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层指令

合集下载

proe常用技巧命令

proe常用技巧命令

第一章PRO/ENGINEER常用技巧PRO/ENGINEER的起始环境设定˙在开始PRO/ENGINEER设计前,可设定自已的环境――如: 图层(layer),设定、视角(view)设定、常用基准面(datum plane)设定等.※可以透过设定起始档,在启动PRO/ENGINEER时,叫用设定好的档案,减少设定所需的时间,并可增加设计的标准化.˙起始环境设定的程序(1)开启一个新的part file,并将常用的设定设好,储存此档案(2)设定选单宏文件(menu-def.pro)(3)重新进入PRO/ENGINEER˙起始环境设定练习(1)建立新零件Part →Create →输入文件名称: start(此时最好设置该档案的单位,其步骤如图一所示(2)建定内定的3个Datum planes DTM1、DTM2 、DTM3Feature →Create →Datum →Plane →Default →Done →Set up →Name→选择平面: DTM1 更改名称为: side→选择平面: DTM2 更改名称为: base→选择平面: DTM3 更改名称为: front →Done(3)设定三个常用之视角View →Orientation˙设定前视角Front →选择参考面: FRONT →TOP →选择参考面: BASE→Name →Save →储存视角名称为: front˙设定右侧视角Front →选择参考面: SIDE →Top →选择参考面BASE →Name→Save →储存视角名称为: right˙设定上视角Front →选择参考面: BASE →Bottom →选择参考面: FRONT →Name →Save →储存视角名称为: top →OK(4)设定图层Layer →Create →输入层名: layer-surface →输入层名: layer-curve →输入层名: layer-axis →按Enter键(5)File →Save →按Enter键→跳离PRO/ENGINEER(6)利用vi或notepad编辑menu-def.pro档其内容如下:@setbutton ENTERPART Start#part “#part; #Retrieve; start;\#Dbms; #Save As; ; #Erase; #Confirm;\#Part; #Search/Retr;”\其意义: 在ENTERPART指令目录下建立一名为Start part之指令,其内容为读取start档案,储存为某个档名后,将start档案从内存清除后, 再读取刚刚储存之零件文件名.(7)重新进入Pro/ENGNEER※上面所讲述的是自己设定起始环境之步骤.为使本部门的设计更加标准化,我们已经制作好了start.prt档案,你只需将它拷贝到c:\ptc\proe20\text\的目录下便可以使用预设之起始环境.在进入Pro/ENGINEER后,开启新档时,需做以下步骤:File →New →输入文件名称→copy From →选取start.prt →OK.點取它以后,選擇可用浮標點取此鍵來選取各選項中你想要的各單位組合(如右圖所示),完成后按下ok 鍵即可.圖一PRO/ENGINEER设计的观念‧使用Pro/ENGINEER设计之前,需思考建构整个零件所需的工作,可以增加零件建构的效率,并有助于后续的设变工作‧开始建构几何之前,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什么尺寸是设计的关键尺寸?―什么尺寸是可能会更动?―什么尺寸是制造需要的尺寸?―什么样的尺寸关系需要维持一定?―是否为零件族里的零件?―零件与其它零件的组合关系是什么?PRO/ENGINEER常用技巧˙开始建构前要先建立三个基准面向(Datum plane)有助于模型的建立ˋ方便选定视角与组立˙使用图层(Layer)―可以建构许多的Layer,并指定容易识别的名称,分别来存放许多不同的件―当不需要某Layer内的对象时,可以将Layer隐藏起来,以简化书面,使设计的工作进行较为简单―也可以配合Suppress/Resume的指令使用以控制Layer的On/Of ˙使用假设基准面(Datum on the fly或Internal datum)―绘制剖面时,需要绘图面与相关的参考面,通常我们会使用基准(Datum plane)来做绘图面与参考面―在特征建构的过程中以Made Datum指令建立的基准面称做假设基准面―假设基准面有以下的好处:(1)当特征建构完成后基准不会显示在屏幕中(2)因为没有先建构基准面,特征的数目较少(3)建构悬浮基准面时用到的参数为特征的参数˙有效率的使用Sketcher中的一些指令― Align: 使绘制的几何与建构的零件几何具有相同的位置尺寸― Unalign: 取消指定Align的关系― Use edge: 使用已经建构的几何之Edge― Offset edge: 使用已经建构的几何之Edge移位(Offset)一个距离― Mirror: 建构镜射的几何― Centerline与Points: 可以用来帮助限制或建构几何― Constraints: 显示与修改(Enable & Disable)绘图的限制条件˙使用Reorder指令―当建构的特征有建构次序上不适当的情形,可以以Reorder来更改次序―假使Reorder不能够顺利完成时,必须检查特征的父子关系,必要时将其它的父子关系先Reorder.―也可以进入Insert Mode在建构模型的某一个点上插入一个特征˙使用Redefine指令―当建构的特征需要修改时,并不需要删除此一特征,可以以Redefine来更改特征的属性(Attributes) 、方向(Direction) 、剖面(Section)参考几何、(Reference)等.