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催化转化中药渣合成乳酸甲酯

1.引言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每年生产大量中成药,同时排放出3000万吨[1]以上的药渣。
药渣中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根茎,含有植物纤维,蛋白质,多糖和残留的药物成分。
植物纤维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难于被降解利用[2]。
中药渣的排放和处理是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棘手问题,目前主要以堆放的方式处理药渣。
药渣含水量高,易腐败,影响地下水质,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3]。
如果能够回收利用中药药渣中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多糖,不仅可以大大解决中药药渣污染问题,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中药药渣的处理及利用研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目前,国内外对中药药渣的利用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栽培食用菌;生产禽畜饲料;用作造纸原料;制备活性炭,催化热解生产生物油等。
但各种方法都存在缺陷,例如适合培养食用菌和禽畜饲料的中药渣来源比较单一,数量有限。
将药渣用于造纸需要提取纤维素,处理工艺复杂,废液污染环境。
利用药渣制备活性碳和生物油,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经济价值较低。
大部分药渣中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淀粉,据文献报道,在酸性环境中纤维素和淀粉可以降解为葡萄糖,在Sn-Beta 催化剂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甘油醛和甘油酮,最终异构化为乳酸酯[4]。
反应的控制步骤为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
盐酸通常被用于降解纤维素[5,6],但易于发生酸性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和乙酰丙酸[7,8]。
在催化降解纤维素合成乙二醇的反应中,发现加入微量的硫酸能够显著的提高甘油醛的产率,增加丙乙二醇的收率[9]。
碱性物质[10]和机械分散[11,12]也被报道可以促进纤维素降解,提高产物收率。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以黄芪药渣为研究对象,在氯化锡催化体系中,首先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药渣转化率及乳酸甲酯收率的影响,选出反应最优的实验条件。
在此基础上,考察反应添加酸碱,及药渣粉碎处理对反应的影响。
2.实验部分2.1实验原料和试剂黄芪药渣制备:黄芪购自中药药房,在去离子水中加热煮沸2小时,取出药渣部分,药渣在120℃下干燥24h 后直接使用。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
乳酸甲酯是由乳酸和甲醇反应生产出来的多用途有机化合物,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纺织、建筑和涂料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酸甲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及精馏过程、操作要点及技术指标等。
1、原料准备
乳酸甲酯的原料主要有乳酸和甲醇,乳酸可以由植物油直接发酵生产,或从天然介质中提取,甲醇可以通过蒽烷穿透法从石油中提炼得到。
两个原料在反应前应该先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符合生产要求。
2、反应及精馏过程
乳酸甲酯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反应、精馏和洗涤。
首先,将乳酸和甲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催化剂,通过加热反应产生乳酸甲酯。
其次,精馏结合分析仪可以将乳酸甲酯分离出来,当乳酸甲酯沉淀完成后,要进行清洗操作,最后获得满足要求的乳酸甲酯产品。
3、操作要点及技术指标
(1)操作要点
1)反应过程应尽量短,充分利用反应热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2)催化剂的选择要慎重,反应温度与催化剂的选择密切相关; 3)精馏操作要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控制操作温度、流速以
及能量密度等;
4)清洗操作要做到精细,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技术指标
1)反应温度:120℃ ~ 150℃
2)精馏温度:85℃ ~ 95℃
3)管道流速:2m/s ~ 3m/s
4)能量密度:4kw/m3 ~ 6kw/m3
综上所述,乳酸甲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及精馏过程和清洗操作。
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的选择,精馏操作要注意控制温度、流速和能量密度,最后要做到精细清洗,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催化法制备乳酸(酯)的研究进展

・
5 8・
山 东 化 工 S H A N D O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1 7年 第 4 6卷
催化 法制备乳酸 ( 酯) 的研 究 进 展
刘俊 霞
( 陕西 延长石油 ( 集 团) 有限责任公 司炼化 公司 , 陕西 延安 7 2 7 4 0 6 )
