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1. 引言1.1 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中国外汇储备是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重要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不仅是国际支付的重要手段,也是稳定国内汇率、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外汇储备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保障。
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汇储备是国家履行对外支付和债务偿还义务的重要基础,保障了国家在国际上的信用和声誉;外汇储备可以稳定汇率,防止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外汇储备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外部风险的重要后盾,可以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国外汇储备的充足与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外汇储备须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谋求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式。
2. 正文2.1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可能导致外汇市场波动剧烈,进而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价值。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贸易战和金融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和应对措施。
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多元化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国际投资环境波动性的关键举措。
中国还需持续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2000字】2.2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频繁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对外汇市场造成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较大,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价值波动。
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着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概述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问题一:储备规模过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长期以来居世界之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汇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使得国内货币供给过多,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也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闲置,不容易产生投资收益。
解决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适量减少外汇储备规模来缓解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鼓励境内居民合法合规地跨境投资,增加资本流动性,降低外汇储备需求。
问题二:外汇储备结构单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相对单一,以美元为主导。
这种单一的结构让我国外汇储备容易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此外,大量储备资金的投资渠道也相对有限,难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解决途径:应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加强对其他主要货币的配置。
同时,也应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民币进程,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结算中的份额,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问题三:外汇储备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方式相对传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储备资金的投资运作方面,应加强风险管理,注重投资收益的综合平衡。
其次,要推动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引入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如海外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等措施,降低风险,提高储备资金的收益。
同时,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问题四:外汇储备资金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外汇储备资金大部分为长期投资,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
在货币政策运作中,外汇储备无法像短期资金一样灵活地参与市场调控,对宏观调控的作用相对有限。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侧重从人民币国际化、投资渠道多元化、币种结构多元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外汇管制等方面就如何规避外汇储备风险展开探讨。
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规避1.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1.1巨额外汇存储易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使我国外汇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了通胀压力。
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其增速超过了实际gdp增速。
受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中央银行非意愿性买入外汇,从而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的作用,使得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形成了流动性过剩及增加了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为缓解外汇储备过高造成的通胀压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其中有一种是增加短期票据的发放,这样能够平衡人民币的增发,但是央行发放的短期票据利率都很高,减少了外汇的收益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1.2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不断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中央银行大量买进外汇,投放基础货币,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增发了人民币,使得人民币进一步增值。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流动性,保持汇率稳定。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流动性,保持汇率稳定,稳定提升的利率又有引起国际热钱内流套利的危险,热钱内流必然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经济社会又会重新陷入通胀的恶性循环,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
1.3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外汇储备增加是导致我国人民币的汇率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1美元在20年前价值人民币8.7元,而现在才能折合人民币6.1372元。
一个重要原因为: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上的一些缺陷,致使我国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外汇,使得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从而本币不断升值。
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进行外贸活动,他们一直是以产品价格低廉而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

. . .. . .一、关于外汇储藏1、外汇储藏的定义外汇储藏〔Foreign E*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藏资产中的外汇局部,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外汇储藏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归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藏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藏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2、外汇储藏的主要用途外汇储藏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3、外汇储藏的主要形式外汇储藏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藏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
4、外汇储藏的功能外汇储藏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4〕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二、我国外汇储藏现况1、外汇储藏的规模一般来说,外汇储藏可以表达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藏匮乏,1979年国家外汇储藏仅为8.4亿美元,而在1979年~1989年间,外汇储藏年均35亿美元。
此后,我国外汇储藏快速累积,规模不断扩。
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藏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 .专从2004年年末到2009年年末,我国外汇储藏平均年增长率为31.69%,最高增长率到达43.32%,最低增长率也到达了18.68%。
