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

合集下载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热门。

较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有助于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并且的汽车,相较于传统的汽油燃料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约能源成本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它们可以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们几乎可以不耗费一分钱就完成数百公里的行驶。

因此,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油耗车辆来说,其实际运营成本更低,对经济实惠也更有吸引力。

2. 能源损耗较小传统的内燃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将燃料转化为动能,其中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仅在30%至50%之间。

而新能源电动汽车不需要经过这一转化过程,它们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电动汽车可以达到70%至95%的高效率转化,因而其燃油利用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

3. 充电方便快捷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无需到加油站进行,可以在家或公司内进行,极大地缩短了用户的用车时间,解决了许多用户的燃油车因为忘记加油而产生的麻烦。

此外,现在智能充电桩能够自动控制充电,为用户节省了充电的时间和麻烦。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是环保行业最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减少了CO2等有害气体排放,还可减少二氧化氮、颗粒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减少CO2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不会产生CO2排放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排放,这是它们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优势。

因为减少CO2排放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从而减缓全球暖化程度。

2. 减少其他有害物质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转化和运行很少产生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与传统汽油车比较,它们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情况更轻。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清洁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动。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产业链发展以及社会推广四个方面论述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一、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是保证其有效发展的基础。

首先,电池技术的改进是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核心。

目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

通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可以进一步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其次,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

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不产生任何尾气污染物,具有零排放特点。

因此,加大对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可靠性,对于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政策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政府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例如,给予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优惠政策,既可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可以降低购车成本。

其次,政府还可以规定排放标准和减少传统燃油车的数量,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三、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实现推广的基础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基础。

首先,要加强电池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国内电池生产技术相对薄弱,需要加大对电池材料制备、组件设计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提高电池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其次,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充电桩的建设和布局,提高充电网络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与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与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与发展路径分析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通过电池、超级电容或氢燃料电池等储能技术驱动的电动汽车。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节能减排效应和发展路径两方面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分析。

一、节能减排效应1.1 增加能源利用率传统的燃油汽车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而电动汽车则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动力,能源利用率更高。

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1.2 减少尾气排放燃油汽车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1.3 降低噪音污染传统燃油汽车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城市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电动汽车由于电动机运行的特性,噪音污染较小,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发展路径分析2.1 技术创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等。

目前,锂电池、超级电容和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常用的储能技术,而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关键。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普及和完善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2.2 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依托于充电桩网络的构建,充电桩的密度和充电速度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市场需求。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推动充电桩网络的完善和普及,提高用户的充电便利度。

2.3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减免过路费等优惠政策,以及对充电桩建设的补贴和支持,都能够刺激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供需问题的突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少的尾气排放,成为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能力,依然面临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为读者带来更多专业且实用的知识。

1.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离不开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通过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可以减轻车身质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以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铁材料,可以使车辆重量减少约30%,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还可以使用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来减轻车身重量,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节能性能。

2.高效电池技术的突破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存储装置,其性能的提升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逐渐成熟。

这种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储存能力和更长的续航里程,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出行的需求。

磷酸铁锂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智能节能系统的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节能系统能够根据车辆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节能量消耗,从而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例如,通过车辆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用于驱动车辆和供电给其他设备使用。

智能节能系统还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习惯,智能调整动力输出,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

4.微网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微网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能力。

微网技术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无缝连接,实现能量互补和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车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减少车辆之间的冲突和能量浪费,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行驶。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我们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提供了解决方案。

节能减排成效报告

节能减排成效报告

节能减排成效报告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过去,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这种高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在广袤的西北地区,大型风力发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能光伏板铺满了山坡和屋顶。

截至具体年份,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具体数值,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逐年上升。

其次,核能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先进的核反应堆技术不断研发和应用,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发电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为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其消费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城市燃气管道的普及,使得更多的居民和企业用上了天然气,减少了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

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节能减排措施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因此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至关重要。

一方面,我国加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管控。

通过制定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

那些技术陈旧、能源利用率低的企业被责令整改或关闭,有效地遏制了能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无序排放。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许多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一些钢铁企业采用了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和压力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一些化工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促进了节能减排。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以其清洁、节能、低排放的特点,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特点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节能减排特点:1.1 零排放纯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完全没有尾气排放。

