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ppt
合集下载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36张ppt)

志愿军战士
2.思考:文章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 怎样的思想品质?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儿童 防空洞谈话
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纯洁高贵的品质 淳朴谦逊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 共同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 不同:
品味“最可爱”
作者最初写成的通讯,题目叫作《自豪吧,祖国》,里面 写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但魏巍感到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 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所以没有发表。后来他写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选取了三个最典型、最能本质地表现 英雄人物优秀品质的事例,所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篇通讯问 世后,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凡是保卫祖国、建功立业的英雄 战士,我们都习惯地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特点,概括志愿军的英雄事迹,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 2.学习、传承、发扬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3.体会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培养爱国的热情,领悟共产党的伟大。
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 树,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作家。代 表作: 长篇小说《东方》, 散文集《谁 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魏巍历时二十多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 《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表现了壮 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荣获1982 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文学评论
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 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郑伯农对魏巍的评价
小组研习二
1.作者在叙事时,既用了作者自己的语言直接描述,又不时引用 受采访者的话进行引述,结合文中相关的例子,体会这种写法的 表达效果。
2.思考:文章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 怎样的思想品质?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儿童 防空洞谈话
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纯洁高贵的品质 淳朴谦逊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 共同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 不同:
品味“最可爱”
作者最初写成的通讯,题目叫作《自豪吧,祖国》,里面 写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但魏巍感到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 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所以没有发表。后来他写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选取了三个最典型、最能本质地表现 英雄人物优秀品质的事例,所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篇通讯问 世后,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凡是保卫祖国、建功立业的英雄 战士,我们都习惯地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特点,概括志愿军的英雄事迹,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 2.学习、传承、发扬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3.体会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培养爱国的热情,领悟共产党的伟大。
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 树,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作家。代 表作: 长篇小说《东方》, 散文集《谁 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魏巍历时二十多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 《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表现了壮 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荣获1982 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文学评论
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 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郑伯农对魏巍的评价
小组研习二
1.作者在叙事时,既用了作者自己的语言直接描述,又不时引用 受采访者的话进行引述,结合文中相关的例子,体会这种写法的 表达效果。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聚歼了敌人。 (战后)
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役的特点 (在文中找出)
大声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战斗 的壮烈及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并 找出表现战士壮烈的动词。
(喊、摔、扑、抱、掐、摁、衔……)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 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 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 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说说这一段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 抒情。 • 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 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设问。 • 引人注意。
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先找 出来,再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提示下文)
为什么要反复用一个“摸”字?
——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
第11自然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式?
环境描写(火、烟) 人物的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第11自然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 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 什么作用。
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 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种救小 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
——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找出描写马玉祥救小孩的语句, 找出这里用得好的动词。
(踹、扑、摸、拉、抓、抱、 跳、钻……)
“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 “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 豫,当机立断。
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 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身后摸,才 摸着小孩的腿。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魏巍 (1920.1.16—2008.8.24) 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著 名散文作家、小说家。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 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 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 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
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役的特点 (在文中找出)
大声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战斗 的壮烈及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并 找出表现战士壮烈的动词。
(喊、摔、扑、抱、掐、摁、衔……)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 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 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 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说说这一段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 抒情。 • 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 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设问。 • 引人注意。
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先找 出来,再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提示下文)
为什么要反复用一个“摸”字?
——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
第11自然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式?
