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合集下载

新疆土壤侵蚀格局及其空间结构分析

新疆土壤侵蚀格局及其空间结构分析
complex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lear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tensity in Xinjiang, and the weak (mild and light) soil erosion is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he alluvial fan to the edge of the basin. The strength (moderate, strong, and extremely strong) is that of soil and water. Loss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rivers, sinks, settlements and oasis cultivated area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which the slightest and lightest soil and water loss were the main areas, accounting for 21.16% and 13.88% of the total area, which was the focus of regional water and soil erosion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mensions show that the landscape of soil erosion in Xinjiang has a good fractal structure (R2>0.7),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different soil erosion intensity is: microscopic (1.755)> mild (1.587)> moderate (1.586)> intensity (1.569)> Extreme Strength 观具有良好分形结构 R2>0.7 不同水土流失强度的分形维数依次为 微 度 1.755 > 轻度 1.587 > 中度 1.586 > 强度 1.569 > 极强度 1.551

伊犁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风险观测野外台站成功建设并运行

伊犁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风险观测野外台站成功建设并运行

俨犁河洗域啖态层琢境凤险现测I 野外台站成功建徴弄运行伊犁河是我国最主要的跨国界河流之一,是我区最大的内陆河流。

其流域水质总体良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防控的压力也愈发凸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最大的跨国界河流,伊犁河肩负着两国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三重需求。

鉴于此,依托中央水环境专项资金支持,2017年由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环保局开始共同建设伊犁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风险观测野外台站(以下简称野外台站)。

其目的在于通过观测与试验,实现对全流域生态、陆域、水域等各类环境相关要素进行长期野外观测,建立长期、有效的全流域生态、水环境要素观测体系,构建流域基础环境信息平台,开展全流域科学研究工作,为国家在跨界河流水环境管理中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截止目前,该野外台站基础设施、设备、人员等已按相关要求建设、配备完毕,2019年开始试运行,并开展了大部分相关项目的观测。

根据野外台站观测方案的要求,新疆环科院于2019年8月开展了为期12天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野外观测。

此次观测任务主要针对伊犁河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及伊犁河全流域水质、水生、底栖、土壤、植被进行采样分析,采样工作覆盖了伊犁州8个县和2个市(伊宁市和霍尔果斯市),在伊犁河全流域共布设24个采样点。

2020年,新疆环科院与伊犁州生态环境局将持续进行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野外观测,依据相关观测制度,全面、规范开展野外台站的相关观测和研究工作,分中期和年终分别出具相应的监测报告,形成流域环境基础信息监测成果,并着手构建伊犁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风险应急基础信息平台,将所有观测的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实现随时搜索、分析、成图等功能,为伊犁河流域风险管理和预警提供详实信息。

伊犁河流域绿洲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评价:以伊宁市为例

伊犁河流域绿洲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评价:以伊宁市为例

伊犁河流域绿洲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评价:以伊宁市为例唐利华;张永福【摘要】为伊犁河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根据伊宁市2009-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以1km×1 km的单元网格进行系统采样,借助GIS技术与半方差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对2013年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空间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2013年,伊宁市土地利用/覆盖存在风险集中在耕地、牧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三者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83.14%;2)土地利用结构与数量变化复杂,耕地、园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是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形式,突出表现为耕地锐减与建设用地大幅扩展;3)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逐年上升,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4)伊宁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分异显著,伴随建设用地扩展,高生态风险区由北向南逐渐转移,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潜在的生态风险.【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4【总页数】6页(P165-170)【关键词】伊犁河流域;绿洲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生态风险;伊宁市;新疆【作者】唐利华;张永福【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F301.24生态风险是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无法预料的因素和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对该生态系统及其部分结构造成影响,最终破坏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功能,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削弱承受外界风险的能力。

其产生的原因带有客观不确定性、危险性和内在价值性。

土地利用以景观尺度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地揭示生态系统的作用方式和健康受到人类影响程度,并反映人为活动与自然环境变迁间的相互作用[1-2]。

