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9.3生态系统的结构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

思考 1 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吗?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
【答案】 只有自养型的植物才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 营寄生生活就不是生产者;只有靠捕食或寄生生活的动物才 是消费者,如蚯蚓营腐生生活则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 只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才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进行化能 合成作用是生产者,而不是分解者。
(3)功能: 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________和__________ 能量流动 的渠道; ③般不超过 5 个?
【答案】 因为能量在食物链上传递是逐级递减的,传 递效率为 10%~20%。
讲 之 道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 之 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础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水 空气 和无机盐等。 ①物质:________ 、________ 阳光 热能。 ②能量:________ (2)生产者: 绿色植物。 ①生物类群:自养生物,主要是________ ②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可被生物利用的 化学能 ________,是 生态系统的基石。
(3)消费者:①生物类群:动物,包括________ 植食性 动物、肉 寄生动物等。 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________ ②作用:a.将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 无机物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b.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 (4)分解者:①生物类群:主要是___________ 细菌和真菌 。②作用: 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 把动植物遗传和动物排遗物中的________
(
例 题 示 范 [典例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2019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0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精讲 应试例析
02
生态系统的功能
知识精讲 应试例析
04
网络构建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精讲)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的成分 生物 群落 生产者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消者
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精讲)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关注生态系统成分必须明确的几个“未必”和“一定”
(1)几个“未必”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 (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 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
底栖动物类、杂食性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 鱼类、滤食性鱼类 。若蛙类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
1.依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网) 解读:分析曲线走势,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 者或以各营养级数量为依据,一般地,营养级越 低时,数量越多(看起点),即C→B→A。 2.依据柱形图或饼状图构建食物链(网) 解读: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的
答案 A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对接高考-角度2】(2017· 经典高考,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 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 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 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生 演替。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 捕食和竞争。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 物理 信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 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 (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 浮游生物类 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___ 。 蛇类、肉食性 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 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 类不同纲的生物: ___________。 鱼类、鼠类
0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精讲 应试例析
02
生态系统的功能
知识精讲 应试例析
04
网络构建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精讲)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的成分 生物 群落 生产者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消者
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精讲)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关注生态系统成分必须明确的几个“未必”和“一定”
(1)几个“未必”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 (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 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
底栖动物类、杂食性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 鱼类、滤食性鱼类 。若蛙类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
1.依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网) 解读:分析曲线走势,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 者或以各营养级数量为依据,一般地,营养级越 低时,数量越多(看起点),即C→B→A。 2.依据柱形图或饼状图构建食物链(网) 解读: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的
答案 A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对接高考-角度2】(2017· 经典高考,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 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 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 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生 演替。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 捕食和竞争。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 物理 信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 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 (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 浮游生物类 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___ 。 蛇类、肉食性 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 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 类不同纲的生物: ___________。 鱼类、鼠类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全国版课件:必修3 第9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石 生态系统的_____
生态系统的最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 活跃的成分 分
(2)相互关系
生产者 和_______ 分解者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_______
[思维辨析] 1.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
【提示】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而食物网中的生物只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
A [ 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蜣螂等,B 错误;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 化细菌等,C 错误;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等,D 错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 生产者和消费者,A 正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属于生 产者,B 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 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 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 的必备成分,D 错误。]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和 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A 错误;生 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 正确;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 链,捕食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 正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 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密切相关, 生物种类越多, 形成的食物网越复杂, D 正确。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30
随堂普查练
1.(2018海南单科,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20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小积累
教材中所说的食 物链指的是捕食 链,因此,不包 含有分解者在内, 食物链的起始一 定是生产者。
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4点提醒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典例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D )
A.甲和乙包含的所有种群可以构成群落 B.丙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丁可以代表大气中的CO2
