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讲座
吸收塔循环泵生产培训方案(技术讲课)

生产培训方案(讲义)内容名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的工作原理及检修质量标准主讲人:谷文超专业班组:维修B部方案序号:维修B部200906培训时间:2009年06月16日10时30分至11时30分浙江长三角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吸收塔循环泵设备概述二期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为非自吸,卧式,径向剖分,单级,单吸,泵体背抽设计,多叶片叶轮,吸入侧泵体上装有吸入盖板。
整套设备由德国进口,(电机除外),泵选用耐磨损抗腐蚀材料。
叶轮材质为双相不锈钢1.4593 Noridur DAS (KSB专利耐磨耐腐双相钢),泵体采用球墨铸铁加冷铸陶瓷(JS1025+POLYSiC)二、吸收塔循环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参数1﹑循环泵的工作原理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同时在泵的入口形成负压,使流体能够被不断吸入。
2﹑循环泵的的作用使吸收塔内的浆液循环流动,浆液通过浆液循环泵打至吸收塔顶部各喷淋层,在喷嘴的作用下将浆液雾化,与烟气充分接触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并起到一定的烟气降温作用,提高脱硫效率。
3﹑循环泵的相关参数三、设备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四、设备检修及质量标准1、泵解体(1)测量联轴器与轴的轴向间隙,并做好记录。
(2)解开联轴器,拆卸中间轴。
(3)拆卸机械密封冲洗水管道。
(4)利用吊装工具将整个水泵吊出。
(5)拆除盖板螺栓,将盖板和衬套、前护套、吸入端盖吊出。
(6)测量轴承箱与底座的轴向位置,做好记录。
(7)拆卸叶轮释放环。
(8)将叶轮固定并用吊车吊好,旋转轴,将叶轮拆除。
(9)拆卸机械密封。
(10)拆卸后盖板、护套及后轴套。
(11)利用专用工具,拆除前护套、后护套。
2、.轴承箱解体(1)将轴驱动端的对轮拆除。
(2)将轴承箱与底座拆除。
(3)拆除轴承箱的端盖、迷宫密封、活塞环等。
(4)将轴承箱驱动端朝下,将轴承箱固定在两个木块上。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1. 吸收塔的基本概念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吸收塔,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它在工业里可是个大明星呢。
简而言之,吸收塔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过滤器,专门用来处理气体中的那些讨厌的杂质。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气体和液体混合在一起,通过液体把气体中的杂质吸收掉。
这样处理完后的气体就干净了,能达到排放标准,反正对环境更友好啦。
2.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2.1 气体的进入咱们先从头说起。
吸收塔的工作就像是把一锅混合了各种调料的汤,拿到一个大锅里煮。
气体先从塔的底部进入,就好像你往锅里倒水一样。
然后,气体要在塔里向上流动,通过一个叫做“气体分布器”的装置,这就像是给气体准备了一个“舒适的床”,确保它们均匀地流动,不会有一边多一边少的情况。
2.2 液体的喷洒接着,液体通过喷淋装置从塔的上部滴落下来。
这个时候,就像是你在花园里浇水一样,液体把气体中的杂质“洗刷”掉。
喷淋装置把液体分成很多小滴,确保每一滴都能接触到气体中的杂质,从而完成“吸收”的工作。
2.3 混合和反应接下来,气体和液体在塔内混合,就好像你在搅拌一锅汤。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气体和液体的接触时间越长,杂质被吸收的效果就越好。
塔内的填料,像是塔盘或者填料层,就像是搅拌汤里的配料,增加了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
3. 吸收塔的内部结构3.1 塔体结构说到塔的内部结构,咱们得了解一下塔体的基本构造。
塔体一般是一个高高的圆柱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柱子,里面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塔的材质通常是金属的,这样更结实耐用。
塔内还有很多管道、阀门和泵,这些就像是塔内的“神经系统”,确保气体和液体能顺畅流动。
3.2 塔内填料最重要的,莫过于塔内的填料了。
填料有很多种,有些像是细小的砖块,有些像是网状结构。
它们就像是塔内的“大山”,气体和液体要通过这些“山”,接触面积增大,吸收效果自然就好。