环境描写(火、烟) 人物的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第11自然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 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 什么作用。
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 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种救小 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
——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找出描写马玉祥救小孩的语句, 找出这里用得好的动词。
(踹、扑、摸、拉、抓、抱、 跳、钻……)
“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 “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 豫,当机立断。
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 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身后摸,才 摸着小孩的腿。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魏巍 (1920.1.16—2008.8.24) 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著 名散文作家、小说家。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 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 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 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31张PPT)

8.既然这三个事例都有典型性,那么文中安排这三个例子的顺序 能否改变呢?请说出理由。
不能。志愿军战士出国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 侵略者是他们最大的任务,“松骨峰战斗”是这神圣任务的具体体现,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应放在首位来写。“火 中救小孩”写的是战争的另一面,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具体援 助。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这种爱,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是 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与第一个事例相比,就 其意义而言,自然应当放在第二位。前面这两个事例主要写志愿军战 士的行为美,后一个事例则揭示战士的心灵美,它是产生英雄行为的 思想基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放在最后来写。
体会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 首先,标题以提问的形式直接切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各体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动作描写:抓住“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 ③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作者在文中哪一自然段集中笔墨从四个方面对战士进行了高
朗读第11自然段(火中救小孩),找出环境、心理、动作描写的 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④讲故事时声调要缓慢,感情要深沉。 本文中的志愿军战士的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朗读第11自然段(火中救小孩),找出环境、心理、动作描写的
火中救 具有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
④讲故事时声调要缓慢,感情要深沉。
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流……第一流……”“……之花……之花”的反复,像连续敲击的重音符,激发着读者为志愿军战士而自豪的情怀。 小孩 交替运用直接描述和间接叙述两种方法
《谁是最可爱的人》ppt课件

松骨峰战 斗
某部先头连
打仗时
枪林弹雨 的战场
阻击敌人
对敌人的恨
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火中救小 孩
马玉祥
打完仗 下阵地
烈火炙人 的民房
火中救人
对朝鲜人民 的爱
国际主义精神
防空洞谈 话
一个普通战 士
休息时
狭小潮湿 的防空洞
谈心明志
对祖国人民
的爱
爱国主义精神
三、写法探究
1.阅读文中三个事例,说说它们分别运用的是什么叙述方式,有 何表达方式?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1949年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 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让我们用韶华倾 负的誓言来结束这堂课:愿同学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做一个“最可爱的人”!
拓展延伸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狼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狼心!
2.作者在前线采访中,收集了很多个生动的事例。但为什么最后 只用了这三个事例?
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 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 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 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的描写,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 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全体志愿军战士的英雄 形象,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 典型事例来写。
精
神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对敌人无比憎恨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最可爱的人从未 离开
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 数百名外军士兵,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 搭设帐篷。
同学们,谁是你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我 们敬爱的老师?在新冠肺炎来临时抗战在一线的 白衣天使们?还是……
请你们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想一 想你为什么会选择说这些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 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 奖)、《地球的红飘带》,通讯集《谁是最可 爱的人》,诗集《黎明风景》等。魏巍 的创作,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贯穿着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擅长把叙事、写 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洋溢着饱 满的政治热情。
◎烈火中救人 (1)第十段内容对表现马玉祥有何作用?其
中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写出了马玉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表现了他淳 朴可爱的风貌。
(2)在描述救小孩场面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体现当时情境的危急。 动作描写:敏捷果断、奋不顾身。 心理描写:体现马玉祥战士品质的纯洁高尚。 第二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 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品质的纯洁和高尚。
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 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 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示例一: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 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着……
表达方式:抒情
示例二: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 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展示会可爱的吗?你不以我 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抗美援朝战争示意图
10月,中国人民志愿 军入朝作战,连续发动 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 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 回到“三八线”附近。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36张PPT)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 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 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 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1.“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句中“马上” 揭示
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志
