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3《我很诚实》第一课时说课说课,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3《我很诚实》第一课时说课说课,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3《我很诚实》第一课时说课说课,部编版《我很诚实》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3 我很诚实》是三下“自我与同伴”学习主题中的第三课。

第一课《我是独特的》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是引领学生认识交往的主体,而本课重点是培养儿童交往的品质。

本课分为“诚实与说谎”“让诚实伴随我成长”两个栏目。

第一课时栏目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诚实的内涵,懂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重点引导学生努力克服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二课时栏目重点让学生懂得诚实是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主题定位为: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知道诚实的内涵,关注说谎的心理原因,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学情分析小学阶段是儿童诚实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三年级孩子又是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播下诚实的种子尤为重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日常观察,我发现三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对诚实行为的认识不全面,学生认为诚实就是不撒谎,对于诚实的其他内涵认识比较模糊;二是学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因为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因素而说谎。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感悟、行为辨析等活动知道诚实就是实话实说,敢于承认,待人真诚。

2.通过续编故事、点赞诚实行为等活动,知道诚实靠自觉,初步感知诚实无欺的品德令人敬佩,懂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之本。

3.通过探究问卷星,制定诚实币等活动,知道诚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努力克服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诚实的内涵,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克服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五、教法学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录音、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词的运用和修辞手法在描绘自然景观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讲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用。
(2)朗读技巧的提高:学生需掌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提高朗读技巧。
举例: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停顿等,使朗读更具表现力。
(3)自然景观的审美体验:学生需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举例: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月亮升起的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生词的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修辞手法。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尝试。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选自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词“升起、明亮、皎洁、光辉”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2.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描绘的月亮升起的美景,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4.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5.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技巧。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乘两位数.第3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乘两位数.第3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乘两位数.第3课时口算卡含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80×5= 90×3= 40×4= 70×7= 50×8= 20×60= 20×60= 80×20= 40×30= 50×50= 5×50= 5×30= 5×40= 5×70= 5×80= 10×60= 30×60= 90×20= 40×50= 70×50=二、想一想,填一填:(知识应用)45×4×5=45×( ) 32×15×2=32×( ) 35×5×6=35×( ) 25×4×15=( )×15=25×( )三、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1. 商店运来26箱衣服,每箱12件。

(1)商店共运来衣服多少件?(2)卖了48件,每件衣服单价是60元,卖了多少钱?2、学校买来12个排球,15个足球,每个排球68元,每个足球75元。

(1)买足球用了多少元钱?(2)买排球用了多少元钱?(3)一共用了多少元钱?(4)排球比足球少用了多少元钱?(5)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80×5= 400 90×3= 270 40×4= 160 70×7=490 50×8= 40020×60= 1200 20×60=1200 80×20= 1600 40×30= 1200 50×50= 2500 5×50= 250 5×30= 150 5×40= 200 5×70= 350 5×80= 40010×60= 600 30×60=1800 90×20= 1800 40×50= 2000 70×50=35001280 1250 1840 1320 27001620 2080 2210 900 9101600 1500 6440 3960 32405670 4160 1980 1340 260二、想一想,填一填:(知识应用)45×4×5=45×( 20) 32×15×2=32×( 30 )35×5×6=35×( 30) 25×4×15=( 100)×15=25×( 60 )三、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1、商店运来26箱衣服,每箱50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 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 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 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 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 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商是几位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商是几位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北师大版三班级上册 教科书第 6-7 页
1.结合推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探究并把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教学 重点 教学
把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用估算的方法推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的大致范围。
15 -1 =0,把个位上的 6 落下来,6÷3=2 ,写在个位上,2×3 =6,6-6=0,所
以 456÷3=152.
784÷7,因为百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所以商是 3 位数,从百位除起, 7
个百÷7 商 1 写在百位上表示 1 个百, 1×7=7, 7 -7 =0,把十位上的 8 落下
表示 8 个十,8 个十÷7 商 1,写在十位上,表示 1 个十,1×7=7,8 -7 =1,把
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算起,我觉得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方法一样,先用百位上的 8 也就是 8 个 百÷6 商 1 写在百位上,表示 1 个百, 1×6=6,8 - 6 =2,余数表示 2 个百,与十位上落下来的 8,组成 28 个十,28÷6 商 4 写在十位上,表示 4 个十。4×6=24,28 - 24 =4,余数 4 表 示 4 个十,与个位上落下的 8 组成 48,48÷6=8,写在个位上,48-48=0,没有余 数,所以 888÷6=148 千米。答:平均每时运行 148 千米。
量关系,再列式。 过程
生:我知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列式为 888÷6
生 1:你能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吗?
生:600÷6=100,888>600,所以 888÷6 确定比 100 大,商确定是个三位 数。