˙使用Reroute指令―用来改变特征的父子关系,可以选择新的剖面、特征放置位置、尺寸的参考几何等˙使用Info―运用Info可以检查模型尺寸的正碓性及模型建构的过程˙使用Suppress―可以节省Regenerate的时间,并且可以使得屏幕上显示的特征较少,使得设计较为简单˙存下常用的视角―某些常用的视角,可以先将其储存起来,当需要使用时回存到屏幕中,如此可以节省调整视角的时间˙使用Start part―使用预先设定好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顺利的在自已熟悉的环境中工作,减少设定的时间.(注意:我们现在使用的Start part 是部门所设定好的,你只需要拷贝到c:\ptc\proe200i\text即可)Pro/ENGINEER组态档(Configuration file)设定(1)建立一个组态档如下:bell offhidden linegrid snap on(2)离开Pro/ENGINEER,建立一个名为”config.pro”的组态档,并加入以下内容:bell nodisplay hiddenvisgrid-snap yes(3)进入Pro/ENGINEER,选择Environment并核对新设定组态档范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vironment setting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ll no orientation trimetric display-coordinate yesgrid-snap nodisplay hiddenvis pro-unit-length unit-mm molde-tree-start n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le setu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group-dir proe\groups pro-library-dir proe\library plot-file-dir proe\plotfiles trail-dir proe\trail search-path proe\work pro-mf-param-dir proe\params train-file-path proe\wor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otter setu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EN4-LINE-WEIGHT 1PEN3-LINE-WEIGHT 1PEN5-LINE-WEIGHT 1PEN6-LINE-WEIGHT 1PEN7-LINE-WEIGHT 1PEN8-LINE-WEIGHT 1PEN2-LINE-WEIGHT 1PEN1-LINE-WEIGHT 1 Landscape-postscript-print noPlotter-command pri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rawing set up!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pany-name NTIT CAD/CAM Labblank-layer no-usrdrawing-setup-file proe\parts\a4h.dtlformat-setup-file proe\parts\a4h.dtl!provide-pick-always y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ey-defun!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pkey $F1 #view;#orientation;#default;#done-return;mapkey $F2 #view;#orientation;#spinmapkey $F3 #view;#cosmetic;#shade;#display;#done-return;mapkey $F4 #view;#repaint;#done-return;mapkey $F5 #view;#pan/zoom;#zoom inmapkey $F6 #view;#pan/zoom;#zoom out;#done-return;mapkey $F7 #view;#pan/zoom;#panmapkey $F8 #view;#pan/zoom;#reset;#done-returnmapkey $F9 #feature;#create;#datum;#coord sys;#create;#datum;#plane;#default;mapkey $F10 #Dbms;#save;;#done-returnmapkey $F11 #sec tools;#sec environ;#grid;#grid on/off;#sketchmapkey is #misc;#list dir;;mapkey cd #misc;#change dir;menuitem-font -arial-14-400-0编辑组态档档案要在你的内存中编辑组态文件,从工具(Utilities)下拉选单选择优先(Preferences).选择编辑配置(Edit Config)并在提示输入文件名称(“config.pro”是内定的).系统显示一Pro/TABLE子窗口,在框格中显示配置文件的内容,每个有两栏.各栏的第一个格框包含选项的名称,而第二栏格框包含它的设定(第一个字符必须为”!”),Pro/TABLE仍将之视为两个格框.若Pro/TABLE是不可用的,Pro/ENGINEER显示一系统窗口.因此你可以用系统编辑器编辑”config.pro”档案.在编辑”config.pro”档案后,籍着从优先(Preferences)选单选择装载配置(Load Config)加载之.要加载目前内存的组态文件,接受列于提示中内定的”config.pro”档案.。

