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固化条件的研究

合集下载

铅酸蓄电池固化室原理

铅酸蓄电池固化室原理

铅酸蓄电池固化室原理一、硫化现象的定义及原因1.定义:硫化是指蓄电池内部极板表面上附着一层白色坚硬的结晶体,充电后无法剥离极板表面转化为活性物质的硫酸铅。

2.原因:硫化的生成与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密切相关。

在每次放电后,正负极板的不同活性物质均转变为硫酸铅,充电后各自还原回不同的活性物质。

然而,过放电、小电流深放电、低温大电流放电、补充电不及时、充电不充足、酸液密度过高、电池内部缺水、长期搁置等因素导致极板表面的硫酸铅堆积过量,呈饱和状态。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硫酸铅微粒在温度、酸浓度的波动下重新结晶析出在极板表面,形成硫化现象。

二、硫化现象的表现1.内阻增大:硫化后,蓄电池的内阻增大,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2.充电特性变化:硫化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提前到达充电终止电压,且电流越大,现象越明显。

3.酸液密度降低:硫化导致酸液密度低于正常值,影响电池的性能。

4.放电容量下降:硫化电池的放电容量降低,尤其是放电电流越大,容量下降越明显。

5.充电过程中气泡增多:硫化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气泡,且充电温升增快。

6.充电困难:严重硫化时,电池可能无法正常充电。

三、硫化修复原理1.物理修复:通过机械方法,如打磨、清洗等,去除极板表面的硫酸铅结晶,恢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2.化学修复:采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如硫酸、氢氧化钠等,与硫酸铅结晶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盐,从而去除硫化物。

3.脉冲修复:利用脉冲电流技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循环,使硫酸铅结晶逐渐剥离极板表面,达到修复目的。

4.均衡充电:通过设置不同的充电阶段,如维护充电、快速充电、限压浮充等,使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逐步去除硫化物,恢复性能。

总之,了解铅酸蓄电池硫化现象及修复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和修复蓄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导致硫化的因素,及时发现和处理硫化现象,确保蓄电池的正常运行。

4BS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研究

4BS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研究

板进行常温固化和 高温 固化的对 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 明:添加 4 S晶种的极板无论 高温 固化还 B 是常温固化,都生成了较 多颗粒较均匀的 4 S B 成份 ,表明添加 4 S晶种达到 了生成 4 S B B 的效果。
关键 词 :铅 酸蓄 电池 ;4 S B ;固化 中 图分类 号 :T 1. M929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10- 04(0 0 — 1— 3 0 6 872 1)5 25 0 1
・ —・
+ + ” 一一 +
” +
” +
”— ” —

-+
一+ *+
一+
- +
“— +一一+ -—+ 一一— 一 ” ‘- + —+

杂志免费大赠阅
在庆祝 《 蓄电池》杂志创 刊 5 0周年之际 ,为 了回馈 广大读 者及各界人士 的厚爱 和支持 , 特 开展 蓄电、》 杂志免费大赠阅活动 。赠阅对象为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及相关 的企事业单 7 也

w .tc. wbehoj warnm t c y
4 S用于铅酸蓄 电池极板的研究 B
柴树松 ,林宏 名 ,李 志斌 ,黄连 清 (. 建 省 闽华 电源股份 有 限公 司 ,福 建 泉州 324 ;2广州 埃登 达化 工有 限公 司 , 1福 64 2 . 广东 广 州 50 2 ;3扬 州 阿波罗 蓄 电池有 限公 司 ,江 苏 扬 州 25 31 160 . 2 11 摘 要 :在 正极 铅 膏和 膏时 ,分别加 入 1%4 S晶种 与不 添加 4 S晶种 ,在 相 同条件 下对这 两种极 B B
Y nz o ins 2 1 1 C ia a gh uJ gu2 5 3 , hn ) a
Abs r t t ac :W h n la sef rp stv lt swa x d o ep sewa d d 1% t ta scla u p ae e e dpa t o o i ep ae smie . n a t sa de i er ba i e d s l h t

铅酸蓄电池用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铅酸蓄电池用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T . Ki s ofp f r a o ar h t n ab 1 nd of n nc i t ors a dar s or d d
衰 1 性 能 耐试 项 目盈 标 准
收稿 日期 : 0 — 8 3 2 1 0—1 0 作者简介 : 盂季茹 女 ,95年生 1 7 西北工业 大学化工系在读博士 生, 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厦复台材料 的研究 工作。