疆伊犁新垦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分析课件

疆伊犁新垦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分析课件
疆伊犁新垦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分析
3.结果分析
磁化率参数整体分析 各剖面的土壤质量磁化率(X)中,最小值为
46.66×10-8m3/kg,最大值为119.39×10-8 m3/kg,平均值为73.59×10-8 m3/kg,变异系 数为26.24%。 各剖面所有的土壤样品的频率磁化率(Xfd﹪)中, 最小值为0.41,最大值为7.98,平均值为 2.3527,变异系数为73.59(%)
➢ 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农业新垦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分 析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灰钙土土壤磁化率的变化特 征,尝试探索不同土地利用对灰钙土土壤磁化率的影 响。
疆伊犁新垦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分析
2.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区域概况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气候温
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0.4℃,年降水量417.6mm,山区600mm, 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 农业示范区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北部,伊犁河 南岸和中天山西端的乌孙山北麓倾斜平原区。
粉粒 -0.58 0.538 0.282 0.611 0.067 0.4
沙粒 0.571 -0.702 -0.355 -0.618 -0.334 -0.443 注:* 显著水平为0.05, **显著水平为0.01
C7 0.955** -0.012 0.723 -0.663
疆伊犁新垦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分析
20cm 62.39 46.66 70.63 85.81 94.02 61.65 96.64
30cm 51.73 50.44 87.41 89.08 93.6 55.36 91.42
40cm 55.79 48.21 102.09 105.24 95.21 54.29 84.31
50cm 48.64 62.28 79.4 119.39 95.11 52.88 84.03

伊犁河流域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地开发的意义

伊犁河流域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地开发的意义

伊犁河流域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地开发的意义杨玉海;陈亚宁;陈亚鹏;李卫红;徐远杰;孙慧兰【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45)0z3【摘要】通过对伊犁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对比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分析了地形、植被对土壤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伊犁河流域土壤随着海拔高度和植被变化有垂直地带性变化特征.相对来说,南部土壤垂直带谱较完整,自上而下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土壤垂直带的分布规律是: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在相同的地理位置,由于地形、植被不同土壤程度发育不同.【总页数】4页(P25-28)【作者】杨玉海;陈亚宁;陈亚鹏;李卫红;徐远杰;孙慧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9【相关文献】1.伊犁河流域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地开发的意义 [J], 杨玉海;陈亚宁;陈亚鹏;李卫红;徐远杰;孙慧兰2.华北平原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意义 [J], 谭科艳;刘晓端;汤奇峰;刘久臣;袁欣;杨永亮3.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J], 张军民4.土地开发利用中的土壤环境问题——库尔勒市申岭农场土地开发土壤环境评价[J], 玛丽亚·克热木;杨晓华;咸恩浩5.流域开发与土地管理模式——兼谈伊犁河流域土地开发与产业定位 [J], 陈亚宁;贺西安;张小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开发障碍性因素分析

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开发障碍性因素分析

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开发障碍性因素分析裴厦,章予舒,王立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 要: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及适宜性多样,发育有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沼泽土、草甸土和盐碱土。

在分析了各类土壤类型的特点与分布特征基础上,对各类土壤类型在荒地开发利用中的适宜性及限制性进行了评估。

针对该区荒地开发的历史与现实指出了在荒地开发过程中已出现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荒地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荒地资源;障碍性因素;伊犁河流域中图分类号:S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08)S3-0017-04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土地资源始终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位置。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短缺、宜农荒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新疆。

黑龙江地区的荒地资源因涝洼和低温限制难于开发。

新疆准噶尔北部和塔里木北部地区也因盐碱、干旱不易利用。

唯伊犁河流域气候适宜,水源丰沛,土壤较为肥沃,且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已基本成型。

因此,面对我国和新疆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耕地资源日益紧缺,短期内难以逆转的态势,科学合理的开发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意义深远。

伊犁河流域为多民族聚集、农牧交错地区。

区内气候温暖,水、土、草场、森林资源均占新疆之首,据中国宜农荒地资源[1]估算伊犁河流域荒地资源量大质优,一等宜农荒地占总面积的14.4%,二等地占41.5%,三等地占44.1%,其中一、二等地占宜农荒地总面积的56%。

1 荒地资源自然环境特点伊犁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最西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包括伊犁河谷地、喀什河谷地和特克斯河谷地。

