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要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全)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棕红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6.种子的一生一共经历了长成一棵高大的树,被农夫做成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年轻的农夫把它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7.《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它的好朋友青头在牛背上大声指引帮助它,让它从牛的胃里回到了牛嘴里,最后又让牛打喷嚏,使得好朋友成功获救的故事。
8.《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一只叫红头的小蟋蟀,在与朋友青头游戏的过程中,被一头大黄牛吞到嘴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的故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在准备倒下的时候,先是应小猫的请
求坚持了一个晚上;然后是应老母鸡的请求坚持了二十一天;最后应小蜘蛛
的请求,直坚持着没有倒下,因为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
2.读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我知道了小猫用老屋避雨睡觉;老母鸡用老屋孵小鸡;小蜘蛛用老屋织网捉虫。
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最后在小蜘蛛的陪伴下晒太阳,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4.《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活了一百多岁,在它快要倒的时候,小猫因为找不到安心睡觉的地方、小鸡因为找不到安心孵蛋的地方、小蜘蛛因为找不到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请求它别倒,老屋都答应了,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9.《在牛肚子里旅行》学习后,告诉我们的科学小知识是: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前三个是用来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8.《我不能失信》
一、宋庆龄有着怎样的好品质? (诚实守信)
二、描写诚实守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三、资料袋
《语文园地二》
一、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 (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
二、背诵名人名言。 补充: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独坐敬亭山
李白பைடு நூலகம்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众鸟高飞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孤云独去闲。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相看两不厌,
疑似银河落九天。
只有敬亭山。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词语 二、背诵全文 三、反义词
富饶——贫瘠 首先——最后 茂密——稀疏 四、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五光十色的海水,海里各种各样的动物如珊瑚、 海参、龙虾,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各种 各样的鸟。) 五、资料袋里的谚语
(男孩: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高 尔基:对孩子有极大的耐心。) 四、高尔基的三步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奇怪的大石头》
一、生字词 易错字:旅 考 遗
二、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
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 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 三、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美丽、团结)
2.《金色的草地》
一、生字词 二、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蒲公英的花就像人的手掌。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四、词语解释
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一单元一、生字词二、复习课文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b) 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
(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a)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b)天都峰有什么特点?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
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在以下几点: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三、背诵、背写1、第一课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2、第二课第三自然段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整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练习归纳

三年级上册整册书各课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练习归纳
一、归总练习
1.本学期我们领略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跃然纸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层林尽染的绚丽景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天门山的磅礴之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表现了西湖的柔和之美。
2.祖国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西沙群岛美丽富饶,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海滨小城美丽整洁。
3.童话世界让人充满感动:读《去年的树》,我明白了: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我了解了老屋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
4.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让人敬佩:小时候的孙中山不懂就问;列宁循循善诱;司马光在危急时刻,持石砸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英子在大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的鼓励下,找到了自信……
5.动物朋友的可爱也让人忍俊不禁:搭船的翠鸟,带刺的朋友——小刺猬。
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懂就要问的孙中山,爱鸟更爱孩子的列宁,砸缸救友的司马光,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国际
主义战士白求恩。
7.《在牛肚里旅行》一文让我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学习了《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我感受到了声音的美妙。
《父亲、树林和鸟》一文赞扬了父亲爱鸟护鸟。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每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每课知识点汇总1.大青树下的小学在这个小学里,同学们穿戴着不同的服装,但却成为了好朋友。
学校被打扮得绚丽多彩,鲜艳的服装让人眼前一亮。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此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认真倾听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了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花的学校在这个花的学校里,绿草如茵,树枝在林中互相触碰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XXX拍着大手。
雨一来,同学们便放假了。
他们走过荒野,吹着口笛,拍着大手,扬起双臂,跳舞狂欢。
他们在阵雨中奔跑,感受自然的美妙。
3.不懂就要问糊里糊涂地背诵是没有用的,我们要认真地练,专注地训练。
要听得清楚,说得流畅,理解得明白。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要毫不犹豫地问老师或同学,不要糊里糊涂地背诵。
4.古诗三首这些古诗描述了大自然的美妙。
寒山石径上的霜叶,橙黄的落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成语如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也是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生动描绘。
5.没有问题的段落该文章没有问题的段落。
去除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后,文章如下:秋天的雨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雨水打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和秋天道别。
水泥院墙排列规则,但树叶却凌乱地散落在地上。
金黄的雨珠落在叶子上,XXX在雨中闪闪发光,棕红色的小雨靴在水泥道上踩出了一串串印迹。
秋天的雨,让大地变得潮湿,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彩色的落叶像是一张张漂亮的地毯。
远处,一排排法国梧桐树像是一位位穿着黄黄的小雨靴的小姑娘,轻盈地跳着舞。
听听,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是一阵阵秋风,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清凉的气息。