proe图层

proe图层

PRO/E转AUTOCAD时,图层、颜色、线型的转换设置引用:PRO/E输出到AUTOCAD时,我想把输出的视图全放在同一层,不知该在PRO/E中怎么设置?因为PRO/E转到在AUTOCAD中,即使图层移动后,有些图层还是删不掉!Pro to CADconfig.pro 将 intf_out_layer 值为 part_layer 后,输出到 dwg/dxf 文件时系统将图元详细分类自动产生不同的图层并自动命名,命名语法为: (Part_name)_ 默认图层名称:(part_name)_Dxf_Axis 所有轴线(part_name)_Dxf_Continuous_Line 连续线(part_name)_Dxf_Hidden_Line 隐藏线(part_name)_Dxf_Dimension 尺寸标注(part_name)_Dxf_Text 文本批注(part_name)_Dxf_Hatching 剖面线(part_name)_Dxf_Table 表格(part_name)_Dxf_Ballon 球标符号(part_name)_Dxf_Format 图框Dxf_export.pro 文件的设置:可以自定义图层名称、线条颜色、线型等,不再受 Pro/E默认。

语法有三种:自定义图层名称:map_layer ( 默认图层名称 ) (自定义名称)自定义线条颜色:map_color (Pro/Engineer 系统颜色 )(AutoCAD 系统颜色)自定义线型:map_line_style (Pro/Engineer 线型名称 )(AutoCAD 系统线型名称)Pro/Engineer 系统颜色名称如下:Pro/E 颜色名称 Pro/E 默认颜色 AutoCAD 系统对应名称LETTER_COLOR 黄色 2HIGHLIGHT_COLOR 红色 1GEOMETRY_COLOR 白色 7DIMMED_MENU_COLOR 浅灰 9EDGE_HIGHLIGHT_COLOR 蓝色 140HIDDEN_COLOR 黑灰色 8VOLUME_COLOR 洋红 6SECTION_COLOR 青色 4SHEETMETAL_COLOR 绿色 3CURVE_COLOR 褐色 40BACKGROUND_COLOR 深蓝色 5Pro/Engineer 系统线型名称:隐藏线 Hidden实线 Geometry导引线 Leader虚线 Phantom中心线 CenterlineAutoCAD 系统的颜色是用数字作名称的:系统颜色名称红色 1黄色 2绿色 3青色 4深蓝 5洋红 6白色 7深灰色 8浅灰色 9AutoCAD 系统的线条样式:实线 Solidline虚线 Dashed中心线 Center点画线 Dashdot双点画线 Divide点线 dot。

(完整版)Proe命令

(完整版)Proe命令

Pro/E 常用快捷键命令:
1 显示或隐藏基准面rr 旋转
2 显示或隐藏轴in 标记
3 显示或隐藏基准点sb 扫描混合
4 显示或隐藏坐标系sc 扫描-切口
5 从内存中将当前未显示对象拭除sp 扫描-伸出项
6 关闭当前对象窗口sx 修改选中目标的属性
7 保存副本ss 扫描-曲面
F1 新建文件tr 动态修剪
F2 文件打开u 使用边
F3 选取工作目录vv 可变截面扫描
F4 系统颜色-白底vs 打开现实和拭除对话方块F5 系统颜色-默认yy 造型
F6 约束pp阵列
bb 边界混合
bc 混合-切口
bp 混合-伸出项
bs 混合-曲面
c 圆
da 测量角度
dc 坐标系
dd 测量距离
df 测量面积
dg 测量线长
di 尺寸标注
ds 草绘
dv 基准曲线
dx 基准轴
dz 测量直径
ee 拉伸
eg 删除log文件
er 取代
ff 倒圆角
gg 拨模
hc 螺旋扫描-切口
hp 螺旋扫描-伸出项
hs 螺旋扫描-曲面
hh 孔
ll 直线
mm 边倒角
mi 镜像
oo 偏距边。

PROE常用快捷键大全

PROE常用快捷键大全

PRO/E 常用快捷命令大全br-重命名patrcc-切减总目录do-偏移基准面fc-实体总目录ii -测量分析pa -加胶总目录tc -中曲线拔模ui -曲面圆角be-删除进程数据ce-切减拉伸dx-基准轴总目录fp-阵列im -特征分析tf -偏移ua -高级曲面qu-退出partcr-切减旋转dt-两面建轴dz-删除ro -倒圆角目录tp -曲面片uj -边界曲面vv-视图cs-切减扫描de-曲线总目录fd-删除阵列ll -图层总目录ra -高级倒圆角um -曲面合并cu-切减面组dk-草绘曲线fr-恢复rl -模型关系uu -曲面总目录ut -曲面修剪en-环境总目录ca-切减高级总目录dn-投影曲线fv-重定义po -实体总目录ue -拉伸曲面ux -曲面延拓ed -隐藏面cg-倒角dg-基准点总目录fn-插入模式pe -拉伸加胶sh -抽壳ur -旋转曲面uk -曲面拔模ep-隐藏点co-复制总目录dh-曲线+面fm-镜像几何pr -旋转加胶tw -扭曲总目录us -扫描曲面xz -截面总目录ea-隐藏轴dy-坐标系总目录pw -扫描加胶td -中平面拔模uo -曲面偏移zz -设置总目录ec-隐藏坐标系da-基准面总目录hh -孔总目录pu -面组加胶tr -替换uc -曲面复制zn -设置名称。