p r o d u c i n g l a c t i c a c i d t h r o u g h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l a c t i c a c i d( 1 a c t a t e s )t h r o u g h c h e mi c a l c a t l a y s i s h a s r e c e i v e d m u c h
也越来越大 。 目前 全 世界 乳 酸 年产 量 约 为 3 0~4 0万 t , 并 以 1 2 % ~1 5 %的年增长率增长 , 其中9 5 % 的乳酸是采 用发酵 法生 产 的 J 。虽然发酵法 已经 发展得相 当成 熟 , 但 是生产 过程仍 存 在发酵条件 苛刻及效率低等缺 点。 因此 , 开发 催化 法制备 乳酸
乳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摘 要: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在不同条件下催化合成乳酸甲酯。实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作用
下, 反应温度 60℃, 流速 180 g/h, 物料比 n( 甲醇) ∶n( 乳酸) =2 ∶1, 酯化收率达 85.36﹪。
关键词: 乳酸甲酯; 交换树脂; 催化; 酯化
中图分类号: O621.3
从图 2 可知, 当反应物的流速过慢时, 即停留时
间比较长时, 乳酸分子间有缩合, 还有少量会在磺化
树脂上结焦, 乳酸酯化率不高。反应物的流速过快
时, 即停留时间较短时, 乳酸和甲醇还来不及反应
就流出了离子交换柱, 导致了乳酸的酯化率较低。
因此选反应物流速为 180 g /h 较适宜。
3.4 甲醇与乳酸的物质的量比对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 1] Arbogast J W, Foote C 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70 [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AM Chem Soc, 1991, 113 ( 23) : 8 886- 8 889. [ 2] Friedman S H, DeCamp D L. Inhibition of the HIV- 1 Protease by
在乳酸酯化反应中, 甲醇与乳酸的物质的量比对
乳酸酯化也有较 大 的 影 响 。当 流 速 为 180 g /h、温 度
为 60℃时 , 改 变 甲 醇 与 乳 酸 的 物 质 的 量 比 , 酯 化 反
应数据如图 3 所示。
( 下转第 31 页)
第4期
叶光明, 等: 亚甲基[ 6, 6] - Fullerene [ C60] 单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利 用 日 本 R- 24B 型 核 磁 共 振 仪 进 行 核 磁 共 振 分 析, 其结果与结构相一致: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乳酸甲酯(简称MC)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清洁剂、柔性泡沫、滑石粉地垫等行业。
它具有独特的性能,如优良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污性、耐化学品性、抗微生物性以及透明度等。
因此,MC的产量越来越大,也推动了工艺的不断改进。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是通过酸催化乙烯合成产品的一种工艺。
生产设备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它的安全性能、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一般采用无极调节、外壳式等带像蒸发器的反应装置。
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乳酸醇溶液制备、乙醇添加、反应、残渣清洗、深冷凝固、烘干、粉碎等环节。
乳酸醇溶液制备主要是以乙醇为原料,以乳酸酐为催化剂,通过反应控制产生乳酸醇溶液,然后加入乙醇,以提高乙烯的活化能,并且可以改善乳酸酐的反应性能,起到双重作用。
反应段采用反应器单元,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和压力下将乙醇和乙烯反应到乳酸甲酯以及二甲醚。
在反应后,通过冷却恢复后取出粗产物,加入碳酸钠进行研磨,将杂质分离,提升产品质量。
残渣清洗阶段采用管道进行清洗,将残渣和杂质洗掉,然后进行深冷凝固,把粗产物冷却到室温以下,使其凝固成块状,接下来通过烘干,减少残余水分,然后通过研磨机对产品进行粉碎,制成符合要求的粉状产品。
乳酸甲酯生产工艺以电子、化学反应等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工艺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多种工艺操作达到生产的目的,最终完成高性能乳酸甲酯的生产。
它通过实现正确的反应条件、控制生产条件、控制反应温度、正确分离乙烯和乙醇等,实现乳酸甲酯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它的生产效率,因此乳酸甲酯生产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综上所述,乳酸甲酯生产工艺是一种高科技工艺,涉及到多种化学反应、机械装备等方面,所以需要工厂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技术和工艺上还要高度重视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乳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乳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乳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的现代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和
耐腐蚀性。
在最近的几年里,合成乳酸甲酯的方法备受关注,已经取得了一些有趣的进展。
首先,乳酸甲酯可以通过乙烯烃和乙醯乙烯醇反应合成。