果树和菊花散发着香甜的气味,五彩缤纷的颜料在画布上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坪(píng)、坝(bà)、穿戴(dài)、招(zhāo)、呼、蝴(hú)、蝶(dié)、孔(kǒng)、雀(què)、跳舞(wǔ)、铜(tóng)、钟、粗(cū)、大尾(wěi)巴、傣(dǎi)族、昌(chāng)盛、昂(áng)首、摔跤(jiāo)、玩耍(shuǎ)、假装(zhuāng)、使劲(jìn)、观察(chá)、绒(róng)毛、假(jiǎ)冒、朝(cháo)向、一些(xiē)、钓(diào)鱼、花瓣(bàn)合拢(lǒng)、手掌(zhǎng)、兴趣(qù)、爬(pá)山、山峰(fēng)、山顶(dǐng)、似(sì)乎、XXX (cāng)白、仰(yǎng)望、咱(zán)们、奋(fèn)力、辫(biàn)子、勇(yǒng)敢、居(jū)然、陡(dǒu)峭、铁链(liàn)、颤(chàn)抖、攀(pān)登、鲫(jì)鱼、笑呵呵(hē)。
二、多音字好(hǎo/hào)、干(gān/gàn)、晃(huàng/huǎng)、朝(cháo/zhāo)、假(jiǎ/jià)、劲(jìn/jìng)、似(sì/shì)、相(xiàng/xiāng)、都(dōu/dū)。
三、近义词敬爱——尊敬、绚丽——缤纷、摇晃——摇摆(晃动)、招引——吸引、安静——宁静、仔细——认真(细心)、喜爱——喜欢、一本正经——郑重其事、快乐——愉快、有趣——好玩、观察——察看、笔陡——陡直、奋力——尽力、居然——竟然、鼓舞——鼓励、汲取——吸取、清香——芳香、劳累——疲惫、勤劳——勤奋。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总复习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知识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花的学校》选自印度(国家)的泰戈尔写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全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后盛开的花朵写成从地下学校冲出的孩子。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4.《所见》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全诗动静结合,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和蝉,“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樾,是指树荫,描绘了林中牧童想要捕捉鸣蝉的情景,表现了牧童的天真烂漫以及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5.大家穿戴不同,民族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6.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7.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8.《山行》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诗中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些景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9.《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10.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棕红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1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三上语文全册必背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汇总一、人物品质:1.《花的学校》中花孩子活泼天真、渴望自由。
2.《不懂就要问》中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精神。
3.《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坦然、乐观。
4.《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青头:沉着冷静、关心朋友。
5.《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纪律严明、关爱弱小。
6.《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老屋:温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7.《父亲、树林和鸟》体现了父亲:知鸟爱乌、热爱自然。
8.《司马光》:冷静机智9.《灰雀》赞扬了列宁关爱、呵护儿童的品质。
10.《手术就是阵地》赞扬了白求恩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品质。
11.《一个粗瓷大碗》赞扬赵一曼不畏艰苦、关心他人品质。
二、课文蕴含的知识道理:1.《大青树下的小学》体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可怜、命运悲惨。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牛嘴里→第一个胃第 1 / 13 页→第二个胃→牛嘴里→给喷了出来4.《搭船的乌》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文中的“我”观察细致。
5.《金色的草地》: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中午,草地变成金色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张开了;傍晚,草地又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6.《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7.《海滨小城》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8.《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变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主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7.虫子旁:和昆虫、小动物有关,鱼宇旁:跟鱼有关。
8.《大自然的声音》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9.《读不完的大书》中这本“大书”指的是大自然,赞美了大自然中无尽的乐趣。
10.《父亲、树林和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体现了父亲知乌爱乌、热爱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要点姓名:第一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红领巾:少先队员谁:指中国共产党阳光:是指党和祖国人民对少先队员的关怀。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句话出现了三次,表现了少先队员轻松愉快的心情。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这句话把鱼当作人来写,是拟人句。
2、《学会查“无字词典”》“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有字词典”指新华词典等工具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山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三首诗都写的是秋天。
《山行》写的景物: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表示秋天的词语寒山、枫林、霜叶。
1、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2.径:小路。
3.石径:石头小路。
4.坐:因为。
5.于:比。
6.红于:比……还红。
7、斜:曲折。
8.白云生处:白云飘浮的地方。
9.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枫桥夜泊》写的看到的景物:月落、霜天、江枫、渔火、古寺、渔船,听到的是:乌啼、钟声。
描写了一幅秋江独钓图。
表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的愁思。
泊:停船靠岸。
对:相伴。
到:传到。
《夜书所见》写的景物:梧叶、篱笆、灯光。
表达诗人思乡之情。
4、《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散文诗。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内在之。
在由物及人,由“大树”“叶子”想到了人,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无私奉献、立足本职的精神。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中,“叶子”指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
“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号召我们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让我想到成语:叶落归根。
形态各异---------是指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相同的工作---------把生命就变成乳汁奉献给大树。
第二单元1、《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大荒的秋天》本文主要写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
在写自然风景时,主要写了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文章第四自然段构段方式是总分。
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凡。
具体从大豆、高梁和榛树叶子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的,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3祖国山河如此壮美,读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看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
我们仿佛来到风景秀丽的西湖边,欣赏了白天的西湖和月光下的西湖。
4、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蓝晶晶,明洁、纯净的天空更是让我们神往。
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是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5、“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
