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物理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小学科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应用。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多媒体教学了。

利用投影仪、电脑和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在教学生物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解剖结构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教学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视频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化学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引入科学教育网站、科学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更广泛的知识资源,从而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虚拟实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无法进行真实的化学物理实验。

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化学物理实验的操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模拟的实验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参数,体验实验结果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方式。

三、电子教材和微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教材和微课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新趋势。

小学科学教学也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策划和制作电子教材和微课,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发布和推送。

电子教材和微课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便捷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电子教材和微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随时修改和更新,保持教学资源的新鲜度和有效性。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措施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措施

学的关键是如何把当代科技研究的热点及生活中的实例与物理化学原理和理论相结合,既可拓展和更新原有的课本教学内容、又可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

2 实验室制度和安全管理建设完善、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实验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室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如《物理化学实验室信息统计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物理化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科学合理,为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行动依据,有利保障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科研的有序进行。

3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设实验室安全是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能体现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特别是近期频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敲响警钟,稍有麻痹疏忽或者制度建设缺陷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结合我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坚持“制度优先、不走捷径”的基本原则,从实验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3个方面做好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学生方面:学生必须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通过安全教育知识的考核,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学生方可进入物理化学实验室做实验。

实验教师方面:实验教师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负责人,除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仪器的资产安全也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实验室管理人员方面:实验室管理人员定位是教学辅助,除了需要准备好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仪器和试剂,也需要承担平时对实验仪器的管理任务,尽力排除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通过这3个方面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可以保证物理化学实验的有序进行,杜绝一切形式的安全危害。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工作0 引言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的设计

《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的设计

第1期陈欣,等:《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的设计• 213 •《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的设计陈欣",陈西良2,刘学军"#,翟翠萍1(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课程素材的甄选是课程教学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深奥、知识点繁多、推理严密等特点,因此丰富课 程的教学资料,加强对《物理化学》课程线上线下的教学设计,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学素材的收集、筛选、分类、反馈 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物理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教学资源中图分类号:Q642黄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21X(2021 #01-0213-02Desi|+n of Online a 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Physical ChemistryChen Xin1,Chen Xiliang1,Liu Xuejun1 #,Zhai Cuiping1(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College,Kaifeng475004,China)A b s t r a c t:Th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 f course materials i 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ourse.There are manyknowledge points,s t r i c t reasoning,and rich teaching materials in Physical Chemistry.The design of theonlineand offline teaching materials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i 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 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urse.This work discusses the collection,selection,classification and feedback of course materials t 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K e y w o r d s:physical chemistry;hybrid teaching;teaching resources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模式正在向多元化转变。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教学工作,不但有助于优化当前的化学课堂,使课堂的教学容量得到极大扩展,而且还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

尤其是对实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与实践,有利于凸显重点、突破固有难点,而且还可以可视化某些抽象性知识,同时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降低实验风险,树立学生的绿色发展意识,而且突破各种限制,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它于1989年由美国学者加隆雷尼尔(JaronLanier)提出。

这一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而创建出的虚拟世界,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物质和事物演变的动态过程。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学生学习的方式多样,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学生可在课后选择自主学习,虚拟现实技术的引进为其创造了机会。

在虚拟情境中,学生能够以各种方式与虚拟对象产生交互并在短期内获得反馈结果,从而感知到预期的各种信息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从传统的以教促学转变为以学促学的方式。

在化学实验部分中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不可观察或不容易观察的,例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化学平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等。

另外一部分试剂和实验都有较大的危险性,例如强酸、强碱,用氢气还原氧化铁和氧化铜,钠与水反应等。

鉴于化学这一学科的上述特点,这才使得作为处于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中学化学,尤其是与实验教学部分结合有了充分必要性和实践性。

但具体的呈现形式或者操作方式怎么选择,就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技术的特殊性,以最恰当的方式来呈现使效果最大化。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1.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通常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一些化学实验来实现某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化工教学化 工 设 计 通 讯Chemical Teaching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03·第46卷第12期2020年12月2020年春季学期伊始,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疫情打乱了各所高校的教学安排,阻断了学子归校的脚步,给教学活动带来巨大挑战。

为响应国家号召,做好防疫期间“在学不在校”线上教学工作,辽宁大学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基于以往虚拟实验建设经验,及时更新在线课程建设,努力做到“三变三不变”。

