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课-徐红亮-2

合集下载

习题课(一)讲稿

习题课(一)讲稿

习题课(一)讲稿第一篇:习题课(一)讲稿习题课(1)一、选择题1、当采用Windows验证方式登录时,只要用户通过Windows 用户账户验证就可___A____到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A.连接 B.集成 C.控制 D.转换2、提高SQL Server性能的最佳方法之一是(BC)。

A.增大硬盘空间B.增加内存C.减少数据量D.采用高分辨率显示器3、现有书目表book,包含字段:price(float);现在查询书价最高的3本书的详细信息,以下语句正确的是(B)。

A.select top 3 * from book order by price asc B.select top 3 * from book order by price desc C.select * from book where price= max(price)D.select top 3 * from book where price= max(price)4、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__C______。

A.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统一管理和控制B.数据可以共享、数据互换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C.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D.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5、以下哪种情况应尽量创建索引(A)。

A.在Where子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列 B.具有很多NULL值的列 C.记录较少的基本表 D.需要更新频繁的基本表6、常见的三种数据模型是(C)。

A.链状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环状模型、结构模型 C.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D.链表模型、结构模型、网状模型7、下面关于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说法正确的是(A)。

A.每个表只能建立一个聚集索引 B.每个表只能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C.一张表上不能同时建立聚集和非聚集索引D.一个复合索引只能是聚集索引8、SQL中对分组进行筛选的选项为(D)。

【单元练】赤峰二中高中物理选修1第四章【光】提高练习(含解析)

【单元练】赤峰二中高中物理选修1第四章【光】提高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种“光开关”的“核心区”如图虚框区域所示,其中1、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直角边与虚框平行,两斜面平行,略拉开一小段距离,在两棱镜之间可充入不同介质以实现开关功能。

单色光a 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若能通过2,则为“开”,否则为“关”,已知棱镜对a 的折射率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色光a 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1.5倍B .若不充入介质,则实现“开”功能C .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疏介质,有可能实现“开”功能D .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密介质,有可能实现“关”功能C解析:CA .根据公式可知c v n=v f λ= 频率不变,波长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A 错误;B .单色光a 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入射角为45︒ ,根据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为122sin sin 4532C n ==<︒= 不充入介质,即发生全反射,光不可以通过2,实现“关”功能,B 错误;CD .由光密进入光梳,可能发生全反射,可能无法进入2,处于关状态,从光疏进入光密,不会发生全反射,则一定处于开状态,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受到重力作用而形成上薄下厚的薄膜,从膜左侧面水平射入红光,在左侧面观察到干涉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是由薄膜左右两个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条纹是红黑相间的竖直条纹C.入射光如果换成紫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D.薄膜上不同颜色的光的条纹的明暗位置相同A解析:AA.干涉条纹是由薄膜左右两个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A正确;B.干涉条纹是红黑相间的水平条纹,B错误;CD.光波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lxd λ=入射光如果换成紫光则波长变短,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而且由于不同光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故不同颜色的光的条纹的明暗位置不相同,故CD错误;故选A。

3.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行矩形玻璃砖的上表面上的O 点,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i。

第四章习题课徐红亮2

第四章习题课徐红亮2

2021/6/30
3
➢ 变分原理和线性变分法解H2+
1. 变分原理:
E
*
H d
*d
E0
E0:体系的基态能量 ψ:试探波函数,选取一组满足边界条件且 线性无关的品优函数的线性组合来构造变分 函数。
2021/6/30
5
example
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A) 等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C) 不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D) 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2021/6/30
41
双原子分子的性质
1. 键级:描述原子间的成键程度或化学 键的强弱表示分子键能的大小。
键级 n成键 n反键 2
2021/6/30
42
2. 磁性:
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在磁场中呈顺磁性; 无未成对电子分子在磁场中呈反磁性(抗磁 、逆磁)
2021/6/30
43
p137-13
指出O2、O2+和O2-的键长、键能的大小的 顺序,有无磁性,并说明理由。
Saa a2d , Sbb b2d
Sab abd Sba
E
c12 H aa c12 S aa
2c1c2Hab 2c1c2Sab
c22Hbb c22Sbb
Haa2和021/H6/30bb被称为库伦积分,Hab为交换积分,Sab为重叠积分。 9
2) 对ci求导得到久期方程和久期行列式 c1(H aa ESaa ) c2 (H ab ESab ) 0 c1(H ab ESab ) c2 (Hbb ESbb ) 0
多,体系越稳定,这就要求原子轨道重叠时沿 一定的方向,以达到最大重叠。
2021/6/30