它们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废气,不仅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低能耗新能源汽车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更加省能。

纯电动汽车以电能为驱动,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动力,还可以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1.3 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大多数电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生利用。

这种循环利用的特点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减少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二、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2.1 减少空气污染传统燃油汽车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废气,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2.2 缓解能源压力传统燃油汽车依赖有限的石油资源,而新能源汽车则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采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对石油的需求,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2.3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是主要元凶。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

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发展战略1. 制定综合能源规划。

我国应当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需求,制定综合能源规划,明确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

我国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3. 建设充电桩和氢燃料站。

我国应当加大对充电桩和氢燃料站的建设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便利的充电和加氢设施,增加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4. 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

我国应当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对策1. 减少能源消耗。

我国应当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2. 推动燃油汽车升级改造。

我国应当加大对燃油汽车的更新改造力度,推动传统燃油汽车向清洁能源汽车的转型。

通过引导企业更新生产技术,提高燃油汽车的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缓解燃油汽车对环境的压力。

3.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我国应当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通过购车补贴、减免购车税等政策,降低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4.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应当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监管,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抑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油耗要求

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油耗要求

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油耗要求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油耗要求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汽车节能减排一直是国家环保和能源的重点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法规、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等方面。

以下是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及油耗要求的一些例子。

1. 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国家设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例如欧洲的欧洲排放标准(Euro Standards)、美国的联邦排放标准(Federal Emission Standards)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王贺武副秘书长2016年11月14日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将突破100万辆截止今年9月份,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自2005年)接近90万辆0.030.050.120.220.351.051.56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90 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 N e w e n e r g y c a r p r o d u c t i o nN E V c a r s h a r e i n p a s s e n g e r c a r (%)China NEV car production and market shareBEV car PHEV car HEV carBEV/PHEV/HEV car market shareCopyright :DAE-PCG-ES & SKL-ASE, Tsinghua University;Hewu wang (王贺武)wanghw@1.201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2.截至目前,2016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超过25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1.5%销量排名前十名的NEV中,纯电动车、并联式PHEV、混联式PHEV销量各占约1/3新能源客车产销情况及市场渗透率1.2015年后,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5%。

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基础2015202020252030市场需求产品应用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 L/100km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 L/100km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超过30%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达到40%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3.2L/100km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50%形成低碳消费与管理体系乘用车国五排放标准乘用车国六排放标准测试循环调整,乘用车国七排放标准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0%以上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500万辆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800万辆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5%以上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20%以上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解决“能源、污染、拥堵、安全”形成全国生命周期低碳管理体系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呈现下降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7%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15%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40%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车辆市场占有率约50%DA、PA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高度自动驾驶(HA)车辆占有率约10%-20%远程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将达50%远程通讯终端整车装备率增至80%,近距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达到30%智慧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信息化、智能化法律法规与标准完善完全自主驾驶(FA)车辆市场占有率近10%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产业协同发展的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与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事故数减少8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90%,汽车交通碳排放减少20%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20%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35%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50%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工程初步形成可实现“超低碳、零伤亡、零拥堵”的智慧交通体系消费者对信息化与智能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强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28年前达到峰值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发展重点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公交客车单位载质量电耗水平(kWh/100km •t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动模式油耗2020年2025年2030年300km400km500km2020年2025年2030年3.5 3.2 3.02020年2025年2030年比2020年ICE 降低25%比2020年PHEV 降低10%比2020年PHEV 降低20%纯电动汽车: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提高电驱动系统效率 底盘电动专用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优化混合动力系统构型 基于多信息的整车预测控制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充电基础设施: 快速充电技术 互联互通技术 充电便利性✓低成本、高效率混合动力总成开发技术✓动力电机与底盘集成技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其控制技术✓高性能动力电机技术✓新型电机控制器技术✓先进充电技术✓整车只能能量管理技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发展重点2020年到2030年逐步由示范运行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发展。