解析:据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还需要分解者(丙) 才能一起构成群落,故A项错误。丙为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 核生物,如许多真菌,还有部分动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但它 们是真核生物,故B项错误。①代表捕食,②代表呼吸作用,故C 项错误。丁为无机环境,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故D项正确。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初级 生产者
7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随堂普查练
1.(2018海南单科,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20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小积累
教材中所说的食 物链指的是捕食 链,因此,不包 含有分解者在内, 食物链的起始一 定是生产者。
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4点提醒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典例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D )
A.甲和乙包含的所有种群可以构成群落 B.丙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丁可以代表大气中的CO2
解析:据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还需要分解者(丙) 才能一起构成群落,故A项错误。丙为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 核生物,如许多真菌,还有部分动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但它 们是真核生物,故B项错误。①代表捕食,②代表呼吸作用,故C 项错误。丁为无机环境,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故D项正确。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初级 生产者
7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 考 生 物 一 轮复习 第五章 第1节 生 态 系 统的结 构ppt
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版)一轮复习第38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共37张PPT)

)
第38课 第(2)题 P289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生 物,属于生产者,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大部分土壤中的微生物营 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38课 第(2)题 P289
解析:动物大多数属于消费者,但有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蜣螂、蚯 蚓等属于分解者,故E项错误,符合题意。腐生生物都是分解者,如 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 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故F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5
of
22
15
易错提醒
第38课
普查讲 38
一张图学透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生态系统的成分 目录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三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1
of
22
1
一 张 图学 透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无机环境
一张图学透 生态系统的 概念和类型
第38课 第(1)题 P289
10
of
22
10
小积累 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第38课 小积累 P289
11
of
22
11
小积累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38课 小积累 P289
12
of
22
12
(2)(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有(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C.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同 E.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F.腐生生物都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群落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的特征
种群具有数量、空间、遗传和生态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中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包括种群的分布格局和扩散方式等;遗传特征包括基因频率和遗传多样性等;生态特征则包括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
物质循环的意义
物质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它确保了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断得到补充,同时将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转化和降解,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驱动着生态系统的运转。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生物群落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总结词
生产者是指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消费者是指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生物,如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是指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如腐生细菌和真菌;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
群落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包括水、二氧化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物质循环的途径
物质循环的途径主要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通过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将元素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吸收、转化和释放的过程。地质循环是指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元素的循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 (4)分解者 • ①地位分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成 分。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 无机环境,即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的桥梁。 • ②成分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 解者,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 属于分解者。
• 3.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 • 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判断题在试题中 经常出现,这种试题先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 产者,再根据箭头指向:A有三个指出,应 为生产者;D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B和 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 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 解者。
• 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 响 •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将会 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 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 的影响 •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 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
• 自我校对: 一、①生物群落 ②无机环境 ③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④生态系统 • 二、①物质 ②能量 ③异养 ④绿色植物 ⑤动物 ⑥细菌和真菌 ⑦基石 ⑧最活跃 ⑨关键 ⑩有机物 ⑪食物 ⑫物质循环 ⑬ 传粉 ⑭有机物 • 三、①食物 ②生产者 ③初级消费者 ④次 级消费者 ⑤三级消费者 ⑥四级消费者 ⑦ 食物链 ⑧营养结构 ⑨食物链和食物网
• 2.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 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叫做食物 网。 • (1) 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 食。 • (2) 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 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
2019届高三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9.3生态系统的结构

2.如图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 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 和食物网(③),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B项正确。
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加固训练】 1.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 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 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二 【必备知识回顾】 1.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 关系形成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_ 的一种联系。
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 (2)特点:_______
5 个营养级。 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__
(3)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连 线) :
生活,属于消费者。
误区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 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 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8·南昌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 和厌氧型
【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素养角度 具体表现 根据4种生物同化量和能量流动规律构 建食物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物
①把无机物制造 化学能 成 ①加快物质 _______,把光 循 将_______分 能转 环; 作 解为_______,
(3)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分解者 _______ 和_______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
【特别提醒】 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误区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但不属 于绿色植物。 误区2: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但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分析与 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