三下道法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不怕“拦路虎”

三下道法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不怕“拦路虎”

不怕“拦路虎’【教材分析】不怕“拦路虎”是第一单元第三课《独立学习很重要》的第二个活动主题,设计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在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申出如何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解决学习中困难的方法,基于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本次活动建议采用课前调查、情景剧表演、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习中遇到困难你该怎么办?引领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用积极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既是对本节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学生认知的深化。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独立意识以及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与诚信品质。

能力与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知识:学会向人请教的正确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学会向人请教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我不怕写作文了》短片:安排学生进行情景剧排练:制作好相关课件;提前下发调查表。

学生:课前调查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完成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1)教师播放《我不怕写作文了》视频。

(2)学生交流主人公写好作文的方法。

(3)教师总结。

(4)课题出示:不怕“拦路虎”(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成篇文章的写作阶段,面对作文,有部分的孩子感觉到难并存有恐惧心理,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作为课堂交流的起点,容易唤醒学生内心真实的表达愿望。

写作小达人的成功与写作方法的提示,利于激起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下文的学习方法的交流做好铺垫)二、主题探究活动活动一:赶走“拦路虎”,我来支高招(1)交流“解决困难方法多”课前调查表,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遇到的学习困难与解决办法。

预设问题:①不认识的植物;②只顾着玩,忘记写作业;③遇到不认识的字;④遇到不会做的难题;(3)我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一——方法大支招。

(4)总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2)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2)

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2.。

3.。

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备注自主质疑自主探索1.看课本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是不是等于120个呢,口说无凭,拿出理由和算法啊?)拿出学案,在小组里交流,你想到了哪些方法。

开始。

2.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

先来看看智慧小博士有什么要说的:恭喜小朋友顺利通过“智慧桥”,欢迎你们来到“探索屋”,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 怎样算?看谁的想法多。

师:谁来说说,这种(特指新的方法)方法是怎样思考的?(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

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

)师: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刚才的题目我们解决好了,(这个问号就可以消去了)但是做题目还没完整,还要怎么样?(学生口答)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谈话引出问题:如果搬来30箱,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你是怎样算的?列出算式:12×30=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12×3=36,12×30=36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结合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会了么?说说看!(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师: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面添写1个0。

4.师:王大伯把去年收获的蒜头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 袋。

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从中任意抽出5 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第五袋28千克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3千克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师: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1)师:请你们估一估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同桌位先交流一下。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第3课时 单元预习课《燕子》《荷花》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第3课时 单元预习课《燕子》《荷花》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第3课时单元预习课《燕子》《荷花》一等奖创新教案第3课时单元预习课——《燕子》《荷花》一、学习目标1.学会“伶、俐”等12个生字,会写“凑、拂”等2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挨”,能结合课文,理解“吹拂、聚拢”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评价任务1.利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字词。

2.填写预习单,用所给出的词语说出课文内容。

3.点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内互相朗读,感受对自然的喜爱。

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见过燕子吗?谈谈你对燕子的了解。

2.出示燕子的图片。

今天让我们跟着作家郑振铎一起来了解它。

(二)读文圈字,理解词义1.自由读课文《燕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燕子》一课的字词。

(1)出示以下词和短语,自由读、指名读。

乌黑剪刀轻快有力活泼可爱吹拂洒落光彩夺目烂漫无比圆晕横掠旷亮无比波光粼粼飞倦闲散纤细的电线嫩蓝的春天(2)找出多音字。

PPT 出示“散、杆”两个多音字的读音,练习为不同的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3)关注字形:洒(酒)、泼(拨)、旷等。

(4)理解词义:(PPT 出示8 张图片)这些图片分别让你想到了哪个词?任选一张图片,用上一两个词说一句话。

3.过渡:燕子是一种动物,灵动活泼的样子让人觉得特别可爱。

可荷花是一种植物,它不会动,作者叶圣陶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荷花》,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习《荷花》一课的字词。

(1)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读。

清香碧绿挨挨挤挤大圆盘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翩翩起舞衣裳姿势饱胀随风飘动(2)关注多音字:挨。

(3)关注字形:瓣(中间是个“瓜”)、蓬(与“篷”的部首不同)。

(4)看图理解词语:(PPT 出示图片)这些图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哪个词语?(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握《燕子》一课的主要内容。

(1)PPT出示认读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