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合集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探讨

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 0 9年第 7期 ( 总第 1 9期 ) 1
大 众 科 技
DA ZHO NG KEJ
No 7。 0 9 . 2 0
( muaieyN .1 ) Cu lt l o1 v 9
职业 院校 学生计 算机 能力培养 的探 讨
陈友 华
( 江西省 冶金技 师学院 ,江西 新余 3 8 1 ) 30 5
计算机 课程体系 ,组 织教学 内容 ,安 排教学形式 ,使广大学 生 能够在走 向工作 岗位后 熟练 使用 计算机 。
( )培养 策 略 二
学 生计 算机能力 的培 养,一般采用 以下策略 :1加 大计 . 算机硬 件投入 。加大 计算机硬件投入 是培养学 生计 算机能力 的前提 条件 。由于计 算机 技术更新换代 比较快 ,很 多机 器配 置容 易落后 ,天天面对 一些陈 旧的计算机 ,学生往往 提不起 学 习的兴趣 。为吸 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要加大对 计算机 的资金投入 ,每年购 买一定的微机设 备,这样学生 能够 及时 了解计 算机 的最新发展动 态,掌握最新 知识。2 加强师 资队 . 伍建设 。优 良的师 资能够 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效果 , 因此要 加强计算机基础 教学师资 队伍 的建设 。可 以通 过定期 举 办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 : 组织教师进修学 习,不断更新知 识: 鼓励年青 教师 攻读硕士 、博 士学位 : 积极参加省 级 以上 的 教 学竞赛等各种举措 ,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 的业 务水平 , 满足 学院各个专业学 生学习计算机知识 的需要 。3 改革 计算 . 机教 学 内容 。职业 院校的教学 目标和 社会用人单位 的迫切需 求 需要 学生能够成为应 用型人才 ,而 原有 的教学计 划 比较侧 重理论 知识的学 习,已经不能适应 目前的形势 。结合职业 院 校 的办 学特 点 ,要培养应 用型人才 ,只有把专业课 与 以计算 机技术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融合起来 ,才 能促进学科 的发展 。 为 了适应这 种发展 ,对 学生入学后第 一门计算机基础 课的课 程 内容进行 了改革 ,将 原来的理论课 学时太多 ,实 训课只有 周 ,改成理论课和 实训 课学时五五 开,实训 时间的延长提 高 了学生计算机操作 的实际动手能力 。4 改革教学方法 和教 . 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 际要求 ,

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契机,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契机,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契机,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契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改革;应用能力培养1引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其宗旨是“以考促学”。

自1994年开考以来至2008年底,累计考生人数超过2870万,其中90%的考生是在校大学生,可以说,大学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主体。

2现状分析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80%-90%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学生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理论知识得到了提高,尤其是通过上机练习,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克服了某些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但是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深入展开,也出现了一些为考试而考试的现象,一部分考生不是通过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熟练的应用技术来通过考试,而是通过背题、押题、临时突击等方法达到“拿证”的目的,形成这种局面,完全有悖于“以考促学”的理念。

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可以拿到一个计算机等级证书,但也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计算机水平并没有太大提高;对于国家和学校而言,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 问题的解决针对这些现象的存在和所引发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和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1)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计算机考试与能力提高的关系既然大多数学生愿意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也想通过考试拿到证书。

