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地域类型定稿
工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二、主要工业部门
上海闵行三中 周光明
三、钢铁工业
1、黑色冶金工业 2、主要生产国 3、消耗大量原料、燃料:早期的“煤铁复合体型”布 局 4、近几十年的新变化: * 企业的联合化和大型化
* 生产布局重心转向消费区
* 充分利用水运,形成“临海型”布局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长约50公里, 宽约16公里,共70余平方公里的一个谷地。
筑波科学城位于筑波市中心,南北延伸18公里,东西6公里, 是由59个教育和研究机构组成的日本知名的科学城市。
这里汇集了许多著名的公司,共有8000多家高技术企业, 其中3000多家是电子工业公司,硅谷是美国袖珍计算器、电 子游戏机、家用计算机、无线电有关器件生产额已达全美的1/3左右, 电子计算机的生产额约占全美的1/8,电子工业产品年销售额 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占全美总销售额的40%左右。成为世界 第一大微电子工业中心,美国第九大制造业中心。 硅谷是全美知识界和科技界名流的集中地,共有9所高校, 33所技工学校,100多所私立技工学校。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D.甜菜制糖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精密仪表工业 家具制造业
2021/8/6
34
1.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
c 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选择和图示相符的:( ) A、①电脑装配厂②钢铁厂③玩具厂④啤酒厂 B、①水泥厂②炼铝厂③纺织厂④家具厂 C、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纺织厂④榨糖厂 D、①炼铝厂②啤酒厂③榨糖厂④纺织厂
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
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 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 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 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 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 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 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 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在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 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明显地拉大,这时国家又作出相应 的政策,开发大西部,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缩小内 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近几年来又取得了明显效果 。如三峡工程建设、青藏铁路建设、西部油气资源的开 发等,有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政府甚至会采用补助的 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4.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乡土情感、决策观念、心理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 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还有某厂商爱好打高尔夫球,那么他可 能将自己的工厂设置在周围有较好的高 尔夫球场的区位。
我国许多地区为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 展旅游等服务业。
5. 工业惯性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按现在来说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 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种现象称为工业惯性。这类工业在 当时建厂时,很可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 展,诸多因素的变化,按现在的观点分析,又显示出了 其不合理性。
工业地域形成及类型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新兴工业区
形成:是在没有工 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形成的以中小型企 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分布:意大利东
北部各部地区、 德国南部地区美 国“硅谷”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 和中部, 原来是以 农业经济为主.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 这里迅速发展成为 新兴工业区。其发 展中小企业的模式 被誉为“新世纪工 业发展模式之一”
优势和问题: 科技力量雄厚;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
从矿山到公园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40万 ,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这里曾经浓烟蔽日,煤渣满地,如今随处可见的是环境优美的公园绿地 、幽雅的产业园区或者豪华的商贸中心。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 机”。由于世界煤炭产量大增,加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区被迫缩小煤矿开采规模。70年 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钢铁生产也陷入困境。鲁尔区的传统产业结构被迫转型。1957年,鲁尔 区有140个煤矿基地,如今只剩下7个;1955年,这里有81座炼钢炉,现在只有7座。工人数量也都从 当年的数十万减少到了几万人。整顿后的煤钢生产出现了集中化的特点。 在整顿传统产业的同时,鲁尔区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新的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 机械制造、信息通信以及环保工业等纷纷建立。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等各种新兴 服务产业百花齐放。目前,在鲁尔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 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鲁尔区的成功转型,得益于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转型开始,鲁尔区就花大力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现在,这里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联邦公路,3300公里乡村公 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从1961年开始,鲁尔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等陆续 建立起大学。鲁尔区现在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高校之外,许多研究所为产业结构 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几乎所有的鲁尔区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600个致 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 鲁尔区还有一个把技术转化到市场应用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帮助 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鲁尔区为在这里落户的企业提供支持,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 分无偿援助等优惠,中小型公司尤其得到关照。 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区还努力开发新的产业。该区把12个产业作为今后开发 的重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 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在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将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此外,鲁尔区 还鼓励各个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 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新 华社柏林9月15日电)
新版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范围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工业用地是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包括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第2.0.1条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一)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二)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三)第三章城市用地计算原则第四章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第一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第二节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第三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附录一本标准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汇总整编工业用地分类及各类的范围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工业用地是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包括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1.0.3条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
1.工业地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精编课件