愿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军
战
2.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 士
这句话是:
的 国际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主 义
精
神
课文内容精析
冻 土 豆 充 饥
接石缝的水喝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不觉得苦吗
3.第2段采用什么修辞方法? 设问
4.分析第3段的排比句 “意志”照应“松骨峰战斗”,“气质”照应“火 场救小孩”,“品质”和“胸怀”照应“防空洞 谈话”。
课文内容精析
1.指出“松骨峰战斗”六要素
2.用文中一个词概括这次战斗。
壮烈
找出动作描写,分析作用。
敌人飞机坦克,土打翻,阵地烧红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 在视察阵地
签定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
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 克拉克签字
克拉克的“名言”:我是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 官。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 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 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 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 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 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 《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 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 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 奖)。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 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 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 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1.“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句中“马上” 揭示
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志
愿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军
战
2.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 士
这句话是:
的 国际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主 义
精
神
课文内容精析
冻 土 豆 充 饥
接石缝的水喝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不觉得苦吗
3.第2段采用什么修辞方法? 设问
4.分析第3段的排比句 “意志”照应“松骨峰战斗”,“气质”照应“火 场救小孩”,“品质”和“胸怀”照应“防空洞 谈话”。
课文内容精析
1.指出“松骨峰战斗”六要素
2.用文中一个词概括这次战斗。
壮烈
找出动作描写,分析作用。
敌人飞机坦克,土打翻,阵地烧红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 在视察阵地
签定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
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 克拉克签字
克拉克的“名言”:我是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 官。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 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 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 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 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 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 《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 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 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 奖)。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重点探究
6.文章的人称使用不断变化,分析这样写对抒情的表达效果。
开头三段,作者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交替变换,情感显得 更加直接和迫切。结尾段用“亲爱的朋友们”来称呼,拉近与读者 的距离,更加便于抒情。
重点探究
7.第1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起到什么作用?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 “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这样 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这一 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唤起读者感情共鸣,很自然地引出 本文的点题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 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请你各 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各表现志愿军什 么精神?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请你各拟一个小标 题,并说说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书堂战斗) 表现了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表现了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个事例,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到尾地写营长或其他同志说的话, 而是把受访所得教材综合起来,将营长的话与作者的叙述结合起来进行 描述。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等内容,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壮烈战 斗场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包括转述和直接引用),由目 击者来谈,不但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 行文的单一和呆板。
自主学习
第三个事例: 防空洞中的谈话 表现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探究
1.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
壮烈
重点探究
2.从哪些叙述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PPT课件(56张页)

写法探究
第12、14段的抒情、议论与第8段有什么不同呢
在时间、空间上做了最大限定
对“最可爱”内在的揭 示
14.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
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
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
像、环境、心理、 战士马玉祥这
动作等描写
一个体形象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表现了志愿军战 士品质的纯洁和 高尚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描写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 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 会其表达效果。
前文回顾
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国际主义精神 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精神
抒情 议论
抒发对志愿军战士英勇奋 战精神的赞美之情
再次强调我们的战士“确 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写法探究
8.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 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引述营长的话,真挚动情,抒情的回答成为了鲜 明的见解,呼唤着读者的同感。
高尚的 苦乐观
高度的 责任感
崇高的 荣誉感
分析比较
事例 描写对象 时间
地点 情节主体 思想感情 精神品质
松骨峰 战斗
某部先 头连
打仗时
枪林弹雨 的战场
阻击敌人
对敌人 的恨
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
火中救 小孩
马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12段:志愿军战士 对朝鲜人民无比热爱,表 现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13-14段:志愿军战士 为祖国人民甘愿吃雪,表 现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5段: 志愿军 战士确 实是我 们最可 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美胸谦那他坚意高那他 丽怀逊样们韧志尚样们 和是,的的和是,的的 宽那他淳气刚那他纯品 广样们朴质强样们洁质 !的的和是,的的和是
松 骨 峰 战 斗
松 战斗开始 骨 峰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我军任务。 人数上:敌众我寡,
