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山大学博士专业课考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合集下载

博士考题——精选推荐

博士考题——精选推荐

博⼠考题1991-结构与性能1、试从聚合物的本体结构和极性扼要叙述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的条件。

相容同晶型⾼分⼦共混物和相容络合⾼分⼦共混物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测定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答: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的条件为:结构和极性上组分聚合物之间应相近或相似,或不同聚合物间能形成化学键或氢键。

相容同晶型⾼分⼦共混物是由于组成共混物的组分聚合物间相容性好且它们的结晶晶型相同,共混后不同聚合物间共同形成结晶,从⽽形成相容同晶型⾼分⼦共混物;相容络合⾼分⼦共混物是聚合物共混后能在不同聚合物间形成络合作⽤,从⽽形成相容络合⾼分⼦共混物。

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的测定⽅法有:1)将共混物溶解在溶剂中观察是否发⽣相分离;2)将共混物溶液浇铸成膜,观察膜的透明性及脆性来了解其相容性的好坏3)测Tg,观察是否只有⼀个Tg;4)动态⼒学⽅法及动态流变⽅法5)显微技术6)⼩⾓X射线衍射。

2、试根据分⼦结构和分⼦间作⽤能,论述下列各聚合物的强度、耐热性和对于内聚能密度⼩于290兆焦/⽶3的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由于它们的分⼦链上不含有极性基团,分⼦间主要是⾊散⼒,分⼦间相互作⽤较弱,加上分⼦链的柔顺性好,使这些聚合物材料易于变形,富有弹性,可⽤作橡胶,只有聚⼄烯是个例外,它易于结晶⽽失去弹性,只能作为塑料应⽤;内聚能密度⼤于420兆焦/⽶3的聚合物,由于分⼦链有强极性基团,或者分⼦间能形成氢键,分⼦间作⽤⼒⼤,因⽽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加上分⼦链结构⽐较规整,易于结晶、取向,使强度更⾼,成为优良的纤维材料或⼯程塑料;内聚能密度在290—420兆焦/⽶3之间的聚合物,分⼦间作⽤⼒居中,适合于作塑料使⽤。

3、试扼要说明分⼦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和剪切速率对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影响。

为何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熔体粘度⾼于按按该共聚物分⼦量和组成的估算值?答:分⼦量及其分布(⼀般情况下,分⼦量越⼤,粘度越⼤;在平均分⼦量相同时,在⾼剪切速率下分⼦量分布越宽,粘度越⼩)、温度(温度上升,粘度降低,刚性分⼦对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更⼤的敏感性)、压⼒(压⼒越⼤,粘度越⼤)和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对刚性分⼦链和柔性分⼦链,粘度对剪切速率和剪切应⼒的依赖性不同,柔性分⼦⽐刚性分⼦有更⼤的敏感性,即随剪切速率增加和剪切应⼒,柔性分⼦的粘度降低更明显)。

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7
体、非牛顿流体。 二、根据非晶态聚合物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说明其随温度变化表现出的 三种力学状态和两个转变温度。(8 分) 三、写出描述聚合物结晶的 Avrami 方程,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聚合物结晶过 程与该方程的符合情况如何?影响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20 分) 四、解释聚合物晶体的平衡熔点,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聚合物的平衡熔 点。(8 分) 五、指出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三种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原理。(20 分) 六、说明高分子θ态的特征以及它在高分子科学中的意义。(8 分) 七、试说明分子振动光谱在聚合物链结构和形态研究方面能提供的定性和定量信 息。(16 分)
6 时温等效原理。 ( 10 分)
7   三种聚合态研究方法。(15 分)
8 高物内容、联系。( 8 分)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2004 年博士生高分子物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20 分) 1 交联结构;2 构象、构型;3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4 液晶态、液晶;5 牛顿流
始时 PH=2,反应一段时间后 PH=4,请问此时反应程度 P 时多少? X n 为多少?
2 以双阴离子化合物为引发剂,THF 为溶剂合成线型三嵌段共聚物 SBS,引发剂 的投入量是 0.2mol,请问: 1)与合成分子量是 10 万的 SBS(S/B=1:1),则两种单体的投料量各是多少? 2)当反应进行到 30%时,由于操作不慎,体系中进入 1.8gH2O,(假设用水终止
1) 若要求起始聚合速率为 Rp=2.0×10-7mol/L·S,引发剂的浓度为多大?
2) 产物的数均聚合度 X n 为多大?
中科院化学所 2000 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高分子物理试题

