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
造纸术的原料是什么

造纸术的原料是什么
造纸术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包括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
这些原料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纸张。
其中,树皮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制成高质量的纸张。
麻头也是常用的原料之一,它的纤维含量也很高,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破布和旧鱼网也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但它们的纤维含量相对较低,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除了植物纤维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造纸过程中也会使用无机纤维、化学纤维和金属纤维等非植物纤维作为原料。
这些原料可以与植物纤维混合使用,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用性。
总之,造纸术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这些原料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高质量的纸张。
造纸

造纸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树肤(即树皮)、麻头(麻屑)、敞布(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
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破布和树皮。
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
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叶,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故用于纺织应是更晚一些的事了。
另外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构皮(即楮皮),对枸皮纸曾有“楮先生”之称。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
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
由此看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另外史书上还有提到有关蚕茧纸、苔纸、发笺纸、侧理纸等名词,那么是否当时曾用青苔、毛发等造纸呢?笔者根据这类纤维的特性来看,认为不大可能,毛发极少纤维结合力,成纸强度很低,不宜单独用来造纸,至于蚕茧纸和发笺纸之说很可能是一种象形名词,白净、细密的麻纤维纸表面形似蚕茧,可能就称其为蚕茧纸。
假如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着色的长纤维或毛发,给人以披发的感觉,故而可能就称其为发笺纸,形似青苔并且显绿色花纹者可能谓之苔纸,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尚需送一步考据。
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始于晋还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
南北朝书法家萧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说“张茂作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据,所渭箔纸即嫩竹纸,张茂是东晋人,看来用竹子造纸可能是初始于晋。
但用量很少。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
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
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
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有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
造纸术ppt课件

现代造纸术的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
工业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造纸术已经发生了 许多技术创新。例如,使用新型原料和生 产工艺,提高纸张的质量和产量。
现代造纸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生产 过程更加高效和自动化。这降低了人工成 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拓展应用领域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纸张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造 纸术已经拓展到了许多应用领域,如印刷 、包装、艺术等。
现代造纸术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许多新技术和工艺被开发出来,以减少环 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06
结语
对造纸术的历史地位的总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 一,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通过传播和改进,造纸术对全球 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信息存储和 传播的方式,推动了世界文明的