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确保外 汇资产 的价值 。此外 ,还可借鉴新 加坡 G I C和韩 国 K I C管理模 式 ,将 中国富余 的外汇储备 交与专业 机构 进行 投资经 营管 理。公 司可以 多元 化 投资全 球范 围 内的金 融和实 物资 产 ,可以使 央行 的一部分外汇储备从资产负债表 中转 出,达 到降低央行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风险 1 .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与 对冲成本 增加风 险。我 国外汇储 备 的高 速增长导致了外汇 占款不断增加 ,央行被迫投放大量基础货 币加剧 了中 圄周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为抑制通货膨胀 ,央行需要通过发 行票据 、提 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工具 ,来冲销这种被动的货币增 长。然而 ,随着 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多 ,对冲操作的余地越来越小 ,对冲成本 支 出却不 断 增加。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与对冲成本增加同时并存 ,使央 行货币供应
我 国外 汇储 备 的风 险及 应 对 策 略
岳 福 琴
摘 要 :面对复杂 多变的国际经 济环境 ,我 国外汇储备 面临资产贬值、持 有成本上升 、本 币升值 、国内通 胀加 剧 等风 险。本文在 阐述 了这些风 险,剖析 了我 国外 汇储备存在这 些风 险的制度层 、管理层、 国际市场操作层面的原 因后 ,提 出了应对这些风险的相 应策略 。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 汇储备风 险、外汇管理 制度
一
剖析我 国外汇储备面临风险 的原 因,是为 了找出应对外 汇储 备风险 更有效地策略 。
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风险与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风险与对策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国央行持有的一种国际支付手段,由外汇资产组成,用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支撑外贸经济发展和支付国际债务等。
外汇储备规模庞大,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并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应对。
本文将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风险和对策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会成本,即由于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外汇,可能导致国内其他领域资金紧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
二是存储成本,储备大量外汇需要支付储存费用。
三是投资成本,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主要以低风险、低收益的国债和其他负债为主,导致外汇储备的收益率相对较低。
四是汇率风险,由于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所以随着美元汇率波动,外汇储备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中国外汇储备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地缘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因素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对外汇储备造成损失。
其次,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如果需要大量变现外汇资产,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导致价格波动。
此外,资产质量风险是指由于外汇资产的债务方违约、经济形势恶化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下降。
针对以上成本和风险,中国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
首先,可以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的持有货币,实现分散风险。
不仅可以持有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还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国家货币的持有比例,如欧元、日元等。
其次,可以优化外汇储备的配置结构,提高收益率。
可以增加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如股票、债券等。
此外,应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监管,防范风险。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及时修订调整风险管理政策等,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此外,中国可以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来降低外汇储备的成本和风险。
一方面,可以加强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交易,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汇率风险。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购买力中的地位,增加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构” 经济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的路径 , 是一个值得研究
的 问题 。
一
球性的金融危机。 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若按 1% O 来算, 其 时至今若 以平均 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计算 ,仅汇率变 化导致的损失就高达 20 亿美元。 00 从机会成本角度看也是一种损失 ,就是说如果货币
、
我国外汇储 备的现状
底 , 国国家外 汇余额 为 34 7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7 亿美 元 。而 且 , 国 的外 我 汇储 备也在不 断的增加 。
度来看 , 美国国债是 国家信用 , 只要中途不抛售以及美国
财政不破产 , 偿付是没问题的。如果美国经济全面恶化 、 财政赤字扩大、 市场信心丧失, 国的债务风险就会逐步 美
当局不持有储备 ,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 口 商品
和劳务 ,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 ,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 入, 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机会。 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积累实际上也是一种福利的损 失。 外汇储备的积累相 当于放弃或推迟了资源的控制权 , 如果资本留在国内带来的边际收益率将大于这些资本换
的风 险。
近 年来 , 国外汇 储 备迅 猛增 长 , 中 已跃 居世 界 第 一 。
外 汇储备 的快 速增 长 , 总体 上反 映 了我 国投资 环境 的改 善 和综合 国力 的提高 。但 外 汇储 备 是一 把 “ 刃剑 ”并 双 ,
长期以来, 美元汇率风险非常突出。 美国的经常项 目 赤字已高达 G P的 6 D %,对外负债已接近 G P的 3 %。 D 0
不变 的黄金 储 备 政 策 , 金储 备 一 直 只 有 6O吨 , 黄 0 占国 际储 备 的 11 , . 远低 于 全 球 1.%的 平均 水 平 。从 目 % 02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各种流动资产的总和,又称官方储备或自有储备。
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即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从国际储备的四个组成部分来看,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主动增减,因为这两部分储备的来源是由IMF根据各国缴纳的份额分配的,而份额以各国经济实力为基础。
在一国经济实力无明显变化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调整份额的情况下,该国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就不会增减。
因此,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取决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增减。
一、近年来中国国际储备变动情况1.我国的黄金储备持续稳定。
1981-2000年,我国黄金储备的数量一直稳定在1267万盎司的水平上,2001年增加到1608万盎司,2002年再次增加到1929万盎司之后维持在1929万盎司(600吨)的水平上。
2003年以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
目前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1吨,占整体外汇储备的1.6%,在世界排名第六。
2.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2006年突破万亿美元,2007年一年净增5000亿美元,达到15282.49亿美元。
截止2008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长至19055.85亿美元。
2010年,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2011年,储备资产增长放缓。
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我国新增储备资产3878亿美元。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3848亿美元,较2010年少增847亿美元,低于2007-2010年年均增加4477亿美元的规模;我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净增加34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摘要: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
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外汇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超千亿美元,并且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降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风险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的必要性;近况;风险;建议一、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该国汇率以及维持该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近况(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的历史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49年-1978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计划经济时期。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外汇储备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2)1979年-1993年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
