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玉米一家亲

合集下载

幼儿科学教案: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

幼儿科学教案: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

幼儿科学教案: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引言作为一种古老的农作物,玉米一直被誉为“天赐之物”,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玉米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俗。

在日常生活中,与玉米有关的食品、用品、玩具等等,都能够体现出这种文化和民俗的影响。

而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引导幼儿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对于塑造孩子的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呈现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和民俗。

一、了解玉米的历史和生长特点在引导孩子了解玉米文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从玉米的基本知识开始。

幼儿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玉米的历史和生长特点,例如:1.玉米在哪些地区种植?2.玉米的形态和颜色有哪些?3.玉米生长需要哪些土壤和气候条件?4.玉米是如何生长、开花和结籽的?通过介绍这些基本知识,幼儿可以对玉米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也能够学习到一些科学知识。

二、了解玉米民俗的起源和传承了解玉米文化不仅仅是对一种农作物的了解,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丰富的民俗和传统。

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地区,玉米文化和民俗已经流传了几百年。

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利用绘本、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玉米文化和民俗的情节。

1.玉米的神话传说: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玉米被视为一种神灵,有着丰富的神话和传说。

例如,有一种叫做“麻姑耕田”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巫女种玉米、收玉米、磨玉米、煮玉米,最终做出了美味的小米粥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传说,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人们是如何在玉米文化中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体系的。

2.玉米制品的制作:玉米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些地区,人们利用玉米的芯、叶、柄等所有部分,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物品。

例如,玉米芦笙、玉米面团馍等等。

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制作一些玉米手工制品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玉米文化带来的乐趣。

3.玉米节日的庆祝: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有一些玉米文化和民俗的节日,例如,“七月半玉米节”。

小班科学玉米一家亲教案

小班科学玉米一家亲教案

小班科学玉米一家亲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玉米一家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玉米制品及其生长过程。

2、乐于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

3、在剥玉米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玉米棒、煮熟的玉米、玉米饼、玉米面粥、玉米花。

2、玉米生长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1、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2、出示玉米实物,幼儿边剥玉米边观察玉米,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玉米的外形特点)教师小结:玉米的外形是长长的,像一根棒棒,从根到尖逐步变细;玉米粒是一列列排的,掰开来是一粒粒的;玉米有很多种,颜色上分有黄玉米、紫玉米、彩色玉米等。

3、讲一讲玉米的生长过程。

(1)出示课件(玉米成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玉米的生长。

(2)玉米田里的玉米茎是怎样生长的.?玉米的头上还有什么?(3)玉米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呢?教师介绍:玉米有雄花和雌花,雄花长在最顶端,风一吹,就会飘下花粉,雌花和雄花的花粉碰到一起,授粉后越长越大就慢慢长成玉米,长成后的玉米头上还有着玉米须,当玉米成熟,就可以采收了。

看,剥开玉米苞片,是一颗颗黄澄澄的玉米粒呢!4、玉米全身都是宝。

(1)玉米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食物,人们都非常喜欢,也很有营养。

你们吃过玉米做成的食物吗?(幼儿回答)(2)出示玉米做成的食物视频,引导幼儿说一说,玉米是怎样变成这些好吃的东西的?教师小结:玉米也叫苞米,它可以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玉米须还可以煮茶,清凉可口,可以消暑,还可以清除肠胃里的细菌,保持肠胃里的清洁。

玉米杆还可以产生沼气,也可以当做燃料使用,玉米叶可以喂牲畜,作为牲畜的食物。

玉米真是个宝呀!大家快来尝尝吧!5、食物品尝会。

亲子玉米活动策划方案

亲子玉米活动策划方案

亲子玉米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亲子玉米活动是一项旨在促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拉近亲子之间距离的活动。

通过参与亲子玉米活动,父母和孩子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密与温暖,同时在体验中增长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形式与时间地点1. 活动形式:亲子玉米活动主要以户外实地参观、亲子游戏和亲子制作为主。

2. 活动时间: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我们将在周末的上午9点至下午4点的时间段内进行活动。

3. 活动地点:可以选择农场或农村地区进行,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玉米种植与收获的过程。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1. 参观玉米田:活动开始前,我们将邀请专业的种植户和农农场主进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玉米的种植过程、生长环境和采收方式。

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行采摘玉米,并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成果。