中山大学物理化学试题

中山大学物理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各研究方向;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 (共30分) 填空与问答题(1):1.在绝热钢弹中, 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则( )。

(2分)(a) Q > 0, W > 0, ∆U > 0 (b) Q = 0, W = 0, ∆U > 0(c) Q = 0, W = 0, ∆U = 0 (d) Q < 0, W > 0, ∆U < 02.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 一个标准大气压, 经下列过程: (a) 恒容升温1K;(b) 恒温压缩至体积的一半; (c) 恒压升温10 K; (d) 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的一半。

上述四过程中, 终态压力最大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压力最小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高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低的是过程______。

(2分)3.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下述哪一组结论是正确的Æ ( ) (2分)(a) Q < 0, ∆H = 0, ∆p < 0 (b) Q = 0, ∆H = 0, ∆T < 0(c) Q = 0, ∆H < 0, ∆p < 0 (d) Q = 0, ∆H = 0, ∆p < 04.理想气体从状态I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II, 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2分)(a)∆F (b) ∆G (c)∆S (d)∆U5. 分子配分函数的定义为( ), 其适用条件为( )。

(2分)6.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子体系和离定域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

(2分)(a) G, F, S (b) U, H, S (c) U, H, C v (d) H, G, C v7.有四种含不同溶质相同浓度m = 1 mol⋅ kg-1的水溶液, 分别测定其沸点, 沸点升得最高的是( )。

何秋星,男,1969年5月生,副教授,博士,广东药学院药 …

何秋星,男,1969年5月生,副教授,博士,广东药学院药 …

刘丰收,男,1981年9月生,2004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获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于2009年6月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

目前本人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新型聚烯烃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和表征;应用于烯烃聚合和小分子催化反应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合成。

