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未成年人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政治的学习,会让我们了解当今的世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自我保护1、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有:(1)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要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①面对不法侵害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选择。
②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3)用法律保护自己: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1)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①诉讼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诉讼是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②非诉讼途径: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③法律援助:当打官司遇到经济等困难时,可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④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的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给人以法律帮助。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3、面对不法侵害的不当做法:①忍气吞声:这样会助长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②非法报复:这样会导致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4、面对不法侵害的正确做法:(1)不法侵害发生前:①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拒绝侵害。
②学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救和自救的方法。
(2)不法侵害发生时: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和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及时向邻居或其他人求救等。
(3)不法侵害发生后: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非法报复,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敢于并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4)面对自然灾难:学会一些不同灾难的求生方法,当灾难来临时要保持冷静、机智应对、意志坚强、保存实力、把握时机、及时求救。
5、面对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中考政治专题防范侵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专题一防范侵害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一)未成年人保护(特殊保护、处处保护、自我保护)1、特殊保护与处处保护(1)法律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七下课本53—54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七下课本53答: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3)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谈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七下课本54答: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容易受到侵害?七下课本68答:因为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依法维权。
(5)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哪些法律?制定这些法律有何意义?七下课本55答: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意义:两部法律相辅相成,互相配套,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6)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七下61—62答: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地成长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自我保护【火灾自救】考说28(1)火灾是常见的安全事故。
请你依据“阅读卡”,指出漫画中的逃生行为有哪些不当之处?答:危险时刻仍不舍财物;没有匍匐前进;没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重点21

重点知识1.未成年人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需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特别注意专门法律只有这两部),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①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如父母亲哺育我们成长,送我们读书。
②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如学校组织消防疏散演练,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等。
③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如营业性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交警护学等。
④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如法院专门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等。
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6.青少年怎样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初中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点归纳

初中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点归纳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重要环节,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以下是对初中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点的归纳。
一、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1. 健康权益:未成年人享受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保健,有权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
2. 教育权益:未成年人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和家长应确保孩子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生命权和身体权益:未成年人享有生命权和身体完整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们的身体、尊严和自由。
4. 参与权益:未成年人有权参与与他们有关的决策,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5. 精神权益:未成年人享有思想、良心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不受压制或歧视。
二、过错行为与法律责任1. 未成年人的行为以民事责任为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他们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可能需承担民事责任。
2. 十四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在我国,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犯罪,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相比成年人,未成年犯罪者的刑事责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3. 未成年人的过错行为:未成年人在与其他人进行合同交易、商业活动等方面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未成年人在未满十八岁之前签订的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三、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1. 家庭保护: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当履行照料、教育、保护的义务。
2. 学校保护: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受到合理的照顾和保护。
3. 法律保护:我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如果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 社会保护:社会应当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友好的环境,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条件。
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1. 网络安全意识:未成年人应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人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未成年人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未成年人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意义:(1)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2)有助于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1)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体系。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
(3)作用:①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家庭保护、学校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是保护的基础)基本内容是: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监护的职责;②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③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⑤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3)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③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④营业性网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⑤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4)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审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在审理刑事案件各个环节(审理、判决)都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如不公开审理、判决;不披露姓名、照片等)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扶养权等。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未成年人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未成年人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
(2)有助于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
(1)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体系。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
(3)作用:①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家庭保护、学校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是保护的基础)基本内容是:
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监护的职责;②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③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⑤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④保护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初中政治】初中政治知识点: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初中政治】初中政治知识点: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目前,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为主,包括义务教育法、收养法、继承法、婚姻法、母婴保健法、禁止使用童工在内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②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制定专门法律给予保护和预防。
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首要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教育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负的责任。
家庭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保护的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家庭保护中的禁止性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学校保护: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中考政治未成年人保护

复习目标
知道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原 因?)
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即家
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 法保护各自内容)党和国源自为什么呀对未成年人 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没有经济实 力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 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重任。
其他观点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给予特别关 注
党和国家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党和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
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 身心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保护
内容:见书(略) 作用: 认清保护主体: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
学校保护
内容:见书 保障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
发展权、人身权利、生命健 康权、人格尊严权等 注意保护主体:学校等教育 机构
社会保护
内容:见书
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涉及社会文化保 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 和精神权的保护等
认清保护主体:除去公检法以及其他司 法行政部门、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学校 等教育机构之外的一切个人、企业、组 织等
司法保护
内容:见书 保护主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 等 保护对象:只针对违法犯罪的未 成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未成年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意义:
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
有助于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
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体系。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
作用:①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②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家庭保护、学校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基本内容是:
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监护的职责;②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③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⑤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
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④保护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