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周考11.13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完成1--3题。
(9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8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②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③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④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⑤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A.①④⑤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除了被证实是持续增长的新生儿小头症的元凶,以及被质疑和格林—巴利综合症有关外,寨卡还被认为可能对大脑造成其他危害。
B. 所谓的“求职贷”,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毕业生以个人的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毕业生直接打入企业账户。
C.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D.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已是傍晚时分,苍茫的暮色,正从天东的大海那边升腾起来。
,。
,。
①每当江风吹来,秧苗就轻轻摆动着,把一层一层的轻浪,向天边远远地传送开去②现在,沟洫纵横的洲渚上,已经垦出了一片一片的稻田③但西方的地平线上,那一轮即将隐没的夕阳,还在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余晖④这时,河汊上、田塍里的水面便荡漾起来,晚霞的倒影被搅乱了,于是又平添了几许变幻,几许缤纷⑤这一带,本是孤立于江心的一个沙洲⑥在夕阳的映照下,稻田里的簇簇秧苗,仿佛展开了一片墨绿色的、闪着金光的地毡,显得那样宁静,那样旷远A.⑤②①④③⑥ B.③⑤②⑥①④ C.①④⑤②⑥③ D.③⑥①④⑤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精品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卷2018.2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钟。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电视剧《大军师马懿之军师联盟》因各种原因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调侃,《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片名像网游,时间线混乱,司马懿成了“妻管严”,和真实历史相去甚远。
大家争论的焦点,其实大多围绕在历史真实和艺术想象的边界问题上:是遵照历史多一点,还是创作者的想象多一点?当艺术想象与历史记载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②不必追根溯源,以国内影视剧常拍常新的热门题材“三国”为例,该题材的影视剧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却往往背负着“不尊重历史”的罪名。
其实,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小说积淀而成,本就是对历史的演义,其中诸多描述早已和《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相去甚远,是否遵照历史可以说是个伪命题。
③关于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边界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
对此,郭沫若、吴晗等前辈也曾有过经典论述。
郭沫若曾指出,历史剧的创作不能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历史作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权威,但历史剧创作又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而历史剧创作是实事求似,毕竟,历史剧不是历史教科书。
吴晗则指出,历史剧既要有历史根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从《三国演义》到一些优秀的“三国”题材影视剧,或许正好证实了这个创作逻辑。
④再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例,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段描述:吕不韦看到质子子楚,称他奇货可居,认为子楚很有利用价值。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中学高三(上)周测语文试卷(二十四)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中学高三(上)周测语文试卷(二十四)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
”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_____,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
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_____、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
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_____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_____。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B.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D.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的人类杜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B.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C.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D.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天马行空相辅相成无所不在可见一斑B.随心所欲相得益彰无所不在见微知著C.天马行空相得益彰无所不至可见一斑D.随心所欲相辅相成无所不至见微知著2.下面是某中学百年校庆公告的正文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解析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界曾普造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竟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业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載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貴,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春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簿,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歲不還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烟不问阀门”“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含”,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卖的限制和千预,作为商品进入流濩领城,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高,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夷别—士农工商。
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
随着商品经济的岌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波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018年9月命题人王艳汝审阅人宋庆民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17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古文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凑按.治,杖杀之按:依照(法律)B.杖杀之,远近称伏.伏:伏罪C.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直:正直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18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
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
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
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
”庄宗以为然。
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而出之。
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
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
”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
