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专刊-五一班费晨曦
我身边的低碳生活(五六班征文4篇)

我身边的低碳生活五(6)班江文龙天空在哭泣,大海在呜咽,大树在生病,小鸟在死去,小鱼小虾在丧命……谁?是谁所致?是高碳生活这个恶魔。
只有低碳生活能改变这一切,让我们一起低碳的生活吧!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热空气的排放?其实并不只是这样,我们还可以少用一次性袋子,节约用水用电,少砍伐树木,少排放有毒气体,不随意扔垃圾(尤其是电池)……妈妈不喜欢手表,因为里面装的纽扣电池不环保,而且太费电,因为我很喜欢手表,妈妈才给我买了节能手表。
爸妈觉得普通灯泡太费电了,可是又不能没有,所以又特意去买了节能灯泡。
爸妈都喜欢骑自行车,他们本来可以骑省力而又快捷的电瓶车,可由于电瓶车很费电,排放的有害气体有些多,所以选择了自行车。
外公外婆与爸妈一样喜欢低碳生活。
那天我看到外公在往马桶的水箱里塞着什么东西。
我问后得知只要水箱中有砖头一类的硬物阻挡,水就可以较少的流出,而且还能有效的冲洗马桶。
我尝试了好几次,不但马桶被冲洗的十分干净,用水量也很少。
外公外婆和爸妈一样有电瓶车不爱骑,只是骑三轮车。
我也与家人一样十分爱环保。
我用完的电池都丢入专门收电池的垃圾箱里。
当然我也比较喜欢做再生纸,这样不仅环保还十分有趣。
我去帮妈妈买东西或自己去买东西都随身带着可重复使用的袋子,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子,因为那需要几百年才会被化解掉。
我们要爱环境,地球是大家的,而且只有一个。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成为环保家庭!我的低碳生活王星雨以前,我一直没有“低碳”过,经常用纸一下就是抽一大堆;有的时候玩电脑也会不关机就离开电脑,洗碗还总是开出很大很大的水,而且用很多洗洁精......但从我认识低碳后,就再也不浪费水资源了。
一天,奶奶在淘米,把淘米水留了下来,我忍不住去问她:“奶奶,你为什么把淘米水留下?难道这谁还有什么用处吗?”“当然啦!别看着水脏,它可有用了!”奶奶回答我。
“这水能有什么用?”我认为奶奶太傻了,这种水是应该倒掉的。
“这水既可以冲厕所,又可以浇花。
211278265_低碳生活我先行

低碳生活我先行
文/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三年级3班 吕子涵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多种生物濒临灭绝。
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巨大的威胁。
我国在近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就拿我们家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用行动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我们一家可是自行车的“铁杆粉丝”,每到周末,只要是晴天,我们就骑上心爱的自行车来到太湖边,欣赏美丽烂漫的太湖风光,既不堵车又环保,可真是一举两得啊!在我家的厨房里,奶奶把洗菜淘米的水过滤后用来浇花和绿植,为它们提供足够的水分,一盆盆都长得可好了!平时收到的快递纸箱和用完的矿泉水瓶,奶奶会把它们收集起来,再送到废品回收站,这样纸盒和瓶子就变成可再生资源了,得到了循环利用。
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个环保布袋,既省钱又环保……。
低碳生活初二5篇

低碳生活初二5篇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看法,而不是一种力量。
我们应当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低碳生活初二作文,盼望大家喜爱!低碳生活初二作文1以前,由于我胆小总是把夜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洗手的时候图痛快水龙头开到……这样,既铺张水,又铺张电。
如今,全世界都在宣扬提倡低碳生活,我了解到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详情上注意节能减耗,就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强调“节能就是的减碳。
于是我家也开头的“低碳生活”试验。
平日除了做作业必需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
由于我们的客厅大,窗外的照明灯照进来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内的一切,吃饭时,真像一桌“烛光晚餐”,这真是一大盏“自然的灯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了。
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好,每次观察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非常兴奋,我盼望“低碳家庭”会做的更好。
冰箱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说很铺张电,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积累如山的硬纸板,把它做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贴上了各种分类的标志,然后,按分类去整理,不一会儿,冰箱变得又洁净又干净,焕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摆放整整齐齐的东西。
这样,既关心了我们,又节约了电。
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当将电池立即取下。
我原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当夜幕降落,晚饭过后,路边的霓虹灯为夜晚增加了一份光荣,老爸总是把家里全部的灯都关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户上,一边观赏路边的风景,一边唱着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
养花是妈妈的爱好。
家里的吊兰、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
妈妈总会把花放置在进家里每个角落,大家看着那些绿色,允吸这那些绿色,心中立刻感觉丝丝的凉意,有了好空气又养眼,真是一举两得啊!这就是我家的低碳生活—美妙的家居环境,布满了创意的快乐。
第四期校刊