发表论文[1].Feng-Shou, Liu.; Hai-Bin, Hu.; Ying, Xu.; Li-Hua, Guo.; Ke-Ming Song.; Hai-Yang, Gao*.; Qing, Wu*. Thermostable α-diimine nickel (II) catalyst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drastic effects of the substituted backbone structure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branching structure of polyethylene.Macromolecules2009, 42, 7789–7796.[2].Feng-Shou, Liu.; Hai-Yang, Gao*.; Ke-Ming, Song.; Ling, Zhang.; Fang-Ming, Zhu.; Qing, Wu*.Nickel complexes bearing [N, N] 2-pyridylbenzamidine ligands: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Polyhedron2009, 28, 1386-1392.[3].Feng-Shou, Liu.; Hai-Yang, Gao*.; Ke-Ming, Song.; Ye, Zhao.; Jie-Ming, Long.; Ling, Zhang.; Fang-Ming, Zhu.; Qing, Wu*. Neutral nickel complexes chelating monoamidinate ligands: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toward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norbornene polymerization. Polyhedron2009, 28, 673-678.[4].Feng-Shou, Liu.; Ye, Zhao.; Hai-Yang, Gao.; Qing, Wu. Neutral nickel complexes with monoamidinate ligands: synthesis and oligomerization of ethylene Asian Polyolefin Workshop 2007 Hangzhou, China[5].刘丰收,伍青* 支化及超支化聚乙烯石油化工2006, 35, 303.[6].Keming, Song.; Haiyang, Gao*.; Fengshou, Liu.; Jin, Pan.; Lihua, Guo.; Shaobo, Zai.; Qing, Wu*.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Catalytic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ehaviors of Bis(phosphanyl)aminenickel(II) Complexes Containing N-Functionalized Pendant Groups. Eur. J. Inorg. Chem.2009, 3016-3024.[7].Ke-Ming, Song.; Hai-Yang, Gao*.; Feng-Shou, Liu.; Jin, Pan.; Li-Hua, Guo.;Shao-Bo, Zai.; Qing, Wu*. Ionic Liquid-Supported Bis-(salicylaldimine) Nickel Complexes: Robus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s for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in Biphasic Solvent System. Catal. Lett.2009, 131, 566-573.[8].Jieming, Long.; Haiyang, Gao*.; Fengshou, Liu.;Keming, Song.; Hao, Hu.; Ling, Zhang.; Fangming, Zhu.; Qing, Wu*.Nickel and palladium complexes bearing ortho-phenoxy modified anilido-imine ligands: Drastic steric effect on coordinated geometry, and catalytic property toward olefin polymerization. Inorg. Chim. Acta 2009, 362, 3035-3042.[9].Jieming, Long.; Haiyang, Gao*.; Keming, Song.; Fengshou, Liu.;Hao, Hu.; Ling, Zhang.; Fangming, Zhu.; Qing, Wu*.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iII and PdII complexes bearing N,N,S tridentate ligands and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norbornene polymerization. Eur. J. Inorg. Chem.2008,4296-4305.[10].Zengfang, Huang.; Keming, Song.; Fengshou, Liu.; Jieming, Long.; Hao, Hu.; Haiyang, Gao.; Qing, W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2-aminopyridine nickel(II) complexes and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toward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2008, 46, 1618-1628.[11].Hao, Hu.; Haiyang, Gao*.; Keming, Song.; Fengshou, Liu.; Jieming, Long.; Ling, Zhang.; Fangming, Zhu.; Qing, Wu*. Novel bis(benzoin) titanium catalyst for homo-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 with ethylen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Polymer. 2008, 49, 4552-4558.[12].Yong, Gao.; Hua-Ming, Li*.; Feng-Shou, Liu.; Xia-Yu, Wang.; Zhi-Gang, Sh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nzoylated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J. Polym. Res. 2007, 14, 291-296.。

中山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高分子)

中山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高分子)

