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汽车厂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广西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广西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广西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广西汽车市场经历了持续增长。

本文将对广西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2. 当前广西汽车市场概况
广西汽车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汽车销售量和注册量年年递增。

目前,广西汽车市场主要以乘用车为主,而商用车和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 广西汽车市场的优势
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同时,广西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使用便捷性。

4. 广西汽车市场的挑战
尽管广西汽车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广西的汽车物流成本较高。

其次,广西汽车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包括来自其他省份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

5. 广西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广西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此外,汽车共享和出行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将对广西汽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6. 总结
综上所述,广西汽车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广西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板,文档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东风汽车的发展前景

东风汽车的发展前景

东风汽车的发展前景 一、实践目的和意义通过大一一年对会计的学习,我们经历了由刚入校时对会计基本理论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已搭建起一个基本框架这样一个阶段,而随着知识的累积,我们对会计学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及学习方式。

在我们的理解中,会计同语言一样,是一种“交流工具”,只不过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在经济领域。

这就注定了会计对于我们而言是需要同语言一般的反复使用才能更好的掌握的,仅仅是记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但在平日的学习中,没有了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甚至没有相应的实物支持,我们与会计工作的联系仅仅是在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时给出的案例。

这些例子相比于课本中繁多的文字描述显得“势单力薄”,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理论知识的相对抽象对学习产生的一定影响。

同时,通过这一年参加的各项与会计相关的活动,更加激发了我们对企业管理,运营和投资方面的兴趣,打破了我们从不关心时政和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观念,培养了我们对行业当前形势和企业管理目标的分析能力,以及辅助领导者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运用上述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暑假,我们针对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优劣势的分析,并针对该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目标,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自己的规划。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成果。

二、实践成果展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年报数据东风汽车财务分析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2009 年上半年,东风汽车全国销售609.9 万辆,同比增长17.7%,其中乘用车累计销售453.4 万辆,同比增长25.6%,商用车累计销售156.5 万辆,同比下降0.5%,商用车中轻卡累计销量为74.5 万辆,同比增长6%。

汽车销售9.49 万辆,同比下降9.5%;其中轻卡销售7.48 万辆,同比下降6.3%,行业排名继续保持第二,轻卡中皮卡销售1.96 万辆,同比增长18%,国内市场行业排名保持第一;客车及客车底盘销售1.25 万辆,同比下降29.4%,其中客车底盘销售1.19 万辆,同比下降27.6%,行业排名保持第一;SUV 及MPV 销售0.77 万辆,同比增长2.3%。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壮大。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企业间竞争激烈。

这些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一席之地。

与之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升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巨大,需求旺盛,这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型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渐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智能化和环保要求上。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将迎来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汽车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分析汽车行业。

首先,从现状来看,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外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汽车销售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以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

同时,汽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型汽车产品不断涌现,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前景来看,汽车行业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将推动汽车行业向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要趋势,同时也将提高汽车制造技术的水平。

其次,智能化技术将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

再次,共享经济的兴起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汽车共享、出行服务等新业态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习惯。

总的来说,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然而,汽车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保压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共享经济的崛起。

所以在未来,汽车制造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明
确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

2024年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

挑战:共享出行市场面临监管压 力,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合规经营
补贴政策:政府 对购买新能源汽 车给予补贴,促 进新能源汽车市 场的发展
排放标准:政府 制定严格的排放 标准,推动汽车 行业向低碳化、 环保化方向发展
产业政策:政府 鼓励汽车行业技 术创新、转型升 级,提高产业竞 争力
税收政策:政府 对汽车行业实行 税收优惠,降低 企业成本,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注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投资者应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 会。
关注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保有 量的增加,汽车后市场将迎来更 大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应关注相 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2024年汽车行业市场增长预测 投资热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 投资风险:市场竞争、技术更新、政策变化等 投资建议:关注行业趋势,选择优质企业,分散投资风险
共享化:共享汽 车市场将继续扩 大,共享出行将 成为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
定制化:个性化 定制服务将逐渐 普及,满足不同 消费者的需求
电动汽车需求持 续增长
自动驾驶汽车逐 渐普及
共享汽车市场不 断扩大
传统燃油汽车需 求下降
传统车企与新兴车企的竞争
燃油车与电动车的竞争
国内车企与国外车企的竞争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的竞争
关注共享出行市场:共享出行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投资者应关注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 利能力。
关注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投资者应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竞 争关系,寻找投资机会。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20XX
电动汽车市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为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投资前景广阔 共享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行业的现状1.1 产销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自2009年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1.2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革新。

智能化、电气化、互联网化等技术在汽车行业得以广泛应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成为新的行业热点。

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也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1.3 市场竞争由于汽车行业利润丰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外众多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企业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汽车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品牌竞争力。