这个时期,我国实行“出口第一”的战略,以国内的资源换取外汇,外汇规模有了一定增长,但出口创汇能力有限,外汇储备处于较低水平。
(3)1994年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取消企业的外汇留成,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近况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增长幅度逐年提高。
如下图一所示。
特别是在2004年和2005年,增长幅度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球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国家。
2006年2月底达到85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
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末为15282亿美元,2008年末为19460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2009年上半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1856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1316亿美元。
截止到3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已经占到世界外汇储备的29.9%。
外汇储备总量稳居世界之首。
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8473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1.25%,远超排名第二的日本所占10.78%的份额。
2011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逼近3.2万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
在外汇储备结构上,我国的储备资产70%投资于美国资产,35%投资于美国国债,是最大的海外持有国。
8月初,爆发美债危机,美元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实际购买力下降,外汇储备面临货币错配风险、货币贬值等多重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也急剧加大。
三、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一)人民币升值风险巨额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大量热钱纷纷流入中国。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稳定人民币币值,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多余的外汇,这样却进一步加剧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张。
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加上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冲击,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空前的升值压力。
总之,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增大,在经济形势和政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人民币升值风险不断加大。
(二)主要储备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储备货币贬值是指外汇储备货币中某种主要货币(如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和其他储备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会造成某一时段我国外汇储备总规模以美元衡量出现较大的缩水现象,会显著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整体上的对外购买能力,这是一种现实的损失。
如下表一所示,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却不断下降。
可想而知,我国外汇损失的严重性。
而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分布主要是:美元资产70%,欧元资产20%,日元资产10%。
这些外币一旦贬值,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就会面临着大量贬值的风险。
实际上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已经使我国外汇储备在海外的投资蒙受了巨大损失。
举例子而言,从长远看,美国整体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长期过量发行美元,美元汇率持续大幅度贬值,必然会摊薄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因此从外汇管理角度看,我国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外汇储备资产构成,减少美国政府债券的购买增量,适当多地购买其他国家的政府债券或其他资产。
但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新增流量也比较大,政府购买其他国家政府债券的时候可选择对象不多,前不久我国政府增加购买日本和韩国政府债券已经引起这些国家的警惕。
目前国家在外汇储备管理中面临着两难境地,为了改善外汇储备构成,如果大规模地减持某种货币,会造成这种外币相关储备资产大幅贬值,使我国大量财富立即遭受更大的损失;如果不调整结构,外汇储备过分集中,美元资产占比例太大,又不得不承受美元贬值的风险。
所以外汇储备风险愈发突出。
(三)货币错配风险货币错配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民币汇改后的主要风险来源,中国属于货币错配比较严重的国家。
由于国际资本市场不接受发展中国家本币,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而积极寻求海外资本,这种跨国资本流动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
一旦其汇率水平或(和)汇率制度变动,倘若解决不好便会对其国内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不利冲击。
现阶段,我国总体外汇收入远大于外汇支出,外汇管理局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海外资产大致为海外负债(即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资产)的2倍,但两者的总回报大致相等,说明我国的投资回报只有我国负债回报的一半,货币错配的风险暴露为本币升值,进而导致外币净资产缩水,美债危机导致美元继续走软,储备资产货币错配风险愈发突出。
四、应对外汇风险的建议(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险,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重要物质基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毕竟外汇储备的本质是将本国资金放在海外,持有它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牺牲高收益投资的机会,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定合理的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二)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挤出储备中投机性资本泡沫。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确立了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浮动制度,同时人民币小幅升值,释放了部分升值压力。
现在应进一步加快外汇市场设施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明确汇率政策目标。
调整央行的外汇市场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向均衡的调整,化解升值预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问题。
同时实施藏汇于民的政策,释放更多的外汇储备在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基础上,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分化过多的外汇储备,把一部分外汇储备变为企业和个人外汇资产,让企业或者个人更多的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从而促使储备投资主体与策略的多元化,提高储备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同时也间接开放了居民的海外证券投资,在提高整体外汇资产收益率的前提下,保证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可控性。
(三)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使外汇储备多元化。
我国的外汇储备以货币和债券为主,应增加其他物资的储备,将部分外汇和债券转化为黄金储备或者战略物资。
如在国际储备中增加商品储备的比例,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原油口可能增加到2.5亿吨。
因此,在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中拿一部分用于石油储备的采购,是应对国际能源紧张、缓解资源压力的重要举措。
为避免我国减持外汇储备并加大石油储备给国际原油市场带来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可以加大对能源方面的国际投资,到海外进行收购,或者与石油输出国合作,投资石油储备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由于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增持黄金储备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结构转换的一个动向。
而我国长期实行稳定不变的黄金储备政策,黄金储备一直只有600吨,占国际储备的1.1%,远低于全球10.2%的平均水平。
从目前情况看,黄金有升值的趋势,所以要增加黄金储备,把它跟外汇储备放在一起,这对于我国将来保证外汇储备安全有利。
此外,不应过分集中于美元资产,应使币种多元化,把部分美元资产尽可能的转化为欧元、日元、英镑等资产,以保证安全性和价值稳定。
而且应加强和美国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美元资产安全。
无论如何,美元资产仍是我国外汇储备中比重最大的,所以必须加强与美国沟通。
美国要顺利度过金融危机需要中国不大幅度抛售美元资产,中国则希望美元资产能尽快回归其应有价值,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1]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李珊珊[2]我国巨额外储的成因、风险及管理对策:刘钦文[3]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分析:吴海[4]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时如义刘在彬[5]美债危机下的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应对策略探究:陈晶张凤君李恩媛[6]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孟小英王俊罗丽[7]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与损失探讨:刘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