(NEW)陈洪亮《电路基础》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册)

(NEW)陈洪亮《电路基础》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册)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3章 电路定理第4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1 一调频接收机用一根2m长的馈线和它的天线连接,如图1-1所示。

如果接收机调到100MHz时,天线端出现的瞬时电流为,试问,接收机输入端的瞬时电流是否与天线端相等?该馈线能否用集中参数模型来表示?为什么?1.2 若一高保真音响系统所允许信号的最高频率为25kHz,最低频率为20Hz,试问,该系统能否看作集中参数电路?1.3 有一集成在硅片上的计算机电路,硅片的长、宽皆为1mm。

现知其内信号的最短周期为1ns,试问,该集成电路是否可以当作集中参数电路处理?1.4 试按图1-2所示的参考方向和数值,指出各元件中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

计算各元件中的功率,并说明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1.5 若某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为非一致参考方向,已知试求该元件在时刻t发出的功率,及其发出或吸收功率的最大值。

1.6 有一36V蓄电池用来驱动60W的电动机,若该蓄电池的额定值为100A•h,试求蓄电池存储的能量。

1.7 对如图1-3所示的定向图,试问,下列支路集哪些是树?哪些不是树?为什么?1.8 对如图1-3所示的定向图,试问下列支路集哪些是割集?哪些不是割集?为什么?{1,2,3},{2,3,4,5},{4,5,6},{5,6,7},{4,6,7},{1,2,4,7},{4,7}。

1.9 试求如图1-4所示电路中的和1.10 试求如图1-6所示电路中的和。

(提示:仔细考虑后再动手求解,如果求解方法得当,计算就简单。

)1.11 在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1.12 试求图1-10所示局部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1.13 试求图1-11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并计算各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图1-11(a)中图1-11(b)中1.14 试求图1-12所示局部电路中的电压和。

徐伟亮有机化学答案

徐伟亮有机化学答案

绪论参考答案(P27~28)1、(1)有,SP3转变为SP2(2)有,SP2转变为SP3(3)没有,(4)有,SP转变为SP22、(1)饱和脂肪醇(2)饱和脂肪醚(3)不饱和脂肪酸(4)饱和脂环多卤代烃(5)芳香醛(6)芳香伯胺3、解:12n+n=78 n=6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6H64、解:氢键締合:C2H5OH C6H5OH C4H9OH C2H5NH2C6H6(OH)6C6H11OH C17H35COOH、与水形成氢键:CH3CH2OCH2CH3、CH3OCH3不能締合也不能与水形成氢键。