但由于实验类课程的特殊性,仅仅通过线上讲授理论部分,并不能替代线下的实践操作,学生对实验内容缺乏切身体会。

而以前通常作为预习手段的虚拟实验,在这个特殊时期大显身手,发挥了巨大作用[1-2]。

但是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利用、整合线上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这就迫切需要对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创世新探索与改革,以便于更加适应现代化、智慧化教学需求。

1 概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 (慕课)平台、微信公众号moolsnet 、移动虚拟实验室Mlabs 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优质在线教学资源。

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辽宁大学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优化教学设计,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双截棍”模式展开线上网络教学,力争“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这些丰富的线上资源,包含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讲解,有课件、有视频、有测试,更有虚拟仿真实验来助力。

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共开设了28个虚拟实验,包含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

这些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丰富,涵盖化学实验的基础操作和大型仪器的使用,更有综合型辽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1,3-癸二烯的制备与表征、催化加氢制备对苯二胺。

将多种元素、不同形态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连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等应用学科的桥梁。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熟练运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熵变、焓变和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使学生掌握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相律分析相平衡问题,掌握单组分和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3、使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组成,了解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使学生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了解电解、电镀、原电池等电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使学生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计算反应速率,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和反应机理的推测方法。

6、使学生掌握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表面活性剂、吸附、乳化、胶体的稳定性等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现象的本质和应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如热力学函数、相律、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反应速率常数等。

2、理解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能够运用物理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化学实验网络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大学化学实验网络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分, 二者 同步进行。鉴于以上 内容 , 我们建设了“ 网络课程 ” 台, 平 使
1 大 学 化 学 实验 网络 平 台 的建 设
自2 0 0 8年起 ,我们开始着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网站建设 。 目
学生 先进入这个平 台, 了解 每一部 分的教学内容 , 以及每个 实验项 目的原理 、 目的以及实验步骤等内容 。“ 软件交流” 平台是针对仪器 操作 和数据处理两方 面来设计 的。同学们可 以在这里找 到相应的
我校的化学实验示范中心旨在通过宏观上的把握充分考虑到所面向的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目标重点与应用实践功能相结合的调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除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性体验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外还使得学生从系统的实验科目的联系中形成一条意识链即所谓的四大化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可以相互补充的
21建设化学实验视频教学资料 . 按照无机化学 与有机化学实验项 目 及操作 内容 , 结合高等教育
出版社 出版 的由南京大学大学 化学 实验教学组老师们编著 的 C I A
到所面向的学生 的专业特点 , 进行有 目 、 标 重点与应用实践 功能相 结合的调整 , 系统地 对学生进行培养 , 使学生在通过实验课 的学习 , 除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 的验证性体验 , 以及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之 外, 还使得学生从系统的实验科 目的联系中, 成一条意识链 , 形 即所 谓的四大化学并不是截然分开 的, 而是相互关联 , 以相互补充的。 可
大学 化学实验 I( ) I上 和大学化学实验 I( ) 其 中大学化学实验 I I下 。 I
形成 了一种系统 的思维 , 即科学研究 的模式 , 是通过合成 、 提纯 、 分
析与表征的。经过几年 的教学实践 , 质量都有 了明显的提高。 教学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制作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制作