燃料电池车发展规模: 燃料电池堆比功率(kW/kg ) 燃料电池堆耐久性(小时)2020年2025年2030年5000辆5万辆百万辆2020年2025年2030年22.52.52020年2025年2030年500060008000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电堆技术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 动力系统开发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设计与集成技术提高功率密度 提高耐久性 降低成本提高载氢安全✓新型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先进燃料电池电堆✓关键辅助系统零部件技术✓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氢运氢储氢及加氢基础设施2015202020252030基于现有材料体系优化膜电极结构,优化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的结构应用新型电极材料和电堆结构•性能的提升优化电堆设计、提高电堆关键部件的一致性优化电堆水管理技术、强化新材料应用•寿命的提升开发高效水管理技术、应用新材料研究关键材料和部件低温特性•环境适应性开发电堆低温启动技术减少关键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应用低成本关键材料和部件,降低制造成本•成本控制强化新材料和结构的应用验证开发动力系统综合热管理技术2015年现状:最高效率55%冷启动温度-20℃材料成本40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35kW •寿命3000h•体积比功率2.0kW/L •质量比功率1.5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35kW •寿命3000h•体积比功率1.5kW/L 开发复合质子交换膜、新型催化剂等关键材料2020年达到:最高效率60%冷启动温度-30℃材料成本10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70kW •寿命5000h•体积比功率3.0kW/L •质量比功率2.0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70kW •寿命10000h•体积比功率2.0kW/L2025年达到:最高效率65%冷启动温度-40℃材料成本5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90kW •寿命6000h•体积比功率3.5kW/L •质量比功率2.5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120kW •寿命20000h•体积比功率2.5kW/L2030年达到:最高效率65%冷启动温度-40℃材料成本15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120kW •寿命8000h•体积比功率4.0kW/L •质量比功率3.0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170kW •寿命30000h•体积比功率3.0kW/L燃料电池堆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实施效果预估本汽车技术路线图实施测算结果低碳电网下本路线图的减碳效果更为显著按本路线图,中国汽车产业从油井到车轮的CO2排放总量将从2028年呈现下降若2025年前实现从高碳电网向低碳电网转型,汽车产业CO2将在2026年呈下降将为中国承诺的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做出亿吨级贡献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LCA 生命周期范围煤电能源效率考虑各阶段能耗,开采(3%)、洗选运输(5%)、发电(61%)、输送(6.2%),煤电的综合能源效率(到变压器输入端)为33.45%(2014年)不同发电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24681核电GHG 排放6.2g/kWh铀矿开采铀转化浓缩燃料元件制造核电站后处理废物处理0.511.522.533.541水电链GHG 排放3.5g/kWh建设阶段运行阶段材料生产材料运输51015201风电链GHG 排放17.3g/kWh风电机组制造风电场建设68707274767880821太阳能发电链GHG 排放80g/kWh生产制造发电阶段煤电链GHG 排放1072g/kWh (344g/kWh 供电煤耗)中国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强度Year 2009Coal,876.9Wind,0.1Hydro,0.5Nuclear,0.2中国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强度2009年:878 gCO2/kWh2014年:738 gCO2~eq/kWh燃油能源效率与碳排放千万吨级≥100043.3%500≤能力<100032.9%200≤能力<50015.9%能力<2008.0%2014年石油加工规模分布石油各阶段效率,开采(91%-国内; 98%国际)、运输(国内99.5%、国际99%)、炼化(91%)、成品油分配(99%),汽油和柴油的生产效率(到加油站)为81~87%(2014年)汽油生命周期碳排放为2.95 kg/L (其中燃油生产0.65 kg/L ,使用2.30kg/L )柴油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50kg/L (其中燃油生产0.87kg/L ,使用2.63kg/L )。

碳排放降低判断依据-车辆电油比2.943.153.754.473.493.744.455.311.002.003.004.005.006.007.000.650.750.850.95车辆百公里电油比值(k W h /L )煤电比例乘用车分界线纯电里程(km)电耗kWh/100 km电油比(kWh/L)比亚迪e640020.5 3.06EV20020016.0 2.39江淮iEV515212.61.89上汽荣威e5017013.2 1.97奇瑞QQ EV31208.3 1.24新能源汽车(PHEV与BEV)积分50km以上PHEV统一积2分;技术路线图要求2020年以后PHEV纯电里程70km以上21基于上海/北京出行特征得到的NEV 积分211.纯电动车对应里程为实际可行驶里程,暂定为标称续航里程+20km ;2.PHEV 也应该引入类似BEV 的分段积分,PHEV 70=BEV 150(3分)谢谢Thank You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