这说明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是非常重视的。

高职计算机实践基础教学改革

高职计算机实践基础教学改革

学形式 。 ) 2 传统实验 教学大纲 和教学模 式陈 旧。目前开设 内容涵盖计 算
机基础 知识 、 微机操 作系统 、 文字及 表格 处理 、 计算机 网络 和因特 网、 数 力 的培养依赖 于学生 的实践 。 加强 实践教学 环节 的 目的是 培养上机动手 据库 系统基础 。 内容完全是实践课 , 养 目标不 明确 。 虽 但培 由于我校 生源 能力, 实际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以及知识 综合应 用能力 。在具体 的教 学过程
全 校计算 机基础课教 学 。4教学 资源没 有统 一管理 , ) 实验室重 复建设 , 资 3 建设一批 教学 资料作 为教改 的基础 - 3
源 利用率不高 。 1 教学改革 目标 . 2
为提 供多 方 面 、 受课 堂教 学 时 间制约 的学 习 和训 练 机会, 方 面 不 一
教材选与专 业结合 的 , 实践 性强 的。另一方 面组 织教师编写 与相关专业
关键词: 算机 ; 学; 计 教 改革
引 言
识解 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 进学 生个性 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 促
以计 算机 和网络 为代表 的信 息技 术 已成为全 社会 普遍 应用 的必备 3 实践 教学 内容 及方式 的改革
工作技能 之一 , 势对计算机 基础教学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计算 机基础 31 实践 教学 内容 的选取 形 .
1 ) 院校计算 机基 础教学 的 目标 , 使学 生掌 握计算 机软 硬件 培养 目标 一致 的 实验实训 指导书 。 高职 就是
基本 知识 。 以应用为 目标 。2将计 算机作 为辅 助工具 , ) 培养计 算机综 合应 4 教法 的改进与 实践
用 能力及 用计算机 相关知识 解决 本专业 实际 问题 的能力, 之能分 析和 4l 启发式 案例教 学 , 使 - 激发兴 趣 处 理本专业 的信 息需求和应 用管理 问题 。 ) 3通过计算 机基础教学 , 之具 使 采用 案例教 学法 能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发学 习愿 望 , 学过程 激 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实际案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和分工,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4.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的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操作系统:学习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系统设置等。

(2)办公软件: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提高办公效率。

2. 计算机网络技术(1)网络基础: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等。

(2)网络设备:学习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使用与配置。

3. 数据库技术(1)数据库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等。

(2)SQL语言:学习SQL语言的基本语法、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4. 编程语言(1)C语言: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