二、汽车行业的前景2.1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

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将成为新一代汽车的主流。

2.2 智能化驾驶技术的突破智能化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面貌。

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驾驶安全性、行车效率和出行体验。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智能化驾驶有望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3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模式。

网约车、共享汽车等新业态快速崛起,消费者的车辆使用需求开始向共享化倾斜。

共享经济模式与智能驾驶技术相结合,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环境问题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传统燃油车的尾气排放。

加大环保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3.2 竞争压力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品牌竞争、价格竞争等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一、引言汽车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前景。

二、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流选择。

2.智能化技术创新迅速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3.共享出行模式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如网约车、共享汽车等。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汽车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对节能减排和交通拥堵有积极影响。

4.碳中和行动加速进行全球范围内,碳中和被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正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以实现对环境的更友好。

三、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因素使得汽车需求不断增长。

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并进一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和消费中心。

2.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措施等各种手段,促进市场发展。

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将占据更大比例。

3.智能化技术应用广泛中国汽车行业正积极引进和应用智能化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

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绿色制造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制造业致力于实现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理念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四、汽车行业的前景展望1.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在减排、节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增长。

2024年中型车(B级车)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中型车(B级车)市场前景分析

中型车(B级车)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中型车(B级车)是一类汽车,具有适中的尺寸和价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中型车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潜力、竞争环境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概况中型车市场是汽车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中型车作为他们的出行工具。

中型车的尺寸适中,既具备了较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又具备了较低的油耗和价格。

这使得中型车市场持续保持着较高的销量,并且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市场潜力中型车市场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长空间:虽然中型车市场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中型车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未来随着人们对于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型车市场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2. 市场细分:中型车市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入门级、豪华型、运动型等不同的子市场。

不同消费者对于车辆性能、配置和价格的需求有所不同,这为中型车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机会。

3. 新能源: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型车市场可以扩展到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于环保的需求。

竞争环境中型车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对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品牌竞争:各大汽车品牌都在中型车市场有所布局,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品牌与小众品牌的竞争。

消费者在选择中型车时,通常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这对于小众品牌来说是一个挑战。

2. 技术竞争:中型车市场对于汽车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安全性和驾驶辅助技术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期望。

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最新的技术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价格竞争:中型车市场的价格与性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价格过高可能会限制销量,而价格过低可能会导致利润压力。

汽车制造商需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合理的价格竞争力。

发展趋势中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化:未来中型车将会更加智能化,包括智能驾驶、车联网和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各大车厂前景分析1. 通用通用的优势很明显。

首先是政策集中,相对于国内其他外资汽车公司而言,通用是唯一的只与一家公司合资的汽车公司,哪怕是五菱汽车,也是借上海通用的途径实现的。

因此,通用的市场反馈速度是全国最快的。

通用推出的车型,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成功的车型能够很快的占领大部分市场,失败车型又能够很快消化成本,转产其他车型,这不能不说是通用具有高超的营销能力。

其次,本土化充分。

从车型开发到管理层,通用从一开始本土化实现比较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因此,当其他车厂忙于控制成本的同时,通用在成本上具有相当大的先发优势;通用的车型,在车迷中的口碑都一般,但是在市场上销售却比较好。

通用的劣势是,首先,在车型多元化的同时,缺少精品车型来提升企业形象。

通用的车型太多了,但是大多数来自已经被并购的韩国大宇,这些车型的设计水平和内资价值都不能与曰欧厂商的一些精品车型相比,当中国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开始追求品牌价值的时候,通用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机。

其次,母公司的走弱。

由于劳资原因,通用的母公司美国通用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导致其不得不通过出售一些子公司和改变一些战略投资来挽救母公司,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上海通用,甚至逼走了上海通用的总裁,由于上海通用的本土化战略很成功,改变这种战略是相当危险的。

2. 大众说起大众,可能所有的人都不看好。

大众在世界上属于一流车厂,但是不属于顶级公司。

按照规模而言,低于通用、福特、戴克和丰田;按照品牌价值而言,也不是奔驰、宝马等传统高档品牌的对手。

由于德国的特殊情况以及出身宝马前总裁的毕瑞德的个人追求,大众已经开始远远走离了"很多人的车"其德文名称的真正含义,而走向了高端、奢侈之路。

因此,帕萨特开始渐渐地和宝马5叫劲,捷达一上市就拿宝马3作参照物,还有一个辉腾,一方面说自己属于内敛的富翁,另一方面不忘了在各项配置上超越双B。

虽然说,大众的这种做法在德国市场还算过得去,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却受到了冷遇。

我们也可以理解大众,因为立足于德国而言,追求高端是对的,因为大众无法承受低附加值和昂贵的劳动力之间的价差。

回过头来看大众中国,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大众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南北大众也是泾渭分明,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