中山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高分子)中山大学199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高分子)试题考试科目:无机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一、选择题(共15分)1、既能溶于又能溶于的硫化物是--------( )(a)ZnS(b)As2S3(c)HgS(d)CuS2、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主要产物---------( )(a)Ag2O(b)AgH2PO4(c)Ag3PO4(d)Ag2HPO43、试判断Ge、Sn、Pb分别与浓硝酸作用时,正确的说法是-------( )(a)三元素都被氧化成+2价(b)三元素都被氧化成+4价(c)Ge和Sn被氧化成+4价,但却Pb被氧化成+2价(d)Ge被氧化成+4价,但Sn和Pb只被氧化成+2 价4、将高锰酸钾溶液调节到酸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紫红色褪去(b) 绿色加深(c) 有棕色沉淀生成(d) 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5、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矩是4.90B.M,而在八面体强场中的磁矩为0,该中心金属离子可能是---------------( )(a) Cr3+(b) Mn2+(c) Mn3+(d) Fe2+6、CrO5中Cr 的真实氧化数为------------( )(a) 4(b) 6(c)8(d)10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b) 凡ΔGθ>0 的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c) Δr H mθ>0及Δr S mθ>0 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d) 纯单质的Δf Hθ、Δf Gθ及Sθ皆为08、食用碘盐中,碘以何种形式存在---------------( )(a) I-(b) I-3(c) IO-3(d) IO-49、如下两种异构体,比较他们的熵值大小-------------( )(a) Sθ298(丙酮)>Sθ298(氧杂环丁烷)(b) Sθ298(丙酮)>Sθ298(氧杂环丁烷)(c) Sθ298(丙酮)>Sθ298(氧杂环丁烷)(d) 不能比较10、在下列氢氧化物中,能溶于过量,又能溶于氨水的是---------()(a)Ni(OH)2(b)Zn(OH)2(c)Al(OH)3(d)Cr(OH)3二、填空题(共25分)1、以X代表卤素,则X2+2OH-0℃`XO-+X-+H2O;X2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KX(s)+H2SO4() —KHSO4+HX;X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AgX()+2S2O32-—[Ag(S2O3)2]3-+X-;X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
2.请分别讨论相对分子质量对非晶态聚合物、结晶度对结晶聚合物(高结晶度和低结晶度分开讨论)、交联度对交联聚合物和增塑剂含量对增塑聚合物(柔性链和刚性链分开讨论)的温度-形变曲线的影响。(着重讨论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流温度的变化。)(8分)
3.将某种硫化天然橡胶在300K下进行拉伸,当伸长1倍时的拉力为7.25╳105N/m2,拉伸过程中试样的泊松比υ为0.5,请根据橡胶弹性理论计算:
(3)已知涤纶的ρc= 1.50╳103kg/m3,ρa= 1.335╳103kg/m3,内聚能
⊿E= 66.7 kJ/mol(单元)。今有一块体积为2.14cm3的涤纶试样重量为2.92克,请计算该涤纶试样的体积结晶度和内聚能密度。(4分)(已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重复结构单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
高分子物理部分(75分)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1.旋光异构
6.Huggins参数
2.结晶聚合物的熔点
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指数
3.高分子液晶
8.假塑性流体
4.玻璃化转变
9.高弹形变
5.溶度参数
10.力学损耗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由于顺式聚1,4-丁二烯的结构规整度比反式聚1,4-丁二烯的高,所以它可以作为弹性的橡胶使用。()
4.共聚反应中,若两单体的竟聚率均为零,产物为交替共聚物;若两单体的竟聚率均远大于1,产物为嵌段共聚物或两种均聚物的混合物。()
5分子量。()
6.加聚物重复单元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相同;缩聚物重复单元的化学组成与单体也相同。()
7.自由基聚合反应仅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种基元反应组成。()
3.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并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9分)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
8.缩聚反应的活性中心是指其官能团的个数。()
9.典型乳液聚合中,体系的组成为单体、水溶性引发剂和水溶性乳化剂。()
10.聚合物的老化是指聚合物分子量下降。()
二.答下列问题(50分)
1.能否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为什么?(7分)
2.缩聚反应的平衡常数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试讨论在不同平衡常数范围内影响缩聚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7分)
3.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并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9分)
CH2=CHCl
CH2=C(CH3)2
NH2(CH2)6NH2+HOOC-(CH2)4-COOH
4.在乙酸乙烯酯进行自由基聚合时,若加入少量的苯乙烯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用反应式说明之)。(9分)
5.试从单体、引发剂、聚合方法及反应特点等方面对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聚9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逐渐增加;
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逐渐减小;
有些聚合物老化后龟裂变粘,有些则变硬发脆。
三.计算题(10分)
在生产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时,所采用的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的投料质量比为24:76。在采用的聚合条件下,此共聚体系的竟聚率r1=0.04,r2=0.40。如果在生产中采用单体一次投料的聚合工艺,并在高转化率下停止反应,试讨论所得共聚物的均匀性。
(1)10-6m3体积中的网链数;(3分)
(2)初始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4分)
已知玻耳兹曼常数k=1.38╳10- 23J/K。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和计算:
(1)作为塑料、橡胶和纤维使用的聚合物对内聚能密度有什么要求?(2分)
(2)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内聚能密度比顺丁橡胶的内聚能密度还小,为什么聚乙烯和聚丙烯却可以作为塑料使用?(2分)

中山大学1996年无机化学(高分子)

中山大学1996年无机化学(高分子)