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
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
”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
”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
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
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
”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
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pdf

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卷命题人:袁占军2018.2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钟。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电视剧《大军师马懿之军师联盟》因各种原因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调侃,《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片名像游,时间线混乱,司马懿成了?妻管严?,和真实历史相去甚远。
大家争论的焦点,其实大多围绕在历史真实和艺术想象的边界问题上:是遵照历史多一点,还是创作者的想象多一点?当艺术想象与历史记载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②不必追根溯源,以国内影视剧常拍常新的热门题材?三国?为例,该题材的影视剧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却往往背负着?不尊重历史?的罪名。
其实,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小说积淀而成,本就是对历史的演义,其中诸多描述早已和《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相去甚远,是否遵照历史可以说是个伪命题。
③关于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边界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
对此,郭沫若、吴晗等前辈也曾有过经典论述。
郭沫若曾指出,历史剧的创作不能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历史作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权威,但历史剧创作又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而历史剧创作是实事求似,毕竟,历史剧不是历史教科书。
吴晗则指出,历史剧既要有历史根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从《三国演义》到一些优秀的?三国?题材影视剧,或许正好证实了这个创作逻辑。
④再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例,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段描述:吕不韦看到质子子楚,称他奇货可居,认为子楚很有利用价值。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要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
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调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
而心思之清楚有调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作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
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是要在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就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
2018.2
温馨提示:
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钟。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电视剧《大军师马懿之军师联盟》因各种原因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调侃,《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片名像网游,时间线混乱,司马懿成了“妻管严”,和真实历史相去甚远。
大家争论的焦点,其实大多围绕在历史真实和艺术想象的边界问题上:是遵照历史多一点,
还是创作者的想象多一点?当艺术想象与历史记载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②不必追根溯源,以国内影视剧常拍常新的热门题材“三国”为例,该题材的影视剧中
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却往往背负着“不尊重历史”的罪名。
其实,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小说积淀而成,本就是对历史的演义,其中诸
多描述早已和《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相去甚远,是否遵照历史可以说是个伪命题。
③关于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边界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
对此,郭沫若、吴
晗等前辈也曾有过经典论述。
郭沫若曾指出,历史剧的创作不能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历史作
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权威,但历史剧创作又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而
历史剧创作是实事求似,毕竟,历史剧不是历史教科书。
吴晗则指出,历史剧既要有历史根
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从《三国演义》到一些优秀的“三国”题材影视剧,或许正好证实了这个创作逻辑。
④再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例,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
段描述:吕不韦看到质子子楚,称他奇货可居,认为子楚很有利用价值。
如果从常识和逻辑
来判断,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吕不韦是不是真说了这句话,但司马迁将此写入《史记》,非但不会影响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更是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吕不韦商人出身的特质。
⑤以历史为题材,首先要尊重历史,拒绝瞎编乱造。
汉朝人吃红薯、唐朝人啃玉米这样
的笑话,自然要尽力避免,但最要紧的是价值观不能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共同遵循的理
想信念要在对历史的叙述中得以展现。
历史细节上的小问题可以修改、弥补,但创作者秉持
的观念,既要敬畏历史的真实,也不能缺少拥抱当今时代的胸怀。
⑥以历史为素材的影视作品,对于历史的撷取应是创造性的,拒绝瞎编乱造的同时,也
不能束缚住创作的手脚。
参照正史刻板地创作,只能沦为缺乏艺术趣味的枯燥“记录”。
与其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不如探讨人物的性格是否饱满;与其纠结于正正史和野史的差
别,不如关注剧情的推进是否符合逻辑。
由此,方能抵达“诗比历史更真实”。
(选自肖家鑫《历史剧把握好“不虚”与“不拘”》,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片名像网游,时间线混乱,司马懿竟是“妻管严”,因而是瞎编乱造的败笔。
B.从《三国演义》到一些优秀的“三国”题材影视剧,证实了一个普遍的创作逻辑,即艺术想象无可非议。
C.作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在塑造吕不韦这一人物时白璧微瑕,但这并不影响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D.历史剧的创作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故事的叙述中应展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引出论题,强调历史剧只要剧情符合逻辑、人物性格饱满即为佳作。
B.文章围绕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边界的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历史剧创作把握好“不虚”
与“不拘”的辩证关系。
C.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述观点,第四段则运用了类比法进行论证刚述历史剧创作的原则。
D.最后两段是文章的结论,作者指出,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既要尊重历史,又不能拘泥历史,应有自己的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剧作家被正史束缚创作的手脚,那么以历史为素材的影视作品就会成为没有艺术趣味的枯燥“记录”。
B.历史剧的创作如果违背了历史事实,与真实的历史记载相去甚远,那它就要背负起“不尊重历史”的罪名。
C.只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做到“实事求似”,创造性地运用史实,历史剧才能抵达“诗比历史更真实”。
D.历史剧作者应乘持既敬畏历史真实又不纠结细节问题的创作观念,妥善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想象的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