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院内科学专业(代码:100201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掌握内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好的相关学科知识,洞悉把握内科学发展进程及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的人才。

要求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较好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读、写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作风、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制:3.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心血管病:(1)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3)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4)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5)心血管病基因药物研究;(6)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2、呼吸系病:(1)哮喘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2)COPD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3)肺癌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4)肺部感染病原体耐药机制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5)肺部少见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6)肺栓塞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⑺呼吸系统危重症的临床救治研究。

3、血液病:(1)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2)造血干细胞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3)白血病病毒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4、消化系病:(1)胃肠癌及癌前期病变的发病及干预逆转研究;(2)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基础及临床研究;(3)胆胰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4)幽门螺杆菌致病及耐药机制研究;(5)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5、内分泌与代谢病:(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防治;(2)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糖尿病肾病的基因药物研究;(4)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防治。

6、肾病:(1)肾小球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肾脏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危重病血液净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血液净化新技术包括生物人工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麻醉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17)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临床麻醉:主要方向为全麻深度研究,包括心血管麻醉研究、器官保护研究等。

2、疼痛诊疗:主要研究慢性疼痛机理及其诊断和治疗。

3、麻醉药理研究和麻醉监测4、围术期生理调控5、心肺脑复苏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为3-4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施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

鼓励“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

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五、课程学习要求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分,选修不少于10分。

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2.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3.学位基础课1门以上。

4.学位专业课1门以上:硕士生在第一学期集中上课,第二学期起跟随导师组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

导师组开设的专业课和相关专业基础课,可采取多种形式: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2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

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17)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麻醉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满足麻醉学专业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市场的需求,以促进麻醉学科建设和发展。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有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保持身体健康。

3.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现代麻醉学的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常用科研方法;具备处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危重症医学各领域的基本问题及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麻醉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最新成果及进展情况;具有独立进行麻醉学的教学、科研能力。

4.熟练阅读英文专业书籍与期刊,初步具备书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进行专业英语交流。

二、研究方向1.临床麻醉与脏器功能保护(包括麻醉与心肌保护、麻醉与脑保护、麻醉与肝保护、麻醉与血液保护研究方向)2.麻醉药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3.疼痛诊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4.疼痛、瘙痒与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和课题实验,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专业理论、临床学习及课题实验,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做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参加临床和教学工作,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课题研究总结;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二学期进入基础实验研究,临床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课题研究时间可XX一年。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五、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XX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要求,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组织相关学科专家3-5人,学科统一安排开题报告、中期课题研究评估及答辩工作。

南京大学外科(麻醉)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外科(麻醉)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外科学(麻醉)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实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外科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或具有独立担负与外科学(麻醉)相关的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研究生毕业时,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还要掌握一定的与外科学(麻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此外,毕业研究生还要掌握1—2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能够用英文撰写研究论文,能够用英语进行学术和生活交流。

二研究方向1.疼痛生理疼痛治疗2.心肺脑复苏3.麻醉药理4.脏器药理围术期生理调控三、招生对象主要从医学领域内招收学生,也从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中适量招收有志从事外科学(麻醉)研究的学生。

报考博士生者需具有硕士学位,报考硕士生者需具有学士学位,可接受部分优秀的大专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硕士生。

四、学习年限硕士生学制3年.硕士生阶段: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准备毕业文化文的开题报告。

结束学位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中期考核,通过中期考核者进入硕士论文阶段。

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能进行毕业论文,以研究生班毕业,不授予硕士学位。

五 .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龄前位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基础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科定向培养,包括各专科病房进一步的临床训练,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实验室训练,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与临床教学等。

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校、院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学术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本文以山东省高校潍坊医学院为例,总结该校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做法,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技能、深化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导师团队建设、严格考核管理等多个方面探索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

标签:麻醉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Abstract:WithWeifang Medical College(in Shandong Province)as an example,the training methods are summarized to educate the postgraduate in anesthesiology.The supporting theory and suggestion for decisions are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developing the practical base,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skills,building the scientific platform,reinforcing the teaching team,managing the assessment,etc.Keywords:Anesthesiology;professional degrees,training mode2009年教育部開始规模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麻醉学高级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专业依托第六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对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为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一)课程设置。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专科临床训练要求---麻醉(2022)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专科临床训练要求---麻醉(2022)

麻醉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要求参考书目1.《Miller's Anesthesia》,Churchill Livingstone出版社,2014年第8版,RonaldD. Miller MD MS主编。

2.《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1,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黄宇光。

3.《麻省总院临床麻醉手册》,科学出版社,2015-2-5,(美)莱文主编;黄宇光,王俊科,于布为译。

4.《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王爱忠主编。

5.《中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版.临床能力训练(一)专科定向培养: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至少18个月专业麻醉强化训练。

如有条件尽可能在专科医院或专科麻醉组进行轮转(基础外科麻醉6个月、胸外科麻醉3个月、心血管外科麻醉3个月,妇产科麻醉3个月、五官科麻醉3个月,共约18个月),并熟悉专科麻醉特点及麻醉方法,独立完成专科临床麻醉20~30例。

参加疼痛门诊、术后镇痛、掌握基本镇痛技术。

结合本学科及本人特点,到SICU、CCU、专科麻醉、疼痛门诊学习及轮转。

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处理问题能力。

能初步独立处理ASA III~IV级病人的手术麻醉,掌握本学科某些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指导下级医师的工作能力。

