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导学案
19《生命生命》导学案

3、师: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在作者眼中,生命是什么,而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
【整理学案】师:请同学们规范的把本课的生字写一写。
尊桥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案
执笔:邓丽华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课题:生命生命课型:新授课课时:二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文本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的对待生命。
【自主学习】
1、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通过这三个事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有关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的名言、事例和作品。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学习重点】
读懂文中的三个事例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知识链接】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展示交流】
1、“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些字眼要强调出来?
(2)怎样的生活态度或方式才算是“好好地使用它”、“白白地糟蹋它”?
(3)我要把我的感受读出来。
2、听着这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我感受到。
《生命生命》课文导学案

《生命,生命》课文导学案《生命生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积累好词佳句。
3、课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我要认真读课文,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4、我要感悟作者对生命地考虑,明白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习重点:通过读课文,读得遍数越多越好,争取能领悟作者对生命的考虑、学习提示:我要读读下面的材料,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生命》一课的作者是杏林子,本名刘侠,自12岁起,患“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讲、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杏林子的一生积极活泼,淡泊名利,富有爱心、她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爱,我一无所有”、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19课,齐读课题(生齐读:生命生命)2、这个课题,与之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答:连用两个“生命”)预设一:好,作者连用两个“生命”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学完课文,您一定会找到答案、预设二:一看您就是做了充分的预习,学完课文之后,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我们检测一下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二、预习检查1、看着清单的第二部分,会读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特不好,同桌互相读一读吧!(互读)2、有没有读得不准确的?预设一:(生讲),能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不?(生读)全班一起读两遍(齐读)预设二:这么棒?!您来读。
(生读)看来,词语确实是会读了。
1、那画线的生字您会写了不?老师要检测一下(打开课件)请在您的写字本上把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出来吧!注意写字姿势与执笔姿势、2、写得如何呢?看答案在这,同桌交换(生检查)3、全对的举手,您们真了不起。
(六咀四语)生命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导学案【自研课导学】晨读课:40分钟目标:1、大声读《生命生命》一文,力求读通、读畅、读出感情。
25分钟2、自主识记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8分钟3、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课文课文内容。
7分钟【展示课导学】(课题:《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鼓动、茁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训练课导学一、.给下列字注音。
憩()擎()撼)动()骚()扰()茁()壮()二、.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然起敬:②糟蹋:③应许:④庸碌:三、仿照下列句子造句。
1、飞蛾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2、风筝,任你飞多高也永远受人牵制。
四、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B.无可奈何极力挣扎入木三分C.狠之入骨走头无路一模一样D.喜皮笑脸三心二义思前想后5.《生命生命》选自《》,作者本名————。
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
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2.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3.探究生命的结构和功能;4.认识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5.理解生命的变异和适应;6.了解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生命的定义–生命的基本属性:组成、结构、功能、调节和自我复制2.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的分子基础–生命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生命的组织器官系统和功能–生命的生命周期和调节机制4.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生命的分类–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适应和变异5.生命的变异和适应–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生物适应的原因和机制–生物进化的意义和方法6.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生命伦理和生命教育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理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问题;2.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研究来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和问题;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4.实验和观测法:通过实验和观测来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测验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3.通过小组演讲和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4.通过探究研究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生命科学课程内容的书籍和资料;2.生物类研究性教材和资料;3.科学博物馆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参观和实习活动;4.电子资源和网络科技的应用。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制定
01
参与度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提问和
02
回答问题。
专注度
学生是否能够集中 注意力,认真听讲
。
04
创新思维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
03
新颖、有创意的观
点和想法。
表达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想法。
作业批改及成绩记录方式
01
02
03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 业,作业是否完整、准确 。
第三课时
进行课程总结与回顾,解答学生疑问 ,布置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深入讲解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细 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组织、 器官和系统。
第四课时
探讨生命的生长与发育,包括生物的 生长过程、遗传信息对发育的指导作 用以及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基因变异等。
生命的结构与功能
详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讲解生物体的组织、 器官和系统如何协同工 作以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前知水平,并以 此为基础展开教学。
直观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 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感性认识。
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得 出结论,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
争力。
05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
教育理念更新和知识储备
更新教育理念
关注最新教育理念,如学生中心 、全人教育等,并将其融入教学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教案名称:《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环境;2.掌握生命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4.引导学生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特点,生命的分类和演化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2.生命的图片和教具;3.实验器材和化学品;4.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利用图片和教学视频引入生命的主题;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课时: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等;2.分类介绍生命的三个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菌,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分类。
第三课时:生命的进化和演化1.介绍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包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进化的种种方式等;2.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进化过程。
第四课时:生命的保护和珍惜1.讨论生命的保护意义,并提出保护生命的方法和途径;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1.多媒体结合: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引入生命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互动探究: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生命的特点和演化过程;3.启发引导: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能力;3.作业检查:布置相关作业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2.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普活动,增加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生命的特征、分类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发展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发展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
一、前置知识的讨论与概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命的定义、分类、结构等方面。
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并梳理出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生命的定义: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拥有生命?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生物,思考生命的定义。
2.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形态、习性、遗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生物进行分类讨论,了解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3.细胞结构: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器官和功能等。
通过前置知识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框架,并为后续的实验演示和研究提供基础。
二、生物钟的实验演示生物钟是指生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呈现出周期性的生理行为和生命活动的规律。
这一现象在人类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每天规律性的睡眠、饮食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生物钟的基本规律,并了解生物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实验步骤:1.选取一些实验对象,如小鼠、果蝇等,让它们在规律的环境中生活,观察它们的活动规律。
2.在24小时内给实验对象分别设定不同的环境因素,如照明强度、温度等,并记录其活动规律。
3.比较不同环境因素对实验对象生物钟的影响,探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
通过生物钟实验的演示,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钟的基本规律,感受环境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并理解生物钟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数量、分布、组成等方面。
它是维系生态平衡和生命繁衍的基础,也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我们将通过研究生物多样性来发展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
实验步骤:1.选择几种典型的生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如植物、昆虫、鸟类等。
《生命生命》导学案