2. 亲子游戏: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我们将安排一系列的亲子游戏,如“踩玉米皮比赛”、“玉米串串挑战”、“玉米种植模拟比赛”等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还能增加亲子之间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3. 亲子制作:在亲子制作环节,我们将准备好足够的玉米材料和工具,引导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玉米食品或手工艺品。

例如,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制作玉米糕、玉米蓉饼或玉米面做成的玩具等。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活动物资准备1. 玉米材料:准备足够的新鲜玉米供孩子们采摘和制作,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刀具、切割板和烹饪工具,确保安全和方便操作。

2. 活动场地:选择开阔的农场地区或郊区,确保能够供孩子们游玩和参观,同时也要预留出一些空地用于亲子制作。

3. 活动物资:准备亲子游戏所需的道具和奖品、玩具以及亲子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等。

五、活动宣传与报名1. 宣传渠道:通过社区、学校、幼儿园的通知栏、家长群等途径宣传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报名方式。

2. 活动海报:设计一份精美的活动海报,用于宣传和张贴在各种宣传渠道上。

幼儿园玉米主题教案小班

幼儿园玉米主题教案小班

幼儿园玉米主题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玉米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等。

•培养幼儿对玉米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保护意识。

•鼓励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表达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玉米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纹理等。

2.玉米的生长过程:播种、生根、发芽、生长、收获等。

3.玉米的用途:食用、种植、加工等。

三、教学准备1.玉米模型或实物。

2.玉米的图片或简笔画。

3.盆栽土和玉米种子。

4.玉米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玉米的外观特征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玉米模型或实物,询问他们对玉米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观察与描述(15分钟)•让幼儿仔细观察玉米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外观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提示幼儿关注玉米表面的颗粒和纹路。

3. 游戏体验(20分钟)•分发玉米的简笔画,让幼儿用彩色蜡笔或颜色纸剪出相同的形状和颜色,从而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课时:玉米的生长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玉米的外观特征,与幼儿分享他们观察的结果和描述的收获。

2. 知识讲解(10分钟)•使用图片或简笔画向幼儿展示玉米的生长过程,简单介绍播种、生根、发芽、生长和收获等阶段。

3. 角色扮演(20分钟)•分组让幼儿模拟玉米的生长过程,扮演农民、种籽、土壤等角色,体验不同阶段的玉米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讨论并表达他们在扮演中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课时:玉米的用途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玉米的生长过程。

2.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玉米的用途,如食用玉米、种植玉米、加工玉米等,并与他们分享相关资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制作玉米粘贴画(25分钟)•提供玉米的图纸和彩色纸、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剪刀剪下玉米模型并用胶水粘贴在图纸上,让幼儿亲手制作玉米的粘贴画,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拓展•对整个教学过程做简要总结,强调玉米的重要性和我们身边与玉米相关的事物。

玉米小班社会教案

玉米小班社会教案

玉米小班社会教案教案标题:玉米小班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玉米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玉米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观察和描述玉米的外观和特征。

3. 分组合作,进行玉米种植模拟活动。

教学准备:1. 玉米的图片或实物。

2. 幼儿园园地或花盆。

3. 玉米种子。

4. 小铲子、水壶等园艺工具。

5. 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协助。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并描述他们对玉米的了解。

- 展示玉米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和特征。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玉米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 解释种植玉米的基本步骤和需要的条件。

3. 观察和描述(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玉米实物或图片。

-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手中的玉米的外观和特征。

-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帮助他们扩展描述词汇。

4. 种植模拟活动(2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花盆和一些玉米种子。

- 引导幼儿按照讲解的步骤,一起种植玉米。

- 让幼儿亲自动手,使用小铲子挖土、放置种子、浇水等。

- 鼓励小组内的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种植过程。

5. 总结(5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种植的玉米。

-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 结合幼儿的回答,总结玉米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观察和描述其他蔬菜或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组织户外参观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真实的农田种植过程。

3. 制作玉米手工,如剪纸、画画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表达对玉米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记录,评估他们对玉米的了解程度。

3. 对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小班玉米的教案

小班玉米的教案

小班玉米的教案
教案标题:小班玉米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玉米,了解玉米的外观和特点。

2. 培养孩子对玉米的兴趣,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

3. 提高孩子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准备
1. 玉米、玉米叶、玉米秸秆等实物或图片。

2. 玉米的种子和玉米芯等。

3. 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教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玉米和玉米制品,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讨论玉米的外
观和特点。