造纸术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造纸术的发明 • 造纸术的制作过程 • 造纸术的影响和意义 • 造纸术的传承与创新 • 结语
01
引言
造纸术的起源
最早的纸张
在中国的西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丝 织品制造出最早的纸张。这种纸张是 由丝绸碎片和棉絮混合而成的,质量 不高,主要用于书写和绘画。
造纸技术的初步发展
造纸技术的全盛时期
到了宋代,造纸技术达到了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造纸 作坊,这些作坊生产的纸张质量高、产量大,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产业。
03
现代造纸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造纸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造纸技术
采用了更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同时
,现代造纸技术也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切碎处理
造纸工艺流程

1.5~2.5mm2
交货水分
单位 g/m2 mm S % 次 g/cm3
mN.m (g.cm)
个/ m2
%
规 A等
定 B等
C等
200,220,250,270,300,350,400,450
0.5 14 80.0 10 0.60-0.80 3.5(36.0) 4.0(40.8) 4.5(46.4) 4.5(46.4) 4.5(46.4) 6.5(67.0) 6.5(67.0) 10.0(103) 20 4 不许有 不许有 5.0-9.0
42
4、干燥:把湿纸烘干到标准 水份,并使全幅水份均一, 纵向水份连续稳定。 作用:提高纸的强度、平滑 度
43
5、施胶:在纸浆或纸页表面添加抗水性物质,使纸页 具有延迟流体的渗透性能 影响参数:吸水
44
6、压光:通过上下辊 的加压使达到需要的紧 度,并对纸面起到一定 的修饰作用。 影响参数:平滑度、光 泽度、厚度和纸幅的均 匀性
35
5、供浆系统
6)热分散:经过加热、搓揉、挤压使胶粘物细化,, 变成40um以下,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胶粘物危害) 胶粘物危害:影响外观(与原纸颜色不协调)、容易导 致纸病(降低原纸强度)
热分散后
浆料
7)泵入流浆箱
36
三、造纸段工序介绍
37
38
工艺流程:
面浆
造 衬浆 纸 段 芯浆
底浆
复合 压榨
要求(可塑性、耐热、导电等),节省纤维原料降低 成本;滑石粉、白土、钛白粉、石膏 • 染色与调色:增白、加黄、调灰等 • 湿强剂:增加湿纸强度;完全浸水后的纸张强度; 相片纸、胶片纸 • 干强剂:增加干纸的强度,一般打浆实现,但打 浆高成本也高,同时其他撕裂、透气、稳定性会降低, 故而使用干强剂增加纸张强度。 • 助留、助滤和分散剂:助留——提高填料和细小 纤维的留着;助滤——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 分散:使纤维在浆液中不絮聚。 • 除气剂、消泡剂、防腐剂、树脂控制剂、柔软剂、 抗静电剂、阻燃剂、防水剂、絮凝剂 4)贮浆池:纸浆浓度4-5%
造纸的故事

造纸的故事造纸的故事始于公元105年的中国,由蔡伦发明。
当时,人们使用竹子、木材和麻等纤维制作纸张。
这种方法被古代中国人沿用了千年,直到公元6世纪,纸张制造技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
在阿拉伯,造纸术得到了改进并传播到其他地区。
阿拉伯人开始采用棉花、麻布和亚麻等植物纤维制作纸张,这使得纸张更加柔软和耐用。
这一技术随后传播到西欧,在那里,人们开始使用纸张作为书写和印刷材料。
在中世纪,纸张的制作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
人们发明了更高效的纸浆制备方法,使用水力驱动的纸浆磨粉机和纸浆筛分机,大大提高了纸张的生产效率。
同时,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其他植物纤维,如草和稻草,来制作纸张。
到了18世纪,纸张的制造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英国,约翰·布拉班特发明了连续纸张制造机,通过连续的纸浆流将纸张连续制作出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造纸方法。
这种新的制造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改善了纸张的质量和均匀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纸张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机器也不断更新和改进。
蒸汽动力的引入使造纸机能够更快地生产纸张,并且纸张质量更加稳定。
20世纪,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纸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如今,纸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它被广泛用于书籍、报纸、杂志、包装和卫生用品等领域。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纸张制造公司开始采用可持续和环保的纸浆制备方法,并积极推广纸张回收利用。
造纸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纸张制作到现代科技的应用,纸张的制造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
纸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交流和记录的方式,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原理和应用

造纸术的原理和应用原理造纸术是一种将纤维素材料转化为纸张的工艺技术。
