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小麦-玉米周年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中 图分类 号
¥ 5 1 2 . 1 ; ¥ 5 1 3
文献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0 6 — 3 8 — 0 2 ( 1 ) 小麦季 : 2 0 1 2 年l 0 月1 5 E l 整地 , 将
1 . 4 试验过程
玉 米秸 秆 全量 粉 碎还 田 , 分小 区施 肥 , 1 0 月1 6日 播种 , 1 0 月2 1 E l 出苗 , 基本 苗 l 6 . 4 万 一l 8 万/ 6 6 7 m 。1 2 月 上 旬 喷 施“ 麦喜” 防 除杂 草 , 2 0 1 3 年3 月 5日喷 施 井 ・ 蜡芽 防治 纹 枯病 , 3 月1 1 日追 施 拔节 肥 , 3 月2 7日用毒 死 蜱 和 阿维 菌 素 防 治麦 蜘 蛛 。受冷 空 气影 响 , 4 月7 E l 极端 最 低气 温 达 0  ̄ C, 草 面温 度 一 1 . 5 ℃, 4 月2 2 E t 最低 气 温 0 . 6 ℃, 已抽 穗 的
基础上开展了氮肥在小麦一 玉米轮作体系的周年一体化施
用技 术研究 , 探讨施 氮量对产 量和产量 结构 的影 响 , 为指导 生 产提供依据 。
6 0 c m, 株距 2 2 c m, 6 月1 6日出苗 。6 月2 7日用毒死蜱+ 氯
氰 菊 酯 防 治二 点 委夜 蛾 , 6 月2 9日用 4 %烟 嘧 磺 隆苗 后 除
3 8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4, 2 0 ( 0 6 )
小麦一 玉米周年氮肥 施用量对产 量和产量结构 的影 响
王 小 雷
氮磷钾肥对冬小麦的影响

很高 , 随着该 地区施磷量的大幅度增加 , 磷肥的利用率没 有大幅度提高。因此 , 磷肥可 以与氮肥配合施用来提高磷 肥利用率 , 以减少磷肥损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 2 . 3 施钾量对产量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旱 地 冬小 麦 施氮 量 及氮 肥 吸 收利 用情 况 见表 2 。
省 临 汾市 旱 地 冬 小 麦 产量 与氮 、 磷、 钾 肥 的 用 量进 行 调 查
产量
旱地 冬 小麦 籽 粒产 量 见表 1 。
表 1 旱地冬小麦 籽粒产量
分级指标
很低 : X ̄2 0 0 0
平均产量 户 总户数 户数 / 总户数
k g , } l m 2 数
1 5 9 1 . 5 2 2 8 4
8 4 8 4
1 3 . 1 3 3 . 3
研究 , 分析各肥料对小麦生长 的影响 , 为科学施肥提供指
导 依据 。
表 1显 示 , 2 0 1 2年 晋 南 旱 地 冬 小 麦 平 均 产 量 为
1 调查 情况 简介
调查工作于 2 0 1 2年 7月下旬一2 0 l 2 年 8月下旬进
用量 是提 高旱地 冬 小 麦产 量 的重要 途 径 。 关键词 旱 地冬 小麦 氮肥 磷肥 钾肥 籽 粒产 量
A
肥 料利 用率
中图分类号
¥ 5 1 2 . 1 + 1
文献标 志码
d o i : l O . 3 9 6 9 4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X. 2 0 1 3 . 0 8 . 0 0 1
2 8 户。结果表明, 产量偏高和很高的农户 占到了总户数的
行, 对具有代表性 的临汾市的襄汾 、 临猗 、 万荣 、 洪洞 4 个
冬小麦氮肥和磷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

酸钾 ( K O 5 0 ) 。
1 . 3 方 法
1 . 3 . 1 冬 小 麦 氮 肥 总 量 控 制 试 验 小 麦 氮 肥 总
小麦 产量 之 间 的效 应 关 系 , 为冬 小 麦 合 理 施 用 氮
试验于 2 O 1 2年 1 O月 至 2 0 1 3年 1 0月在 中 国
1 . 3 . 2 冬 小麦磷 肥 总 量 控 制试 验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3 基金项 目: 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 目( 2 0 0 7 1 5 5 ) 第 一 作者 简 介 : 俞 守 能( 1 9 5 5 一 ) , 女, 山东省 烟 台市人 , 硕 士, 教授, 从 事 遗 传 育 种 与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研 究 。E — ma i l :