每一种填料都有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填料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
吸收塔系统培训

技术讲课教案主讲人:XXX讲课时间: 2017年 03月27日技术讲课教案培训题目:吸收塔系统培训目的:掌握吸收塔系统工艺流程介绍,分析脱硫系统无旁路运行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掌握影响脱硫效率的原因;掌握吸收塔系统构成及原理。
为公司以后的安全调试及安全生产做准备。
内容摘要:1、脱硫系统工艺流程介绍;2、脱硫反应原理,影响脱硫效率原因分析;培训教案:1、系统概况吸收塔吸收系统是脱硫装置的核心系统,待处理的烟气进入吸收塔与喷淋的石灰石浆液接触,去除烟气中的SO2。
在吸收塔后设有除雾器,除去出口烟气中的雾珠;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为吸收塔提供大流量的循环浆液,保证气液两相充分接触,提高SO2的吸收效率。
生成石膏的过程中采取强制氧化,设置氧化风机将浆液中未氧化的HSO3-和SO32-氧化成SO42-。
在吸收塔浆池内设有搅拌器,以保证混合均匀,防止浆液沉淀;氧化后生成的石膏通过吸收塔排浆泵排出,进入后续的石膏脱水系统。
2、设备组成吸收塔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吸收塔本体(一个)、浆液循环泵(四台)、氧化风机(二台)、氧化风机喷枪(四个)、除雾器(二层)、吸收塔搅拌器(四台)及附属管道阀门等。
3、反应原理脱硫总反应方程式:SO 2 + CaCO 3+O 2 + H 2O —— CaSO 4 . 2H 2O + CO 2↑4、影响脱硫效率及石灰石浆液给浆量、PH 值的调整脱硫效率与机组负荷,燃煤硫份,烟气流量,烟气温度,PH 值高低,钙硫比,液气比,石灰石活性等密切相关。
对于脱硫系统而言,由于工艺结构不同,所以钙硫比调整意义不大,液气比的控制与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即通过调整浆液循环流量来调整脱硫效率。
石灰石浆液给浆量的大小对脱硫装置的影响很大。
如果给浆量太少,就不能满足烟气负荷的脱硫要求,出口烟气含硫量增加,从而降低脱硫率。
如果给浆量太多,就可能使石膏中石灰石含量增加,从而降低石膏纯度,同时对石灰石的利用率降低,造成了极大浪费。
吸收塔系统讲解

· 警告(WARNING) ● 如果皮带和联轴器的防护罩被拆除,千万不可操作设备。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转动零部件没有防护装置的保护 ,由于工人 触及转动的零部件并被它们钩住,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包 括人员的伤亡。 · 当心(CAUTION) ● 在设备运行期间,务必不要不小心触及风机的外壳、连接的 管道以及有关的附件。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零部件的表面可能温度 很高,有可能灼伤人的皮肤。 ● 当风机和有关装置运行时,要挂出一块通告牌“设备正在运 行中”,以提醒周围的工人和路过的行人,叫他们注意安全。如 果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有可能引起预想不到的麻烦。
吸收塔事故冷却顺序
1) 冷却逻辑到需启动一次以防 喷嘴堵塞
三、吸收塔循环水泵
1 操作前的检查 a)检查管道系统是否连接得当。 b)检查所有的仪器与表计。 c)用手盘轴,看轴是否旋转自如,没有任何杂音。 d)检查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中心是否对准。 e)泵应当彻底清洗。特别是液化气体泵应当彻底仔 细清洗。 f)检查机械密封与管道系统是否有泄漏。
(3) 运行期间的注意事项
① 在风机运行期间,要定期进行检查并作记录,这些记录对于风机的 维修和事故原因的调查是有用的。
要检查的部分包括: ● 电源:电压和电流 ● 风机: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吸气口的温度和排气口的温度,润滑 油的数量和清洁度、振动和噪声。 ● 空气过滤器:灰尘(有无阻塞) ② 严密注意润滑油在运行期间有无泄漏。 ③ 在调节所需的空气量时,我们邀请ITO工程公司就这一情况做咨询。 不要粗心大意地靠近吸气端或排气端的阀门去调节它们,否则可能引起 气压或负载压力的异常升高。若要调节空气容量,必须调节风机的转动速 度或者把旁通阀安装到排气管道上,因为这种风机是正位移型的。 ④ 如果是冷却水型的或者是注水型的,则观察出口处水流的情况来检 查冷却水和注入水是否平稳地运行,或者触摸护套表面来确定其温度高低 。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吸收塔,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个很厉害的“大胃王”,能把很多有害的东西吃进去,然后吐出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让大家对这个神奇的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吸收塔。