志 愿 军 战
壮
装备上:敌优我劣。
士
烈
大
战 斗 战斗过程 场 面 的
描绘出战士的英勇搏斗。
动词:“摔”,“扑”,“抱” 等。 写战后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无 畏 的 英 雄 主
描
动词:“抱”,“摁”,“掐”,
义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制作者:珠海小林中学 蔡志勇
魏巍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幸福的花中勇士而 开》,诗集《两年》, 《不断集》,短篇小说 《老烟筒》,长篇小说 《东方》获首届“茅盾 文学奖”。
精彩片断欣赏
第1--3 段:描 写志愿 军战士 是我们 最可爱 的人。
第4--8段:志愿军战士对 敌人无比仇恨,在战斗中 无比勇敢,表现战胜一切 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慨。
作者与战士的三问三答,将战士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表现战士乐为祖国人民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 现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 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这傲这以祖我的上人战世他 自个,样我国们优一!士界们 豪英我的们之值秀切他,上是 !雄们英的花得之伟们第第历
通过人物对话反映战士的思想品质。
马 玉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 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揭 示
祥 勇 人物心理活动:“我能不进去吗? 救 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 朝 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
出 志 愿 军 战
鲜 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
士
儿 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写出 童 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的 经 过用
课文开头部份的作用,抒发感受为主, 用设问设答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在三 个典型事例之间运用反问句过渡,步步紧 扣中心。结尾以抒情结合议论作结,前后 呼应,进一步强调中心。
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和议 论的写法,有助于深化中心。
再见见
“踹”“扑”“拉”“抓”“抱
的 国 际 主 义 精 神
”“跳”“钻”等动词写出战士
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吃
朝祖 鲜国
苦
人人
民民
的的
解嘱
放托
。,
吃雪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的。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 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祖国人了不吃雪。” “...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我们什么也不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 咱们的祖国去。”
的以雄祖!骄花大是一一史 国生而国我傲!人世流流上 度在骄有们的是民界的的、
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歌颂志愿军战士,激发读者 热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写作特点
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 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勇救朝鲜儿 童、吃雪),分别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生动事例,从不同侧面提示志愿军战 士的优秀品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描绘 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写
“扣”等。
精
战斗结果 以少胜多,我方胜利。
神
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
年龄:21岁
马玉祥
籍贯:黑龙江青冈县人
外貌:长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个儿,站在那 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 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 着打得解恨!”
第13-14段:志愿军战士 为祖国人民甘愿吃雪,表 现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5段: 志愿军 战士确 实是我 们最可 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美胸谦那他坚意高那他 丽怀逊样们韧志尚样们 和是,的的和是,的的 宽那他淳气刚那他纯品 广样们朴质强样们洁质 !的的和是,的的和是
松 骨 峰 战 斗
松 战斗开始 骨 峰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我军任务。 人数上:敌众我寡,
志 愿 军 战
壮
装备上:敌优我劣。
士
烈
大
战 斗 战斗过程 场 面 的
描绘出战士的英勇搏斗。
动词:“摔”,“扑”,“抱” 等。 写战后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无 畏 的 英 雄 主
描
动词:“抱”,“摁”,“掐”,
义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制作者:珠海小林中学 蔡志勇
魏巍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幸福的花中勇士而 开》,诗集《两年》, 《不断集》,短篇小说 《老烟筒》,长篇小说 《东方》获首届“茅盾 文学奖”。
精彩片断欣赏
第1--3 段:描 写志愿 军战士 是我们 最可爱 的人。
第4--8段:志愿军战士对 敌人无比仇恨,在战斗中 无比勇敢,表现战胜一切 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慨。
作者与战士的三问三答,将战士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表现战士乐为祖国人民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 现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 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这傲这以祖我的上人战世他 自个,样我国们优一!士界们 豪英我的们之值秀切他,上是 !雄们英的花得之伟们第第历
通过人物对话反映战士的思想品质。
马 玉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 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揭 示
祥 勇 人物心理活动:“我能不进去吗? 救 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 朝 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
出 志 愿 军 战
鲜 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
士
儿 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写出 童 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的 经 过用
课文开头部份的作用,抒发感受为主, 用设问设答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在三 个典型事例之间运用反问句过渡,步步紧 扣中心。结尾以抒情结合议论作结,前后 呼应,进一步强调中心。
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和议 论的写法,有助于深化中心。
再见见
“踹”“扑”“拉”“抓”“抱
的 国 际 主 义 精 神
”“跳”“钻”等动词写出战士
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吃
朝祖 鲜国
苦
人人
民民
的的
解嘱
放托
。,
吃雪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的。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 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祖国人了不吃雪。” “...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我们什么也不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 咱们的祖国去。”
的以雄祖!骄花大是一一史 国生而国我傲!人世流流上 度在骄有们的是民界的的、
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歌颂志愿军战士,激发读者 热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写作特点
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 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勇救朝鲜儿 童、吃雪),分别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生动事例,从不同侧面提示志愿军战 士的优秀品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描绘 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写
“扣”等。
精
战斗结果 以少胜多,我方胜利。
神
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
年龄:21岁
马玉祥
籍贯:黑龙江青冈县人
外貌:长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个儿,站在那 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 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 着打得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