Proe命令

Proe命令

Proe命令PRO/E 常用快捷命令大全br-重命名patr cc-切减总目录do-偏移基准面fc-实体总目录ii -测量分析pa -加胶总目录 tc -中曲线拔模 ui -曲面圆角be-删除进程数据 ce-切减拉伸dx-基准轴总目录 fp-阵列im -特征分析tf -偏移ua -高级曲面qu-退出part cr-切减旋转dt-两面建轴dz-删除ro -倒圆角目录 tp -曲面片uj -边界曲面vv-视图cs-切减扫描 de-曲线总目录 fd-删除阵列 ll -图层总目录 ra -高级倒圆角um -曲面合并cu-切减面组 dk-草绘曲线 fr-恢复rl -模型关系 uu -曲面总目录 ut -曲面修剪en-环境总目录 ca-切减高级总目录 dn-投影曲线 fv-重定义po -实体总目录 ue -拉伸曲面 ux -曲面延拓ed -隐藏面cg-倒角dg-基准点总目录 fn-插入模式 pe -拉伸加胶 sh -抽壳ur -旋转曲面 uk -曲面拔模ep-隐藏点co-复制总目录 dh-曲线+面fm-镜像几何 pr -旋转加胶 tw -扭曲总目录 us -扫描曲面 xz -截面总目录ea-隐藏轴dy-坐标系总目录 pw -扫描加胶 td -中平面拔模 uo -曲面偏移 zz -设置总目录 ec-隐藏坐标系da-基准面总目录hh -孔总目录pu -面组加胶tr -替换uc -曲面复制zn -设置名称Sa 圆弧 A表示Arc SC 中心线 C表示Centerlines,中心线是使用非常多的SD 标注 D表示Dimension SE 使用边 E表示Edge SG 画直线五笔G横线 SR 画圆 R表示round SX 删除 X想象一个* TR 修剪参考CAD中命令 REC 矩形参考CAD中命令 SS 约束常用使用得非常多 SW 偏距边 w表示宽度 SQ 完成 D表示quitSF 替换 F表示RL+F查找替换视图 VIEWVA 隐藏线视图(Hidden Line) VS 着色视图 S表示SHADING VD 基准面载 D表示基准面DTM VB 图层 B表示BYLAYER VC 颜色设置 C表示color VT 模型树设置T表示TREE VF 重定向TO 俯视图 TOPFR 前视图 FRONTRI 右视图 RIGHT编辑 EDITED 修改尺寸 D表示dimER 重定义 R表示redefine AC 激活激活英文前两个字母XS 剖截面 S表示SECTIONEC 复制 C表示COPYEA 阵列 A表示ARREY文件 FILEFEC 试除显示FED 试除不显示创建 CTEATCS 创建实体 S表示SOLID(实体)CC 剪切材料 C表示cutCH 倒角FR 倒圆角DR 拔模DA 建立基准面CQ 使用面组创实体 RR 再生曲面 FACEFS 创建曲面FC 曲面复制FB 边界FW 偏距曲面FM 曲面合并EX 延拓曲面FF 曲面替换FT 曲面裁剪FQ 曲面减切实体曲线 CurvesTT 通过点建曲线 Cx 曲线菜单工程图 DRAWINGDG 一般视图DS 剖面投影视图常用快捷键CTRL+O打开文件CTRL+N新建文件CTRL+S保持文件CTRL+P打印文件delete 删除特征CTRL+F查找CTRL+D 回到缺省的视图模式。

PROE快捷命令一览表

PROE快捷命令一览表

Pro/E快捷命令一览表
一、基准的建立:二、建立实体:EA——建立轴OE——以拉伸方式建立实体EC——建立曲线 OR——以旋转方式建立实体
EO——建立坐标轴 OS——以扫掠方式建立实体
EP——建立基准面 OB——以混成方式建立实体
ET——建立基准点 OU——以封闭面方式建立实体
OT——以Thin方式建立实体
三、切除、四、拔模、
CE——以拉伸方式切除 DF——DF拔模
CR——以旋转方式切除 DC——以曲面拔模CS——以扫掠方式切除 DB——以平面拔模CB——以混成方式切除 DS——以草绘平面拔模CU——以封闭面方式切除CH——拔模检测CC——倒斜角方式切除
五、倒圆角、七、编辑面、
RO——倒圆角 SE——面的延伸
RP——取代面 ST——面的修剪
RH——偏移面 SC——以曲线个剪面
六、建立面、 SQ——在面域修剪面VE——拉伸面Sm——合并面
VR——以旋转方式生成面 Sr——转换面
VS——以扫掠方式生成面
VF——以平整方式生成面八、其它、
VC——复制面 WP——重新生成F7——测半经VO——偏移面 F4——测量 F8——颜色PT——圆角面 F5——测量角度 F11——打印VB——高级边界面。

