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第一章:食品安全管理概论
食品安全管理的意义
食品安全管理的目的
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概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第四章:食品企业生产过程控制
食品企业生产过程控制概述
原料采购与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控制
产品中重要控制点的监控和控制
第五章:食品安全监督与调查
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及职责
食品安全监督和抽检方法
食品投诉调查及处理程序
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六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和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架构和关键要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第七章: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
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意义
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效果评估
结语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你将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要求,掌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熟悉食品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要点,掌握食品安全监督与调查的程序,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

希望你在成为一名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师的路上,能够不断学习、实践,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品安全培训教材

食品安全培训教材

食品安全培训教材1. 介绍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培训则是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本教材将针对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讲解,旨在为从事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培训。

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2.1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在这一小节中,将介绍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性,并着重梳理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2.2 食品安全责任制本小节将详细说明食品安全责任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要求,包括企业主体责任、食品经营者责任、监管部门责任等,并对责任划分进行具体解读。

2.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与职责也是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了解的内容,本小节将详细介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省级、市级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和权限。

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1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一种系统性、预防性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本小节将深入介绍其原理、流程、实施步骤以及优点。

3.2 GMP和GHP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和GHP(Good Hygiene Practice)是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基本要求,本节将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并阐述其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4.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可能性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和要点,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4.2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中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本小节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并强调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5.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与应急响应5.1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与报告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报告程序是及时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本小节将介绍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报告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理措施。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食品查验技术》课程整体教课方案(2013 - 2014学年第2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食品查验技术课程代码:学分: 5 学时: 80课程种类:专业必修课讲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3120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无机剖析及有机化学后修课程 :无课程构成员署名:年月日专业(教研室)建议专业主任 (署名 ):年月日分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心见分院评委 (署名 ):分院盖印年月日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查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可以娴熟应用容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常用的剖析方法对食品的物理特点、成份以及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查验剖析,达到食品查验工中级的水平。

培育学生对各种食品进行剖析查验的能力,在查验过程中娴熟使用各样仪器的能力,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评论的能力。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能力目标:能利用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剖析,确立样品的剖析和查验项目;能正确采样、制样并对样品进预办理; 能选择适合方法对样品进行剖析; 可以娴熟使用各样有关仪器和查验方法;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剖析和办理 能对食质量量进行评论; 知识目标:掌握不一样食品样品的收集及预办理方法; 熟习样品的分别富集原理和方法;掌握主要有关剖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掌握实验结果的办理、判断方法及评论方法。

掌握食品查验的意义和目的;理解食品的物理化学特点与食质量量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的主要成分构成及其特征;认识食质量量安全的管理方法和举措; 2.课程教课活动设计 2. 1 课程内容设计序号 模块(或项目)名称1 食品的物理常数剖析2 食品的一般成分剖析3 食品中矿物质剖析4 食品卫生安全查验共计2. 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编 能力训练能力目标主要支撑知识训练方式号 学时 项目名称5引入任务, 教 师 示 范 解说,学生 自行操作,教 师 针 对能 熟 练 使 用食品物理常数测 性指导; 饮猜中 可 阿 贝 折 光 仪 教 师 讲 述 定的意义;溶性固 形测 定 样 品 的食 品 物 理 1折光率的定义;物含量 的 折 光 率 并 对常 数 测 定阿贝折光仪的结测定实 验 数 据 进的意义; 构和使用方法行办理剖析 折 光 率 的定义; 阿 贝 折 光 仪 的 结 构 和 使 用 方法含糖饮 料 5 能 熟 练 使 用 旋光度和比旋光 引入任务, 2中葡萄 糖 旋 光 仪 测 定 度的定义; 教 师 示 范 含量的 测 样 品 的 旋 光 旋光仪的构造和 解说,学生定度 并 对 实 验 使用方法;自行操作,学时 10 39 12 19 80结果 地址(可展现)教室和实训中心数 据 测 定结果展现实 验 报 告展现教室和实训中心数 据 测 定结果展现实 验 报 告展现345 6数据进行分旋光度测定的意教师针对析,实时书写义性指导;查验报告教师叙述折光率的定义比旋光度的含义;旋光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5 引入任务,教师示范掌握水分对解说,学生自行操作,于食品的含食品中水分的存教师针对食品中水义,能娴熟运在形式和测定方性指导;分的测定用干燥法测法教师叙述定食品中的食品中水水分含量分的存在形式和测定方法5 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解说,学生食品灰分测定的自行操作,熟练掌握马意义;教师针对食品中灰弗炉的使用,马弗炉的构造和性指导;能测定食品使用方法教师叙述分的测定的总灰分含总灰分、水溶性灰食品中灰量。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食品安全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1.2 为什么食品安全重要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1.3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国家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

