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 第3课时《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

人教版初中音乐学科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环节四:作业设计
用歌词记录被音乐打动的瞬间。
环节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复习导入,先复习简单节奏型,引导学生视唱《两只老虎》,引出复杂节奏型。
并认识音阶、音程,并讲解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
视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蜗牛与黄鹂鸟》、《彩云追月》等,让学生从“明白”到“会做”“会做”到“熟练”锻炼快速视唱、视奏曲谱能力。
引导学生找出学过的乐理知识并能扎实掌握,随钢琴识读歌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弱起节奏、变化记号等。
最后达到能够识谱、乐理中的音程与协和等相关概念,并唱熟歌曲《如愿》。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数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师:同学们,我们以前是怎么求近似数的?想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预设: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四舍五人法”求出下面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示课题师: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预设:狗。
师: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出示例6(PPT课件)。
师: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预设:题目要求我们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审题很仔细!这里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要求出积的近似数,那么条件中的“0.049亿”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呢?为什么不用准确数?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解答?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探究目标
(1)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二、知识梳理
1.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苹果从树上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3.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2)探究问题: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分别是怎样的?(3)提出猜想: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可能都是沿直线运动。
(4)实验材料:小球、桌子、桶或筐等。
(5)实验步骤:
①根据猜测在地面上摆好桶,以便接住掉落的小球。
1/ 2。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课时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文

面对社会的巨大变化,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 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 的。同时,思想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起巨大的反作用。
2.(教材 P17)(1)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什么作用?
3.(2011 年辽宁大连部分中学高三联考)近年来国家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明显加大了经费投入
的力度。2009 年,国家社科基金达到了 3.06 亿元,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 30 多倍,2010 年增加到 4 亿多元,增 幅同比超过 27%。国家越来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 因为( )
1.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 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从某些个别的结论上看, 古希腊哲学包含着错误的观点。比如,有些哲学家把世 界的本原归结为水、土或气,在今天看来,这种把世界 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但从当时的时代来看,这些哲学家力图以一种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 间的流动转化。这都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
他们的著述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启发并培 养了一代革命者。启蒙运动为摧毁腐朽的封建制度、确 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 家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北美独 立战争、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 19 世纪欧洲爆发 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注意:①真正的哲学不以时间为标准划分,古代的 哲学也可以是真正的哲学。②真正的哲学也必须与时俱 进,不存在永远正确的哲学。
【典例】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 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 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 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玩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玩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三课时《玩具》则是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玩具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大小、数量关系等基本概念。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还比较初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数的概念,如大小、多少等,但对数的组成、数量关系等概念还比较模糊。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际的操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玩具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的大小、数量关系;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学生喜欢的玩具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的学习:通过实际的玩具,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数的组成: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量关系。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玩具分类,运用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
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第1课时做有梦想的少年
1.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会
有希望。
(3)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3.少年确立人生志向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
(1)原因: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2)要求: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第2课时学习成就梦想
1.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哪些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进行学习?
(1)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
以是学习。
(2)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3.学习对成就梦想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1)学习成就梦想,学习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2)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4.如何做到善于学习?
(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 2。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课件3.第三课时

Hello ! I'm Miss Gao. My name's Gao Xing.
Presentation
My name's…
Presentation
What's your name ? 你叫什么名字?
Presentation
Say a chant :
What's What's,What's your Mnaikmee,M? ike,my name's Mike.
Revision
Play a game : 抛球
活动方式:教师手中拿着乒乓球,进行自 我介绍:Hello ! I'm Miss Gao.然后将手中 的球抛给一个学生,学生接球后,介绍自 己:Hi ! I’m…介绍完自己后,马上把手中 的球丢给下一位同学,接到球的同学仍要 用英文介绍自己。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Let's play
在纸条上写出自己名字,然后互相询问对方的名字.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Play a game : 搭火车
活动方式:请一位同学当火车头,坐开火车状, 开到一位同学身旁则问:What's your name? 这位同学应回答:My name's…如果回答正确, 则可以一起前进,再去寻找新伙伴,直至搭满 十个人。
课堂小结
Unit One Hello!
What's your nMaymnea?me's… Goodbye !,跟读对话。 2.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3.预习B.Let's learn。
小学劳动教育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做炝锅面》教学设计