PROE部分命令对照

PROE部分命令对照

PRO/E部分命令对照LIST (PRO/E 2001_to_wf2)资料来源:/community/proewf2/menu_mapper/en/index.htm partWildfire 2.0 : Edit > Solidify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Cut > Use Quilt > SolidWildfire 2.0 : Edit > Thicken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Cut > Use Quilt > ThinWildfire 2.0 : Insert > Hol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HoleWildfire 2.0 : Insert > Variable Section Sweep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Cut > Advanced > Solid > Var Sec SwpWildfire 2.0 : Edit > Solidify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Protrusion > Use Quilt > SolidWildfire 2.0 : Edit > Thicken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Protrusion > Use Quilt > ThinWildfire 2.0 : Insert > Variable Section Sweep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Protrusion > Advanced > Solid > Var Sec Swp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Radius Dom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Radius DomeWildfire 2.0 : Edit > Offse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OffsetWildfire 2.0 : Edit > Offset > Replace Surface Featur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Replace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 > Ear...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Ear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Toroidal Bend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Toroidal Bend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Spinal Bend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Spinal Bend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Bend Solid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Solid Bend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Flatten Quil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Tweak > Flatten QuiltWildfire 2.0 : Insert > Sweep > Surfac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SweepWildfire 2.0 : Insert > Blend > Surfac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BlendWildfire 2.0 : Edit > Fill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FlatWildfire 2.0 : Edit > Offse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OffsetWildfire 2.0 : Edit > Copy, Edit > Past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CopyWildfire 2.0 : Edit > Copy, Edit > Past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Copy by TrimWildfire 2.0 : Insert > Round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FilletWildfire 2.0 : Insert > Swept Blend > Surfac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New > Advanced > Swept BlendWildfire 2.0 : Edit > Merg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MergeWildfire 2.0 : Insert > Extrud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Extrude > SolidWildfire 2.0 : Insert > Sweep > Surface Trim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Sweep > SolidWildfire 2.0 : Edit > Trim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Use Quilt > SolidWildfire 2.0 : Edit > Trim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Use Curves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Silhouette Trim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Vertex RoundWildfire 2.0 : Insert > Advanced > Silhouette Trim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SilhouetteWildfire 2.0 : Insert > Variable Section Sweep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im > Advanced > Solid > Var Sec SwpWildfire 2.0 : Edit > Extend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ExtendWildfire 2.0 : Edit > Copy, Edit > Paste Special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ansform > MoveWildfire 2.0 : Edit > Mirror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ansform > MirrorWildfire 2.0 : Edit > Flip Normal...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Transform > Flip NormalWildfire 2.0 : Insert > Draf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DraftWildfire 2.0 : Edit > Offse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Area OffsetWildfire 2.0 : Edit > Offset2001 : Feature > Create > Surface > Draft OffsetWildfire 2.0 : Insert > Shared Data > Copy Geometry from Other Model 2001 : Feature > Create > Data Sharing > Ext Copy GeomWildfire 2.0 : Insert > Shared Data > Merge from Other Model2001 : Feature > Create > Data Sharing > Ext MergeWildfire 2.0 : Insert > Shared Data > Cutout from Other Model2001 : Feature > Create > Data Sharing > Ext CutoutWildfire 2.0 : Edit > Feature Operations > Copy2001 : Feature > CopyWildfire 2.0 : Edit > Feature Operations > Group2001 : Feature > GroupWildfire 2.0 : Edit > Resume2001 : Feature > ResumeWildfire 2.0 : Edit > Read Only2001 : Feature > Read OnlyWildfire 2.0 : Select the Part name in the Model Tree > Edit > Mirror 2001 : Feature > Mirror GeomWildfire 2.0 : Edit > Value2001 : Modify > ValueWildfire 2.0 : Edit > Properties2001 : Modify > DimensionWildfire 2.0 : View > View Manager > Simp Rep > New2001 : Simplfd Rep > CreateWildfire 2.0 : Edit > Regenerate2001 : RegenerateWildfire 2.0 : Tools > Relations2001 : RelationsWildfire 2.0 : Edit > Setup > Units2001 : Set Up > UnitsWildfire 2.0 : View > View Manager2001 : X-sectionAssemblyWildfire 2.0 : Insert > Component > Assemble2001 : Component > AssembleWildfire 2.0 : Insert > Component > Create2001 : Component > CreateWildfire 2.0 : Edit > Definition2001 : Component > RedefineWildfire 2.0 : Edit > Replace2001 : Component > Adv Utils > ReplaceWildfire 2.0 : Edit > Component Operations > Merge2001 : Component > Adv Utils > MergeWildfire 2.0 : Edit > Component Operations > Cut Out2001 : Component > Adv Utils > Cut OutWildfire 2.0 : Insert > Component > Include2001 : Component > Adv Utils > IncludeWildfire 2.0 : Edit > Component Operations > Group2001 : Component > Adv Utils > GroupWildfire 2.0 : Insert > Hole2001 : Feature > Create > Solid > HoleWildfire 2.0 : Edit > Activate2001 : Modify > Mod PartWildfire 2.0 : View > View Manager > Simp Rep2001 : Simplfd RepWildfire 2.0 : View > View Manager > Explode2001 : Explode StateWildfire 2.0 : Edit > Setup2001 : Set Up > UnitsDrawingWildfire 2.0 : Insert > Drawing View2001 : View > Add ViewIn Pro/ENGINEER Wildfire 2.0, all Drawing View related menu managers have been consolidated into a new, easy to use dialog that gives you visual feedback while you are defining or modifying drawing views. As you advance from section to section, the view on the drawing sheet updates to your latest change. The Drawing View dialog is activated when a new drawing view is created or when an existing drawing view is modified.Wildfire 2.0 : Click on View and Drag [RMB > Make sure Lock View Movement is unchecked] 2001 : View > Move ViewWildfire 2.0 : Edit > Properties or Double Click a View2001 : View > Modify ViewWildfire 2.0 : Edit > Delete2001 : View > Delete ViewWildfire 2.0 : Edit > Group > Relate to View2001 : View > Relate ViewWildfire 2.0 : Edit > Properties > View Display section of Drawing View dialog2001 : View > Disp Mode > View DispWildfire 2.0 : View > Drawing Display > Edge Display2001 : View > Disp Mode > Edge DispWildfire 2.0 : View > Drawing Display > Component Display2001 : View > Disp Mode > Member DispWildfire 2.0 : File > Properties > Drawing Models2001 : View > Dwg ModelsWildfire 2.0 : File > Properties > Drawing Options2001 : Advanced > Draw Setup。

