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与管理方案

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与管理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第二章: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案 (3)2.1 技术改造原则 (3)2.2 技术改造内容 (3)2.3 技术改造实施步骤 (4)第三章:锅炉系统改造 (4)3.1 锅炉系统现状分析 (4)3.2 锅炉系统改造方案 (4)3.3 改造效果评估 (5)第四章:汽轮机系统改造 (5)4.1 汽轮机系统现状分析 (5)4.2 汽轮机系统改造方案 (6)4.3 改造效果评估 (6)第五章:发电机系统改造 (7)5.1 发电机系统现状分析 (7)5.2 发电机系统改造方案 (7)5.3 改造效果评估 (7)第六章:辅助设备改造 (8)6.1 辅助设备现状分析 (8)6.1.1 设备运行状况 (8)6.1.2 设备管理现状 (8)6.2 辅助设备改造方案 (8)6.2.1 设备更新与升级 (8)6.2.2 设备维护保养 (8)6.2.3 设备管理优化 (9)6.3 改造效果评估 (9)6.3.1 设备运行效率 (9)6.3.2 能源消耗 (9)6.3.3 设备维护成本 (9)6.3.4 设备管理水平 (9)第七章:能源管理与监测 (9)7.1 能源管理策略 (9)7.1.1 制定能源管理规划 (9)7.1.2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9)7.1.3 优化能源结构 (9)7.1.4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10)7.2 能源监测系统 (10)7.2.1 构建能源监测平台 (10)7.2.2 能源监测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10)7.2.3 能源数据传输与存储 (10)7.3 能源管理培训与考核 (10)7.3.1 能源管理培训 (10)7.3.2 能源管理考核 (10)第八章环境保护与治理 (11)8.1 环保设施改造 (11)8.2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1)8.3 环保监测与监管 (1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组织管理 (12)9.1 项目实施计划 (12)9.2 项目组织结构 (12)9.3 项目风险管理 (13)第十章:效益分析与评估 (13)10.1 经济效益分析 (13)10.1.1 投资成本分析 (13)10.1.2 运行成本分析 (14)10.1.3 收益分析 (14)10.2 社会效益分析 (14)10.2.1 产业升级 (14)10.2.2 技术创新 (14)10.2.3 带动就业 (14)10.3 环境效益分析 (14)10.3.1 减少污染物排放 (14)10.3.2 节约能源资源 (14)10.3.3 生态保护 (14)10.4 效益评估与总结 (14)10.4.1 效益评估 (14)10.4.2 总结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电力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智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日益增长,能源供应和环保问题也愈发成为热门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智慧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所谓智慧能源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能源的采集、储存、传输和利用进行优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智慧能源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智能输电、智能家居等。
首先,可再生能源是智慧能源技术的一个重点领域。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因其环保、可持续等特点,逐渐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智慧能源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管理。
例如,在太阳能领域,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发电量。
在风能领域,通过使用智慧型风力发电设备,不仅可以实现风电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风电的运行效率。
其次,能源互联网是智慧能源技术的另一个突出应用领域。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把全球各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高效的传输系统进行互补和共享。
目前,能源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始实施。
例如,中国的“智慧能源互联网”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该项目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逐步整合和统一管理。
通过电力交易、储能等手段,让各个区域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再次,智能输电是智慧能源技术另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智能输电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避免能源的浪费和损失。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可以辅助系统管理人员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有效避免因电力系统故障而造成的电力中断等问题。
最后,智能家居也是智慧能源技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应用领域。
通过将家居设备智能化,可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能源的智能调控。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来调整灯光亮度,大大减少电力的消耗。
电力行业的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应用

电力行业的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电力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电力行业的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的应用。
一、电能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电能管理是指通过对电能的测量、分析和监控,以及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实现电能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一项工作。
电能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对电能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力系统中的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2.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电能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能源浪费的现象,做到精确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从而降低能耗并节约能源资源。
3. 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有效的电能管理,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可以减少设备运行出现故障的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电能管理的具体应用技术1. 电能监测系统:电能监测系统是电力行业电能管理的基础。
它通过对电能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够准确获取电能使用情况,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为电能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能源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能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帮助企业实时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计划,并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管控,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3. 能源节约技术:电力行业可以通过采用能源节约技术,如高效节能电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照明节能设备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
4.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是电力行业实现电能管理与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三、电能管理与优化技术应用案例1.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管理:通过对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结合定时开关机、温度控制和冷热负荷平衡等策略,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能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渐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
其中,储能技术作为实现电力系统平衡和优化运行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的优化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综合价值测度来评估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和挑战。
随后,重点研究了储能配置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储能容量的确定、储能设备的选址、储能技术的选择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和不确定性分析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文章还探讨了综合价值测度在储能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通过对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综合价值测度指标体系,为储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决策支持。
文章总结了储能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步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配置和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储能技术,简单来说,是指将能量在某一时刻储存起来,以供未来需要时使用。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主要发挥着平衡供需、稳定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多重作用。
目前,常见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电池储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方式之一。
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都是常见的电池储能技术。
它们可以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有效平抑负荷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国家电网启动的研究项目