【解析】选C。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 者,如蜣螂、蚯蚓是分解者,A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 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都是 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 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或间接为消费者、 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
的生物成分,C正确;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 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昆虫时为消费者,D错误。
【母题变式】 变式1 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 上题中除选项中涉及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该成分包括阳光、热能、 水、空气、无机盐等。其中_____来自生物圈以外。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产者的功能。田螺和草鱼是消费者,靠现成的有机物 为生;大肠杆菌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小球藻是生产者,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将太 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素养角 度
具体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同化方式 归纳与 的不同,判断对应的生物类群;根据动 演绎 物、植物、微生物的同化方式,判断其 所属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②捕食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 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它们都是消费者。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异养型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 机物,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它们都是分解者。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
【解析】选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 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③),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B项正确。
角度二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3.(2016· 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第3课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必备知识回顾】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生物成分:
比较 项目 营养 方式
生产者 _____
自养
消费者 异养
分解者 _____
异养
动物 ①光合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 大多数_____; 腐生 _________和蓝 寄生的植物 藻 _____细菌、 生物 (如 等; 真菌和少 类型 菟丝子)、某 数动物 ②化能合成生物 些
比 较 项 目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物 地 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 质循环的关 位 主要成分 活跃的部分 有机物 有机物 键成分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及数量变化、群 落、生态系统等知识。依据从属关系图可判断出: 甲是个体,乙是种群,丙是群落,丁是生态系统。 A项,种群(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错误。 B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受气候、食物、
误区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 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8· 南昌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
变式2 对生态系统成分功能的理解 上题C项中生产者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是_____ 或(无机物氧化所释放的)_______。
光能
化学能
【方法规律】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 养生物(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它们都是生产者。
①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生产者”,则A、B为消费 者或分解者。 ②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 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1.(2015· 天津高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195
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发生波动,故错误。C项,群落(丙)由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故错误。D项,生态系统(丁)多样性的形成受到无机环境的影 响,故正确。
2.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把无机物制造 化学能 成 ①加快物质 _______,把光 循 将_______分 能转 环; 作 解为_______,
(3)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分解者 _______ 和_______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
【特别提醒】 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误区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但不属 于绿色植物。 误区2: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但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分析与 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
【解析】选C。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 者,如蜣螂、蚯蚓是分解者,A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 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都是 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 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或间接为消费者、 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
的生物成分,C正确;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 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昆虫时为消费者,D错误。
【母题变式】 变式1 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 上题中除选项中涉及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该成分包括阳光、热能、 水、空气、无机盐等。其中_____来自生物圈以外。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产者的功能。田螺和草鱼是消费者,靠现成的有机物 为生;大肠杆菌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小球藻是生产者,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将太 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素养角 度
具体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同化方式 归纳与 的不同,判断对应的生物类群;根据动 演绎 物、植物、微生物的同化方式,判断其 所属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②捕食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 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它们都是消费者。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异养型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 机物,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它们都是分解者。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
【解析】选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 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③),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B项正确。
角度二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3.(2016· 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第3课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必备知识回顾】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生物成分:
比较 项目 营养 方式
生产者 _____
自养
消费者 异养
分解者 _____
异养
动物 ①光合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 大多数_____; 腐生 _________和蓝 寄生的植物 藻 _____细菌、 生物 (如 等; 真菌和少 类型 菟丝子)、某 数动物 ②化能合成生物 些
比 较 项 目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物 地 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 质循环的关 位 主要成分 活跃的部分 有机物 有机物 键成分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及数量变化、群 落、生态系统等知识。依据从属关系图可判断出: 甲是个体,乙是种群,丙是群落,丁是生态系统。 A项,种群(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错误。 B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受气候、食物、
误区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 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8· 南昌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
变式2 对生态系统成分功能的理解 上题C项中生产者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是_____ 或(无机物氧化所释放的)_______。
光能
化学能
【方法规律】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 养生物(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它们都是生产者。
①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生产者”,则A、B为消费 者或分解者。 ②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 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1.(2015· 天津高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195
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发生波动,故错误。C项,群落(丙)由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故错误。D项,生态系统(丁)多样性的形成受到无机环境的影 响,故正确。
2.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