这使得大众苦不堪言,两个合资公司,两套管理班子,两套营销渠道,两个品牌开发渠道,天哪!这要浪费多少资源,这要有多少内讧!!这是大众的最大的劣势。

其次,大众的产品线并不丰富,主流车型里面从GOL、FOX到POLO到GOLF(JETTA)到PASSAT屈指可数,TOURAN和TOURAG虽然好,但是在中国不符合国情,这和通用、丰田动辄十几个车型,6、7个品牌相比劣势很大。

第三,很关键的一点,长期以来大众并不重视中国这头CASH COW。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利润,弥补了大众全球的疲软,2003年中国利润甚至占到了大众全球的80%,虽然大众一再强调这是由于A5,B 6,C6等车型的开发费用占了大多数成本,但是中国CASH COW受到的关注确是相当少的。

新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推出总是比别人晚了至少一代,大众渐渐发现,想通过宝来、POLO 再次创造桑塔纳、捷达的奇迹已经不可能。

因此,老捷达,桑塔纳至今是大众的中国主力,这种现象并不是大众想看到的,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停产这两款曾曾祖父型车型,大众在中国的销量会被腰斩!GOD!再谈上海大众,现在很难说上海大众当初放弃B6是错还是对,因为这是个恶性循环。

高技术转让费=高车价=低销量=高成本=低利润,为了获取足够的利润,德国大众不得不索取更高的技术转让费,恶性循环又开始了。

但是上海大众的战略转型似乎还有一丝起色,那就是本土化,不渣干已有平台的每一滴油,誓不罢休。

因此才会有领驭和POLO GP。

从领驭的销售而言,似乎是成功的,但是长远来看,如果在技术和车型上得不到突破,这种发展又是不可持续的。

再谈一汽大众,我坦言一汽大众是我最看不起的车厂。

手中握有一大堆经典车型,却从来没有真正领导过市场,还要不计成本争夺车型,有意地使得自己和上海大众的曰子都不好过。

要了奥迪,要了高尔夫就算了,居然还要帕萨特B6,大哥,你省省吧。

这种做法其实是浪费上海大众的广告投资,一般消费者谁分得清B5,B6的?到时候大声一喊,我的B6比你B5先进,痛快是痛快,但是无意中在损害大众集团的整体利益。

官僚化、错误的营销,对市场反应的冷淡,使得一汽大众还有很多苦要吃。

前期不计成本的索要车型,已经体现在速藤(JETTA a5)的天价上了,一汽大众似乎也陷入了一个成本怪圈,好车型=高成本=高价=低销量。

如果真正整合两个大众绝对是德国大众的烦恼,其实也许当初有了上海大众后根本就不应该有一汽大众。

3. 本田、丰田实话实说,本田和丰田绝对是汽车市场的成功者,两者的几乎每一款车型,都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这和曰本人市场敏感度和精细化管理十分不开的。

本田、丰田又具有相当高超的协调能力,当大众为了南北大众如何协调苦恼的时候,本田、丰田却能够在众多合资对象中左右逢源,而且曰本人对于合资厂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

本田从摩托车开始就开始试探中国市场,1998年的广州本田雅阁上市可谓"十年磨一剑" 。

曰本人营销玩得很好,第一个在中国市场搞饥饿营销,第一个实现全球同步换代车型,定价上,总能够比对手低一点。

本田的车型比较均衡,没有特别差的或者特别不适合中国市场的,因此仅仅靠雅阁、飞渡就支撑起了中国市场,接着的civic,accura等等,每一部都是炸弹,靠着稳定的质量步步为营,使得大众等欧洲厂商心惊肉跳。

丰田是很可恶的小鬼子的代表。

80年代初,当中国邀请丰田参加中国汽车产业的开发的时候,丰田一口气拒绝,给大众吃了20年的免费肉包子。

后来当发现自己不合算的时候,马上调整策略,把几乎所有成功的车型都扔了过来。

花冠、皇冠、锐志、佳美、普瑞斯、霸道……这些车型设计和外形都让中国消费者难以抗拒。

丰田的成本控制很好,压力很小;在合资公司的控制力很充分,市场反应快。

车型太多了,可以慢慢的和通用、大众玩。

无论是玩降价和玩花样,丰田都有优势。

最后不得不说下曰本人的劣势,就是曰本血缘。

中国人和曰本人原本在20世纪70、80年代有过一段互相比较信任的蜜月期,我个人也很希望,这种情况能延续下去。

但是曰本对于中国人民感情的漠视,对于侵华史实的否认,尤其是最高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参拜甲级战犯以及出言不逊,已经挑起了中国人很大的敌视心理。