做炝锅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炝锅面、制作炝锅面、创意与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与提升,这几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懂得珍惜粮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制作炝锅面所需的工具与材料,以及制作过程。
2.在学习备菜、炝锅、煮面的过程中,学会安全地使用炊具,提高观察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在做炝锅面的过程中,感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三、教学重点掌握炝锅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面条下锅的时间。
五、教学准备菜板、菜刀、筷子、碗、砂锅、西红柿、小油菜、葱、姜、手擀面、花生油、盐、香油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问题导入,激趣导题。
1.说面条。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面条吗?都吃过哪些做法的面条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挑战亲手制作一种面条吧——炝锅面。
2.教师展示炝锅面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猜测炝锅面的做法。
感受炝锅面的特点,结合复习上节课的手擀面继续引导同学了解面条的不同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出面条,引导学生动手通过生活经验回忆、观察炝锅面的特点,猜测炝锅面的制作方法,引导思考与复习相结合。
让学生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思考:孩子们,炝锅面做起来简单,吃起来美味,在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吧。
2.小组交流:你认为做炝锅面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找代表积极发言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
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促进全班的思考交流。
环节三:教师示范,探究方法。
1.教师讲解炝锅面的制作方法2.集体观看视频频,总结制作炝锅面步骤(1)将西红柿洗干净,用热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成小块放在碗中备用;将小油菜一叶叶掰开,清洗干净放入碗中备用。
(2)点火将砂锅烧热,倒入适量花生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 视,并且进行指导。)
10、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表现音乐
吹奏乐器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 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 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 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 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 六个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 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教学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题《江南好》
板书设计
1、听赏乐曲《江南好》
2、给乐曲分段:A+B
3、A中速优美地仁G4/4
4、B慢起渐快仁G2/4
5、介绍竹笛分为梆笛(音色较为清脆明亮)和曲笛(音色较为柔 和抒情)两种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多媒体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江南的风情?(生:江南的特 产: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 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阳 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 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 果,糕团。)(生:江南的文化 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 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 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 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 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 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一、了解江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 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北京、沈阳、成都,,) 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 看。我有一个冋题要冋一冋大 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 之称)2、师:首先我们来看 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 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 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 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 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 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 以来就是鱼米之乡)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
4、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 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 部分欢快)
1、师: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 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 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 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 们带到了江南?
2、生:潺潺的流水、幽静的 小巷”。
3、生: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
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d)师:
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 幽静的小巷?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 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 河流等,突出了 “小桥、流水、 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 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 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对江 南建筑的感受。
(二)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 园林景色)
欣赏: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 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 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 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课题
《江南好》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3课时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教学目标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
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生: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 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 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 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 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 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 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 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 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 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 国的经济中心)
音乐来源于生 活,只有了解了 当地的民俗风 情才能更好的 去理解本地音 乐。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 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 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 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 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 读。《忆江南》一一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一)小桥流水人家(课件 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看一 看:
感受音乐
一、初听
(一)、师:现在,就让我们 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 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 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1、初听《江南好》
2、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 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 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 歌飘响、山清水秀,,)
3、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 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 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
4、生:速度:中速、稍慢。
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5、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 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 眼帘。
6、生:细听第二段(师:下 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 么?)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7、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 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 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 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 快的)
完整的感受江
南的韵味
多媒体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南
四、舞江南
五、画江南
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 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 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 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 州园林的基调。说一说:身边 的园林,景色。
了解我国民族
吹管乐器
竹笛
创造音乐
配乐朗诵
请同学们选择《江南好》中合 适的音乐主题片段为(唐)杜 牧《江南春》配乐朗诵。
让学生充分发 挥自己的想象 力。
多媒体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音乐拓展
一、咏江南课件展
示诗
一、看江南词两首。
《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 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 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
(一)、对整首音 乐有一完整了 解。
(二)、提出重点 速度。
(三)、懂得情绪
的把握。
多媒体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二、分段复听
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 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 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 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 为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