地处中纬度内陆,属大陆性温带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夏热少酷暑,冬季虽冷但少严寒,春温回升迅速而不稳定,秋温下降较快。

降水较充沛,地区间差异大,山区多雷雨,积雪丰厚,冻土较深。

伊犁河谷草地坡面3种水平沟措施减流减沙效果的比较

伊犁河谷草地坡面3种水平沟措施减流减沙效果的比较

Watee C owpwvco Science and Technolopy and Economy2221年5月May.,2021 doi:10.3969/j.issn.1006-7175.202009.019伊犁河谷草地坡面3种水平沟措施减流减沙效果&比较布热比亚•吐鲁3张文太0,侯进平0(0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乌鲁木齐830004)[摘要]设计结构参数合理的水平沟措施以充分拦截径流、降低泥沙,是目前伊犁河谷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2210年5-9月在伊宁县皮里青径流观测场开展野外自然降雨实验,比较了自然草地坡面3个水平沟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

结果表明,观测期最大日降雨量为15.4mm,最小降雨量为02mm。

不同处理坡面径流小区总径流量大小为:浅沟(025mm)〉浅沟*2(2.466mm)〉深沟(2.324mm);总产沙量大小为:浅沟(2.557t//m2)〉浅沟*2(2.184t//m2)〉深沟(2.168t//m2);表明浅沟措施拦水截沙效果最差,而深沟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最佳。

[关键词]降雨量;土壤侵蚀;径流调控;集水[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75(2021)05-0057-05径流是土壤剥蚀、地形演变的不竭动力⑴O 降雨和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I^。

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70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地表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有土壤质地、入渗速率、降雨强度、降雨量、植被和坡度等[7]0地表土壤对降雨强度等外在因素的响应机制最终反映在调控效果的差异方面,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集水措施改变了原有地表侵蚀形态和微地貌形态,阻碍泥沙的产流、沉积和输移等O 例如,有学者研究了灌木林地、核桃地境的水土保持效应发现,两者均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4]O土壤退化主要由土壤侵蚀造成,伊犁河谷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是由强降雨引起的水力侵蚀[5]O水平沟措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经长期探索实践在坡地设置的水保工程措施之一,具有充分拦截径流、增加入渗、保蓄雨水、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功能帥"5];其目在于地雨水、增内土水分[14-10]o如何拦蓄径流和降低泥沙,以减少土壤侵蚀,是目前伊犁河谷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伊犁河流域水土流失对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伊犁河流域水土流失对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 摘 要】 水土流 失关 系到 生态平衡 , 使环境 恶化 。随 着伊 犁河流 域的水 土资源 的开发 并 I 】 用, 必 然给伊 犁地 区的社 会经济 、 生态环境带来新的 变化。文章 简述 了伊犁河流域 的水土流 失现状 , 分析产 生水土流 失的主要原 因和对地 区经 济、 环境 的影 响 , 并结合该 地 区实际情 况 , 提 出相 应
源 比较丰富 , 开发潜力较大。 水土资源开发引起的
水土流 失 、 土地沙漠化 、 草 场、 河谷林 退化 , 洪水 、
泥石流及 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 突出。
2 . 1 概 况
洪水来势凶猛 、流量 大造成水利设施均有不 同程
度的损失 , 生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
2 . 2 分 布
1 . 5 k g / m’ ,匹里青沟 多年平均含 沙量 1 . 5 k g / m ̄ ,
为伊犁河谷含沙量之冠 , 由于土地侵蚀 , 伊 犁河雅
马渡 站 多年 平 均 向下 游输 沙 量达 7 8 3万 t 。伊 犁 河 流 域 各支 流输 沙量年 内集 中程 度 统计 情况 , 见表 1 。 伊 犁河 干流 从 伊 宁市 到 沙 尔 布拉 克 沟 河 段 北 岸 为直 立 型 湿 陷 性 黄 土母 质 的砂 壤 土 、 亚砂土 ( 俗
水生态环境
[ 文章编号 】 1 o 0 2 一o 6 2 4 ( 2 O 1 4 ) 0 4 —0 o 4 0 一O 3
东北水利水电
2 0 1 4 年第 4 期
伊犁河流域水土流失对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罗 志 鑫
( 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 新疆 伊宁 8 3 5 0 0 0 )
渡汇入后经三道河子 出境流入哈萨克斯坦注入 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S 1 5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Ev a l u a t i o n o f S o i l Er o s i o n i n t h e Yi l i Ri v e r Ba s i n
Wa n g Le i , Ga o Ya q i , Pe ng Ya n
O U S f a c t o r s we r e ma d e ; u s i n g t h e me t h o d o f s p a t i a l a n a l y s i s t o o v e r l a y v a r i o u s f a c t o r s , a s s e s s me n t ma p o f s o i l e r o s i o n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u r v e y d a t a o f t h e s o i l e r o s i o n i n t h e Yi l i Ri v e r B a s i n,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s o i l e —