2. 讲解: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玉米的种子、叶子、秸秆等部分。

3. 操作:让孩子们观察玉米、玉米叶、玉米秸秆等实物,让他们用手触摸和感
受玉米的质地和特点。

4. 创作:让孩子们用玉米的种子和玉米芯等制作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
力和创造力。

5. 总结: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玉米的特点和用途,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对玉米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老师观察孩子们在操作和创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参观玉米地,让他们亲身体验玉米的生长过程。

2. 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让孩子们在家里种植玉米,培养他们的爱护和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
1. 老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孩子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总结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小班优质科学教案《玉米一家亲》

小班优质科学教案《玉米一家亲》

《玉米一家亲》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玉米,了解玉米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玉米,了解玉米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玉米的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玉米实物、玉米图片、玉米加工品等。

2.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玉米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的外形特征。

邀请幼儿发表自己对玉米的认识。

2.环节一:认识玉米教师向幼儿介绍玉米的组成部分,如玉米粒、玉米须、玉米皮等。

邀请幼儿触摸玉米,感受玉米的质地。

教师出示玉米图片,让幼儿找出玉米的各个部分。

3.环节二:玉米的用途教师向幼儿介绍玉米的用途,如食用、饲料、工业原料等。

邀请幼儿举例说明玉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4.环节三:动手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画纸和彩笔。

教师提出任务:请每组画出一幅玉米的画,要求画出玉米的各个部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画作。

5.环节四:玉米拼图教师将玉米图片剪成若干块,分发给幼儿。

教师提出任务:请幼儿合作将剪碎的玉米图片拼凑完整。

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幼儿完成拼图。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和拼图成果。

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7.结束语教师宣布下节课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玉米,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2.家长协助幼儿用玉米制作一道美食,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亲手触摸和观察玉米,使他们对玉米有直观的认识。

设计互动环节,如“玉米知识问答”,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加深对玉米的理解。

2.教学难点补充:教师通过分解玉米的结构,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玉米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理解玉米的各部分功能。

玉米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玉米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玉米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帮助孩子们发展好奇心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理解自然界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玉米的小班科学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教案概述:主题:玉米年龄:小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玉米是一种植物,并能认识它的不同部分。

2.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好奇心,鼓励他们提问并尝试回答问题。

3. 建立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材料:1. 玉米植物模型或图片2. 实物玉米或图片3. 玉米种子4. 黑板或白板5. 彩色笔或粉笔6. 幼儿绘画纸和颜料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将展示一幅描绘玉米植物的图片,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引导幼儿回答,引发他们对玉米植物的好奇心。

2. 探索(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实物玉米,鼓励他们用手触摸并描述玉米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提问:“玉米有多少层皮?你们能数出来吗?”引导幼儿一起数数玉米的皮层。

3. 讨论(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简单的玉米植物结构图,包括根、茎、叶和果实。

教师向幼儿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并鼓励幼儿互相分享他们对每个部分的认识。

4. 种植(15分钟):教师向每个幼儿分发几颗玉米种子,并给予一小片肥沃的土壤和一个透明的种植容器。

教师指导幼儿将种子种在土壤中,并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5. 制作艺术作品(15分钟):教师请幼儿用颜料和画笔绘制玉米的图画,鼓励他们用想象力丰富作品。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学习内容,综合之前的讨论和实践经验。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的新事物,并强调玉米作为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这堂关于玉米的小班科学课程很成功地激发了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幼儿们积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观察、提问和互动交流来深化他们的理解。

其中一项成功的方面是通过实物玉米及其种子的观察,激发了幼儿的触摸感知能力,并培养了他们对形状和颜色的敏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玉米一家亲
小班科学活动:玉米一家亲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玉米制品及其生长过程。

2.乐于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

3.在剥玉米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煮熟的玉米、玉米饼、玉米面粥、玉米花。

2.玉米生长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2.出示玉米实物,幼儿边剥玉米边观察玉米,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玉米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玉米的外形是长长的,像一根棒棒,从根到尖逐步变细;玉米粒是一列列排的,掰开来是一粒粒的;玉米有很多种,颜色上分有黄玉米、紫玉米、彩色玉米等。

3.讲一讲玉米的生长过程。

(1)出示课件(玉米成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玉米的生长。

(2)玉米田里的玉米茎是怎样生长的?玉米的头上还有什么?
(3)玉米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