19《生命生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学习准备双色笔、搜集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或故事。
学习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学案自学(一)作者介绍:杏林子,本名刘侠,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
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残障福利工作。
杏林子一生积极开朗,非常乐观,富有爱心。
她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2003年2月8日杏林子逝世。
她在生前早已提出死后要捐出躯体的心愿。
因此,在她离世后,家属经商议决定遵照她生前的遗愿,把躯体捐献给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
(二)读两遍课文,根据以下提示,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导学案
课型:交流展示课主备人:付会平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学习重难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知识链接】
杏林子(1942-2003),本名刘侠,主要成就:当选过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主要作品:散文集《行到水穷处》《杏林小记》《生之歌》等。
杏林子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可在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杏林子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她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杏林子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学法指导】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听诊(zhěn zhēn)器糟蹋(tā tà)动弹(tán dàn)外壳(kã qiào)
二、我会读。
骚扰跃动强烈欲望坚硬不屈茁壮规律震撼糟蹋短暂珍惜听诊器
三、我会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通过这三个事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合作探究】
一、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只飞蛾不停的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这只飞蛾在骚扰着作者,从“骚扰”一词中体会到什么?
2、作者捉住飞蛾以后,飞蛾是什么表现?找出相关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在杏林子手中挣扎的飞蛾仿佛在对自己说什么?对杏林子说什么?飞蛾令作者震惊了!震惊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瓜苗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找出相关句子。
2、作者连续用了两个相似的词语“竟然”、“竟”。
读出相关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3、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从这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这个事例是作者从哪个方面进行的人生思考?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这段,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句话讲了我们对待生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
态度是什么?
3、怎样叫“白白地糟蹋”?怎样又叫“好好使用生命”呢?(理解方法:联系生活讲一讲)
4、作者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比较句子:a我要对自己负责,b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比较之后你发现了什么?你又会怎样对待生命?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什么又是无限的价值?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学习了本课,大家对生命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wàng zhuó zhuàng chãn wěn zhân hàn duǎn zàn zhēn xī
()()()()()()
2、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骚扰()震动()珍惜()跃动(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踏它。
”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
3、作者认为面对人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负责的();另一种是不负责任的()。
4、积累好词佳句,课文中一些句子对我很有启发,我要把它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