- 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管理措施,如卫生监督管理条例、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与预防2.1 食品安全风险源-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不洁食材、不良加工环境等途径进入食品,引发食物中毒。

- 化学物质残留:农药、兽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在食品生产、采购、加工等环节中滥用或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保质期超限:食品在超过保质期后容易滋生细菌或产生有害物质,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2.2 食品安全预防与控制- 从源头控制: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食材质量安全。

- 规范加工操作: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工艺规范和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 安全储存与运输:采取恰当的储存、运输方式,防止食品变质、受到污染。

- 定期检测与监控: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并监测市场上的食品质量。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1 HACCP体系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分析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并设定关键控制点来确保食品安全。

3.2 GMP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规范,要求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3.3 ISO 22000ISO 22000是国际上通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全程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培训

食品药品安全培训

食品药品安全培训
一、法律法规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 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
二、食品药品安全基本知识
1. 食品药品安全定义
2. 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
3. 食品药品安全的基本原则
三、食品生产流程与安全控制
1. 食品生产流程简介
2. 原料采购与验收
3.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5. 食品包装与标识要求
6. 食品储存与运输规范
四、药品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
1. 药品生产流程简介
2. 药品原料的选择与控制
3.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 药品包装与标识要求
5. 药品储存与运输规范
6. 特殊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五、食品药品检测与认证
1. 食品药品检测的目的与程序
2. 国内外食品药品认证机构与标准
3. 食品药品安全认证的流程与要求
4. 企业申请认证的注意事项与准备
六、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1. 风险评估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作用
2. 常见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3.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4. 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
七、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1. 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2. 事故报告制度与责任主体
3. 事故处置流程与措施
4. 事故调查与追究法律责任的方法和程序
5. 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和监督检查要求。

食品药品快检培训计划

食品药品快检培训计划

食品药品快检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食品和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食品和药品的快速检测和检验至关重要。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参训人员对食品和药品快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仪器设备和技术,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对象为从事食品药品快检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技术人员、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监督检验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和药品快检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食品和药品快检的概念和意义- 快检流程和操作规范- 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 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常用的食品和药品快检仪器设备及原理-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3. 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 食品和药品快检方法和技术- 基于PCR、质谱、光谱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快速检测技术的操作演练4. 食品和药品快检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 快检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要求- 快检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和运行要点- 快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质量评价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和交流- 食品和药品快检的实际案例分析- 交流与讨论参训人员在快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具体时间和地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日或周末进行培训。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以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培训采用专业的培训讲师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练和讨论交流。

六、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将由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内容囊括快检基础知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实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七、培训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采用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全面考核。

中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书目

中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书目

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书目一、我国食品安全的挑战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下的迫切需求。

二、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为了提高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的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便是国家有关部门编写出版的一系列专业书籍,旨在系统总结和推广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经验,提高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概论》本书是《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主要介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内容全面、深入浅出,适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的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材和参考书。

2.《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方法与仪器》本书是《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的第二部,主要介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的常用方法和仪器设备。

通过对各种检验检测方法和仪器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各种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熟悉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实验教程》本书是《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系列丛书》的第三部,主要介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实验技能。

通过对各种检验检测实验操作和技能的详细介绍和演示,读者可以系统学习和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为今后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书籍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书籍