以下是造纸术的基本原理:1.纤维素提取:首先,从植物纤维中提取纤维素。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树木、竹子、棉花等。
这些原料会经过脱水、破碎和筛选等处理,将纤维素颗粒分离出来。
2.纤维混合:将提取出的纤维素与其他添加剂(如胶凝物、草酸等)混合,以增加纸张的强度和耐用性。
3.纤维分散:混合纤维素的材料会通过打浆机进行破碎、分散和搅拌,使纤维素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
4.纤维沉积:通过纸浆制造机将纤维素水浆均匀地铺在网状的筛网上。
水分逐渐从纤维素分离出来,形成纸张的基本结构。
5.纤维压制:通过压榨机对纸张进行压制,使其排水并更紧密地结合。
6.纤维干燥:将压制后的纸张送入干燥室,通过热风或直接加热来除去余水,使纸张完全干燥。
7.纸张加工:最后,对干燥的纸张进行切割、研磨、漂白和涂覆等加工工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应用造纸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纸张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造纸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书写和印刷:纸张是最常见的书写和印刷媒介,用于制作书籍、杂志、报纸、教科书等。
2.包装:纸张在包装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用于制作纸箱、纸袋、纸盒、包装纸等各种包装材料。
3.办公用品:纸张用于制作各种办公用品,如文件夹、笔记本、便签纸、名片等。
4.艺术和手工制作:纸张在艺术和手工制作领域被广泛应用,如绘画、剪纸、折纸、贺卡制作等。
5.文化传承:纸质文物的保存和传承也离不开造纸术。
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书籍和画作都通过纸张来记录和传承。
6.包装材料:纸张在食品、电子、医药等行业起着重要的保护和隔离作用。
包装材料如纸板、纸袋、纸盒等用于包装产品。
7.过滤材料:纸张在工业生产中被用作过滤材料,如空气过滤器、液态过滤器等。
总结一下,造纸术通过将纤维素转化为纸张,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纸张在书写、印刷、包装、办公用品、艺术和手工制作、文化传承、包装材料和过滤材料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造纸的流程

造纸的流程一、原材料的采集和处理造纸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原材料,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是木材、竹子、草类和废纸等。
首先,采集到的原材料需要经过去皮、切割和粉碎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二、浆料的制备经过处理的原材料会被放入浆池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随后,使用搅拌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同时,可能需要添加一些化学药品,如漂白剂和填料,以提高纸张的质量。
三、纸张的成型浆料制备好后,需要将其转化为纸张。
首先,将浆料倒入造纸机中,通过机器的运作,使浆料均匀地分布在网纹上。
然后,网纹会被挤压,使多余的水分被排出,形成湿纸。
四、纸张的压光和烘干湿纸经过成型后,需要进行压光和烘干的处理。
压光可以使纸张表面更加光滑,提高质量。
烘干则是利用高温和风力将纸张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纸张变得干燥。
五、纸张的加工和加工完成烘干后,纸张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加工和加工。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对纸张进行切割、折叠、印刷和装订等工艺。
这些加工和加工可以根据纸张的用途和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六、纸张的质检和包装在纸张制造的最后阶段,需要对纸张进行质量检验。
质检人员会对纸张的厚度、强度、光泽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确保纸张的质量符合标准。
通过质检后,纸张将被包装,并进行标识和存储,以待出售或使用。
七、环保措施和废弃物处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纸等废弃物需要得到合理的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废纸也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总结:造纸的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集和处理、浆料的制备、纸张的成型、压光和烘干、加工和加工、质检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纸张质量的稳定和符合要求。
此外,环保措施和废弃物处理也是造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造纸术过程

造纸术过程
造纸的步骤主要有八个分别是:
1、将用来造纸的木料放进滚筒,去掉树皮;
2、将去皮后的木头进行削切;
3、将碎木片送入蒸煮器;
4、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除去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
5、根据制作要求加入适量的漂白剂,然后再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6、将制作好的纸浆进行去水;
7、利用滚筒将纸表面熨压光滑;
8、将纸张放到机器里面裁剪到标准的大小。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与其他书写材料相比,纸的表面平滑,洁白受墨,还可染色;幅面宽大,容字较多,又便于裁剪,做成各种型制。