黑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1 3 ( 1 0 ) : 3 9 ~4 1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冬 小 麦 氮 肥 和磷 肥 总量 控 制 试 验 研 究
俞 守能 , 孙 治军 。 王 雁, 于 立芝 , 李淑 清
磷、 钾 肥施 用 以 及其 它管 理 措 施 一致 。小 区 面积 6 6 . 7 m , 3次重 复 。
表 1 冬 小 麦 氮 肥 总 量 控 制 试 验 养 分 指 标 及 小 区 施 肥 量
Ta b l e 1 Nu t r i e n t i nd e x e s a nd pl o t f e r t i l i z i ng a mo u nt i n c o nt r o l t e s t o f ni t r o g e n f e r t i l i z e r t o t a l a m ou n t o n wi nt e r whe a t
219455648_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产量的影响

在我国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会增加小麦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小麦千粒重,减少有效穗数,导致小麦产量三要素不协调,严重影响小麦产量[2]。
在小麦大田生产过程中,如何培育健壮个体、构建良好的株型、提升茎秆质量、增强茎秆抗倒伏性能、减少倒伏问题的出现已成为小麦高产栽培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3]。
恶劣天气、过多降水等是小麦倒伏的外因,而过量的氮素营养则是小麦倒伏的主要内因[4]。
科学合理的氮肥施入是调节小麦植株性状、提升其抗倒性能的重要措施[5]。
在高肥水条件下,将小麦氮肥用量及基肥用量适当降低,可缩短其茎秆基部节间长度、加大茎壁厚度、提升茎壁机械强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对植株上部叶片通风条件以及透光条件有效改善。
井长勤等[6]认为增施氮肥会导致小麦茎秆基部节间长度干重降低;王成雨等[7]认为严格把控氮肥施入量可控制小麦茎秆基部节间伸长,但不会影响穗下节间长度,增强茎秆强度、增加茎壁厚度可达到有效抗倒的效果。
杨世民等[8]发现氮肥用量的适当减少,可提升茎秆基部节间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含量,提高小麦茎秆的抗倒性能。
由此可见,科学的施氮方式可改善小麦的茎秆形态、提升机械强度,促进小麦高产抗倒。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探寻科学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希望为小麦高产及稳产奠定基础。
1 试验地概述试验地位于迭部县洛大镇洛大村。
当地为非典型性大陆性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海拔高度为1600-4102m之间,平均日照时长为2243h,年平均气温为8-11℃。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为635mm,无霜期为147日。
种植地块土壤为沙壤土,播种前0-20cm土层土壤内有机质含量11.62g/kg,速效磷含量15.71mg/kg,速效钾含量117.07mg/kg,全氮含量102.09mg/kg。
种植地块前茬作物为夏玉米,在收获夏玉米后其秸秆全部采取机械粉碎方式处理并用于还田。
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2 结果 与分析
2 1 氮肥 用量 对 茎 蘖 动 态 的影 响 小 麦 播 种 后 至拔 节 .
期, 单株茎 蘖苗 和每 67 6m 总茎 蘖苗 随着用 氮量 的增 加而 增加 , 高茎蘖 无氮 区为 7. 最 63万苗 , 施氮 区均超 过 10万 0
苗, 其中每 67 2 k 、2 gN区总茎蘖苗超过 10 6m 施 0 gN 2k 2 万苗。单株茎蘖苗无 氮区为 33 .9个 ,2~ 6 gN区单株 1 1k
关键词 : 小麦 ; 肥 用 量 ; 料 效 应 氮 肥 中 图分 类 号 ¥ 1. 5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7—73 ( 02 0 6 O 7 1 2 1 ) 1— 7一 2
1 试 验 材料 与 方法
11 试 验 设计 . 试 验共 设 6个处 理 , 即每 67 6m 总用 氮 量分 别为 0 g1k k、2g 其 2
安徽 农 学通 报 , h i giSiB l 2 1 1 ( 1 An u A r c u1 02,8 O ) . . .