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书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食品安全管理师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而培训教材书籍则是培养食品安全管理师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食品安全管理师培训教材书籍。

1. 《食品安全管理与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与认证》是一本由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院编写的教材。

该教材全面介绍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食品安全认证的标准和流程。

同时,该教材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理。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员可以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要点,为成为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是一本由食品工程学院编写的教材。

该教材系统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监测方法,重点解析了常见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措施。

此外,该教材还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包括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食品微生物的监测。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员能够了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要点,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安全法规与政策》《食品安全法规与政策》是一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编写的教材。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体系和主要内容,重点解读了食品安全政策的背景和重点措施。

此外,该教材还对国际上食品安全法规和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帮助学员了解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趋势。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员能够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掌握食品安全政策的实施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是一本由食品安全协会编写的教材。

该教材全面介绍了食品安全危机的类型、特点和应对策略,重点讲解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通过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危机的案例,该教材帮助学员掌握食品安全危机的应对技巧,增强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药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中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7.天平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18.干燥器保持(烘干)或(灼烧)过的物质,也可干燥少量制备的产品.19.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称样,(试样分解).分析方法的选择,干扰杂质的分离,(分析测定)和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20.在进行超纯物质分析时,应当用(超纯)试剂处理试样若用一般分析试剂,则可能引入含有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被测组分.21.•分析结果必须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因而,仔细崐而正确在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平均试样),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样误差常常(大于)分析误差,因而,掌握采样和制样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22.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23.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24.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25.酸溶法溶解试样就是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和(络合)性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溶入溶液.26.•用盐酸分解金属试样时,主要产生(氢气)和(氯化物),反应式为(M+nHCl=MCL n +n/2H 2↑,M代表金属,n为金属离子价数)27.硝酸与金属作用不产生氢气,这是由于所生成的氢在反应过程中被(过量硝酸)氧化之故.28.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29.加压溶解法是指在密闭容器中,用(酸)或(混合酸)加热分解试样时由于蒸气压增高,酸的(沸点)提高,可以加热至较高的温度,因而使酸溶法的分解效率提高.30.熔融分解是利用酸性或碱性熔剂与试样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将试样中的全部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31.熔融时,由于熔融试样时反应物的(温度)和(浓度)都比溶剂溶解时高得多,所以分解试样的能力比溶解法强得多.32.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33.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34. 重量分析中,休用倾泻法过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沉淀堵塞滤纸的空隙)影响过滤速度.35.重量分析中,进行初步过滤时,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可采用(沉淀剂)加(有机溶剂)洗涤沉淀,可降低其溶解度.36.重量分析中作初步洗涤时,对无定形沉淀,可以用(热的电解质溶液)•作洗涤剂,以防止产生(胶溶)现象,大多采用易挥发的(铵)盐溶液作洗涤剂.37.重量分析中作初步洗涤时,对晶形沉淀,可用(冷的稀的沉淀剂)进行洗涤,由于(同离子)效应,可以减少沉淀的溶解损失,但如果沉淀剂为不挥发的物质,•就可改为(蒸馏水)等其它合适的溶液洗涤沉淀.38. 由于重量分析中熔融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而且,熔剂又具有极大的(化学活性)•,所以选择进行熔融的坩埚材料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在熔融时要保证坩埚(不受损失).而且要保证分析的(准确度)39.王水可以溶解单独用盐酸或硝酸所不能溶解的贵金属如铂,金等,这是由于盐酸的(络合)能力和硝酸的(氧化)能力.40.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完全)和(纯净),为达到这个要求,应该按照沉淀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沉淀条件)41. 重量分析中,沉淀后应检查沉淀是否完全,检查的方法是待沉淀下沉后,在水层(清液)中,沿杯壁滴加1滴(沉淀剂),观察滴落处是否出现(浑浊)•,•若无(浑浊)出现表明已沉淀完全,若出现(浑浊)需再补加(沉淀剂)直到再次检查时上层清液中不再出现浑浊为止.42.重量分析中,有些沉淀不能与滤纸一起灼烧,因其易被(还原)•,如AgCl沉淀,有些沉淀不需灼烧,只需(烘干)即可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43.玻璃砂芯坩埚的滤板是用(玻璃粉末)在高温下熔结而成,按照其微孔的(细度)由大至小分6个等级G1-G6.44.在重量分析中,一般用G4-G5号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细晶形)沉淀,•相当于(慢速)滤纸,G3过滤(粗晶形)沉淀,相当于(中速)滤纸,G5-G6号常用于过滤(微生物).45.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46.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其上搁置洁净的(带孔瓷板)..47.变色硅胶干燥时为(兰)色,为(无水Co2+)色,受潮后变为(粉红色)即(水合Co2+)变色硅胶可以在(120℃)烘干后反复使用,直至破碎不能用为止.48.滴定分析中要用到3种能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仪器,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49.常量滴定管中,最常用的容积为50mL的滴定管,读数时,可读到小数点后的(2)位,其中(最后1位)是估计的,量结果所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与所用仪器测量的(准确度)相适应.50.酸式滴定管适用于装(酸)性和(中)性溶液,不适宜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活塞易被碱性溶液腐蚀)51.碱式滴定管适宜于装(碱)性溶液,有需要避光的溶液,可以采用(茶色或棕色)滴定管.52.滴定分析中使用的微量滴定管是测量小量体积液体时用的滴定管,其分刻度值为(0.005)或(0.01)mL.53.滴定分析中使用的自动滴定管的防御客中可以填装(碱石灰),目的是为了防止(标准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份)54.滴定管液面呈(弯月)形,是由于水溶液的(附着力)和(内聚力)的作用.5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56.有一容量瓶,瓶上标有"E20℃.250mL"字样,这里E指(容纳)意思,表示读容量瓶若液体充满至标线,(20)℃时,恰好容纳250mL体积.57.一种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太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构成的均一而稳定的体系,叫(溶液)。