乙烯烃反应物溶于要素乙烯中,
并且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物成功的聚合,从而合成出乳酸甲酯的高分子物质。
其次,乙醛乙烯醇与仲基二醇反应也可用于合成乳酸甲酯。
反应过程需要适宜的反应温度,催化剂和存在的一定量的甲醇来促进反应。
经过催化反应,在高温下,乙醛乙烯醇可以与
仲基二醇反应,从而使仲基二醇聚合生成乳酸甲酯分子。
最后,乳酸二氧化硅也可以用作反应媒介,与乙烯合成乳酸甲酯。
该反应需要在足够高的
温度下施加振荡,可以使甲烷的碳氢键受到破坏,从而生成乳酸甲酯。
总而言之,这些反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合成乳酸甲酯。
以上反应都受到足够的研究,可以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乳酸甲酯。
因此乳酸甲酯可以用来制造各种高性能的现代材料。
催化法制备乳酸(酯)的研究进展

催化法制备乳酸(酯)的研究进展
刘俊霞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17(046)009
【摘要】乳酸及乳酸酯是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作为发酵法生产乳酸的部分补充或替代,近年来催化法制备乳酸(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催化法制备乳酸(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多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详述了反应机理,最后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3页(P58-59,65)
【作者】刘俊霞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陕西延安7274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5.1
【相关文献】
1.分子筛改性催化乳酸丁酯制备农药中间体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J], 张跃;孙小磊;刘建武;严生虎;沈介发
2.乳酸酯催化脱水制备丙烯酸酯 [J], 白天省;刘建军;李保山;左胜利
3.乳酸及其低碳醇酯脱水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J], 李新利;唐聪明;王斌
4.化学法催化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乳酸及其酯的研究进展 [J], 李伏坤; 邓显红; 张杰; 徐畅; 苏亚琴; 夏宏盛; 王艺运; 冯宇杰; 张顺攀; 王文强
5.锡硅分子筛催化糖类制备乳酸及乳酸甲酯研究进展 [J], 刘聿嘉; 夏长久; 林民; 朱斌; 杨永佳; 彭欣欣; 舒兴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甲酯结构式

乳酸甲酯结构式乳酸甲酯,也称为乙酸乙酯,其化学式为CH3CH(OH)COOCH3,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果香味道。
乳酸甲酯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妆品、染料、溶剂、合成香精及药物等。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乳酸甲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乳酸甲酯的结构是由一个甲基取代的乳酸分子组成。
乳酸是一种羟基酸,它包含两个碳原子和一个羟基。
乳酸的结构中,一个碳原子与羟基相连,另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一个羧基。
当一个甲基取代乳酸的碳原子时,就得到了乳酸甲酯。
乳酸甲酯的甲基连接在羧基所在的碳原子上,而羟基则连在另一个碳原子上。
乳酸甲酯的物理性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
乳酸甲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果香味。
其密度为1.11g/cm³,沸点为147℃,闪点为32℃。
乳酸甲酯可溶于乙醇、乙醚和醋酸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乳酸甲酯通常通过乳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制备而成。
这种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硫酸和盐酸等。
酯化反应是一种醇和酸发生酯化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在乳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中,乳酸中的羟基与甲醇反应生成酯,同时释放出水。
此反应通常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生成的乳酸甲酯会蒸馏出来。
乳酸甲酯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乳酸甲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精成分,能为许多产品提供水果香味,如糖果、口香糖、饮料等。
其次,乳酸甲酯也广泛用于化妆品中,作为溶剂和增香剂。
它能带来清新的香味,并可为产品赋予良好的挥发性。
此外,乳酸甲酯还可用于染料和涂料的制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另外,乳酸甲酯还可以用作药物的中间体,用于合成一些药物。
总之,乳酸甲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结构简单,性质稳定,制备方法相对简单。
乳酸甲酯的广泛应用领域涵盖了化妆品、染料、溶剂、合成香精及药物等。