耐酸性外 . 还要求其对铅 、 三元 乙丙橡胶 ( P N) ED 、 A S等具有 较 强 的粘 接 力 , 能 在 室 温 下进 行 无 溶 B 并 剂操作 和室 温 固化 。 目前 . 酸 蓄 电池 用 浇 注胶 铅 主要 以进 口胶为主. 国产 浇注胶虽在某些场台 也得 到应用 . 仍 须 配台 进 口胶 才 能 得 到 较佳 的 性 能。 但 而进 口胶在操作工艺 性 、 成本等方面不 占优势 。本 研 究 旨在 开发 一 种改 性 的浇 注型 聚 氨 酯 弹性 体 . 使 其 满足 以上性 能 的 同时 . 用 一步法 工艺 , 有成本 采 具

由表 3可 见 . 各 因素 中 尤 以 对 体 系 的影 响 在 最 大 , 次为 和 8 1与 £的影 响相 对 最 小 。 由正 其 , 3 交 实验 的分析计 算 可 得几 个 因素 的最佳 组 合 为 =
0. B=0 0 % , =3 % , 5. .4 0 8=2 0 , . % £=4 0 。 .%
甲组 分 : 取 一定 量 的 P L一9O于 三 口烧 瓶 称 O 0
寰 3 正 交实 验 结 果 殛分 析
中, 10 左右真空脱水 2h , 在 1 后 加入适量 已经干
燥 处理 的 A、C T P于 10 左 右 真 空 脱 气 脱 水 1h 0 , 再 冷却 至 室 温 后 加 入 少 量 T一2 1和 K 一5 0 配 0 H 6、 比量 的 B O、 B D . 拌均匀 , D D T L搅 备用 。 乙组 分 : 配 比称 取 一 定 量 的 P P 、tD B、 按 A IS、 V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课件

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课件
02
它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适用 于各种电子设备、电动车和储能 系统等领域。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程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19世纪60年代,当时它被发明出来 用于电力储存和电动车的动力源。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铅酸蓄电池经 历了多次改进和发展,使其在能量密 度、寿命和可靠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 提升。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与电压
容量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通常以Ah(安时)为单位,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电池可以 提供的电量。例如,一个100Ah的铅酸蓄电池,理论上可以提供100A的电流 持续1小时。
电压
铅酸蓄电池的电压通常在12V到60V之间,这取决于电池的型号和设计。例如, 一个标准的12V铅酸蓄电池,其电压在完全充电的状态下可以达到13.8V。
01
02
03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领域,铅酸蓄 电池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而被广泛应用。
军事应用
在军事领域,铅酸蓄电池 作为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 被广泛使用。
电力设施
在电力设施中,铅酸蓄电 池作为备用电源和应急电 源,能够保障电力设施的 正常运行。
铅酸蓄电池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铅酸蓄电池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铅酸蓄电池的负极
负极材料
铅酸蓄电池的负极主要由铅及其 氧化物制成,其中最常见的是海
绵状铅。
负极结构
负极的构造包括导电骨架和活性 物质,导电骨架通常由铅制成, 而活性物质则由海绵状铅和铅的
氧化物组成。
负极作用
负极在铅酸蓄电池中起到储存和 释放能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
维持电池内部的电平衡。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维护方法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维护方法

学方程式是:综上所述,正极产生的氧气可在负极形成逆反应并还原成水免蓄电池内部能量的损失,所以,为保证上述反应的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电池被设计成为密封结构,也就是常说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VRLA蓄电池)。

VRLA蓄电池性能分析容量特性VRLA蓄电池的容量标称值以安时数(Ah)表示电池放电到规定终止电压的时间的乘积。

其安时数越大也就越大。

但是对每一块使用中的蓄电池来说,个固定的值,因为标称值是指定在0.1倍标称值(流强度下放电得到的容量值。

例如,100Ah的蓄电池按急剧下降造成的,如图1所示。

图112V VRLA蓄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充放电特性及环境因素蓄电池的充、放电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仍以某厂家提供的池技术参数进行说明。

25℃时,12V系列蓄电池浮充充电电压为初始充电电流为0.1CA(10A),充电24小时即可充足充电电流值连续3h无变化,表明电池已充足电上次储存的电量完全放光)的蓄电池为例,最初的充电电流规定0.1CA,例如对于100Ah的蓄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段蓄电池电压逐渐升高,8小时后蓄电池电压基本达到最大时充入的电量还不到80%,想要充满至少还要继续小电流充电如果此后的充电电流不是足够小,极板和电解液之间的表面就会形成高浓度硫酸层,导至蓄电池电压虚高,无法充满,如图2所示图212V VRLA蓄电池充电曲线作者简介:姜俊斐(1983—),男,内蒙古人,中国民用航空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民航通导、监视方向。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姻制度仍然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