简单来说,吸收塔就是一种用于处理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大胃王,通过吸附、化学反应等方式,把有害物质从废气、废水中提取出来,然后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处理。
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会受到这些有害物质的影响了。
那么,吸收塔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其实,吸收塔的结构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来说,吸收塔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塔体、填料和塔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部分的作用。
1. 塔体塔体是吸收塔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废气、废水从进口处引入,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最终将处理后的气体或液体排出。
塔体的形状有很多种,比如圆柱形、方形、螺旋形等。
不同的形状适用于不同的处理任务。
2. 填料填料是吸收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塔体内部,负责增加塔内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气体或液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
填料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陶瓷填料、金属填料、塑料填料等。
不同的填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塔盘塔盘位于填料上方,负责引导气流或液体流动。
塔盘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吸收塔的性能。
一般来说,塔盘分为板式塔盘和波纹板式塔盘两种类型。
板式塔盘主要用于气液接触传质过程,而波纹板式塔盘则主要用于气液分离过程。
除了这三个部分之外,吸收塔还可能包括一些辅助设备,比如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吸收塔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吸收塔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设备,它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有害物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虽然它的内部结构复杂,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就能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
《填料吸收塔》课件

定期对填料吸收塔进行检查,包 括塔体、填料、管道等部位,确
保无损坏和堵塞。
清洗与更换填料
根据需要,定期清洗填料并更换损 坏或流失的填料,保持填料吸收塔 的性能。
保养润滑
定期对填料吸收塔的轴承、链条等 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保证正常 运行。
05
填料吸收塔的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某化工厂的填料吸收塔设计
总结词
工艺流程优化
详细描述
该化工厂的填料吸收塔设计重点考虑了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合理的塔内件配 置和填料类型选择,实现了高效的气液传质和分离效果,降低了能耗和物耗。
Hale Waihona Puke 某炼油厂的填料吸收塔应用总结词:尾气处理
详细描述:该炼油厂的填料吸收塔主要用于尾气处理,通过吸收剂的循环利用,有效脱除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降低了对环 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液体分布
液体在填料吸收塔的入口处均匀 分布,确保与气体的良好接触。
传质过程
气体通过填料层时,与液体发生 传质过程,实现气体的吸收。
液体收集
吸收后的液体在塔底集液区汇集 ,再循环使用。
填料吸收塔的效率影响因素
液体流量
液体流量的大小直接影 响填料吸收塔的处理能
力和效率。
气体流量