基于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4 第7 0/ 总 2 期 10 9
文章 编号 :0 1 7 4 2 1 )4—0 9 0 1 0 —8 9 (0 0 0 0 0— 2
毋嚣霞掌
CEGE oU HNRN●Y J A
基 于职 业 院校计算 机基础教 育教 学 内容 改革 的实践 与思考
苗 颖 ( 四平 职 业大 学 , 吉林 四平 16 0 ) 3 0 2
提 供 实践Leabharlann 经验 。 关 键 词 : 业 院 校 ; 算 机 基 础 ; 育 教 学 内容 ; 革 实践 ; 效 ; 考 职 计 教 改 成 思 中图 分 类 号 :P 0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职 业 院校计 算 机基础 教 育教 学 内容 改 革实 致 , 提高 了学 生 的综 合职 业能 力和从 业 意识 。 践的成 效 2 .有 利 于教 师专业技 能 的提 高 职业 教育 需要 大量 的 “ 师型 ” 师 。新 时期 对 双 教 1 .学 生的操作技 能和综合 职业 能 力明显提 高 职业院校 的学生尽管 文化基础 比较差 , 绝大多 “ 但 双师 型” 教师 的要求 是具 有 丰 富的实 际工作 经 验 、 豳 数学生的 智力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不低于同 扎 实 的实 际操作 水平 和深 厚 的专业 理论 基础 ,同时 龄学 教学 教学 一 生水平, 关键在于职业院 校能否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 还 应掌握 先进 的教 育理论 、 方法 、 手段 和教 在 参 - 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笔者将软件技 学技 巧 。 进行教 学 改革 的实践 中 , 与教 师共 同研 学 _ 术专业和计算机网 络专业的 核心专业技能课的 讨 教学方 法 、 习教学 改革 的理论 。在 教学 过程 中 , 教学 - 内容与 国家职业资格 定级 内容相结合 , 使学生有 了明 教 师真正 成 为学生 的指 导者 、 帮助 者 。 以定 级任 务 在 要求 学生 达到定 级标 准 , 师必 教 确 的 阶段性 学 习 目标 和丰 富的学习训 练资源 , 只 驱 动 的专 题训 练 中 , 而且 要 学生能够 熟练完成 定级 内容各模块 的操作 , 能通 须 熟练 掌握 所教 软件 的各 种操 作技 术 ,才 能指 导学 就 - 过定级考试 。通过考 试训练 , 学生对所 学软件 的主要 生 的操作 。学生 在操 作 的过程 中所 采用 各种 操作 方 - 操作技能和方法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的水平, 法 ,使 教师 在指 导学 生 的过程 中也 会学 到许 多 知识 还 积 真 教学 ● 能 起到熟能生巧的 效果,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定级通过 和技能 , 累许多 经验 和方法 , 正实 现 了 “ 相 。在 学 墨 率明显提高, 优秀合格证的 获证人数也从无到有。在 长 ” 指导 学生 软件制 作 中 , 生 的设计 思维往 往 经 教 豳 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通过对教学流程的重新设计和合 非 常活跃 , 常会有 闪光 点 , 师在与 学生共 同攻 克 理 安排 , 师生 的教学 任务加重 了 , 训练 强度加大 了 , 有 操作 技术 难关 的过 程 中 , 同学 习 , 同进 步 。采 用 共 共 效 的教学 时间被充分 利用起来 了 。 学生 在学 习过程 中 这样 的教 学 , 实对 教师 提 出了 比较 高 的要 求 , 其 教师 产 生 了压力 , 习状态发 生 了改 变 , 学习 中体会 到 要 随机处 理 学生 的各 种操 作 问题 , 自己必须 熟悉 所 学 在 即使教 师还 不是很 熟悉 , 过一 经 了成 功感 , 强 了学 习 自信心 , 生 比例 降低 了。 大 教 软件 的所有 功能 。 增 差 绝 多数 学生能 够主动参 与教学 , 教学 状态 明显 转变 , 学 轮 教学 , 与学 生 的共 同学习 中 , 在 教师 的技 能水平 也 习习惯和兴趣 得到 了培养 。 会 有很大 的进 步 。 总结 以前 的教 学经 验 , 加大 了示 范操 作 、 实例 演 二 、 学改革 实践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 反思 教 示、 软件 技术 指导 等 的教 学环 节 。 笔者 对学 生提 出 了 1 .实施 教 学 改革的 关键是 教 师 由于教 学改革 和教学 内容 调整 ,教 师 的教 学任 明确 的要求 ,并 规定 每位 学生 每学 期要 有一 定数 量 的软件 作 品展 出 ,并 以作 品展 出 的数量 和质 量评 定 务 和学 生 的学 习任务 加重 ,师生容 易产 生顾 此失 彼 期末 成绩 。 同时 , 进行班 级 内部和 班与班 之 间 的作业 现象 , 级训 练和 软件制 作训 练产 生 冲突 。 定 由于 学校 双证 ” 学 生想 首先保 证 获得 , 评 比, 学期进 行一 次优 秀作 品奖励 。 每 改变 了 以往 教 要求 学生 毕业 时拿 到 “ 希 认 师 只重视 对学 生 的定级 训 练 ,给学 生大量 的 自主练 技 能等级 证 , 望更 多 的时间用 于定 级训 练 , 为软 习时 间 , 的太少 , 讲 教学 结构 相对松 散 , 教学 效果 不 件制作仅是校内要求 ,可以降低水平或减少作品数 高, 忽视对 学生 软件设 计 能力培 养 的状况 。 改革 实 量 。 在 可是 从 学生未 来 的从业 要求 看 , 件制作 是训 练 软 践中, 通过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 软件专业增加了 学生 综合 职业 能力 的主要 途径 。进 行教 学改 革研 究 学 生 综 合 实 例 作 品 的模 仿 创 意 练 习 和 软 件 制作 练 的 目的就 是 在强化 学 生技 能操 作水 平 的基础 上 ,加 习, 网络专业 增加 了分组 专题 网站 设计 练习 和展评 , 强学 生 职业综 合 能力 的培 养 ,通过 合理 安排 教学 内 使学 生专 业技 能 的学 习与 就业 岗位 的能力 需求 相 一 容 , 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施过程的随机听课抽查 中发 现 ,教 师也容 易 受到 学生 的影 响 而调整 上机 内 收 稿 日期 :0 9— 8 9 20 0 —1 容, 不断 减少软件 制作课 的课时 , 最终还 原到原 来 以 作 者简 介 : 颖 (9 3 , , 苗 17 一)女 吉林 四平 人 , 平职 业 大 四 定级训 练为 主的教学上 , 教学改 革实践会 流于形 式 。

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

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

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
通过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训,我对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这次实训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总结: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文档编辑和排版、电子表格的使用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熟悉了这些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同时,我也了解到网络的重要性和应用。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通过网络,我能够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我还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老师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