312V VRLA 蓄电池不同温度下的放电特性曲线使用寿命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可简单的定义为:蓄电池衰老到原有容量即为寿命终止。

电池维护规程中规定,当电池容量小于额定容,该电池可以申请报废。

否则当电池容量不足对该电池的性能没有明确了解时,一旦交流停电就很容易造成用电系统供电中断的事故。

铅酸蓄电池固化干燥

铅酸蓄电池固化干燥

固化干燥固化干燥即硬化脱水。

涂填后的极板其一方面水分过多,另一方面铅膏组织不稳定,因此要经过固化干燥工艺来使其硬化脱水,在完成铅膏的硬化脱水的过程的同时要实现铅膏中游离铅的氧化、铅膏与板栅的腐蚀结合、铅膏中碱式硫酸铅的再结晶以及多孔电极的形成等一系列的物化反应的目的。

一、极板在固化干燥过程中的物化反应涂膏后的极板经压实、淋酸及表面干燥后(固化的前期部分),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环境及固定时间条件中进行固化干燥,在这个过程中极板将发生以下物化反应:1、铅膏中游离铅进一步氧化成氧化铅:游离态的金属铅(Pb)只有被氧化成氧化铅(PbO2)后才能转变成活性物质。

否则过量的Pb会导致正极板在化成过程中,由于Pb—PbSO4—PbO2的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大。

极板内部由于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会导致极板弯曲、活性物质脱落,同时由于活性物质体积的增加,会使活性物质孔隙率降低,导致正极板化成时产生的氧气不易传送到极板表面逸出,而是在极板内部积累产生压力,这种带有应力的氧气从极板内部克服孔隙中液体的阻力,向极板表面移动时具有冲刷作用,促进了活性物质的脱落。

在负极板中由于过量的游离铅高分散性地隐含在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海绵状铅中,使活性物质不能形成质地均匀的物相,导致活性物质结构松散,强度差,容易脱落。

在固化过程中,极板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分,且为了防止极板失水过快而要求具备较高湿度的环境条件。

一般情况下,在固化干燥后,极板游离铅的含量控制在:正极板游离铅含量小于2%、负极板游离铅含量小于4%。

正极板比负极板要求高是因为游离铅在正极板中起到的危害要大于负极板,且正极板是影响蓄电池初期容量与寿命的主要部件,因此要严格加以控制。

2、极板板栅表面生成腐蚀层:由铅锑合金或铅钙合金铸造成的板栅表面几乎都是金属的晶格,而极板铅膏是氧化物、碱式硫酸铅及铅的组合物。

为了很好地进行电化学反应,要求铅膏与板栅具有一定的结合力,且铅膏与板栅结合得是否牢固对极板的强度有极大的影响。

极板固化设备原理与固化条件对极板质量的影响

极板固化设备原理与固化条件对极板质量的影响

极板固化设备原理与固化条件对极板质量的影响吴 林扬州华扬蓄电池有限公司(扬州225009)摘要:以实际生产使用的固化室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固化设备的原理,并论述了固化机理,以球磨机铅粉为讨论对象,研究了固化条件对极板质量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球磨机铅粉极板和巴顿铅粉极板的固化条件。

关键词:生极板;固化;相对湿度中图分类号:T M91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847(2002)02-0076-03The principle of curing chamber and effect of curing conditionson the quality of lead2acid battery platesW U Lin(Yangzhou Huayang Battery Co.,Ltd.,Yangzhou,Jiangsu225009,China)Abstract:The first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curing chamber,it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curing equipment and the mechanism of curing;the second is the ball mill lead oxide plates,the effect of curing conditions for green plates on the quality of lead2acid battery plates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curing conditions for ball mill lead oxide plates and Barton lead oxide plates are com pared.K ey w ords:green plates;curing;relative humidity1 前言生极板固化、干燥在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大小和寿命长短。

极板固化工艺与控制

极板固化工艺与控制

电池技术 < 2008年4月31■<江苏瑞祥电源有限公司 王有山 孙丽娜■<中华蓄电池技术网 王有林 孙力生 王海博前言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材料极板对电池的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极板的质量好坏固化的作用同样非常关键。

作者从事蓄电池技术工作多年,曾到过多家电池厂参观,固化工艺、固化设备、控制方式多种多样。

目前,有些厂还采用过去那种古老的方法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很难保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待和同行共同探讨。

1 固化理论1.1固化的概念涂膏后的极板经浸酸(机涂板经淋酸和表面干燥)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时间等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铅膏物质结合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态物质,这一过程就是固化。