乳酸甲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关键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香味等,使其在多个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实验部分
2.1 反应原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仪器: 6800A 气相色谱仪 ( 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
器 有 限 公 司 ) 、410FT- IR 红 外 光 谱 仪 、 日 本 R- 24B 型核磁共振仪、带夹套离子交换柱、恒压漏斗、恒温 水浴循环槽。
利 用 日 本 R- 24B 型 核 磁 共 振 仪 进 行 核 磁 共 振 分 析, 其结果与结构相一致:
样。主要原因是在近沸点反应的液相中出现了大量的 泡沫, 使水和甲醇的反应中心活性变低, 挥发性变大 了。同时, 表面的反应是整个反应决定步骤, 通常在 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组分中心是不变的。因此选反应温 度为 60℃较适宜。
3结论
因 Fullerene [ C60] 溶 解 性 不 好 , 单 加 成 亚 甲 基 [ 6, 6] - Fullerene[ C60] 羧 酸 乙 酯 ( 3) 的 制 备 时 , 柱 层 析分离时耗费较长时间, 且需要大量溶剂。但因水解 3 时 Fullerene [ C60] 不 参 加 反 应 , 也 不 影 响 产 物 的 纯 度, 故可以不进行分离而直接水解。笔者研究的最终 产物为亚甲基[ 6, 6] - Fullerene[ C60] 单羧酸与抗滴虫药 甲硝唑酯化反应的副产物,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催化剂 DCC 与 单 羧 酸 反 应 后 的 中 间 体 没 有 进 一 步 与 甲 硝 唑 反 应 , 主 要 可 能 就 是 因 为 甲 硝 唑 的 溶 剂 性 差 , 2.2.4 所采用的反应条件可能并不能使成酯反应进一步发 生。相关研究将进一步进行。
按 GB1668—81 的方法测定, 取样分析反应体系 的酸值, 根据酸值的变化确定乳酸的酯化率:
酯化率 ( %) = 〔1- ( W2 /W1) 〕×100%
式中 W1、W2 分别为反应前后体系的酸值。 2.4.2 乳酸甲酯的纯度及其表证
产 物 纯 度 通 过 6800A 气 相 色 谱 仪 分 析 得 到 , 用 长 为 30 m, 内 径 为 0.25 mm 的 PEG 毛 细 管 色 谱 柱 , 氢火焰检测器。色谱操作条件为: 检测室温度 180℃、气化室温度 180℃、柱温 100℃。经检 测 , 产 物 纯 度 在 99.23%。产 物 精 制 后 经 红 外 光 谱 用 液 膜 法 测 定 , 红 外 谱 图 在 1 048 cm-1 和 1 224 cm-1 处 分 别 出 现 C- O- C 对 称 和 反 对 称 吸 收 峰 , 在 1 132 ( - C- O) cm-1、1 455( - CH3) cm-1、1 740( C=O) cm-1、2 986( C- H) cm-1、3430( - OH) cm-1 分别出现乳酸甲酯特征峰 。 产物的红外光谱与标准谱图一致。
参考文献:
[ 1] Arbogast J W, Foote C 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70 [ J] . J
AM Chem Soc, 1991, 113 ( 23) : 8 886- 8 889. [ 2] Friedman S H, DeCamp D L. Inhibition of the HIV- 1 Protease by
图 1 反应温度对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r eaction temper atur e on the yield
of ester ification
3.3 甲醇和乳酸反应物流速对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甲醇和乳酸在离子交换柱里反应, 反应物在离子
交换柱里的保留时间对反应有较大影响, 即反应物的 流速对反应有较大影响。当物料比 n( 甲醇) ∶n ( 乳酸 甲酯) =2 ∶1、反应温度为 60℃时, 考察流速对乳酸酯 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
1前言
乳酸甲酯是一类重要的羟基酯类化合物, 主要用 作合成香料和除草剂, 它又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溶剂, 因而广泛用于医药、树脂涂料、胶粘剂、清洗剂、干 洗液、印刷油墨、化妆品和烟酒、饮料、冰淇淋等食 品 行 业[1, 2]。 传 统 工 业 合 成 是 以 硫 酸 为 催 化 剂 , 由 于 乳酸易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脱水、碳化等副反应, 使 产物的色泽加深, 收率低, 同时产生三废。近年来, 人们积极寻找新的催化剂替代硫酸。国内有报道[3] 用 固体超强酸、氯化铁、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等作催 化剂合成乳酸酯。这些催化剂对乳酸丁酯、乳酸乙酯 有较好的效果, 但对乳酸甲酯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 没有适宜的带水剂, 收率只有 50%~60%。
3 结果与讨论
3.1 催化剂的选用
在物料比 n ( 甲醇) ∶n ( 乳酸甲酯) =2 ∶1, 流速为
180 g /h, 温度为 60℃时, 选用 D732、D001、BHL 三
种强酸性交换树脂作酯化催化剂, 考察催化剂种类对
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如下。
catalyst
D732
D001
BHL
esterification rate /% 56.81
63.64 85.36
从上可知, 树脂种类不同对乳酸酯化率有较大影
响。主要是由于树脂的磺化程度和孔径大小不同, 影
响了乳酸的酯化率。以 下 笔 者 就 选 BHL 树 脂 为 催 化
剂做条件实验。
3.2 反应温度对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在乳酸酯化反应中, 温度是决定酯化率的一个重
要因素。物料比 n( 甲醇) ∶n ( 乳酸甲酯) =2 ∶1、流速
第 37 卷第 4 期 2007 年 8 月
!!!!!!!!!!