气体流量对塔内气液接 触和传质过程有重要影
填料层高度应根据工艺要求、气体流量、填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实验确 定最佳高度。
填料吸收塔的流体力学设计
流体力学设计应考虑气体的流动特性和传质效率。气体的流 动特性与塔内流体的流速、压强、温度等因素有关,传质效 率与气体的流量、填料的比表面积、润湿性能等因素有关。
吸收(二氧化碳-水)实验讲义

ΔP , k P aL 0 =1填料吸收塔(CO 2-H 2O )实验讲义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体力学性能。
2. 学习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填料塔在某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测定填料塔的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 实验原理1.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有关,不同喷淋量下的填料层的压强降ΔP 与气速 u 的关系如图 6-1—1 所示:L 3> L 2 > L 132u , m/s图 6-1—1 填料层的ΔP ~u 关系当无液体喷淋即喷淋量 L 0=0 时,干填料的Δ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 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Δ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Δ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恒持液量区、载液区与液泛区。
2.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而实验测定是获取吸收系数的根本途径。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将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式中:G A —A 组分的传质速率, kmoI ⋅ s ;P A的不同而变化。
(1) 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相侧和液相侧的吸收质 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 G A = k g A ( p A - p Ai ) (6—1—7)液膜G A = k l A (C Ai - C A ) (6—1-8)-1A -两相接触面积,m 2;P A —气侧 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P Ai -相界面上 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C A —液侧 A 组分的平均浓度, kmol ⋅ m -3C Ai -相界面上 A 组分的浓度 kmol ⋅ m -3k g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 kmol ⋅ m -2 ⋅ s -1 ⋅ Pa -1 ;k l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 m ⋅ s -1 .相 界 面 P 2 = P A2 C A2 ,F L浓 度P Ai C Aidh 气 液 距离 膜 膜P A +dP A C A +dC AP 1=P A 1 C A1,F L图 6—1—2 双膜模型的浓度分布图 图 6-1-3 填料塔的物料衡算图式中: p A —液相中 A 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 ;kmol ⋅ m ⋅ s ⋅ Pa ;= + (6-1-11)= + (6-1-12)dG A =F L式中:F L —液相摩尔流率, kmol ⋅ s ;ρL —液相摩尔密度, kmol ⋅ m 。
脱硫培训(吸收塔、工艺水、排放及FGD厂用电系统)讲解

吸收塔系统
▪ 结晶区位于吸收塔浆池中氧化区下部。在结 晶区,逐渐形成大的易于旋流器分离的石膏 晶体。结晶过程要求浆液中固体含量在最大 150g/l,同时在浆池中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新的浆液也在此区域加入,以保持吸收剂的 活性,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加入的浆液量。
▪ 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泵(二台/套)输送至 石膏旋流站,石膏浆液泵的吸入口位于氧化 空气分配系统的下部。
排放系统
▪ 事故浆液箱设一台事故浆液扰动泵,作浆液 扰动泵,同时可将事故浆液箱的浆液在8小时 内送回吸收塔。
▪ FGD装置的浆液管道和浆液泵等,在停运时 需要进行冲洗,其冲洗水就近收集在吸收塔 区或石膏脱水区设置的集水坑内,然后用泵 送至事故浆池或吸收塔。