区内各工厂之间物 质联系紧密,生产 协作广泛,生产规 模较大
工厂间物质联系 不密切,生产规 模大小不一
类
自发形成的
型
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发展 潜力
多为传统工业,结 经济效益、环境 效益较高
构单一,改造困难
多以出口加工型工 业为主,逐步转向 技术密集型工业
பைடு நூலகம்
举例
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区
汽车城十堰、石油 城大庆、上海金山 卫石化工业区
1.工业地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类 型
形成 原因
自发形成的 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有投入—产出联系 把生产上投入—产
的工厂自发地在地 理空间上相互接近,
出联系密切的工厂
以满足降低生产成 布局在一起而形成
本的需要
工业地域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 上先建成基础设施, 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 联系
有物质信息联系, 生产上投入—产出 联系密切
我国许多地方的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类型

1.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布的生产过程
棉花
印染
成品
纺纱
织布
油漆涂料厂 玻璃厂
电子元件厂
汽车制造厂
齿轮厂 橡胶厂
发动机厂
地理空间上的(基础设施)联系
返 回
工业生产联系的三种方式
★工业集聚 1.含义: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 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集聚。 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的意义: 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协作; 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形成规模效益 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工业集聚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主要
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
业。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联系简单、规 模小、工厂少,工业发展潜力较小。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
生产过程复杂、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面积大, 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如我国和世 界许多著名的“钢铁城”、“石油城”、“汽车 城”。
信 息 联 系
降低能源 消耗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
表现
体积小、质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厂与组装厂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
优势 结果 动力
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人员、物质、信 息的流动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 手段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 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 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新版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

工业用地分类以及各类的范围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二类工业用地是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包括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条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21讲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掌握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3.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会结合具体工业区,分析该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自主学习案】
一、完成“金版”P137知识填空并记忆。
(学生自主完成且消化)
二、梳理知识体系带动复习。
(师生共建,学生个性化完善)
、
【课堂探究案】(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讨论语交流,师生统一)
探究点一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某钢铁企业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
读图和表,回答问题。
(1)第Ⅰ阶段,钢铁厂应选择在哪里布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Ⅱ阶段,厂址迁到了哪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100多年来钢铁厂选址的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反思归纳】
探究点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
越大。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1.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从图可以看出,西部工业区布局于新城区的________,东部工业区位于其________,铁路在其北部穿过。
对于此类试题要明确图示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影响工业的其他区位因素,结合各类工业的______类型进行合理的解答。
2.一般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考虑:
(1)要遵循工业区位的导向型原则:要考虑工业生产所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源、产品销售
________、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劳动力供应和________等因素。
(2)要考虑到不同工业的用地规模与类型: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______;用地规
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__________;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____________。
(3)考虑不同工业的污染类型
【训练案】
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如图所示,a、d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读图回答1~3题。
1.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科技水平D.原材料
2.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科技水平D.原材料
3.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B.劳动力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C.跨国公司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据此完成4~6题。
4.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5.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6.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但在2008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状况,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材料二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试说出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4)下图为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分析字母A、B、C所代表的产品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
并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原料②市场③生产成本④原料⑤市场⑥动力⑦大量廉价劳动力⑧技术⑨市场
⑩环境质量⑪理念和心理因素⑫下风⑬上⑭垂直的郊外⑮水源⑯优质环境
问题思考
1.(1)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2)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3)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
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因此,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
3.该观点是错误的。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是由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C(或B)。
原因:①煤、铁比为4∶2,应接近露天煤矿;②C(或B)地位于露天煤矿附近;③C(或
B)地位于河流与运河交汇处,水运便利。
(2)G地。
理由:①露天煤矿已枯竭;②煤、铁比为2∶1.8(接近),可接近铁矿;③G地位于铁矿附
近;④G地位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运输便利。
(3)从接近煤产地到接近铁矿石产地,再到接近海港。
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
反思归纳
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冶金海洋运输燃料地(大煤田)原料地(大铁矿)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动力原料市场弱强
探究点二
(1)合理。
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
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西部工业区的焦化厂、水泥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在老城时期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
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在两厂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两厂就需迁出城区。
反思归纳
1.内部东部盛行风向河流流向污染
2.原料燃料市场科技水平城区边缘或近郊区远离城市的郊区下风垂直的郊外上风水源地固体废弃物
练习1.B 2.C 3.D4.A 5 .D 6 .C
7.(1)附近有铁矿、煤矿,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满足企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劳动力成本低。
(2)钢铁需求量减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3)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接近海港的
优势出口。
(4)铁矿石煤炭钢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各部门之
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