ProE快捷命令及方法

ProE快捷命令及方法

Pro/E中快捷命令Config快捷键基准(Datum)的命令控制1.所有基准的显示开关……DA2.创建基准点……DO3.创建基准线……DC4.创建基准面……PP曲面(Surface)的命令控制5.拉伸曲面……F16.复制曲面……F27.边界构面……F38.扫描曲面……SW9.平整曲面……SF10.偏移曲面……OO11.自由曲面……FF12.延拓曲面……EX13.延伸曲面到平面……EA14.以同一尺寸延伸曲面……ES15.合并曲面……MM16.拉伸修剪曲面……TE17.侧面影像修剪……TS实体(Solid)的命令控制18.进入创建菜单……FC19.实体拉伸……F520.实体旋转……F621.用面创建实体……F722.倒R角……F823.一般R角……RS24.高级R角……RA25.一般C角……CH26.孔……HO变形扭曲(Tweak)实体的命令控制27.替换曲面……F428.中性曲面拔模……F929.中性曲线拔模……F1030.草绘区域偏移……F1131.所有区域偏移……F12CUT的命令控制32.进入CUT命令……CC33.拉伸CUT ……CE34.旋转CUT ……CR35.扫描CUT ……CS36.混合CUT ……CB37.用面CUT ……CQ常用的编辑命令控制38.修改……MO39.重定义……RD40.重定义最后一个特征……RR41.删除特征……DF42.删除最后一个特征……DD 量测(Measure)命令控制43.测量距离……WD44.测量线长……WC45.测量角度……WA46.实体厚度检测……WT47.拔模检测……WR草绘 (Sketcher) 命令控制48. 草绘相交……XC49. 草绘修剪 (XX)50.利用边……XA51.边偏移……XS52.草绘打断……XD装配(Assembly)命令控制53.装配元件……AC54.通过坐标系装配……AA55.修改装配零件……MO56.装配切除……AT57.装配零件显示……AD工程图(Drawing)命令控制58.增加一个视图……VA59.增加剖面视图……VS60.增加一般视图……VG61.删除一个视图……VD输入/输出(Import/Export)命令控制62.零件分解……EE63.视图分解……WG设置( Setup)命令控制64.设置名字……ZA65.设置参照尺寸……ZD66.设置收缩率……ZS67.修改零件或装配参数……MP系统(System)命令控制68.存档并删除原档……SS69.从进程中删除所有不显示对像……QX70.着色设置……SCMold moldel命令控制71.装配参考模型……AR72.创建毛坯工件……CWCavity assembly feature operation命令控制73.修改……MY74.删除……DE75.删除最后一个特征……LL76.重定义……FRCavity assem mold命令控制77.侧面影像……PL78.流道……RUShrinkage命令控制79.收缩率……KIParting surf命令控制80.拉伸……SE81.旋转……SR82.平整面……SA83.偏移面……SQ84.拷贝面……SY85.着色面……SH86.裙边面……ST87.边界构面……SBMold volume命令控制88.创建模具体积块……VC89.分割模具体积块……SV90.合并模具体积块……VH91.使空白……VBMold component命令控制92.抽取……CX93.创建……CT94.装配……CA95.删除……CDSet up命令控制96.托拉方向……ZR97.剖切面……Z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e中层的应用
关于层,相信用过AutoCAD的都印象深刻吧,今天看到有人在论坛上问proe中层怎么用,貌似这方面还没有相关教程,就做了一个,希望对初
学者有用。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层
2.层的用途
3.层的类型
4.创建和管理图层
1、什么是层、层树
层是使你能够用来组织特征、组件中的零件甚至其他层的容器对象。