排放系统
▪ 排放系统设有1台公用事故浆液罐(其容量可容纳 一个吸收塔内的浆液,有效容积2500m3,为 D15*H16.5m)、1个吸收塔区排水坑和1个石灰石 制备间排水坑和1个石膏脱水间排水坑。当需要排 空吸收塔进行检修时,塔内的浆液主要由吸收塔扰 动泵排至事故浆液箱。当液位降至泵的入口水平时, 浆液依靠重力自流入吸收塔排放池,再由吸收塔排 污泵打入事故浆液箱。由每个箱体和泵内排出的疏 水也通过沟道分别集中到相应的排水坑中。
吸收塔系统
▪ 空气通过氧化风机(二台/套)送入氧化区。氧化空气在进入 吸收塔之前在管道中被加入工艺水,目的是为了冷却并使氧 化空气达到饱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热的氧化空 气在进入吸收塔时,在氧化空气管出口使浆液中的水份蒸发。 氧化空气经过一个特殊的分配系统进入氧化区。这个分配系 统是由几个管道组成的管线系统构成。氧化空气通过氧化管 道上的开孔进入浆液。由于开孔向下,FGD停运时,浆液中 的固体不会进入氧化空气分配系统。氧化空气分配管布置在 分区管之间,相应减少了吸收塔自由横截面,增加了浆液进 入结晶区的流速,从而阻止了浆液从结晶区向氧化区的回流 混合。因为回流混合将会增加氧化区的pH值,以至于使氧化 反应变得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7 A-8 A-1 A-9 A-1 A-10 A-1 A-11 A-1
A-1
A-1
RA-7 RA-8
A-1
A-1
A-1 RA-9
A-1
A-1
A-1 RA-10
A-1
A-1
A-1 RA-11
A-1
A-1
A-1
A-12
A-1
A-1
A-1
A-1
RA-12
A-13
Hale Waihona Puke A-1A-1A-1
A-1
RA-13
A-14
工作状态
32
喷淋管内支撑部件图
支撑梁必须经过强度计算; 尽量减少外露焊缝,以方便将来涂鳞; 每层喷淋的支撑梁均一样。
33
喷淋管内支撑部件图
34
喷淋管内支撑梁剖视图
35
除雾器结构
除雾原理
36
A-2
RA-2
A-4 A-3 A-5 A-1 A-1 RA-3
RA-4
RA-5
A-6
A-1
A-1
RA-6
28
烟气进出口
注意烟道接口定位尺寸、标高及角度; 注意与膨胀节相接的配套法兰; 注意大开口对塔壁整体强度的影响; 计算烟道接口横向及纵向加固肋的型号; 考虑挡雨板的布置; 考虑密封板的布置及人孔门的位置。
29
塔体加固件部件图
起到抱箍作用; 主要考虑烟道进出口的加强; 其次考虑循环管口处的加强。
30
10
壳体重量 附件重量 进出口 偏心弯矩 进出口盲板力 雪载荷 浆液重量
吸收塔载荷
地震载荷
风载荷
11
XX 工 程 吸 收 塔 剖 视 图
12
浆液重量G=ρV,( ,(ρ≈1.2t/m3), 浆液重量 ,( 浆液重量约占吸收塔总重量的80%。 浆液重量约占吸收塔总重量的 。
地震载荷 Fd=0.3ZFg, Z:地震烈度系数,7度时 地震烈度系数, 度时 度时Z=3/8; 地震烈度系数 ; Fg:工作荷重。 工作荷重。
¥600/KG ¥230/kg
顶盖形式
大锥顶型
收口型
大锥顶型
58
Thank You !
59
18
吸收塔荷载汇总表
作用在吸收塔壁板上的荷载
VZ
单位
VX (KN)
13.02
P (KN)
4602.445
MZ (KNm)
4443.17
MX (KNm)
967.40 3391.384
T (KNm)
Y
(KN)
199.66 194.345
重力荷载 风荷载 X向 风荷载Z向 地震荷载X向 地震荷载Z向 设计压力5000Pa(PL) 设计压力-2000Pa(NPL)
39
除雾器内支撑部件图
尺寸按厂家要求来; 注意:螺栓孔径在涂鳞后会缩小。
40
1750x1500安装门部件图
41
人孔门
42
排空箱:排入地沟,吸收塔排净之用。
注:不同吸收塔技术,排空方式不一样。
43
保温支撑部件图
垂直管道和设备为支承保温层重量, 每隔~3m装设一个承重托架; 尽量利用已有横向加固肋。
底板图
在混凝土基础之上、基础钢环内并与钢环顶 平齐; 关键点:钢板拼接方式。
26
壁板图
首先确定壁厚:计算+经验,不同分段不同壁 厚,底下厚上面薄! 原材料钢板宽度一般不大于2200; 排板图变壁厚处要避开接管口、人孔门、检修 孔等; 顶部为支撑顶盖而加厚。
27
顶盖图
锥形顶盖; 加固肋型号计算,加固肋成辐射状; 如不保温,则要考虑加固肋间排雨水。
桩 基
砼 基 础
壁 板
底 板 基 环
各 种 接 口
顶 盖
加 固 肋
平 台 扶 梯
保 温 油 漆
喷 淋 层
除 雾 器
搅 拌 器
氧 化 空 管
防 腐 涂 料
4
吸 收 塔 剖 视 图
5
望亭320MW吸收塔外观
6
洛阳300MW 吸 收 塔
7
三 菱 技 术 方 吸 收 塔
8
施工中的吸收塔
9
概念设计原始数据
APPROVER AUDITOR DATE
武 汉 凯 迪 电 力 环 保
有 限 公 司
设计阶段
DESIGN STAGE
WUHAN KAIDI 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HECKER DESIGNER SCALE DWG NO
19
57
不同吸收塔比较
工程 内容 机组 h×D Q235-B C22 C276 254SMO
¥5000/t ?