58.按溶剂的状态不同,溶液可分为(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59.溶液又为(真溶液)的简称,其分散相粒子直径为( <1nm).60.用于加速溶解的方法有(研细溶质.搅动.振动.和加热溶液)61.某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62.物质的溶解难易一般符合(相似者相容)经验规律.63.我国现行化学试剂的等级通常用GR.AR和CP表示,它们分别代表(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纯度的试剂.64.痕量分析要选用(高纯)或(优级纯)纯试剂,以(降低空白)和避免(杂质干扰)65.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崐品)和(强腐蚀剂)三类.66.使用液体试剂时,不要用吸管伸入(原瓶)试剂中吸取液体,取出的试剂不可倒回(原瓶)67.容量仪器的校正方法是称量一定(容积)的水,然后根据该温度时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为容积,•这种方法是基于在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都已经准确地测定过.68.•在20公斤样品(K=0.2),如果要求破碎后能全部通过10号崐筛(筛孔直径为2.00毫米)则样品应该缩分(四)次.69.•容量瓶的校正方法有(两)种,名称为(绝对校正法)和(相崐对校正法).70.•烘干和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洗涤后沉淀中的水分和洗涤液中(挥发性)物质,使沉淀具有一定组成,这个组成经过烘干和灼烧后成为具有(恒定)组成的称量式.71.•过滤的目的是将(沉淀)•与(母液)分离,通常过滤是通过(滤纸)或(玻璃砂芯漏斗)(玻璃砂芯坩埚)进行.72.在样品每次破碎后,用机械(采样器)或人工取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试样继续加以破碎.这样,样品量就逐渐缩小,便于处理,这个过程称为缩分,缩分的次数不是(随意的),在每次缩分时,试样的(粒度)与保留的(试样量)之间,都应符合(采样Q=Kd)73.应用四分法制样的主要步骤是(破碎)(过筛)(混匀)(缩分)74.•要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试样必须分解(完全),处理后的溶液不应残留原试样的(细屑或粉末),不应引入(被测组分)和(干扰物质).75.硝酸被还原的程度,是根据硝酸的浓度和金属活泼的程度决定的,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 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若硝酸很稀,而金属相当活泼时,则生成(NH 3).76.锑,锡与浓硝酸作用产生(白色)(HSbO 3)(H 2 SnO 3)沉淀.77.用硝酸分解试样后,溶液中产生(亚硝酸)和(氮)的其它氧化物常能破坏有机显色剂和指示剂,需要把溶液(煮沸)将其除掉.78.纯硝酸是(无)色液体,加热或受光的作用即可促使它分解分解的产物是(NO 2),致使硝酸呈现(黄棕)色.79.单独使用盐酸,不适宜于钢铁试样的分解,因为会留下一些褐色的(碳化物)80.当用硝酸溶解硫化矿物时,会析出大量(单质硫),常包藏矿样,•妨碍继续溶解,•但如果先加入盐酸)•可以使大部分硫形成(H 2 S)挥发,可以避免上述现象.81.纯高氯酸是(无)色液体,在热浓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强剂和(氧化)和(脱水)剂.82.碱溶法溶解试样,试样中的铁.锰等形成(金属残渣)析出,铝.•锌等形成(含氧酸根)进入溶液中,可以将溶液与金属残渣(过滤)分开,溶液用酸酸化,金属残渣用(硝酸)溶解后,分别进行分析83.Na2O2是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碱性熔剂,能分解许多难溶物质,能使其中大部分元素氧化成(高价)状态.84.混合熔剂烧结法又称(混合熔剂半熔)法,此法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让试样与(固体试剂)发生反应.85.用于重量分析的漏斗应该是(长颈)漏斗,颈长为(15-20)cm,•漏斗锥体角应为(60℃),颈的直径要小些,一般为(3-5)mm,以便在颈内容易保留水柱,出口处磨成(40℃)角.86.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容量瓶的(绝对容积)•,而是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容积比)是否正确,因此要对容量瓶与移液管做(相对校正)即可.87.对于不同的分析对象,分析前试样的采集及制备也是不相同的,•这些步骤和细节在有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中都有详细规定,化学试剂取样及验收规则的标准号为(GB619-88).88.对于现场无条件测定的项目,例如氰化物,可采用固定的方法,•使原来易变化的状态能变为稳定状态,•固定的方法是加入(NaOH),使PH值调至(11.0以上),并保存在(冰箱)中,PH值,余氯必须(当场测定)89.