曰本车虽然说在中国卖得很好,但是实话实说,原本可以卖得更好的,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受到过良好精英教育的中国青年开始具有购买能力,他们具有判断能力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势必产生很大的抵制思想。

我个人也坚决抵制曰货,我不号召大家抵制,因为这是个人选择的事情,但是我自己做起,不会选择曰本车。

4. 现代韩国人是精明的、具有吃苦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因此虽然差不多和一汽、上汽同时间起步,现代汽车已经是世界主要车厂,但是一汽和上汽甚至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车间。

韩国人的优势在于价格,如果不看价格,所有的韩国车肯定进入倒数行列。

但是正是这种价格优势,使得韩国汽车获得了相当高的性价比,也打乱了整个中国市场。

没有伊兰特,桑塔纳3000还在卖18万。

因此,虽然很多人嘲笑购买了伊兰特的车主没有品位,但是我觉得这些车主都是精明的,因为伊兰特的确具有很大的性价比优势,作为家用车,德国车光着脚都赶不上。

因此,韩国人可以很骄傲的、很从容的在中国市场玩一把。

其次,韩国车的换代时间也是相当快的。

就像三星手机一样,韩国人能够很快地把一些时尚元素放进汽车,然后用比别人快很多,便宜很多的价格,迅速扔给消费者,一大批被德国车迷嘲笑为不懂车的中产阶级,很快中弹,使得韩国车的销量很好。

理由很简单,中国80%以上买得起车的人都不懂车。

但是要说北京现代成功为时过早,韩国车低质廉价的形象很难改变。

雅阁可以冒充高档车,但是索纳他永远不行,哪怕你配置在丰富,发动机数据再好看,有钱的主根本不会考虑。

因此,每次韩国人小心翼翼的试图跨越级别定个高价的时候,都是惨败。

索塔纳、索纳塔nf以及刚上市的雅绅特都遭到冷遇。

也许有一天,北京现代可以直接改名为北京伊兰特。

我觉得韩国人除了刻苦开拓之外,还需要一些包容的心态。

由于民族心理的狭隘,韩国车也透出了精致而不大方的感觉。

能够真正包容世界对于韩国人来说很重要,开放国内市场,把汽车融入世界对于韩国车的进一步发展很重要。

5. 国产品牌相比韩国人,中国人短视,做事情不精致,开拓精神差(对不起,我是实事求是分析,没有贬低国人的意思),因此搞了几十年,总是落后于别人。

这一点中国汽车尤其和中国足球类似。

甚至在远远落于当初的同伴之后,中国汽车甚至还在讨论要不要民族名牌,龙永图甚至幼稚地认为,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品牌发展国有品牌。

老兄,你疯了!!!当一个国外品牌沦落到被中国人收购的时候,只能是一种原因,就是他已经根本没有内在价值了。

举例,英国的MG罗孚,南京汽车收购MG罗孚的结局只能是惨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只要有这种当官的制定政策,中国汽车永远发展不起来。

奇瑞汽车目前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我要强调,我不喜欢奇瑞的做事风格,而且现在谈奇瑞的成功,也为时太早。

奇瑞具有开拓精神,市场反应快,自我研发能力相对较强,这是他的优点;但是奇瑞同时过于浮夸,喜欢放卫星,喜欢唱高调,这是很危险的一个信号(因为奇瑞的老总总归是国有企业的代表)。

因为奇瑞的成功,建立在少数几个车型身上,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型都或多或少的来自于国外。

风云、旗云是根据大众西亚特一个被淘汰的车型改的,以后无论怎么改,都还是西亚特;QQ就是大宇的MARTIZ,这个奇瑞自己肯定清楚得很;东方之子和通用大宇的景程有着95%以上的近亲关系,如果除掉这些,奇瑞就几乎不存在了。

因此,在放卫星、歌颂的同时,奇瑞老总应该每天问问自己,我们到底做的足够好了吗?此外,奇瑞要造精致车。

奇瑞的车太粗糙了,东方之子的屁股难看的让人吐,QQ开了一年后,油漆就失去了光泽,新上市的A520明显就是赶进度的产物。

那个难看,亏奇瑞还好意思说设计的漂亮!过于粗糙的设计,使得A520未上市就输给了兄弟中华俊捷,人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试想一下,如果奇瑞没有风云、QQ 等引进车型打底,现在的曰子说不定还没有华晨好过。

因此,奇瑞与其高歌猛进,还不如卧薪尝胆,从地盘,发动机等等最精致的角度出发,用心好好的开发经典车型,不要过于激进,成为别人的追剿对象。

从感情上讲,中国人都会支持奇瑞,只要东西足够好。

另外,模仿和抄袭总要一个限度,否则以后官司缠身,企业信誉也很重要,奇瑞耍过上汽集团、耍过通用,这种对自身形象不利的事情最好少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