华能玉环 1000MW 36×Φ18.7 420t 6280Kg
华电蒲三 600MW 40×Φ16.4 444t 227kg 4635kg
洛阳一期 300MW 32×Φ12.9 253t
入口烟道4mm鳞片 衬里 + 一层耐酸 耐温砖(δ20mm)
A-1
A-1
A-1
RA-21
DETAIL OF PANEL
A-22
A-1
A-1
A-1
A-1
RA-22
A-23
A-1
A-1
A-1
A-1
RA-23
A-24
A-1
A-1
A-1
A-1
RA-24
A-1 A-25 A-1 A-26 A-1 A-27 A-1 A-28 A-29
A-1
A-1
A-1 RA-25
A-1
C-15
C-15
C-15
C-2
'B'
C-15 C-15
'A'
C-15 C-15
RC-2
C-17
RC-17
C-8
C-6
C-13
C-11
RC-11
RC-13
RC-6
RC-8
C-18
C-15
C-15
C-15
C-15
RC-18
C-4
RC-4
RC-18 C-3 C-9
C-15 C-7 C-14
C-15 C-12
13
风载荷Ffh=βzµsµzw0A, 风载荷 , 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1.0;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 µs:风载荷体型系数,查表; 风载荷体型系数,查表; 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 当地基本风压(一般为 一般为400~500Pa); w0:当地基本风压 一般为 ; A:受风面积。 :受风面积。
207.3829 1878.97 1878.967 370.8 148.32 659.282 188.366 -565.2 226.08 -1004.93 287.1216
3693.9355
221.298 14614.23 515.2127
Z X
14614.232 7209.54 2883.816 12818.56 3662.446
吸收塔喷淋管布置
A
17
A
强烈关注:哪个 接口?PN=?
31
5
喷嘴介绍
切向空心锥 :氮连接碳化硅 ,雾化角度:90° (±5°); 喷雾范围:在距离喷嘴出口915mm处,雾化直径达到 1830mm,每层喷淋层设喷嘴124个,每层喷淋面积达 326m2)(吸收塔断面A=133m2);
切向空 心锥
螺旋锥
例
斯坦米勒(德) 杭州半山2×125MW 马素莱(美) 川奇(日) 巴威(美) AEE(奥地利) 昆明2×300MW、大方4×300MW 益阳二期2×600MW 安庆2×300MW、温一 2×135MW 许昌2×200MW 三菱重工(日) 重庆珞璜4×360MW
吸收塔构成
基 础
壳 体
外 附 件
内 部 件
44
塔壁预埋件
注意拉杆 与拉杆别 打架!!
循环浆液管限位支架定位
限位支架详图
45
塔壁预埋件
其它小管道予埋件
46
管口接口需要注意问题:
侧进式搅拌器管口 氧化空气管口
47
强烈关注:哪个 接口?PN=?
管口接口需要注意问题:
循环管进口管口
循环管出口管口
48
管口接口需要注意问题:
循环管出口管方位 循环管进口管方位
C-15 RC-12 RC-14
C-15 RC-7 RC-9
C-18 RC-3
RC-17
C-15
C-15
C-15
C-15
C-17
PLAN OF SPRAYING SYSTEM DN 100
C-15
C-15
C-15
C-15
RC-16
C-16
38
SECOND STAGE
FIRST STAGE
ELEVATION OF MISTELIMINATOR
14
雪载荷F 雪载荷 xh=µrS0A, , µr:积雪分布系数,平顶时 r =1; 积雪分布系数, 积雪分布系数 平顶时µ ; S0:基本雪压(青海大通 0 =250Pa); 基本雪压(青海大通S ); A:受雪面积。 :受雪面积。
15
烟气进出口产生的盲板力=PA,( ,(P≈2000Pa, 烟气进出口产生的盲板力 ,( , A=30~40m2)
A-1
A-1
A-1
A-1
RA-14
A-15
A-1
A-1
A-1
A-1
RA-15
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