对于现场无条件测定的重金属,应采取的固定方法为加(盐酸)或(硝酸)酸化,使PH值在(3.5)左右,以减少(沉淀或吸附),对于硫化物,•应采取的固定方法是在250-500mL采样瓶中加入(1)mL,(25)%溶液,使硫化物沉淀.90.制备试样的破碎步骤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把样品逐步破碎,大致可分为(粗碎)(中碎)(细碎)等阶段.91.在测定钢铁中的磷时,应当用(HCL+HNO 3)混合酸来分解试样,将磷氧化成(H 3 PO 4)进行测定,避免部分磷生成挥发性的(磷化氢)而损失.92.50.00mL的滴定管,25mL的校正值是+0.08mL,30.00mL的校正值是-0.02mL,•即为28.36mL的校正值是(+0.02mL)•实际体积是(28.38)mL.93.向滴定管中装标准溶液时,应将瓶中标准溶液(摇匀),目的是为了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94.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应用标准溶液淋洗滴定管(2-3)次以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份)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变.95.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先吸入移液管容积的(1/3左右)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线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份)•,然后将溶液从管口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反复(2-3)次.96.玻璃容量容积是以20℃为标准而校准的,但使用时不一定也在20℃,因此,器皿的(容量)及溶液的(体积)都将发生变化.97.化工生产分析是(定量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它的任务是研究各种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及(产品)的分析方法,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新产品)•和(副产品)的分析方法,及化工生产中(燃料)•(工业用水)(三废)的分析方法,此外还有动火分析安全生产分析等分析方法.98.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它们大多数是(电介质)因此一般都是测定其(离子)或(原子团)来表示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99.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它们大多数都是(非电介质),因此一般是分析其(元素)•或(官能团)来确定组成的含量,但也经常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如(沸点)(冰点)及(沸程)来确定其组成及含量.100.酸碱滴定法是利用(酸碱间)的反应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因此也称为(中和法),反应实质为(H + +OH- =H 2 O)101.•酸碱指示剂变色是由于其本身为弱的(有机酸)或(弱的有机碱)•,它们在溶液中或多或少地离解成离子,因其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具有不同的颜色.102.配制混合指示剂时,要严格控制两种组分的(组成)和(比例),否则颜色的变化会有误差.103.•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PK)有关.104.标定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浓度时,所用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105.铬黑T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为使终点敏锐,最好控制PH值在(9--10)之间.106.•自然界中无机络合物反应很多,而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并崐不多,原因是许多无机络合反应常常是(分级进行),并且络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因此(计量关系)不易确定,滴定终点(不易观察).107.•钙试剂能与Ca 2+形成(红色)络合物,在(PH=13)时,可用于钙镁混合物中钙的测定,在此条件下,Mg2+生成Mg(OH) 2沉淀,不被滴定.108.氧化还原滴定和酸碱滴定法在测量物质含量(步骤上)是相似的,但在(方法原理)上有本质不同,酸碱反应是(离子交换)反应,•反应历程(简单快速),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反应),反应历程(复杂),反应速度(快慢不一),而且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109.