C4H9Cl、CH3CH3、C17H35COO-Na+ 5、(1) C7H16>C6H18(2) C2H5Cl <C2H5Br (3) C6H5-CH2CH3<C6H5-CHO(4) CH3OCH3<CH3CH2OH (5) CH3CH2CH2CH2CH2CH3>132CH3CH(CH3) CH(CH3)CH36、(1)A>D>C>B.(2) E >A>C>B>D(3)C>A>D>B(4)D>B>C>A(5)C>B>A(6)A>C>B>D(7)A>B>C7、(1) CH3CH2OH >C6H5OH (2) C4H9OH >C4H9Cl (3) CH3OCH3>CH3CH3(4) C17H35COOH<C17H35COO-Na+(5) C6H6(OH)6>C6H11OH 8、略9、(1)A>B>C>D.(2)A>C>B>D.10、(1)A>D>C>B>E(2)C>B>A>D.第二章饱和脂肪烃习题参考答案(P52~53)1331341、2,2,5–三甲基–4–乙基己烷 3–甲基–3,6–二乙基辛烷( )( )3CHC H 2CH CH 3CH 3CH 3CH 34伯仲仲伯叔叔叔2,4,–二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己烷( )( )CH 3CH 3HH 56CH 3CH 3H H仲伯伯叔仲反–1,4–二甲基环己烷 顺–1,4–二甲基环己烷( )( )783仲叔季1–甲基二环【2.2.1】庚烷 2–甲基丙烷 2、2CH 3CHCH 2CH 2CHCH 3( )1( )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CH 3CH 3CH 2CH 3( )34( )CH 3CCH 2CHCH 3CH 33CH 3CH 3CCH 2CCH 2CH 2CH 3CH 3CH 3CH 3CH 35( )CHC H 3CH 36( )或7( )8( )C H 33、( )2CH 3CH 2CCH 2CH 2CHCH 2CH 32CH 32CH 3CH 3CH 3CH 2CHCH 2C(CH 3)3( )1CH 33伯仲叔季叔伯仲叔季135( )1C H 3C H 2C H 3+Br C H 3C H C H3BrH hv+Br2( )CH 3CCH 3CH 3CH 3+Cl hvCH 3CCH 2 ClCH 3CH 3+ClH ( )3+BrH C H 3C H 2C H 2Br4( )+Cl 2hvCl +ClH4、( )CH 3CH CHC H3CH 3CH 312(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CH 3或CH 3CH 33CH 3CH 2CHC H 2CH 3( )CH 34( )CH 3CH 2CH 2CHC H3CH 35、1( )C H 3C H 2C H褪色褪色2( )CH CH6、7、CH 3(CH 3)2CH8、CH3CH 3CH 3CH 3ee ea稳定性大于1( )136CH 3CH 3CH3CH 3ee ea稳定性大于2( )9、 (1)e e >(3)ae >(4)ea >(2aa)(基团大的在e 键比在a 上稳定)10、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习题参考答案(P85~87) 1、(1)1,3–己二烯–5–炔 (2)4–己烯–1–炔 (3)(3E )–2,3,4–三甲基–3–己烯 (4)(3Z )–3–甲基–5–溴1,3–戊二烯(5)(4E, 6Z ) –2,4,6–三甲基–2,4,6–三辛烯 (6)4–甲基–2–己炔 2、Cl.CH 4+CH3.+ClH Cl 2hvCl2.CH 3.+Cl2CH 3Cl +Cl .Cl .Cl .+Cl 2CH 3.CH+CH 3CH 3137CH 3C=CCH3CH 3CH 3C=CCH 3CH 2CH 3CH(CH 3)2CH 2CH 2CH 31( )2( )C=CH BrCH 3( )34( )C=CCH 2=CHHCH 2CH 3HCH 3 C=CHHCH 3CH 2=CCH 35( )6( )HC=CCH 2=C C=CC=CCH(CH 3)2HCH 3H或CH 2=C C=CC=CCH(CH 3)2HCH 3H7( )C=CHHC=CC=CH H8( )3、共有15个异构体,其中有4对顺、反异构体,4个顺式,4个反式。

孙老师习题课(1)A

孙老师习题课(1)A

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孙老师习题课(1)A----基本放大器及多级放大器分析第四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命题1】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晶体管的β=100,r bb ′=250Ω。

为了分别满足如下要求,电路应接成什么组态?三个端点①、②、③分别该如何接(哪个接信号源,哪个接输出,哪个接地或开路)?1. 要求源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此时?==so usU U A 2. 要求输出U o ≈-U S ;3. 要求接上R L =1kΩ的负载 U o ≈U S ,并求输出电阻R o =?4. 要求输入输出同相, 且输入电阻最小;5. . 要求同时获得一对大小相同极性相反的输出信号。

第四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o us SU A U ==1. 要求源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此时[解]:应接成射极交流接地的共发射极组态,即①接信号源,②为输出端,③端接地。

10022100)3(-=⨯-='-==be L i o u r R U U A βiU +-50222100//)5(-=+⨯-≈+⨯=⨯==i s B i u s i o s o us R R R R A U U U U U U A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2. 要求输出U o ≈-U S ;[解]:应接成射极接电阻(带电流负反馈)的共发射极组态,即 ①接信号源,②为输出端,③端开路。