国家电网启动的研究项目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为了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国家电网积极启动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致力于推动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
一、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为了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国家电网启动了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和应用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通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目标。
二、智能电网技术研究智能电网是一种集成了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现代电网系统,具有能源调度、供需平衡、安全稳定等特点。
为了应对能源供需矛盾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国家电网启动了智能电网技术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如电网监控、数据分析、能源优化调度等,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三、储能技术研究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不可控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国家电网启动了储能技术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和应用各种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器等,以应对能源供需的变化和电网调度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四、电力市场研究电力市场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和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快电力市场化进程,国家电网启动了电力市场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研究电力市场的制度、机制和政策,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主体的多元化选择,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国家电网启动的研究项目包括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储能技术和电力市场等。
这些研究项目旨在推动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国家电网将不断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与能源优化

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与能源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数据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行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其在能源优化方面的作用。
一、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行业需要采集并监测大量的数据,如电能质量、电流电压、电网状态等。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实时采集这些数据,并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资源调度与运行管理:电力行业需要合理调度各类电力资源,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
大数据技术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智能化的资源调度和运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故障诊断与预测:电力设备的故障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诊断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客户管理与需求预测:电力公司需要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分析客户数据,了解客户的用电习惯和需求,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需求预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5. 能源交易与市场分析:电力市场的波动对电力公司经营和利润有很大影响。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电力市场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帮助电力公司做出科学决策,提高经营效益。
二、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能源优化在电力行业中,能源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
1. 节能减排: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识别出电力系统中的能源浪费和高耗能的环节,针对性地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排放量。
2. 电力负荷预测: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
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合理安排电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供需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研究

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减排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在电力行业中,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因为电力产业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减排措施引言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非常关键。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减排措施,以帮助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1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原则1.1全面减排原则通过综合手段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包括提高发电效率、推广清洁能源、采用先进的脱碳技术等。
1.2依法依规原则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管理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严格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1.3科学合理原则在制定碳排放管理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确保减排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建立严格的碳排放监管机制2.1建立严格的碳排放监管机制首先,政府对电力企业实施了强制性的碳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电力企业必须安装并运行碳排放监测设备,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碳排放数据报告。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和减排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针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水平,政府设定了相应的减排指标和目标。
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规定的指标和目标来调整生产运营方式,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水平。
政府通过监督检查、定期评估等手段,确保企业按照要求进行减排。
此外,政府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实行了严格的监督和执法。
相关部门加强对电力企业的抽查检查,对违反排放规定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
这将有效推动电力企业自觉遵守碳排放管理要求,减少非法排放行为。
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