农药及中间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Vol. 37 No. 4 Aug 2007
!!
!!
!!!!!!!!!!
乳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沈介发, 张 跃, 严生虎, 刘建武, 张爱淮, 郭文甲
( 江苏工业学院设计研究所, 江苏 常州 213164)
为 180 g /h 时, 考察温度对乳酸酯化反应的影响。结
果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中可知, 温度在 20~60℃范围内, 乳酸的
酯化率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高于 60℃时,
乳酸酯化率有所下降。这与 Seo 和 Sanz 等[4]用乳酸和
甲醇做的结果趋势相同, 异丙醇与乳酸做的结果也一
图 2 甲醇和乳酸反应物流速对乳酸酯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velocity on the yield of ester ification
将树脂置于长 500 mm、内径 30 mm 的交换柱内, 用 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24 h, 分离出碱液, 用去离 子水洗至中性, 再次用 10%盐酸溶液浸泡 24 h, 用去 离子水洗至中性。 2.3.2 乳酸甲酯的制备
先将处理好的大孔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200 g 装 入离子交换柱中, 再把恒温水浴循环槽打开, 当达到 反应温度时, 把甲醇和乳酸甲酯按一定比例通过恒压 漏斗滴加到反应装置中, 控制流量, 用三口烧瓶收集 反应产物。反应产物经中和再减压精馏, 得到无色透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212( 2007) 04- 0022- 02
Study on Synthesis of Methyl Lactade SHEN Jie- fa, ZHANG Yue, YAN Sheng- hu, LIU Jian- wu, ZHANG Ai- huai, GU Wen- jia ( Institute of Fine Chemical,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 act: Synthesis of methyl lactate on the cation exchange resin was studied under the diffrent condition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sterification from a sevies experiments were achieved as follow∶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lactic acid was 2 ∶1, reaction temperature 80℃, velocity of flow 180 g/h and the yield of esterification could reach 85.36% under the catalyst. Key wor ds: methyl lactate; ion exchange resin; catalysis; esterification
在乳酸酯化反应中, 甲醇与乳酸的物质的量比对
乳酸酯化也有较 大 的 影 响 。当 流 速 为 180 与 乳 酸 的 物 质 的 量 比 , 酯 化 反
应数据如图 3 所示。
( 下转第 31 页)
第4期
叶光明, 等: 亚甲基[ 6, 6] - Fullerene [ C60] 单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31
575.39, 526.06。 亚 甲 基 [ 6, 6] - Fullerene [ C60] 单 羧 酸 : 1H NMR,
( CDCl3/DMSO=1 ∶1, 400 MHz) δ: 4.85 ( s, 1H) ; FTIR ( KBr 压片, v/cm-1) : 3 440.45 ( - OH) , 1 728.08 ( C=O) , 1 155.66( C- O) , 1 427.07, 1 384.07, 575.35, 526.06。
亚甲基[ 6, 6] - Fullerene[ C60] 单羧酸酰胺: 1H NMR ( C6D6, 400 MHz) , δ: 7.81 ( s, 1H) , 4.84 ( s, 1H) , 3.53 ( q, 1H) , 2.26~2.31 ( q, 2H) , 1.04~1.90( q, 8H) ; FTIR ( KBr 压片, v/cm-1) : 3 364.21( N- H) , 1 741.08 ( C=O) , 1 427.07, 1 384.0, 575.39, 5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