴蝶。
难点:做出一只式样、纹饰有新意的纸蝴蝶教学过程:操作要点一、看看蝴蝶的形状有些什么不同?二、蝴蝶身上的花衣服是用什么装饰的?(出示一只白蝴蝶的底版)1、怎样才能把蝴蝶打扮的漂亮一点?2、蝴蝶的两片大翅膀上画上对称的花纹。
3、可以运用多种短线、点、曲线等进行装饰。
三、作业1、布置作业说明作业要求。
2、老师巡回指导指导注意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
四、作展示,互相评价1、欣赏其他的作品2、请谈谈喜欢的一张作品,并说说原因。
五、欣赏另一个蝴蝶的世界今天小朋友的表现特别的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蝴蝶世界,(课件出示)在这里,蝴蝶拥有了另一种美丽,看,精美的蝴蝶盘子、精致的蝴蝶发夹、蝴蝶挂饰、可爱的蝴蝶笔、蝴蝶盒子、漂亮的蝴蝶风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与蝴蝶相关的用品和装饰,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找到美的存在。
《美丽的蝴蝶》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剪贴蝴蝶,使学生感受对称的自然美,丰富学生剪贴画的技法和表现内容。
培养学生脑、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的结构特征。
教具准备:制作好了的彩蝶学具准备:皱纹纸、固体胶、剪刀、白纸或彩纸、毛线、小木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认识她吗?她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让你们猜猜她是谁?两根触角细又长,身穿一件花衣裳。
百花丛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
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生:回答(彩蝶)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可爱的彩蝶们,快乐地飞舞着,你追我赶,瞧,今天它们还飞到我们教室里来坐客呢!看,漂亮的彩蝶给我们打招呼了!(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飞舞的彩蝶图片)你们知道彩蝶喜欢在什么地方活动吗?生:花丛中师:她们为什么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呢?生:采花蜜、传播花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 出壳了 ▏人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出壳了 | 人美版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程是一年级下册第三课,主题为“出壳了”,旨在通过学习小动物孵化的过程,了解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次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如下:•了解小动物孵化的过程•探究小动物孵化的神奇和奇妙•通过绘画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讲台、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课件PPT•A4纸、彩色铅笔、蜡笔、橡皮、剪刀、胶水等•迷你小恐龙蛋模型、纸制恐龙模型等小动物孵化模型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先用PPT展示一张蛋的图片,让学生来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引出下面的话题:小动物孵化。
老师:“大家有没有见过小动物孵化的过程?你们知道小动物孵化的时间是多久?它们从蛋里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表述自己对小动物孵化的看法和想法。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老师介绍恐龙蛋模型,让学生观察外形、状况,观察完后向学生提问:“这个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特征?”“它们内部到底包括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帮助学生总结他们所观察到的特征和结构,并在黑板上画出恐龙蛋的图像来。
3. 探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叉字,向学生解释这样的大叉字其实就是蛋壳上的一道裂缝,下面就是小恐龙正在破壳而出的场景。
接下来引出话题:为什么恐龙要出壳呢?孩子们会非常好奇为什么新生动物都会在蛋里孵化,老师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出让孩子探讨孵化的内部机制,介绍卵黄、卵白、鸟蛋壳的结构和特征。
老师重点介绍了孵化的过程,并在黑板上画出孵化步骤的图像,然后在纸上由老师示范画出恐龙孵化的场景。
4. 创作学生们在A4纸上,结合自己对小动物孵化的理解,尝试描绘出自己脑海中恐龙从壳中破出的场景。
老师可以用贴纸、纸浆、羽毛、彩带等绘画材料来丰富作品,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恐龙故事情节,让学生完成他们的创作,并在分享环节中发言与互动。
人教版小学美术目录1-6年级

第1课神奇的口袋第2课大家都来做第3课彩线连彩点第4课淅沥的小雨第5课闪光的烟花第6课美丽的印纹第7课纸风铃第8课鱼儿游戏第9课我在空中飞第10课我的新朋友第11课鲜花送老师第12课我做的文具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第14课繁忙的交通第15课乘上列车去画画第16课童话的小屋第17课会滚的玩具第18课动物王国第19课办年货第20课动物、植物欣赏第1课影子的游戏第2课走近大自然第3课花地毯第4课分蛋糕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第6课摸一摸、画一画第7课小挂饰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第10课泡泡飞呀飞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第12课妈妈的节日第13课香甜的水果第14课运动场上第15课乘上大船游世界第16课打开的冰箱第17课会摇的玩具第18课电脑美术第19课化装晚会第20课有趣的汉字第1课流动的颜色第2课变化无穷的线条第3课闪光的名字第4课有趣的彩泥第5课喂,你好!第6课花花衣第7课金钥匙第8课对印的花纹第9课蜻蜓飞飞第10课我也是艺术大师第11课用画来写信第12课有趣的瓶盖第13课回家的路上第14课今日的菜单第15课乘着大象第16课风来了第17课会转的玩具第18课电脑美术第19课指偶剧院第20课形形色色的世界第1课纸片插接第2课点、线、面第3课重叠的形状第4课鲜艳的包装纸第5课五味瓶第6课得奖了第7课孔雀翩翩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第9课漂亮的花边第10课奇妙的脚印第11课蔬果变变第12课小鸟的家第13课故事画第14课我们班级的标志第15课变了样第16课我心中的老师第17课会爬的玩具第18课电脑美术第19课娃娃的家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第1课魔幻的颜色第2课万花筒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第4课前前后后第5课天然的斑纹第6课校园里的花第7课最受尊敬的人第8课今天我值日第9课有趣的鞋第10课团包手工第11课巧巧手第12课变废为宝第13课梦幻中的城堡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第15课星空的联想第16课新颖的电脑第17课电脑美术第18课会响的玩具第19课美术小记者第20课迷人的动画片第1课水墨游戏第2课重重复复第3课曲曲直直第4课平平稳稳第5课感受声音第6课迷彩服第7课彩色玻璃窗第8课我的同学页第9课家乡的桥和塔第10课我设计的一本书第11课绒绒绕绕第12