我了解到设置强密码、定期备份数据以及安装杀毒软件等措施可以保护计算机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虽然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我都能够克服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次实训让我对计算机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小结

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小结

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小结
一、课程概述
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是面向初学者的计算机技能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实践
1.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常用功能、文件管理、常用软件安装
与卸载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办公软件应用:学习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幻灯
片制作等技能。

通过案例实践,学生能够熟练制作各类办公文档。

3.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网络连接配置、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网络基础知识。

学生
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掌握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

4.网络安全防护:了解网络安全概念,学习防范网络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方法,提高
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三、课程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改进与展望
在未来的教学中,建议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应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与实践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通过这次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我收获了很多。

不仅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办公软件和网络工具。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操作系统的使用以及常见软件的安装和应用。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来处理文档、制作表格和演示文稿。

这些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我还掌握了一些网络技能,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的使用和文件传输等。

通过互联网,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以及分享资源。

这次实训让我意识到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我相信这次的实训经历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我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的来说,这次计算机基础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3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
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田 蓉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工作效率。

笔者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该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措施。

关键词:“层次化”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网络空间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7)03-230-02
Practical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ian Rong
(NingXia Polytechnic, Ningxia Yinchuan 750021, China )
Abstrac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ainly focuses on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so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used in the future work,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bes into the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cyberspace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的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使用工具。

作为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就更加需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谈谈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状况分析
1.1 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生的生源主要分为中职升高职、自主招生、参加高考等几种,不同生源的学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高低不一,这就需要老师积累经验,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2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是所有中、高职院校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中、高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Windows 、Office 、计算机网络这几大模块,导致内容有所重复,上课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如何更好地衔接中高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位任课老师应思考的问题。

1.3 针对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该课程作为所有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讲授的内容和课时安排都基本相同。

但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要求和特点不同,对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一点,结合不同企业的需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分。

基金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田蓉(197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2017年第3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
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2 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方法探索
2.1 针对生源差异,采用“层次化”教学方式
不同生源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应用能力不同,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时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又要解决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知识普及的问题,还要兼顾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能的需求。

上课前,提前分层次准备好练习题。

一部分是所有学生课堂上必须完成的;另一部分是额外的、有较高难度的,适用于基础较好、作业完成快的学生。

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都有自己的课堂收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吃不饱”的情况。

同时,由于上机指导过程中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通过课堂观察,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在这样的相互学习中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2 针对不同专业,采用“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所讲的知识点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部分。

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专业模块是根据不同专业而有针对性地深入讲解。

例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重点练习PPT中图片的编辑;文秘专业的学生,重点练习文字速录和Word中的图文混排;财会专业的学生,则重点练习Excel表格中数据表的排序序、筛选、函数及公式的应用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就突出了各个专业不同的侧重点,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2.3 将项目教学法有效运用在课堂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很多,而知识结构又比较分散,如果只是将各知识点挨个分散地讲解,既缺乏系统性,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项目教学法,把所讲内容和现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事先知道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带着任务有目标地去学习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这一节时,先让学生看一些效果比较好的海报、展板等样版,让他们进入实践情境中,再通过练习和作业,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

再比如讲到Excel的函数和公式时,用学生最熟悉的成绩表作为一个项目,在表中进行排序、筛选、求和、求平均值等操作。

这样就通过一个个项目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同时还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很好掌握知识。

2.4 教学中留有适当“空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灵活、方法多样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应留有适当的“空白”,即不局限于用一种固定模式解决问题,不讲“满”,而是启发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并且鼓励他们互相间多探讨、多交流,不同的方法互相补充,这样既能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充分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内,和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都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发展的。

网络、微信、新媒体等各种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习互动、探讨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例如,在国务院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资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正大力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老师们把自己的课件、教案、微课、慕课、教学视频等上传到空间,互相交流学习,探讨教学经验,还可在空间和学生在线交流、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在线测试和阅卷等;学生可以进入空间接收各类学习信息、查找需要的内容并完成学习、在空间和老师互动、完成作业和试卷并提交给老师等。

通过类似这样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把一些新信息、新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生动有趣,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3 结 语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继续探索并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而充满活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操作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72-173.
[2]尤鸿霞,邓满英.与专业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0):129-130.
[3]张智娟.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6):244-246.
[4]王振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5(1):114-115.
[5]陈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