各种氧化还原指示剂都具有特有的(标准电极电位)选择指示剂时,•应该选用(变色点的电位值)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剂(标准电位)和滴定终点的(电位)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110.•碘量法误差来源有两个,一个(碘具有挥发性易损失)二是(I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来源于空气中氧化而析出I 2)111.•莫尔法是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崐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的方法.112.•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染料),在溶液中难被胶体沉淀表面吸附(发生结构改变),从而引起颜色变化.113.•沉淀形成哪一种状态,主要由其生成沉淀时的(速度)决定的,即由(聚集速度)与(空白速度)来决定.114.•过滤的目的是将(沉淀)与(母液)分离,通常过滤是通过滤纸或(玻璃砂芯漏斗)或(玻璃砂芯坩埚进行)115.•烘干和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洗涤后沉淀中的(水分)和(洗涤液中挥发性物质)•,使沉淀具有一定组成,这个组成经过烘干和灼烧后成为(具有恒定组成)的称量式.116.碘量法是利用(I 2)的氧化性和(I -)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的分析.117.•定量分析的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称样,(试样分解)(分析崐方法)选择,(干扰杂质)的分离与处理,(分析数据)的处理,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118.强碱滴定强酸时,PH突跃范围不仅与(体系的性质)有关,而且与(酸碱)的浓度有关.119.•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特点是不论金属是(几价)的,它们以(1:1)的比例关系络合,同时释放出(两个H+)120.•林旁曲线上金属离子位置所对应的PH值,就是滴定这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小PH值)121.陈化作用不仅可使沉淀晶体(颗粒长大)而且也使沉淀更为(纯净),因为晶休整长大(总表面积)变小,吸附杂质的(量就小,(加热)和(搅拌)可加速陈化作用,缩短陈化时间.122.•酸碱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响与(滴定终点)时的PH有关, PH值(越高)影响越(小)123.•在溶液中EDTA是以(五)种形式共存的,但与金属离子络合时只有Y 4-离子才有效的.124.•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方法有(控制溶液的酸度)和(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125.络合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连续)滴定法四种.126.•由于重量分析法可以直接通过称量而得到分析结果,不崐需要标准试样或其它物质,所以其(准确度)较高.127.利用测量(电极电位)求得物质含量的方法叫做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法包括(直接电位)和(电位滴定)法.128.直接电位法是根据(电极电位)与(离子活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接测出离子浓度的分析方法.129.•电位滴定法是利用滴定过程中,(电位发生突跃)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法.130.电极电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参加电极反应作用物的(活度).131.•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玻璃泡,泡下半部由特殊成分崐制成的薄膜,膜厚约(50)μm,泡内装有PH值一定的缓冲溶液,其中插入一支(银-氯化银)电极的内参比电极.132.•钠玻璃制成的玻璃电极在PH(<1)溶液中,存在"酸差"PH读数(偏高)•,在PH(>10)或(钠浓度高的溶液,存在"钠差",PH读数(偏低). 133.甘汞电极由(Hg)和(HgCl 2)及(KCl)溶液组成的电极.134.液体接界电位是两种(浓度)不同或(组成)不同的溶液接触时,界面上产生的电位差,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常数.135.•电位法测PH值,25℃时,溶液每变一个PH单位,电池电动势变化(59)mv.136.