新安镇小校刊 第四期2012.9秋 之 韵蒙启胜北雁南飞,我们送走夏日的烦躁;桂子飘香,我们迎来金秋的欣喜。
一片落叶安静地婉然飘落,开始了自己新的旅程,是秋阳把她染黄。
那斑驳的面颊是洗尽铅华后的朴素,却依然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淡泊与坚强。
遍身斑黄的秋叶,它似乎在告诉我们,成熟是奉献后的沉默,飘落是收获了的幸福。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而我们,能收获什么了呢?带着阵阵油墨的馨香,怀着丝丝金秋的喜悦,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晨曦》如期而至。
在这硕果累累的时节,我们迎着晨曦,去收获春日播种的希望和理想。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卸下所有的沉重,沐浴在秋的怀抱之中,拥抱秋阳,感触《晨曦》。
细赏叶落归根、别有深意的仪式;凝望那一抹淡淡的蓝,宁静、高远;雁宇低回,行云匆匆……而我们就是那只羽翼未丰的风筝,但要飞到天涯海角是我们至死不渝的梦……心境渐渐变了,我们因收获而欢悦。
生活渐渐变了,因我们的收获而精彩。
新安镇小校刊第四期2012.9顾问:吴晨峰陈必展陆思成指导:许忠敏蒙启胜梁伟兴主编:廖雪梅本期编辑:廖雪梅编辑成员:许玉金周元农春林杨秀荣蒙师韦卫侠周祖尧陈美爱黄富江许瑞玉黄海荣廖荣美封面设计:廖雪梅主办出版:新安镇中心小学目录秋之韵 (1)目录 (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4)荷花 (5)交通安全伴我行 (7)珍爱生命 (8)家乡的美景 (10)回声的启示 (11)老师,我想对您说 (12)最快乐的一天 (13)荷花参观记 (14)老师不在的时候 (15)记一次唇枪舌战 (16)珍惜时间 (17)《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19)一个人在家的日子 (20)一次成功的实验 (21)我最敬佩的人 (22)一个留守女孩的心声 (23)一件给我印象最深的事 (24)我的妈妈…………………………………………27校对:各班指导老师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新安镇中心小学四(2)班许又丹指导老师:黄富江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最近,由于人类不断地砍伐树木,二氧化碳不断地排放,我们的家园受到了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一期 2010年3月13日五(1)班费晨曦
每一天生活都绿色
从这个暑假开始,从点滴做起,暑假里做到“五个一”,既节约一度电、一张
纸、一滴水、少喝一瓶饮料,少用一个塑料袋。
通
过“我与自然有缘日志”、“认养一棵树,栽培一种花”、
“我的低碳生活”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自然、
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
引导学生了
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
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
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
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低碳生活十大准则
1 拒绝塑料袋。
减少白色污染,多使用环保袋。
2 巧用废旧品。
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分类处理。
3 远离一次性。
用手帕代替纸巾,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
4 提倡水循环。
节约用水,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尽量使用二次用水。
5 出行少开车。
出门少开私家车,多步行、骑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6 用电节约化。
选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少用空调,温控适度(夏26度以上,冬20
度以下),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7 办公无纸化。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8 购物需谨慎。
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
9 植物常点缀。
在办公室和家庭阳台等处摆放绿色植物净化空
气,美化周边环境。
10 争做志愿者。
践行环保理念,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低
碳生
活从我做起
一、做环保意识的倡导者。
青少年
作为时代的先锋,要深刻认识环境保护
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小手牵大手”等系
列活动,积极主动向社会、向身边的人
大力宣扬环保意识,以便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
二、做低碳生活的参与者。
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
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时尚生活。
从我做起:杜绝使用木筷、纸杯、纸巾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