要: 根据 2 0 0 8年伊 犁 河 流域 土壤 侵 蚀 调 查 数 据 , 筛选 影 响 土 壤 侵 蚀 的 主 要 因子 。通 过 新 疆 土 壤 侵 蚀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制 作各 个 因 子 的分 级 图 , 并利 用 空 间分 析 的方 法 对 各 因子 进 行 叠加 运 算 , 制 作 新 疆 伊 犁 河 流 域 土 壤 侵 蚀 评 价
图 。 由评 价 结 果 可 得 : ( 1 ) 伊 犁 河 流域 大部 分 为 非 土 壤 侵 蚀 区域 , 该 区域 植 被 盖 度 高 , 土壤 质 地 为 壤 土 、 沙壤 土 , 降 水较 丰 富 ; ( 2 ) 平 原 区到 山 区 过 渡 的 荒 漠草 场 区 易发 生轻 度 土 壤 侵蚀 ; ( 3 ) 昭苏县、 特 克 斯 县 和 尼 勒 克 县 等 降 雨 量 较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5 2 1 5 ( 2 0 1 3 ) 1 0 蚀 评 价
王 蕾 , 高 亚琪 , 彭岩
( 1 . 新 疆 林 业科 学 院 , 新 疆 乌鲁 木 齐 8 3 0 0 0 0 ; 2 . 新 疆 林 业 勘 察设 计 院 , 新 疆 乌鲁 木 齐 8 3 0 0 0 0 )
大 的 高 山石 漠 区土 壤 侵 蚀 程 度较 高 ; ( 4 ) 霍 城 县 境 内 的塔 克 尔 莫 呼 尔沙 漠具 有 沙 质 基 质 、 植被覆 盖度极低 、 降 雨 量
少等 特 点 , 是 本 区 土壤 侵 蚀 较 高 的地 方 。
关键词 : 伊犁河流域; 土 壤侵 蚀 ; 评 价
( 1 . Xi n j i a n g Ac a d e my o f F o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s , Ur u mq i 8 3 0 0 0 0, Ch i n a;
2 . Xi n j i a n g F o r e s t r y S u r v e y&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Ur u mq i 8 3 0 0 0 0 , C h i n a )
i n t he Yi l i Ri v e r Ba s i n we r e ma d e .I t c a n be o bt a i ne d f r om t h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l t s:( 1 )t h e m os t o f t he Yi l i Ri ve r Ba — s i n a r e no n - s o i l e r o s i on a r e a, t hi s r e gi o n be i n g wi t h hi gh ve ge t a t i on c o v e r; t he s oi l t e x t ur e a r e l oa m a n d s an dy l oa m, a bun da nt of p r e c i p i t at i o n; ( 2 ) de s e r t gr a s s l a n d a r e a be t we e n Pl a i n a nd m oun t a i ns pr o ne t o s o i l e r os i on; ( 3) t h e a r e a
r o s i o n we r e s e l e c t e d .Th r o u g h t h e As s e s s me n t I n d e x S y s t e m f o r S o i l Er o s i o n i n Xi n j i a n g,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Ma p o f v a r i —
2 0 1 3年 1 0月





Oc t ., 2 0 1 3
第 1 0期( 总1 2 1 期)
Pr o t e c t i o n For e s t Sc i e n c e a nd Te c hno l o gy
No . 1 0 ( S u m No . 1 2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