•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是由(NaF 3单晶片)制成,电极崐内部溶液是(0.1mol/LNaF和0.1mol/LNaCl)并以(Ag-AgCl)作内参比电极.137.氟离子选择电极唯一受干扰的是(OH -)当[OH -]≥[F -]时,干扰变得显著,这是由于(OH -离子半径与电荷和F -)类似的缘故,这个干扰可借助(调节PH)来解除.138.•氨气敏电极内部实际是(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用它指示内充液中([OH -])的变化,直接反应[NH 3]的变化.139.离子选择电极的定量方法有(浓度直接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格兰作图法)140.电位滴定法是在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离子过程中,用(指示电极电位变化)代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141.•电位滴定确定终终点的方法有(E-V曲线法)•(一次微商(ΔE/ΔV-V)曲线法),(二次微商(Δ2 E/ΔV 2 -V)曲线法.142.电位滴定在酸碱滴定中,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Pt电极)作指示电极,在EDTA络合滴定中,用(Hg/Hg-EDTA电极)作指示电极.143.在有氧化还原电对的溶液中,插入两支相同的铂电极,电池电动势等于(0)•,若在两极间加上一个很小的电压,接正极的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接负极的铂电柝发生(还原)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电流流过,这种加很小电压引起电解反应的电对称为(可逆电对)144.卡尔-费休试剂由(I 2)(SO 2)(吡啶)(甲醇)组成.145.选择性系数K AB =10 -5则该电极主要响应的是(A)离子,干扰离子是(B)离子,它意味着B离子活度为(105)时,引起电位变化与A离子活度数1时引起电位变化相同.146.我们所指的朗伯-比尔定律是说明光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和(溶液浓度)成正比,它是比色分析的理论基础.147.日常所见的白光如日光,白炽灯光都是混合光,即它们是由波400-760nm的电磁波按适当强度比例混合而成的.这段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波长短于400nm的称紫外光,长于760nm的称为(红外光)148.在应用朗伯-比耳定律进行实际分析时,经常发现标准曲线不成直线的情况.•引起偏离的原因主要有(入射光非单色光)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两方面的原因.149.当将A.B两种颜色的光按适当强度比例混合时,可以形成白光.则A.B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150.在光的吸收定律中,K是比例常数,它与(入射光的波长)和(溶液的性质)有关,K称为吸光系数.151.•摩尔吸光系数表示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ε愈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152.•滤光片的作用就在于除去不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光,获得适当波长的(单色光)153.•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滤光片的颜色与溶液的颜色应为(互补色)154.•吸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工作原理相似,区别在于获得单色光的方式不同,光电比色计是用(滤光片)来分光,而分光光度崐计是用(棱镜或光栅)来分光.155.721型分光光度计的空白档可以采用(空气)•空白,(蒸馏水空白或其它有色溶液或中性吸光玻璃作陪衬.156.•用吸光光度法测量物质会计师一般常用标准曲线法,也称(工作曲线)法.157.比色分析是利用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比色测定条件包括(显色)和(测定)两部分.158.•当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时,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必须从(灵敏度)与(选择性)两方面考虑.159.空白溶液又称参比溶液,一般来说,当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及其它试剂均无色,•被测溶液中又无其它有色离子时,可用(蒸馏水)作空白溶液.160.玻璃容器不能长时间存放碱液(+)161.圆底烧瓶不可直接用火焰加热(+)162.滴定管内壁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准确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