这些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纸一经发明,便经久不衰,且传播世界各地,为世人所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一)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备料1.原料为什么要贮存?不同原料的贮存方法有何不同?2.陆上贮存原料对原料场有哪些要求?为什么?3.木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生产磨木浆和生产化学浆的木材备料流程有何不同?4.草类原料备料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以芦苇和稻麦草为例,分别说明之。
5.根据蔗渣原料的特点,说明其备料流程的特点。
6.普通削片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削片刀、底刀、旁刀各安装在什么位置?大、小三角板起什么作用?7.影响木片长度与厚度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是怎样控制的?8.试述影响削片质量的因素。
9.某厂使用四刀削片机,喂料槽与水平面的交角为56°,喂料槽在水平面的垂直面与刀盘垂直面间的夹角为23°,问当刀距为8.5~9.5mm, 刀高为15mm时,切削出来的木片的长度、厚度和木片斜角为多少?10.某厂使用平口喂料10刀削片机,喂料槽与刀盘的夹角为37°,若要求切削出来的木片长度为18~20mm,试计算该削片机的刀距和削出的木片的斜角。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1.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2.木材、竹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工艺条件有何不同?3.以碱法蒸煮为例,说明为何草类原料比针叶木容易蒸煮成浆?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是什么?4.试述碱法蒸煮脱木素化学反应。
5.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剥皮反应和碱性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碱性降解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防止碳水化合物的碱性降解?6.碱法蒸煮过程中碱的作用是什么?用碱量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怎样选择用碱量?7.蒸煮液浓度与用碱量、液比的关系如何?怎样根据蒸煮的条件和要求来选用液比?8.硫化度对蒸煮速度和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选用硫化度?9.什么叫H-因子?在蒸煮过程中如何利用H-因子?H-因子在实用中有什么局限性?10.纸浆硬度表示什么?它与纸浆中木素含量有何关系?目前常用的表示纸浆硬度的方法有哪几种?11.蒸球和立式蒸煮锅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用间歇蒸煮器?12.连续蒸煮有何优点?连续蒸煮器主要有哪些型式?试述各种连续蒸煮器的结构特点。
13.以RDH和EMCC为例,说明深度脱木素蒸煮的原理,并比较其优缺点。
14.某厂用硫酸盐法蒸煮木片,蒸球容积为25m3,装锅量为170 Kg (o.d.)/m3,木片水份为22%,用碱量16%(Na2O计),硫化度25%,液比1:2.6,蒸煮用的NaOH溶液浓度为95g/l(NaOH计),Na2S溶液的浓度为90 g/l(Na2S计),问:(1) 每球应加入NaOH 溶液多少m 3?(2) 每球应加入Na 2S 溶液多少m 3?(3) 每球应补加清水多少m 3?(4) 蒸煮得到水份为72%的粗浆7100Kg ,其粗浆得率为多少?15. 某厂用蒸球蒸煮混合阔叶木,蒸球有效容积为37 m 3,装锅量为189 Kg (o.d.)/ m 3,用碱量为18%(Na 2O 计),硫化度为22%,液比1:2.6。
回收的白液中活性碱浓度为100g/l (Na 2O 计),白液的硫化度为14%,进厂固体硫化碱溶解后的浓度为100g/l (Na 2S 计),求:(1) 每球应加入多少白液?(2) 每球应补加多少硫化碱液?(3) 若原料水份为20%,用污热水配蒸煮液,则每球应加入多少污热水?16. 立式蒸煮锅每锅装绝干荻苇18吨,荻苇水份为20%,用碱量12%(Na 2O 计),硫化度14%,液比1:4。
回收得到的白液的活性碱浓度为70g/l (Na 2O 计),白液的硫化度为10%,外购的硫化碱溶解后的浓度为80g/l (Na 2S 计),试计算:(1) 每锅需用的白液量;(2) 每锅应补加的硫化碱液量;(3) 若每锅加入黑液1.8m 3(黑液中的残碱可忽略不计),并用污热水配蒸煮液,则每锅应加入污热水多少m 3?17. 芦苇烧碱法蒸煮的脱木素活化能E= 45980J/mol ,设100℃时的相对反应速率常数为1,试求105℃和150℃时的相对反应速率常数。
18. 某厂用硫酸盐法蒸煮木片,蒸煮曲线如下:时间(h:min ) 0:00 0:15 0:30 0:45 1:00 1:15 1:30 2:45温度(℃) 80 90 110 125 140 155 165 165若升温到155℃以后,锅炉送来气压升高,使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温度升到168℃,若要保持浆的质量稳定,则保温时间应为多少?19. 下面是某厂碱法蒸煮麦草的工艺条件及蒸煮结果(生产漂白文化用纸),请分析此条件是否合理?试提出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
用碱量 15%(Na 2O 计) 残碱 14.5 g/l硫化度 25% 粗浆得率 33%液比 1:2.3 粗浆硬度 6.0(KM n O 4值)蒸煮曲线:06.00.6MPa 0010:030:230005:0−−−→−−−→−−−→−−−−→−喷放:空转MPa 20. 某厂用硫酸盐法蒸煮杂竹生产纸袋纸用浆,其蒸煮用碱量为13%(NaOH 计),硫化度15%,液比1:2.6,蒸煮曲线为: 05.05.02.03.00010:000:500:130:230020:0−−−→−−→−−→−−−→−−−→−−−−→−喷放:空转MPa MPa MPa MPa黑液残碱为0.8g/l ,粗浆硬度为35~36(KM n O 4值)。