固化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有:铅膏的逐渐失水;铅膏失水过程中的收缩。

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有:铅膏中金属铅的进一步氧化,合膏用的铅粉,氧化度在75%-85%左右,在合膏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被氧化,合膏后未氧化的铅在10%左右,这部分铅需要在固化的过程中逐渐地氧化,要求固化后铅膏中的铅含量正极板在2.5%左右,负极板在5%左右[1]。

铅膏中3BS (3PbO •PbSO 4•H 2O )和4BS (4PbO •PbSO 4)的进一步生成。

1.2 固化条件1.2.1 固化中的失水极板在固化过程中水分需逐渐失去,铅膏中的水分是“填充”在铅膏中间的,水分的失去必然会引起铅膏的收缩,铅膏收缩的速率与失水的速率成正比。

失水过快引起过快的铅膏收缩,内部张力发生变化,引起极板开裂,极板的强度受到影响、外观难看。

为防止极板过快失水开裂,需要加大固化室的相对湿度。

1.2.2固化中铅氧化的条件极板固化的好坏,铅膏中铅的氧化程度是一个主要的标志。

铅膏中铅的氧化与铅膏中含水量、固化温度、固化湿度、固化时间四个因素有关。

极板固化工艺与控制摘要:极板固化(以下简称固化)是极板生产过程中的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固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极板的容量、寿命等多项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固化条件的研究阎新华1 史鹏飞21 曲阜圣阳电源实业有限公司(山东 曲阜2731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摘 要 通过对不同固化温度的正极板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循环寿命的研究,结合正极活性物质的SE M、XRD测试分析,得到提高固化温度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循环寿命的结论。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固化温度 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中图分类号:T M91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847(2001)04-09-03Study on plate curing of lead2acid batteriesY an X inhua1and Shi Peng fei21 Quf u Sacred Sun Power Sources Industry Co.,Ltd.(Quf u Shandong273100)2 Department o f Applied Chemistry,Harbin Institute o f Technology(Harbin150001)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curing tem perature on the discharge capacity,the active material utilization and the cycle life for the positive electrode were studied and tested by using SE M and XRD techniques.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ycle life of the positive plates processed at high curing tem perature i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plates at low curing tem perature.K eyw ords lead2acid battery,curing tem perature,discharge capacity,cycle life1 引言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铅酸蓄电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

其产值占所有二次电池总量的70%以上[1],在二次电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不论是普通铅酸蓄电池还是阀控铅酸蓄电池都普遍存在着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较低、充电接受能力差、以及深放电循环寿命短的缺点,这就严重限制了铅酸蓄电池在某些场合的应用。

而正极板的循环寿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极板固化条件,特别重要的是生极板的固化温度。

当固化温度不超过70℃时,极板中主要形成3BS。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3BS形成互相交联的坚实纤维结构,对极板的强度起着重要作用。

当固化温度超过70℃时,晶粒较细的3BS会转变为颗粒粗大的4BS,后者在化成中不易转化为PbO2,致使电池的初容量不高[2]。

但4BS在蓄电池的循环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活性物质,这会明显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验目的就是探讨固化温度对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影响。

2 实验内容2.1 生极板制造[3、4]用Pb2Ca2Sn2Al合金铸成3818mm×3613mm×115mm的板栅。

用表观密度约410~412g/cm3的铅膏涂板,控制每片板栅上的铅膏量接近10g。

将极板分别在35、75、85℃(湿度均为100%)条件下固化24h,再在60℃下短时干燥生极板。

2.2 熟极板制造将上述的生极板按1正2负方式置于密度为1105g/cm3的硫酸溶液中,中间用PE隔板隔开。

放置015h后,以200mA的电流化成,化成40h 左右,单体槽压稳定在2150V左右,且3h内不变时认为化成结束,熟极板制成。

2.3 电极性能的测试将熟极板以一正二负方式置于密度为1128的 铅酸蓄电池固化条件的研究试验研究 硫酸溶液中,做成试验电池。

再以200mA 电流补充电2h 。

正极板上有10g 铅膏(PbO 2电化当量为41463g/Ah ,电极的理论容量约为211Ah )。

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约50%[5],其额定容量按110Ah计算。

试验电池分别按3小时率(300mA )、5小时率(200mA )、10小时率(100mA )、20小时率(50mA )放电,放电终止电压为1175V 。

记录放电电压—时间曲线。

计算放电容量和活性物质利用率。

试验电池以100mA 恒流充电,3h 内电压无变化,充电结束。

当电极的容量低于其初始容量的60%时,停止充放电实验。

2.4 生极板与熟极板的SE M 分析实验中,对不同固化温度和不同状态的正极板进行扫描电镜(SE M )分析,以了解电极中物质颗粒的形貌和组织结构。

2.5 极板活性物质的X 2衍射(XRD )分析实验中,对化成后和循环后的正极板进行XRD 测试分析。

以了解极板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

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3.1 固化温度对电极初容量的影响图1给出了3种固化温度的电极的初始放电曲线,相应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108、0196、0185Ah。