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分析了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系统中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对系统的影响。
接着详细阐述了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智能化控制系统、能量回收技术、电能质量改善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在探讨了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作用,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领域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节能技术、工业供配电、智能化控制系统、能量回收技术、电能质量改善技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1. 引言1.1 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意义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对于节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供配电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节能技术在工业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意义不言而喻。
只有不断引入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才能实现工业供配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1.2 工业供配电系统的现状工业供配电系统作为生产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工业供配电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工业用电负荷大、负荷波动大的特点,电力系统往往处于高负荷状态,存在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
由于供电设备老化和过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传统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思路相对滞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业生产需求时往往难以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 1 月 07 1
电 网 技 术 Pw r t Tcnl y o eSs m ho g ye e o 中图分类号: 13 F2. 9 文献标识码: A
V l No 2 o 3 . 1 . 2 N。 几 ) 、 创洲7
文章编号:10 37 (07 2- 5- 0 -63 0) 0 8 6 2 20 0
和污染物减排工作, 十一 规划纲要将 “ “ 五” 单位
国内 生产总值能 源消耗降低” “ 和 污染物排放总量
万方数据
第3卷 第2 1 2期
电
网
技
术
减少” 列为约束性指标。 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节能 减排的重点领域,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将成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推 力 能 排1 径 两 一 通 减 [ 途 有 种: 是 过 进电 节 ] 的
学科代码: 9 65 70 2
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河南电网电力交易中心,河南 郑州市 405 ) 省 502
尚金成,张立庆
R s r ad pctn e nl eiE e y ai , so-eui ad e ac n A lao oTc o s nr - v gE ii Rdc g e h pi i f 心 n g S n m sn h n n
力节能 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兼顾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 调 节能发电 度技术 , 术 控的 调 )该技 通过实 别电量计 施差 划、 关停小火电 补偿发电量指标交易、 以大代小”的发电权交 “ 易、 跨省跨区外送电交易、 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等五招 “ 组合 拳” 。提高高效、环保、节能发电机组的市场份额,逐步使 小火电机组退出 市场, 从而促进了电源结构的调整, 实现了 和谐多赢 既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 这是节能减排的首要 途径; 二是通过技术手段、 管理手段进行节能减排。 目前, 在我国推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依靠节能减排的行政 性措施, 对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研究相对 较少, 发挥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不够。 应该考虑研 究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以
( ea GiPw r hne t . nzo 405, n oi e C i ) H nn d eEcagCn r Zeghu 02 H a P v c, n r o x ee h 5 en r n ha A S R C . crn t C i ' at l aos ad B T A T A od g h a c a sutn, c i o n s u i i n t bs o t de sd o s h b m a m cai o a d h ep y u p l s eh s f e n e t n r e s n m u c o dfetl e gnri s eun, t o pwr ie napwr e tn dlgt h r o o e fr i o e ao c i h ey f h e gnri rh r s tn h m r t m estn ee tn gt na i , e a e o pnao ao i t co t a k c i m cai f wt r i o s a-a t ra pwr eh s o id wn f l cl h m l e n m r h a g m l e s e o p n , tn cos t s r i i ad n r i a l t t r s tn o r - v c l t s g nl a s h a a i f p n an r - o e n a o a e
d cpr ai e cit lg pwr s e , i tu hs g tc b a e e cnu r t e r - c n l ri y e y r o o m sh e at r poo a cnl y ee y ai pwr uo r s h s p e t ho g o nr -v g e e o s n o f g gnri ad lat so r ui , iao w ee tn plt e ii e c gt t l ko n ao n ou n m s n n h s n d a s a t t ho g o ee y ai gnri dpt i s e nl y nr -v g e tn ah g h c o f g s n e ao i c n e s m d ad pri a m cai cnirg a e oe oe tnl eh s os en r t n ao m n di m k m cai ad vr et c - n l B m a o eh s n g e m n m c c t . en f n m on a o o r y s o
关键词: 市场机制; 节能减排; 资源优化配置; 差别电量计 划: 发电权交易; 市场补偿机制; 跨省跨区外送电交易: 大 用户直购电交易:和谐多赢:节能发电调度:电力市场
0 引言 近年来, 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 各项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 源和环境代价, 经 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 趋尖锐, 这种状况与经 济结构不合理、 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 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资源难以 支撑, 环境 难以 容纳, 社会难以 承受, 经济发展难以 持续。电 力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 支撑, 随着电 力工业 规模的不断扩大, 足的电 充 力供应有力地支持了经 济的快速发展, 但电力工业自 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排放问 题也日 益突出, 使其成为能源消耗大户和主 要的污染源。 政府己 我国 经开始高度重视能源节约
法律和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杠杆、企业自情, 提出了电
()开展 以 “ 大代小”的发电 3 权交易,促进小 火电由 少发电 变为不发电, 增加大容量、 高效率、 环 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 () 4 开展大容量、 高效率、 环保机组参与的跨 省 跨区电 能交易 外 ( 送电交易 , )充分发 挥其节能减排 的 优势,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 源优化配置。 <)开展大容量、高效率、环保机组参与的、 5 政府批准的大用户直购电交易, 充分发挥其节能减 排的优势,加强省内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上述五招“ 组合拳” 发挥大容量、 高效率、 环保机组的竞争优势、 边际成本优势和节能减排优 势, 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 逐步使小火电机组退出 市场,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及节能减排的目标,进 而形成和谐共赢的局面。
用,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 标。
ip m nn t df napwr ri s e lgad m l etg i r tl eg e tn d i , e i h fe i o e a o c un n e e n h dvl i t t s tn gnre ee y e t ee p g r ai o ee t nr i x o n h a co f ad g n e n d o cm e a t wt r i m re o s a-a t ra o pn t h id wn a t m l cl h m l se e h a g k f l e s e pwr t t pwr nri rh tnatn r o e p s h o e g e tn t s i f l , n a e e ao i r co o g a e a n h m l ns a e tn t r a i o r li t s a ui wtlg ui ad t s tn p c g e l i r ns h a co f t h e n detu hs g c c 勿 lg pwr s e oe icpr ai e t i r - c n l rt ei y a e e cnu r n r o o m s ae a t r clg t m r t r o eiet fr o e t a r h a e s e f i , t n h o a e e k h a f c n f ev n etretg ee ys i gnri ui ad ni m np t i ad r - v g e tn s o r -o cn n n g a n e ao n n t m k t s a- a t ra pw r n wt r i t ae m l cl h m l e p t id wn h h e l e s e o l s h a g a e m r t e sg, ey ajs et oe s r a esg b t et r t d t nopwr c k t y h b h u m f o e a a e e u s c r p m t ad hroim lwni c t t i r o d t a n ui i n a b u e r u s e n h m c t n g e o e - n e idIsc a t aio o m r t hn m r le. uh a, bs re a em cai i az n wy h e c f k e s n l ot aaoao oror s p yd t oj te pm l tn s c c b l e ad b cv i lc i f u e a e l e n a n h ei e o ee y ai ad dc g 冈 lat ii i f r - v g n r ui ngs n e n u n e so s t m sn 云p m n d m l et . e e
O t l o re oa o oEe r P w r t l tc e S s m pi R suc Al t n c i o ma e l c i f ye S A G - eg Z A G c g H N J c n , N L-n ih n R ii l
v mutwi l- n; ee ysv g nri d pt ;ee tii i sc nr - i g e t n i a h lcrct g a n e ao mak t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