1)1(-='-≈++'-==EL E be L i o u R R R r R U U A ββU i 1-=≈+⨯==u is i u s o us A R R R A U U A 故 so U U -=式中 sE be B i R k R r R R >>Ω≈≈++=147200//560])1(//[β3. 要求接上R L=1kΩ的负载时, U o≈U S,并求R o=?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解]:应接成共集电极组态,即①接信号源,②端接地或开路,③接负载R L为输出端。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及其应用微点7干涉现象中亮暗条纹的判断课时作业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及其应用微点7干涉现象中亮暗条纹的判断课时作业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微点7 干涉现象中亮、暗条纹的推断过基础1.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照耀单缝,经双缝后,在光屏上偏离中心的P 点处恰好出现亮条纹,则( )A .改用波长为2λ的平行单色光照耀,P 点处肯定出现亮条纹B .改用波长为2λ的平行单色光照耀,P 点处肯定出现暗条纹C .改用波长为λ2的平行单色光照耀,P 点处肯定出现亮条纹D .改用波长为λ2的平行单色光照耀,P 点处肯定出现暗条纹 2.(多选)双缝干涉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A .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B .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λ的点形成亮条纹C .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 λ2的点形成亮条纹 D .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 +12)λ的点形成暗条纹 3.双缝干涉试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 1和S 2与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 点与双缝S 1和S 2的距离相等,P 点是距O 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假如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则( )A .P 点肯定是红光的亮条纹B .O 点不是蓝光的亮条纹C .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下方D .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下方4.如图所示表示双缝干涉试验,运用波长为600 nm 的橙色光源照耀单缝S ,在光屏中心P 处视察到亮条纹,在位于P 点上方的P 1点出现第一条亮条纹(即P 1到S 1、S 2的光程差为一个波长),现换用波长为400 nm 的紫色光源照耀单缝,则( )A .P 和P 1仍为亮条纹B .P 为亮条纹,P 1为暗条纹C .P 为暗条纹,P 1为亮条纹D .P 、P 1均为暗条纹5.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试验中,S 1、S 2为双缝,P 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 到S 1、S 2的距离之差为2.1 μm,现分别用A 、B 两束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试验.(1)若A 光在折射率为n =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m ,则P 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2)若B 光在某介质中的波长为3.15×10-7 m ,当B 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则P 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sin 37°=0.6)微点7 干涉现象中亮、暗条纹的推断1.答案:C解析:P 点恰好出现亮条纹,说明P 点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改用波长为2λ的平行单色光照耀双缝,P 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不肯定等于波长2λ的整数倍,选项A 、B 错误;改用波长为λ2的平行单色光照耀,P 点到两缝的路程差肯定等于波长λ2的整数倍,P 点处肯定出现亮条纹,选项D 错误,C 正确.2.答案:BD解析: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当某处与双缝距离之差Δr 为波长的整数倍,即Δr =nλ(n =0,1,2…)时,这点为振动加强点,该处出现亮条纹;当Δr 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r =(2n +1)λ2(n =0,1,2…)时,这点为振动减弱点,该处出现暗条纹,故选B 、D. 3.答案:D解析:A 错:因为P 点到S 1、S 2的路程差不等于红光波长的整数倍,则P 点不是红光的亮条纹.B 错:O 点处任何光都是振动加强点,均为亮条纹.C 错,D 对:依据Δx =l dλ可知,红光的波长较长,则条纹间距较大;蓝光的波长较短,条纹间距较小,则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上方,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下方.4.答案:B解析:从单缝S 射出的光被S 1、S 2两缝分成两束相干光,光屏中心P 点到S 1、S 2的距离相等,路程差为零,因此中心P 点是亮条纹,与光的颜色无关;由S 1、S 2射出的光到P 1点的路程差恰是橙光的一个波长,即|P 1S 1-P 1S 2|=600 nm =λ橙.当换用波长为400 nm 的紫光时,|P 1S 1-P 1S 2|=600 nm =32λ紫,则两列光波到达P 1点时振动状况完全相反,即分别由S 1、S 2射出的光到达P 1点时相互减弱,因此,在P 1点出现暗条纹.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5.答案:(1)暗条纹 (2)亮条纹解析:(1)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频率不变,故A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A=nλ1=6×10-7 m依据PS 2-PS 1=kλA ,解得k =3.5,可知P 点出现暗条纹.(2)对B 光由临界角为37°可知n 1=sin 90°sin 37°=53故B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B =n 1λ2=5.25×10-7m .依据PS 2-PS 1=k 1λB 解得k 1=4,可知P 点出现亮条纹.。