也就是说,你可以将项目(诸如特征、基准平面、组件中的元件甚至是其他的图层)放到一个单独的图层里面来,从而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整体操作,如:同时选中这些项目、隐藏层中的项目,简化几何选取等等。

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任意数量的层,并且可将多个项目与层相关联。

通过层树可以对层进行操作。

打开层树的方法:
●在主工具栏单击“层”按钮,即可打开层树,在此单击该按钮关闭层
树。

●在模型树等不单击“显示”——“层树”
在主菜单选择“视图”—“层”
注意:"层树"(Layer Tree) 命令仅在将配置选项floating_layer_tree设置
为no时可用。

"层树"中会使用以下符号,用以指示与项目有关的层的类型:
2、层的用途
层最常见的用途是从模型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的,可以对层中的项目执行整体操作,常用来隐藏设计中不再使用的基准特征、曲面特征等以保持
截面的清晰和整洁。

对层中的项目最常见的操做有两种:
2.1隐藏和取消隐藏层
可以隐藏或取消隐藏零件和组件中的层。

如下图所示,当隐藏基准轴所在的层后,在模型中将看不到任何基准轴,即使是将基准轴显示的开关
打开。

隐藏层中的项目看上去似乎和隐含同样的项目类似,但实际上有很大去
区别
∙隐含项目时,是将该项目从模型的再生循环中移除,而隐藏
项目仅仅是将项目从图形窗口中移除
∙隐藏的项目仍包括在PROE计算(如质量属性分析)中,而隐含的项目不包括
各项计算。

2.2在层上选取项目
通过层可以方便的选取多个项目,而不必逐个选取各个项目,如要选择某个某个含有100个零件轴的82个零件轴,就可以使用层来选取。

一旦选择了项目,就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操作,如删除、隐含、编辑等等。

3、层的类型
在模型中包含三种类型的图层
3.1缺省:
层可以包含在零件和组件模板中。

如果使用包含缺省层的零件和组件模板,则proe会自动将模型中的不同特征与特定的缺省层相关联。

使用缺省层也会使所有零件具有相同的一组初始缺省层,从而能在组件级使用级联层控制,因为每个模型的层名称都是相同的。

可在模型中最多可建立32 个缺省层。

要做到这一点,须将配置文件选项create_numbered_layers设置为yes。

然后,通过设置配置文件def_layer<type-option layername>(其中
type-option为项目类型,layername为分配给层的名称),可在创建项目时自动将这些项目添加到层。

proe的层树中常用的缺省图层有:
【01___PRT_ALL_DTM_PLN】: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基准平面;
∙【01___PRT_DEF_DTM_PLN】: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系统定义
的缺省基准平面;
∙【02___PRT_ALL_AXES】: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基准轴;
∙【03___PRT_ALL_CURVES】: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基准曲线;
∙【04___PRT_ALL_DTM_PNT】: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基准点;
∙【05___PRT_ALL_DTM_CSYS】: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坐标系;
∙【05___PRT_DEF_DTM_CSYS】: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系统定
义的缺省坐标系;
∙【06___PRT_ALL_SURFS】:该层放置零件上所有曲面特征;
还有很多,可参见帮助文件。