6 7
氮 肥 用 量对 小 麦 生 长 动 态 及产 量 的影 响
张宜茂 宋忠俭 徐 同珊 樊继刚
(赣 榆 县 土 壤 肥 料技 术 指导 站 , 苏 赣 榆 江 22 0 ) 2 10
摘
要: 随着 小麦产量 水平的不断提 高 , 氮肥 用量也在增加 , 氮肥的利用率和 增产效果在 下降。是在 高产 条件下摸 索
不同氮肥 用量对小麦生长动 态及增产效应 的影 响, 试验结果表 明: 赣榆县 小麦高产 、 高效的 经济施 氮量为 1k/ 6 m 8g6 7
左右。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 小麦生物学产量、 籽粒产量 、 每穗粒数、6 m 67 穗数等均呈抛物线型分布。
小麦氮用量试验论文

小麦氮用量试验研究[摘要] 通过小麦氮用量试验研究,找出褐土化两合土中、高产田最佳氮肥用量,以每公顷施纯氮210㎏/hm2时产量效益最佳,在增加产量的同时,病虫害减轻,减少了农药用量,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指数;同时验证了随着氮用量的增加,氮肥用量在315㎏/hm2以上时,小麦产量下滑,符合肥料报酬递减率;不用氮肥和氮用量偏少每公顷105㎏时,产量效益低,说明了氮肥作为作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其作用不可低估。
氮肥施用方法以40%底施,60%在返青期追施为最佳,这样既满足了小麦生长对氮需求,后期追施氮肥又增加了小麦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氮肥;小麦;产量差异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成为北方人的主要口粮和商品粮。
近年来,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小麦生产也正在向优质、高产和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手段。
对施用氮肥后冬小麦产量的研究表明,小麦施用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能提高产量10%~20%。
目前我国氮肥用量大,约占化肥总产量的58%,氮肥用量适宜,对作物增产、节肥有良好的作用,它是合理施肥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施用氮肥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措施,为探讨不同的氮肥用量对小麦的产量水平和品质的影响,按照《2010年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落实好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工作,依据农业部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0年10月安排在获嘉县位庄乡陈位庄村和照镜镇东仓村。
前茬作物为玉米,常年产量分别为8250㎏/hm2、7500㎏/hm2,玉米秸秆全部还田。
土类为均为潮土,属褐土化两合土,质地分别为中壤和重壤,肥力上、中等,肥力均匀。
耕层土壤养分见表1。
2.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矮抗58。
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3%)、磷肥用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含k2o≥60%)。
不同追肥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 农 业科 学
20,3 S)24 0 0 64 (1 :0 —25
xni 】 A r u ua S i cs i ag gi l rl c n e jI e t e
不 同追肥时期对冬小麦产 量和品质 的影响
杨 祯 来 , 增 云 , 梅 付 郭
作底肥播前撒施, 其余部分在不同时期追施 , 其他管理同大 田,05 7 1 20 年 月 0日收获, 并考种分析。
2 结 果 与 分析
2 1 土壤有机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
土壤有机质是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不仅直接影响着氮、 钾及微量元素的供量和强度, 磷、 而且在改 善土壤的水、 气、 同时对作物根系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冬小麦生育期较 长, 肥、 热, 生育后期尤其
-2 5 . 0
表 1 不同肥力水平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g
22 中后期补氮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元素, 冬小麦后期对氮试验结果表明 : 不同的施肥时期及施用量对 冬小麦的产量构成“ 三因素” 的影响各不相同, 在冬麦返青期增施氮肥对于提高冬小麦的总茎数作用较 大, 而对千粒重几乎没有作用, 甚至还下降, 而孕穗期适量增施氮肥对提高千粒重有较大的作用, 其千粒
呼图壁县冬小麦生产 已由追求单产的提高向着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方 向发展, 如红 山村、 独山子村 、 上三工村、 宁州户村为呼图壁县种植小麦“ 金三角” 区域, 对冬小麦需肥规律和施 肥的增产效应研究很 多,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小麦产量和蛋 白质含量也随之递增, 但不同品种对氮肥用量的 反应差异较大。试验表明, 小麦优质的遗传基础是高 品质生产的前提条件, 但栽培管理措施和生态环境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王立艳,高伟,李明悦,金修宽(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300192)摘要: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kg ·hm -2(N2)和300kg ·hm -2(N3)3个。
结果表明,N2和N3比N1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38.85%~94.88%和62.03%~131.51%;3个小麦品种氮肥利用率为25.5%~35.6%,N3的氮肥利用率与N2相比降低了8.02%~20.32%;‘衡观35’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4.64%,‘衡4399’、‘济麦22’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23.83%和12.48%。
综合考虑三个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225kg ·hm -2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小麦品种;氮肥;产量;氮素利用率;氮收获指数中图分类号:S512.1;S311文献标识码:A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1.004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WANG Liyan,GAO Wei,LI Mingyue,JIN Xiukuan(Tianj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ianjin 300192,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creasing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Hengguan 35','Jimai 22'and 'Heng 4399'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on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which were the main commercial wheat varieties in Tianjin region.The field experimen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nitrogen levels werecarried out in 2018—2019growth seasons of winter wheat.The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s were as fouows:no nitrogen (N1),225kg ·hm -2(N2)and 300kg ·hm -2(N3)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at yields of N2and N3were increased by 38.85%~94.88%and 62.03%~131.51%,which compared with non -nitrogen application treatment;th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three wheat varieties was 25.5%~35.6%,meanwhil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N3decreased by 8.02%~20.32%compared with N2;and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was increased by 4.64%for 'Hengguan 35',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was de ⁃creased by 23.83and 12.48%for 'Heng 4399'and 'Jimai 22',respectively.Taking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to ac ⁃count,225kg ·hm -2was the optimum application rate under similar situation.Key words :wheat cultivars;nitrogen fertilizer;yield;nitrogen use efficiency;nitrogen harvest index•作物栽培与设施园艺收稿日期:2020-11-1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7)作者简介:王立艳(1981—),女,黑龙江海伦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盐碱地改良及植物营养方面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摘要选择5个土种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氮肥施用过量时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
黑烘土、乌黏土、缠粉土、小粉土、小粉砂土5个土种的适宜用氮量分别为313.35、304.05、357.15、358.80、332.5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70、258、279、264、252 kg/hm2。
5个土种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与“3414”试验、精确施氮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小麦;氮肥;不同用量;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14-02
为进一步验证扬州市江都区小麦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生长氮肥的适宜用量,选择了不同肥力水平的5个土种进行氮素单因子肥效试验[1-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1年实施,共设5个试验点,各试验点土壤养分基本情况见表1。
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5。
1.2 试验设计
根据近几年小麦“3414”试验和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结果[8-11],确定小麦不同土壤2水平的施氮量,试验设6个处理,各处理氮肥施肥设计见表2,施磷纯量均为63 kg/hm2,施钾纯量均为54 kg/hm2。
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各试验点均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升—升—略降”的趋势,说明氮肥施用量恰当小麦具有增产趋势,但是氮肥施用过量小麦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
2.2 不同土壤类型氮肥效应方程
不同土壤类型氮肥效应方程见表4,根据氮肥效应方程可计算出不同土壤最高产量时适宜用氮量(表5)。
2.3 不同土壤类型最佳经济施氮量
统计得出,各试验点不同处理产值、产投比及净效益见表6。
从净效益来看,5个试验点的净效益均以处理c最高。
结合表5可以得出不同土壤类型最佳经济施氮量。
各试验点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与近年来小麦“3414”试验和精确施氮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产过程中,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但氮肥施用过量时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
[12-14]。
扬州市江都区黑烘土土壤适宜施氮量为313.3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70 kg/hm2;乌黏土土壤适宜施氮量为304.0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58 kg/hm2;缠粉土土壤适宜施氮量为357.1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79 kg/hm2;小粉土土壤适宜施氮量为
358.80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64 kg/hm2;小粉砂土土壤适宜施氮量为332.5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52 kg/hm2。
4 参考文献
[1] 李静.水稻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76-79.
[2] 刘学军,赵紫娟,巨晓棠,等.基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22(7):1122-1128.
[3] 吕殿青,同延安,孙本华,等.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8-10.
[4] 李顺乾.旱寒区黄绵土冬小麦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47-48.
[5]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等.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46-49.
[6] 刘蒙蒙,王宜伦,韩燕来,等.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94-96.
[7] 郜翻身,张三粉.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5):5-6.
[8]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等.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4(7):57-59.
[9]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等.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华北农学报,2010,25(5):
182-186.
[10] 刘燕,刘宇庆,刘金龙,等.基于“3414”肥效试验的不同土壤类型小麦田磷钾丰缺指标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94-95.
[11] 韩宝文,邢素丽,刘孟朝.中高肥力壤土小麦氮钾肥相互效应关系定量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s1):34-37.
[12] 马雪玲,张敏蓉,裴雪霞.氮肥追施时期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3):71-74.
[13] 王家嘉,黄厚宽,李录久,等.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0-11.
[14] 姜丽娜,贺远,邵云,等.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31(5):
87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