中山大学1996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高分子)试题考试科目: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以上各专业所有方向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择填在括号内):(共10分)1、任意温度下都是“非自发过程”的是A.△H<0, △S<0;B.△H>0, △S<0;C.△H>0, △S>0;D.△H<0, △S>0;2、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大小正确的顺序是A.C<N<O<F;B.C>N>O>F;C.C>N<O<F;D.C>N<O>F;3、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是A.PCl5(g);B.NF3;C.SF6;D.BeCl2(g);4、按“MO”法,键级最大的是A.O2;B.O2+;C.O2-;D.CO5、不存在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的分子是A.NH3;B.对羟基苯甲酸;C.CF3H;D.HNO36、路易斯酸性强弱正确的顺序是A.BF3<BCl3<BBr3;B.BF3>BCl3>BBr3;C.BF3<BCl3>BBr3;D.BF3>BCl3<BBr3;7、晶体熔点高低正确的顺序是A.NaCl>SiO2>HCl>HF;B.SiO2>NaCl>HCl>HF;C.NaCl>SiO2>HF>HCl;D.SiO2>NaCl>HF>HCl8、路易斯碱性强弱正确的顺序是A.NH3<N2H4<NH2OH;B.NH3>N2H4<NH2OH;C.NH3<N2H4>NH2OH;D.NH3>N2H4>NH2OH;9、不属于二元质子酸的是A.H3PO3;B.H2SO4;C.H3PO2;D.NaH2PO410、氧化性强弱正确的顺序是A. HClO4<HbrO4<H5IO6;B. H2SO4<H2SeO4>H2TeO4;C. HClO4<H2SO4<H3PO4;D. HNO3<H3PO4<H3AsO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H2(g)+I2(g)=2HI(g),Kθ=50.3(713k).某状态下,P氢气=P碘=5.379×105Pa,P碘化氢=62.59×105Pa.则自发进行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选择题
自由基聚合:ps工业生产引发方法聚合原理
应力-应变曲线中材料韧性的表示方法非线性曲线下部分面积
滞后现象粘
聚丙烯加工中成核剂的作用加快结晶速率
支链对粘度的影响支链短密小
计量聚合有双基终止平均分子量
共聚合r1》1,r2《1 嵌段聚合苯乙烯-丁二烯
F》2 凝胶化凝胶点p《1
导电高分子温度变化电阻变化原因是?
ABS聚合原理自由基聚合
二、制备尼龙6和尼龙66的反应机理,各自分子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两种材料的结构及性质有何区别?
三、结晶的PET和无定型的PC在高温下经过长时间共混后,PET不再结晶,用大分子反应解释其机理?不相容的PP和PA-6能否通过大分子反应来改善其相容性,解释其机理。

四、四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分析对应材料的力学性质,破坏机理以及相应力学性能,并分析其适合作何种材料使用。

五、有一结晶聚合物,要求测试其结晶度118-124,结晶温度dsc,成核过程??,结晶过程77-80和晶面距xrd,试述测试方法及其原理,以及得到的主要数据。

一、选择题:(总其9题,以下是仅凭记忆写出)
1、在聚丙烯中加入成核剂的作用:
2、双基终止的平均分子量Mn=?
3、凝胶点方面
4、在形变曲线中,什么面积表示其模量大小
5、
二、尼龙6与尼龙66是两种常用的纤维,试述其结构对分子量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物性差异。

三、PET和PC在高温下长时间混炼,它们会熔为一体,PET失去结晶性。

(试用大分子反
应原理解释该现象)。

四、PA66与PP由于极性差异,很难相容,怎样增加它们的相应性。

(举例说明,从大分子
反应原理方面分析)
五、下图是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的形变曲线,试分别解释它们的形变过程、破坏机制、分
子结构单元的运动机制以及它们常用作何材料使用。

六、常用什么实验方法测结晶成核速度、结晶生长大小、结晶动力学及晶胞参数,并简要说
明其测试原理。

复合材料
1、什么是聚合物多相复合体系?如何克服聚合物材料的脆性?哪些主要因素影响聚合物的多相复合体系?
2、论述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列举纤维表面增强剂的特点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3、论述聚合物多相复合体系(聚合物共混物和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界面的意义(作用),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一、什么叫做多相复合材料,常用多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那些?
二、多相复合体系(聚合物增强聚合物,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原理,为了提高
纤维的增强效果,常须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试述常用的方法。

三、试论述界面在多相复合材料中的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