第三单元1、在《三袋麦子》中,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勤劳节俭的小牛、聪明能干的小猴;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憨厚可爱的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勤劳节俭的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吃;聪明能干的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
我最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他非常有远见。
2、在《哪吒闹海》中,我们还认识机灵勇敢的小哪吒,作恶多端、胡作非为的龙王父子、势欺人的夜叉。
这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还有: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开天辟地3、《蒲公英》: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脚踏实地。
4、《三袋麦子》:遇事要动脑,要像小猪一样做长远打算。
5、《哪吒闹海》:学习哪吒不畏强暴、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第四单元1、《第八次》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写了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败屡战,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失败后只要不失去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我们认识了坚持不懈布鲁斯王子。
布鲁斯成功的原因是具有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2、《卧薪尝胆》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写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失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
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只有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我们认识了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的勾践。
骄兵必败的夫差●“卧薪”的意思是睡在柴草上,“尝胆”的意思是品尝苦胆,“卧薪尝胆”现在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因为他在战败后受尽屈辱,他要报仇雪恨,打败吴国。
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主要写了雷奈克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地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科学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雷奈克。
●法国医生雷奈克受孩子玩跷跷板的启示,做出了听诊器。
他先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用来听诊,以后,他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布鲁斯、勾践、雷奈克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但是成功的道路却不一样:布鲁斯:永不放弃勾践:忍辱负重雷奈克:善于观察生活、勤于实践探究。
5、本单元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些题目都从一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概括时要把文题带到内容中去。
第五单元1、《“东方之珠”》一课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美丽的城市,读着课文,我们仿佛来到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描写香港的成语:举世闻名车水马龙美轮美奂巧夺天工2、题目《“东方之珠”》把香港比作一颗明珠,不但写出了香港的位置在世界的东方,更写出了香港的繁华美丽,像明珠一样耀眼。
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这一自然段采用比喻的手法重点描写了港湾的灯光和马路上的车灯。
其中“奔流不息”的息是停的意思。
3、《小露珠》中之所以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是因为小露珠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本文中的“珠宝”指小露珠。
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
4、《石榴》一课按时间的顺序(石榴生长的顺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石榴树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
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石榴园的喜爱之情。
. 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石榴花开得很盛。
比喻句(打比方的方法)把石榴花比作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不但写出了石榴花的形状,而且写出石榴花写得旺,开得热闹,可以体会到作者多喜爱石榴花啊。
6、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剥开外皮的石榴颜色是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味道是酸溜溜、甜津津、清爽无比。
拟人:把石榴当作人来写。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石榴惹人喜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7、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按照石榴外皮的颜色变化来写石榴果实的生长过程。
这一段主要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熟透的石榴写得形态各异。
第六单元1、课文题目《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的叶子》《“东方之珠”》《石头书》在取题上都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2、《石头书》一文文题中把“石头”比作“书”。
雨痕、波痕、矿物等就相当于书上的字;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等就相当于石头书上的画。
作用:我们读懂石头书能了解地壳变化的过程,了解各个时期地质特点,知道地底下哪里有煤炭等。
3、《石头书》告诉我们要学习川川、磊磊刨根问底、好学的精神。
4、石头书里的学问这么大啊,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打开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比如,看到大树的年轮,我们就知道树的年龄,看到蜻蜓低飞,就知道要下雨了等。
5、人物的提示语较好地写出了川川、磊磊热爱科学的特点。
6、《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杂草去抢小稻秧的营养,喷雾器大夫喷洒除草剂帮小稻秧除掉了杂草。
7、《航天飞机》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体形大、飞得高、飞得快、本领大的特点。
列数字: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作比较:他比你飞的更高更快。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8、学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应知道:生活处处皆科学,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第七单元1沃克医生把年轻人比喻成“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赞美了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我们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坚忍不拔、顽强不屈、镇定自若、意志如钢、从容镇定)的刘伯承。
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刘伯承手术前从容镇定: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一声不吭;手术后谈笑自若,充分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超出常人的非凡气概,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4、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这样一个特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5、《掌声》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掌声献给别人。
6、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包含鼓励、信任、支持、关心……)同学们两次为小英鼓掌含义不一样,第一次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勇敢地走上讲台的赞扬;第二次是同学们对小英演战胜自我的鼓励。
一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后来变成了一个自信、活泼开朗的小女孩。
7.《金子》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动脑并、付出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这里的“真金”并不是指真的金子,而是致富的方法。
“我的金子”是指通过种花获得的财富。
彼得的梦想是致富,他最初想能过挖金子而致富,但最终他是通过辛勤种花而致富的。
第八单元1、《每逢佳节倍思亲》写了唐朝诗人王维15岁离开家乡,两年后重阳节,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忆:思念异:另外的佳:美好的逢:到倍:更加。
遥:远远地。
遍:到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指每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就更加的思念家乡的亲人。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天各一方:相隔很远,无法相见远眺:向着很远的地方眺望3、思乡诗歌还有:举着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