试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把上述蒸煮工艺条件和蒸煮曲线修改成合理的工艺条件和蒸煮曲线。
21. 碱法蒸煮时添加多硫化钠的作用原理和效果如何?22. 试述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AQ 的作用原理及此法的特点。
23. 预水解碱法制取精制浆时,预水解的作用原理是什么?预水解有哪些方法?24.碱法蒸煮时添加亚硫酸钠或蒽醌,或同时添加亚硫酸钠和蒽醌对蒸煮过程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25.亚硫酸盐法蒸煮有哪几种?试说明其蒸煮液的组成和pH值的关系。
26.不同pH值的亚硫酸盐法蒸煮对原料的适应性有何不同?为什么?27.试述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时蒸煮酸各主要成分在蒸煮过程中的作用。
28.试述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
29.试比较酸性亚硫酸盐法、中性亚硫酸盐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的脱木素反应历程。
30.为什么通常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时间较硫酸盐法长?31.在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素是在什么条件下如何进行缩合的?如何防止缩合反应的发生?32.酸性亚硫酸盐法与碱性亚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有什么差别?试说明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以及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曲线上有何不同?33.酸性亚硫酸盐法和亚硫酸氢盐法蒸煮的操作过程与硫酸盐法有何不同?34.亚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SO2及热回收有何意义?怎样选择回收的流程?35.试述亚硫酸盐法蒸煮的主要影响因素。
36. 当塔酸中TA=3.87%,CaO=1.25%时,求此塔酸的组成。
37. 某厂用亚硫酸氢镁蒸煮蔗渣,蒸煮时锅内总液量为103m3(包括原料含水量12m3),要求蒸煮时锅内药液的TA=2.6%,CA=1.8%;从回收锅送入蒸煮锅药液量为85m3,回收锅药液中,回收的蒸煮液量18m3,TA=1.5%,CA=0.75%;吸收塔来原酸67m3,CA=1.8%;试计算:(1)吸收塔来原酸的TA应为多少才符合要求?(2)需要补加多少公斤的氧化镁(设氧化镁的纯度为90%)?(3)氧化镁乳液的体积应为多少m3?38. 亚铵法有什么优点?亚铵法蒸煮为什么要加入缓冲剂?常用的缓冲剂有哪些?39. 与KP法或AS法相比,AS-AQ法有什么优点?40. 试比较草类原料KP法、NS法、AS法蒸煮脱木素反应速率及相应的工艺技术条件。
41. 什么叫纤维分离点?以芦苇为例,比较不同制浆方法的纤维分离点。
42. 亚硫酸盐法纸浆与硫酸盐法纸浆的性质有何不同?简述其原因。
43. 比较我国草类原料蒸煮方法,举例说明草类原料的蒸煮工艺条件。
第三章机械法、化学机械法、半化学法制浆1.什么叫高得率浆?发展高得率浆的意义是什么?2.以木材原料为例,说明高得率纸浆的分类及其得率范围。
3.试述磨木浆的生产流程、纸浆特性及其用途。
4.常用的磨木机有哪几种?试比较其结构特点及优缺点,并从工艺要求上说明磨木机应具有哪些组成部分?5.试比较水泥磨石和陶瓷磨石的组成及其优缺点。
6.试述磨石刻石的作用和刻石操作要点。
7.近代磨浆理论将磨浆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试概述近代磨浆理论的要点。
8.原木材种、水份、腐朽、木节和弯曲度对磨木浆生产有何影响?9.磨石表面状态,磨石比压和磨石线速对磨木浆产量和质量有何影响?10.普通磨木浆在生产中采用高温低浓工艺有什么好处?11.试述压力磨木机的结构特征及压力磨木浆的优缺点。
12.四台磨木机每天处理214.27m3实积的原木,生产出平均浓度为2.0%的磨木浆3775m3,试求每米实积原木生产多少公斤风干磨木浆?当原木比重为0.36时,磨木浆得率为多少?13.某日磨木机总磨木量为180m3实积,原木比重为0.44,经测定,磨木浆得率为96%,热水溶出物损失为3.6%,磨木过程流失为0.4%,求每天产浆量,热水溶出物损失量和磨木过程流失量(以风干吨计)。
14.用盘磨机生产机械浆有什么优缺点?15.分述RMP、TMP、CTMP、CMP、SCMP和APMP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
16.盘磨机磨浆过程可分为哪三个区段?各区段的作用是什么?17.试述影响盘磨机磨浆的因素。
18.什么叫玻璃态转移温度?为什么TMP生产中,预热和一段磨浆的温度应不超过木素的玻璃态转移温度?19.磨石磨木浆和热磨机械浆磨浆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浆料质量有什么影响?20.什么是机械浆的潜态性?采用什么办法消潜?21.与TMP相比,CTMP有哪些优点?CTMP有哪些用途?22.半化学浆有哪些生产方法?23.磨石磨木浆和热磨机械浆在生产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和优缺点。
24.试述高得率制浆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废纸制浆1.废纸回用的意义是什么?2.我国废纸分为哪几类?3.化学浆(以经打浆未漂针叶木浆为例)和机械浆废纸浆再生过程中性质的变化有何不同?4.影响废纸浆性质的因素有哪些?5.胶粘物对生产有何影响?6.影响水力碎浆机工作效率的因素有哪些?7.高浓除渣器、正向除渣器和逆向除渣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艺参数(浆浓、压力等)有何不同?8.废纸浆选用波形筛板有何好处?9.热分散器有何作用?在流程中热分散器应如何设置?10.一般脱墨分成哪几个步骤?废纸脱墨主要有哪些方法?试比较其优缺点。
11.影响废纸脱墨的因素有哪些?12.试比较Voith多喷射器椭圆形浮选机和Beloit压力式浮选机的优缺点?第五章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1.试述纸浆的洗涤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