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高考信息卷(七)理科综合(扫描版)
2016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 (全国I卷)答案单选题1-5 B C C B B 6-10 D D A B C 10-15 B D C D D 16-17 B B18.BC 19.BD 20.AB 21.BD22.(1)(s1+s2)f (s2+s3)f (s3–s1)f (2)4023.(1)连线如图所示。
(2)R2(3)①650.0 b 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c 报警器开始报警24.(1)设导线的张力的大小为T,右斜面对ab棒的支持力的大小为N1,作用在ab棒上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左斜面对cd棒的支持力大小为N2。
对于ab棒,由力的平衡条件得2mg sin θ=μN1+T+F①N1=2mg cos θ②对于cd棒,同理有mg sin θ+μN2=T③N2=mg cos θ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F=mg(sin θ–3μcos θ)⑤(2)由安培力公式得F=BIL⑥这里I是回路abdca中的感应电流。
ab棒上的感应电动势为ε=BLv⑦式中,v是ab 棒下滑速度的大小。
由欧姆定律得I=⑧联立⑤⑥⑦⑧式得v=(sin θ–3μcos θ)⑨25.(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为l为l=7R–2R①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 B,由动能定理得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③(2)设BE=x。
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由B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④E、F之间的距离l1为l1=4R-2R+x⑤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 p–mgl1sin θ–μmgl1cosθ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R⑦⑧(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
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数值距离y1分别为⑨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在D点的速度为v 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t。
2016年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2016年广东高考理综答案【篇一: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高考试题(word版)广东高考真题】t>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16 na 23 cl 35.5 k39 cr52 mn 55 ge 73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广东省高考信息卷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2016年高考信息卷语文(七)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
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
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
“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
“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
“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
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
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
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
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
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学《诗》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
这便是“兴于诗,立于礼”。
“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
2016年高考广东物理试卷(全国Ⅰ卷-理综)及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Ⅰ卷理综)及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犬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正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为A.11 B。
12 C.121 D。
14416、一个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错误!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
2 B.3 C。
4 D。
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
6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进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 B.4h C.8h D.16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向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
广东2016年高考试题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广东省2016年高考信息卷(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PDF版)

12. 常温下, 将 Cl2 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 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 0. 1 mol·L 的 NaOH 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进程中可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B.向 a 点所示溶液中通入 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 - C.c 点所示溶液中:c(Na )=2c(ClO )+c(HClO) D.由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溶液中
广东省 2016 年高考信息卷
广东省 2016 年高考信息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Ca-40 Cr-52 Cu-64 Au-197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 1.有关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进行被动运输 C.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只运输却不消耗氧 D.细胞中无遗传物质,只转录却不复制 2.下列生命系统的活动中,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 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D.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32 31 3.用 p 标记了果蝇精原绍胞 DNA 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 p 的培养液中培 养,发生了如下图 A→D 和 D→H 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 段细胞中一定有 2 条 Y 染色体 B.EF 段细胞中可能有 2 条 Y 染色体 32 C.EF 段细胞中含 p 的染色体一定有 8 条 32 D.FG 段细胞中含 p 的染色体可能有 8 条 4.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 HLA—D 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 达使胰岛 B 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 HLA-D 抗原, T 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 最终攻击 并使胰岛 B 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D.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②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细 胞呼吸的方式 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A.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②③④ B.需要使用染色剂的是②④⑤ C.需要使用酒精的是①③⑤ D.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是①②③ 6.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 14 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 1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 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