陈洪亮《电路基础》(上册)-章节题库-第4~5章【圣才出品】

陈洪亮《电路基础》(上册)-章节题库-第4~5章【圣才出品】

在图(a)中,因为 U1=4V,则 0.5U1=2V(即电压控制电压源转换成了独立电压源)。 将图(a)中负载以外的二端网绚用其戴维南等效电路代替,并将非线性负载用图(c) 的等效电路代替,可得如图(d)中所示的电路。求图(d)中的 Uoc 和 Ro 的电路分别 如图(e)、(f)所示,图(e)中
则 Uoc=2I1+1×I1+2=3I1+2=(3×1+2)V=5V
解:如下图 4-10 所示,开关 S 闭合时,有
图 4-10
而电容的伏安关系为 所以 因为初始条件 uc(0+)=U0,所以 将此式积分后并用初始条件确定其积分常数,得
7 / 7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如下图 4-11 所示电路中,已知 R4=6Ω,R5=3Ω,Is4=2A,Us6=57V,α=3, L1=0.1mH,is(t)=2sin(104t+30°)mA。非线性电容的库伏特性为 q=13.5u1/3×10 -4(其中 q 单位为库仑,u 单位为伏),试求:(1)端钮 a,b 右侧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2)非线性电容上的电压 uc(f)及其电流 ic(t)(用小信号分析法计算)。
图 4-12
图 4-13
图 4-14 8.如下图 4-15 所示电路中,已知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
直流电压源 Us=4V,小信号电压源 us(f)=15cosωt mV。试求工作点和在工作点处 由小信号电压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9 / 7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4-4 解:(1)首先求出移去负载支路后的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4-5 所示。求 uoc 的电 路如下图所示。 解得
u1=10V uoc=5×2+u1+20=40(V) 求 Req 的电路如下图 4-6 所示,用外施电压即可求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2--F2: KK 2s g 2s u 3s g 1 u 1 g 3s u
2013-7-9
40
异核双原子分子结构
对于异核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的原子 轨道不再是能量和对称性都一一相同的轨 道,可以按照等电子原理排布分子轨道能 级。
2013-7-9
41
双原子分子的性质
1. 键级:描述原子间的成键程度或化学
函数称为分子轨道。
2013-7-9
19
example
下列对分子轨道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 描述单个电子在空间运动的状态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在空间运动的状态函数
C 由同种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D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状态函数
2013-7-9
20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2. 电子填充原则
与原子轨道一样,也要满足保里原 理,能量最低原则,洪特规则
13
2) Haa 称为库仑积分,也叫α积分 3) Hab 称为交换积分,也叫β积分,为负 值,在两原子成键过程中,对体系能量 的降低起了重要的作用。
2013-7-9
14
H aa H ab E1 1 S ab H aa H ab E2 1 S ab
dyz. p 0
x
即Φdyz和Φ px对称性相反,所以dyz和px不能有效重叠组成分子轨道。
2013-7-9
28
4. 分子轨道的类型和符号
σ 分子轨道:具有轴对称性;
由s-s、pz-pz,s-pz组合形成。
π 分子轨道:有含键轴的对称面;
px-px、 py-py组合形成。
2013-7-9 29
example
以Z轴为键轴,按对称性匹配原则,下列 各对原子轨道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判 断分子轨道的类型
(1) s, dz2 (4) dyz, dxz
2013-7-9
(2) dxy, dxy (5) s, dxy
(3) dyz, dyz
30
Z
+ +
Y
+
X
(1)
s, dz2 σ
(2) dxy, dxy δ
(5) s, dxy
(3) dyz, dyz
31
(4) dyz, dxz
2013-7-9
同核双原子分子
σ轨道
成键轨道中心对称,记为σg或σ 反键轨道为中心反对称,记为σu或σ* 成键轨道为中心反对称,记为πu或π 反键轨道为中心对称,记为πg或π*
π轨道
2013-7-9
32
教材 P114
2013-7-9
H aa ES aa H ab ESab H ab ES ab H bb ESbb
0
2013-7-9
10
3) 解行列式得E1, E2
H aa H ab E1 1 S ab H aa H ab E2 1 S ab
2013-7-9
11
4) 代入久期方程 利用归一化条件
(c 所以E
^
1 1
c22 ) H (c11 c22 ) d (c11 c22 ) 2 d
^ ^
^

2 c12 1 H 1d 2c1c2 1 H 2 d c2 2 H 2 d 2 c12 12 d 2c1c2 12 d c2 22 d
2013-7-9
7
2) 对ci 求导得到久期方程和久期行 列式
3) 解行列式得E1,E2…… 4) 代入久期方程得ψ 1, ψ 2……
2013-7-9
8
3 H2+的线性变分法的变分函数:ψ =c1φa+c2φb
ˆ d 2c c H d c 2 H d ˆ ˆ c a H a 1 2 a b 2 b b E 2 2 2 2 c1 a d 2c1c 2 ab d c 2 b d
2
主要内容
变分原理和线性变分法解H2+ 分子轨道理论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双原子分子光谱
2013-7-9 3
变分原理和线性变分法解H2+
1. 变分原理:

E
H d d
* *

E0
E0:体系的基态能量 ψ :试探波函数,选取一组满足边界条件且 线性无关的品优函数的线性组合来构造变分 函数。
H11=H22,S11=S22
C1 H11 Es S11 由 2式,得证: C2 Es S12 H12
2013-7-9 17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1. 分子轨道的定义
假定分子中每个电子独立地运动在各个原 子核和其余电子组成的平均势场中,每个电子 的运动状态可用单电子波函数来描述,仅仅是
电子的坐标函数,这种分子中的单电子空间波
π2px< π*2py= π*2px <σ*2pz
2013-7-9
35
异核双原子分子:
异核双原子分子没有对称中心,不能用g、
u标记轨道的对称性,只是按顺序标记出σ和π
2013-7-9
36
P136-3
同核和异核双原子分子的MO符号、能级 次序有何区别和联系?试以N2、O2、 CO和 HF 为例讨论之。 N2:
33
同核双原子分子,由Li2到N2的分子轨道能
级顺序为:
σ1s < σ*1s < σ2s < σ*2s < π2py= π2px
< σ2pz < π*2py= π*2px <σ*2pz
2013-7-9
34
同核双原子分子,由O2到F2的分子轨道能
级顺序为:
σ1s < σ*1s < σ2s < σ*2s < σ2pz < π2py=
2 1
Haa2013-7-9bb被称为库伦积分,Hab为交换积分,Sab为重叠积分。 和H
2) 对ci求导得到久期方程和久期行列式
c1 ( H aa ESaa ) c2 ( H ab ESab ) 0 c1 ( H ab ESab ) c2 ( H bb ESbb ) 0
2013-7-9 25
c.) 能量相近原则: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 可能组合成分子轨道,对于能量不同的原 子轨道,只有能量相近时,才能有效地形 成分子轨道,如果能量相差太大,组合后 的分子轨道将还原为原子轨道,即不能有 效地形成分子轨道。
推出结论: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2013-7-9 26
P137-12
2013-7-9 5
example
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A) 等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C) 不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D) 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2013-7-9
6
2. 具体过程
1) 选取变分函数: ψ =c1φ1+c2φ2+…+cnφn
* * ci i H cii d i E i E0 * * ci i cii d i i
2013-7-9 38
子分子B-N的顺序为KK 2sg 2su 1u 3sg 1g 3su ,
2. 联系:
都是用σ表示以键轴对称性的分子轨道; 用π表示含有键轴的对称面的分子轨道。
2013-7-9
39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同核双原子分子结构
H2--He: 1s g 1s u B2--N2: KK 2s g 2s u1 u 3s g 1 g 3s u
x
z y x
ˆ ˆ ˆ s xz dyz. p s xz dyz H p d
x
ˆ ˆ ˆ ˆ (s xzdyz )(s xz H )(s xz px )d
2013-7-9
ˆ (dyz ) H px d
27
ˆ (dyz ) H p x d dyz. p x
2013-7-9
21
3. 分子轨道形成的三原则
1) 对称性一致(匹配)原则: 原子轨道重叠时,必须有相同的对称性, 对称性相同,位相也相同的原子轨道组成成 键分子轨道;对称性相同位相相反的原子轨 道组成反键分子轨道。
2013-7-9
22
2) 最大重叠原则:
最大重叠原则就是使β积分尽可能大,β 积分越大成键轨道能级降低的越多,体系越 稳定,这就要求原子轨道重叠时沿一定的方 向,以达到最大重叠,这说明了共价键具有 方向性。
ˆ ˆ Haa a Ha d , Hbb b Hb d
ˆ Hab a Hb d Hba
Saa d , Sbb d
2 a 2 b
Sab ab d Sba
2 2 bb 2 2 bb
9
c H aa 2c1c2 H ab c H E 2 c1 S aa 2c1c2 S ab c S
2013-7-9
16
c H11 2c1c2 H12 c H E 2 c1 S11 2c1c2 S12 c S
2 1
2 2 22 2 2 22
由边界极值条件
E E 0,得: c c 1 2
( H11 ES11 )c1 ( H12 ES12 )c2 0 (1) ( H12 ES12 )c1 ( H 22 ES22 )c2 0 (2)
2013-7-9
15
P137-- 10 若H2的试探变分函数为ψ =c1φ1+c2φ2. 试利用变 分积分公式并根据极值条件:E E 0

c c 1 2

求证:C1 H11 Es S11 ( Es是最低能量) C2 Es S12 H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