单击图层前的“+”号,可以展开图层中放置的内容。

3.2自动
在模型树中隐藏项目时,隐藏的项目会自动添加到“隐藏项目”图层中。

3.3用户创建
用户可以在模型中创建自己的层,并且可以在层中手动添加项目。

4、创建和管理图层
在【层树】窗口中任一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该菜单提供了图层中的常
用操作。

右键快捷菜单各项含义:
●【隐藏】:隐藏选定图层,重画视图后其上放置的项目将不可见。

●【激活】:将选中的图层设为活动层,图层设为活动层后,接下来创建的所有特征都会自动放置在该图层上。

注意:包含规则的图层不能设
为活动层。

●【新建层】:用户新建图层。

●【删除层】:删除指定的图层。

●【重命名】:重命名选定的图层。

●【层属性】:系统弹出【层属性】对话框,用于向图层中添加或删除
项目。

●【复制项目】:复制图层中的所有项目。

●【粘贴项目】:在指定位置粘贴复制或剪切的项目。

●【选取项目】:在指定位置粘贴复制或剪切的项目。

●【选取层】:选取该图层。

●【层信息】:系统使用信息窗口显示选定图层的信息。

●【搜索】:打开【搜索】对话框搜索符合要求的图层。

●【保存状态】:保存图层设置状态。

●【重置状态】:重新设置图层状态。

4.1新建图层并向图层中增删项目
在前述右键快捷菜单中选取【新建层】选项或在【层】下拉菜单中选取【新建层】选项后,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层属性】对话框,通过该对话框新建图层并向其中添加或删除项目。

【名称】:层的名称这些名称可以用数字或字母数字形式表示,最多不能超过 31 个
字符。

【层Id】:可以为图层设置一个图层标识id,一般为空。

【内容】:在内容选项卡,单击“包括”按钮,可以在模型树或实体模型上选择对象将其添加到该图层。

同时也可以单击选取层树中已有的图层,将其作为新建图层的嵌套子图层加入其中。

在对话框中的项目列表框中选取项
目后,单击“排除”按钮,可以将选定项目从层中排除,但是该项目仍将显示在项目列
表中,还可以随时被重新加入。

但是如果单击“移除”按钮,则将其从项目列表中删除。

【规则】:规则选项卡将显示为层定义的规则(如果已定义了规则)。

通过规则可以根据所定义的条件来创建层。

要根据规则创建层,只需先创建一个层,为其命名,然后再定义规则。

除了特定的任务外,此类层
在创建模板时非常有用。

使用规则创建的图层和未使用规则创建的同层以不同的图标显示,如下
图。

4.2在零件模型中使用层
在零件模型中隐藏图层的操作比较简单,在指定的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取“隐藏“选项即可。

取消隐藏与上述操作类似。

注意:
◆如果同一个对象被放置到多个图层中,并且在这些图层中被分别设置为不同的显示状态,则只有当所有的图层都设置为“显示”时,该对象才可见,只要有一个图层设置为“隐藏”状态,该对象就不可见。

◆在零件模型中可以向层添加零件的多个任意特征,但在隐藏层时,仅隐藏特征项目中添加到层的非实体几何,如:基准特征和曲面。

例如:如果在某层添加了孔特征并隐藏该层,则孔几何仍在图形窗口中,但与
孔特征相关联的孔轴被隐藏起来。

4.3在组件模型中使用层
与零件模型不同,如果在组件模型中向图层添加特征,则仅隐藏非实体几何,如果向层中添加组件元件,则隐藏实体几何。

4.4图层的状态
只要是隐藏或取消任何层,就是在修改该模型的图层状态。

图层的状态不会自动保存,即使保存了模型也是如此。

如果希望下次打开模型时能够保存这个层的状态,则必须保存它。

保存图层状态的方法有三种:
◆单击主菜单视图——可见性——保存状态
◆单击层树顶部按钮“层”——保存状态
◆右键快捷菜单——保存状态
如果保存了模型而未保存层状态,则消息窗口会出现如下提示:
要将层状态装置为上次保存的状态,可通过以下方法操作:◆单击主菜单视图——可见性——重置状态
◆单击层树顶部按钮“层”——重置状态
◆右键快捷菜单——重置状态
可以将层状态保存到文件可用于检索或用于其它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