图1 3种固化温的电极的初始放电电压2时间曲线由此结果可以看出:电极制造时,固化温度升高,电极的初始容量下降。

3.2 固化温度对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不同固化温度对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列于表1。

表1 固化温度对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U %)的影响I 放电(m A )3002001005030020010050U 35℃固化4413348108521185417749190471564611441197U 75℃固化3517741116461684915546149491954914347163U 85℃固化3618042170491504918049104511274914648193 由表1可知:85℃固化的正极板,活性物质利用率在初期放电时低于常温固化的正极板,经过一定次数充放电后,其利用率要高于常温固化的正极板。

3.3 固化温度对正电极寿命的影响图2给出了固化温度对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生极板固化温度,可以延长电极的循环寿命。

图2表明85℃固化的电极的充放电次数比35℃固化的电极约多70次。

图2 固化温度对电极寿命的影响3.4 固化后生极板的扫描电镜(SE M )分析3.4.1 生极板SE M 分析图3给出了不同固化温度下生极板的SE M 的照片。

A 35℃固化 B 85℃固化图3 不同固化温度下的生极板SE M 照片由图3中照片可以看出:85℃固化的生极板中含有大量的针状晶粒,35℃固化的生极板中也有类似的针状晶粒,数量较少。

极板中的这些颗粒结晶会对极板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85℃固化的生极板中结晶颗粒连接良好,能稳定电极的结构,延长电极的循环寿命。

 试验研究铅酸蓄电池固化条件的研究 3. 4.2 化成后熟极板的SE M分析A 35℃固化 B 85℃固化图4 给出了化成后熟极板的SE M 照片由图4看出:低温固化后形成的熟极板相对于高温固化后形成的熟极板,活性物质晶粒致密,比表面积大。

由照片也可以看出,已有较多高比表面积的β2PbO 2晶粒生成。

这一现象进一步证实:低温固化的正极板初容量较大。

3. 4.3 经过充放电循环后的极板SE M 分析图5 给出了经过循环后正极板活性物质的SE M 图。

A 35℃固化B 85℃固化图5 经过充放电循环的极板分析由图5看出:图A 的PbO 2颗粒疏松。

说明经过充放电循环后,低温固化的极板中有活性物质软化脱落现象,而图B 的活性物质的块状颗粒比图A 大,颗粒之间的连接较好,有利于充放电的进行。

这个结果支持“高温固化的电极的寿命较长”的观点。

3.5 不同固化温度以及不同状态下电极的XRD 测试分析对不同固化温度及循环后的正极板进行XRD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XR D 分析的各种物质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化成后的熟极板P bS O 4P bO 2α2P bO 2β2P bO 2循环后的极板P bS O 4P bO 2α2P bO 2β2P bOS 2W 35℃固化91590151111791481189193178612W 85℃固化10128918211368151013891713147613 表2结果表明:高温固化的熟极板中α2PbO 2较多,在循环后,仍有较多的α2PbO 2留下。

这说明:尽管高温固化的极板初容量较低,但有较好的循环寿命。

这与它的晶粒结构比较粗大、联结较好及α2PbO 2含量较多有关。

α2PbO 2在电极中起到传递电流、保持活性物质结构的良好作用。

4 结论通过对不同固化温度的生极板组装的实验电池的初容量的测试及循环寿命实验,结合对电极表面形貌的SE M 分析和微观活物质含量的XRD 测试。

得到如下结论;在高湿条件下,提高正极板固化温度,能有效提高正电极的循环寿命。

但其初容量有所降低。

致谢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华寿南教授与本人进行了多次的交流、讨论,并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1 D.巴甫洛夫,新千年前十年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电源技术,2001,(1、2):1~9;107~1162 徐品第,柳厚田,《铅酸蓄电池》,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 M ichael Y oung ,Advanced formation techniques for small VR LAbatteries ,The battery man ,1999,41(5):56~694 D.Pavlov ,S.Ruevski ,P.E irich , A. C.Burschka ,Anew technology for preparation of pastes for lead 2acid batteries ,The battery man ,1998,40(4):16~365 朱松然,《蓄电池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收稿日期:2001-08-28)敬请关注纪念《蓄电池》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之二(详见本期第46~48页) 铅酸蓄电池固化条件的研究试验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