课甜蜜的梦第13课金色的浮雕第14课变幻无穷的形象第15课我们的节日第16课二十二世纪建筑第17课电脑美术第18课会飞的玩具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第20课民间玩具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第2课线条的动与静第3课美术的节奏第4课变一变第5课色彩的对比第6课快乐的回忆第7课登山游戏第8课校徽设计第9课精美的邮票第10课做年历第11课星座的联想第12课窗外的景色第13课我心中的未来第14课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第15课梦幻之国第16课纸带穿编第17课电脑美术第18课会走的玩具第19课我们的生日聚会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第1课聚聚散散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第3课黑与白第4课主题与背景第5课冰川与晚霞第6课画嗅觉第7课卡通画第8课双胞胎第9课藏书票第10课我和我的小伙伴第11课那一刻的我第12课愉快的春游第13课哪些是相同的第14课千变万化的帽子第15课漂来漂去的小岛第16课迷宫第17课电脑美术第18课会游的玩具第19课光的魅力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万绿从中一点红第2课色彩的和谐第3课美丽的纹样第4课礼物的外套第5课趣味文字第6课地球的新生第7课古朴精美的华表第8课鸟语花香第9课陶泥的世界第10课诗情画意第11课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第12课会跳的玩具第13课电脑美术第14课美术学习记录袋第15课元宵节里挂彩灯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第1课形的魅力第2课形体的组合第3课抽象雕塑第4课多样与统一第5课静物写生第6课喜怒哀乐第7课夸张的脸第8课十二生肖第9课学画山水画第10课风的魅力第11课微观世界第12课会亮的玩具第13课电脑美术第14课旅游节第15课舞台布置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远近的奥秘第2课风景写生第3课心中的风景第4课会动的剪影第5课水墨画——动物第6课形体切挖第7课我们做乐器第8课宇宙之旅第9课保护文物第10课爱护古建筑第11课电脑美术第12课中国画与油画六年级下册第1课明与暗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第3课泥浮雕第4课画扇面第5课我设计的服装第6课图文并茂第7课奇思妙想第8课世界奥林匹克日第9课二十年后的学校第10课我即将毕业第11课电脑美术第12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太阳》说课稿大家好,我是来至珙县米市街小学的邓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太阳》。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2册第3课,通过对教材的把握和熟悉我把本课的表现手法由泥塑创作转化为符合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的蜡笔绘画方式表现太阳的光忙和颜色特点,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产生对太阳的形状光芒颜色的认识。
2.通过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认识和设计创作,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4. 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太阳下所有的生物。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用蜡笔绘画的方式大胆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色彩变化。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通过简单的绘画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探索,绘画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
课前准备:多媒体,太阳范作,绘画工具等。
课时:一课时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语言激趣导入课题,再通过动画故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勾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欣赏观看教师准备的资料,进一步对太阳的光芒和颜色内容加以认识,接下来,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对太阳五官变化进行认识,并激发学生操作实践粘贴表情的活动过程,增加学生理性认识,进一步突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学法:通过欣赏互动,情景创设,评价激励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做到学与练相结合,体会创作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步骤: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谈话:“问,你们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这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再引入到教师种太阳的愿望,由此导入课题,请求学生帮忙种太阳提高了它们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2.故事感悟,拓展知识
利用课件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最后一个太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图片展示,形成认知
教师出示多种不同光芒的和颜色的太阳,让学生了解到1.太阳的光芒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2.不同时候和角度太阳的颜色也是有很多变化的。
4.综合实践,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太阳的表情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要让太阳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我们一定要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找表情帖表情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太阳表情的认识,这使得本课的知识点儿得到升华,
5.教师示范,学生创作。
通过演示过程,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动手画了,老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创作
6.评价
请学生代表推荐自己喜欢的学生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
也起到了学生互评的作用。
老师再加以肯定,学生就更有成就感了,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活跃了气氛,同时紧扣主题。
以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合作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有不当之处请可谓老师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