了解现代麻醉学发展方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知识掌握1)常用麻醉方法、麻醉中管理及麻醉后处理原则2)疑难重危病人麻醉的手术前病情评估,麻醉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术中监测及麻醉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熟悉1)特殊专科麻醉(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和儿科)和重症急症病人的麻醉。

2) 常见疼痛性疾病的原因、疼痛的发生机制、分类以及疼痛的评估、测定和治疗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

了解特殊病例(癫痫、重症肌无力、甲亢、胰岛素瘤、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病情特点、病理生理改变、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方法、麻醉管理及麻醉后处理。

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课外 44 43 48 16 32 16 48 0
80 12 0 11 24 0 12 0 16 50 0 29 0 61 0 0 39 40 23 48 0 80 0 32 56 0 28 11 32 32 18 0 42 10 0 28 56 0 36 11 80 64 16 0 16 56 0 20 0 29 16 80 45 0 44 14 52 0 0 48 20 32 20 9 0 32
合计
开课 考试 考查
学时 学分 周学时 门数 门数 门数
总:409 26.5 29.2 10 3 7
理:295
实: 91
外: 23
总:428 27 25.2 10 4 6 理:291 实:137
总:408 27 24 10 2 8 理:311 实: 97
总:380 25 22.4 9 5 4 理:245 实:135
体育
概论#
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
医学心理学
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医学伦理学
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形势与政策
就业指导
军事理论
专 业 基 础 课
人体系统解剖学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免疫学 机能实验学
生理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麻醉解剖学
科研方法
限 选
细胞生物学 计算机应用 医学导论
医学遗传学
微生态学 健身运动处方 麻醉专业英语
临床麻醉最新进展 卫生法规 皮肤性病学
793 学时
877 学时
885 学时
330 学时
专业实习48 周,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及麻醉学实习。

麻醉学培养方案

麻醉学培养方案

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麻醉学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满足麻醉学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市场的需求,促进麻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和献身精神。

2.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关爱他人和病人、踏实诚信、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积极强身健体、保持心身健康。

3.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麻醉学理论与技能;具备处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危重症医学各领域的基本问题及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跟踪国内外麻醉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具备麻醉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能力。

4.通过英语六级、研究生英语与专业英语考试,熟练阅读英文专业书籍与期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具备教学能力,胜任本科生、研究生理论课教辅及实验课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1.临床麻醉:心血管、肝脏、内分泌、脑神经外科等亚学科临床麻醉及围麻醉期重要脏器保护。

2.麻醉药理: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吸入性麻醉药和相关麻醉药物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3.疼痛诊疗:急慢性疼痛及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诊治。

三、学习年限:学制3年(理论1年、基础或临床应用课题研究2年)1.第一学年第1学期: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学习;第2学期: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习。

1.第二学年第3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学习麻醉专业进展课;查阅专业文献、选题、综述、开题及课题研究。

第4学期:课题研究;参加临床及教学工作;医学专业英语学习。

2.第三学年第5学期:课题研究总结;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

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参加临床及教学工作。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学位课程:结合培养要求和研究方向,从我校开设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进行适当选择(详见附表),学位课程以百分制75分为及格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 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围麻醉期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保护研究; 2.靶控输入麻醉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3.麻醉药对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4.肿瘤病人术中自体输血安全性的研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为 4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4~6 年。 四、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由导师 任组长的、由 3-5 名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家(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 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专家组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 五、课程学习要求 应修总学分:15 学分,其中必修 13 学分,选修 2 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 必修课: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 学分 2. 专业外语 2 学分。 3. 学位专业课 3 学分。(导师组开设) 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 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 3 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 1 学分。②由
1、选题和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完成。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阅文献 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 确定论文题目。 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 60 篇相关文献的综述,字数不少于 5000 字。综述 由导师组 3 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 学分/次
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 学分/次
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6 学分/次
(3)课题计划书撰写 1 学分
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科研基金计划书,要求立 题新颖、思路清晰、课题设计合理。由导师组进行评审,评审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5、临床实践 2 学分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 2 学分
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 学分/次
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
0.2 学分/次
(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 2 学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报告或科研报告 6-8 次,其中至少在学科
或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 2 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
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 JCR 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上发表
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麻醉学及相关科 室进行不少于 6 个月的轮转。
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临床实 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 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 进行检查。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二) 选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少于 2 学分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 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进行至少 2 次以上论文中期 报告,导师组在听取汇报和原始资料审核的基础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 指导。中期报告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
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4. 前沿讲座 5 学分。 前沿讲座旨在使博士生了解本学科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博士
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
绍、文献综述、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主要方式及学分计算:
博士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完善 论文思路,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二学期完成。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 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 3~5 名 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 50%。博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 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 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 绩;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完成后,开题指导小组进行充分讨论评价后,方可确 定研究的题目。开题报告及其相关记录存档备案。
3、学位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 1 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 进行公开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学位论文及相关进行严格、认真的审 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
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4、实验记录
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在论文中期报告和预答辩时进行),毕业论文研究
原始记录使用统一的实验记录本,按学院制定的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
审核并备案。
5、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
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6、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 SCI 收录期刊(2 区及以上,参
麻醉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217)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
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三)补修课: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
的主干课程 1-2 门,不计学分。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博士生学习的学位课程中
有与应补修的课程相同,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要求在第三学期完成。由 5-7 名专家组成考核委
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 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 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