摘要 :介绍 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设计和制,及其在有机化学实验教 学中的作用. 网 络化教 学提 高了基础化学实验教 学质量 ,为全面普及 网络化实验教学提供 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实 验教学;网络平龟;基础化学
中图分 类号 :o — 9 6 3 文献标 识码 :A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遵循现代教学理论 ,依据教学大纲 、教学 目标要求及教育对象特点 ,运用现代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的媒体信息. 它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 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 , 提供给学生 良好的学习情境 , 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适应相关专业学生网络化实验教学需要 ,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教学优
输入化学符号,编辑化学公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绘制原子、分子 、晶体结构图. () 3 运用 Wse n old r 等将声音文件进行剪辑编辑 ,制作多媒体课件声音文件. v ,C o i o c E t P () 4 利用 P o so7 对摄人的图像进行处理 ; ht hp . o 0 运用媒体和图形软件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 、 能量曲线
收稿 日期 :20 -0 0 06 1- 8
作者 简 介 :张宏 波 (16-) 96 。男 。黑 龙江 克东 人 ,副 教授 ,从 事天然 物 的提取 及合 成研究 . E m i hnh0 4 - al ag20@ms. m :z no t
维普资讯
12 网络教 学平 台的设计 内容 .
平台设置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建设规划 、教学特色 、课程描述 、设备环境 、管理机制、网络资源、
实验教 学 、学 生感 言等状 态栏 . 中心 首页 动态显 示平 台功 能 ,通 过栏 目条可 以访 问平 台相关 内容. 中心概
况包括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中心副主任 、师资队伍等项.建设规划包括中心建设规划内容 、中心发展思 路与规划. 教学特色包括 自我评价. 课程描述包括课程简介 、中心教学体系与内容、中心实验方法与手段 、 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设备环境包括安全与环境 、维护与运行.管理机制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 机制 、信息平台.网络资源包括化学软件 、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栏 目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是 网络平台的 重点建设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 自身需要选择基础无机 、有机、分析、物理化学不 同科 目的实验教学 内容进 行 自主学习.下设课程内容、媒体教学、视频教学 、电子教案 、网络教学 、教学参考 、实验习题、学 习方 法 、教学管理、参考图书、化学软件等条 目.其中课程内容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基本要求 ,无机 、有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物理化学实验
作者:庄严陈旭红傅瑜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
摘要:网络教学是教学改革成果之一,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传统物理化学实验和利用网络平台做物理化学实验的对比,阐述用网络平台做物理化学实验的优点。

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 2016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11610411618)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它与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相互衔接,构成化学专业完整的实验体系。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在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化学实验中基本的物理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教材中,有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部分内容,尽管教师一再要求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预习,重复阐述预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有质量地完成预习,但是学生一般是不重视预习的,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心里认为预习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于预习的重要性不予认可。

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把课程上的文字抄一遍,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内化、不留记忆,有的抄完了也不知道抄的什么东西。

原理,仪器操作程序什么都不懂,把预习作业交给老师就算完成任务了。

在做实验时,老师也知道物理化学实验预习是走过场的。

于是,精心备课、仔细讲解、指出实验的原理、仪器的构造、操作的要点,并配合着做演示实验,把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清楚地写在黑板上,学生遵照黑板上的提示,一步步地做,学生呢,做不好,做不下去了,就叫教师指导,教师指出学生的操作错误,并演示实验,而学生自己不动脑,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检查出错的原因,修正自己的错误,不享受错误→思考→修正的学习过程,更有一些学生,干脆不动手,看着组内别的同学做,写实验报告时,按书上的抄一遍,随意估算一个实验数据,填上。

报告就这样产生了,更有少数学生直接抄别的同学的实验报告,报告书写整洁,结果正确,其实个别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方法毫无领会、一窍不通,走过场。

教师呢,也清楚知道,但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实际上也没有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物理化学实验网络平台
近年来,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创建了教学网络平台,利用这一教学成果,把《物理化学实验》做成PPT课件,打开课件的首页,就会跳出四个目录栏,物理化学实验预习、师生互动(BBS)、实验报告、统计,学生输入班级号及学号就能进入课件。

1、物理化学实验预习板块
把物理化学实验预习放入平台,把课本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知识准备、实验仪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演示实验、制成视频,供给学生预习[1]。

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是预习的主要内容,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预习的重点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以上预习内容通过文字叙述来完成,学生看到的仪器也是图片,仪器上的各个部件,标注1、2、3……,下面说明1、2、3……是什么名称,对照阅读,费时费力,既不生动也不形象,学生预习起来困难,难以理解,意志力稍差或基础不扎实且缺乏学习动力的同学,难以完成预习任务。

而现在物理化学实验制成PPT后,加以声音、动画,音像配合,叙述生动、形象、有重点、有难点、有应知应会及注意事项。

把仪器拆解开来,全方位地展示,在实验仪器上分解出来的零部件、名称、作用、讲述得清清楚楚,演示实验过程清楚可现,步骤明了,先加什么药品,后加什么药品,起什么化学反应,生成什么药品,结果怎么样,一目了然,使预习生动了,有感性了。

难以理解的原理,不明白的操作,不认识的仪器,变得简单明了,学生可以较轻松地完成预习。

为了进一步达到预习的目标,在预习的各个阶段的重点、难点上,教师还要设置提问题,加深实验意义、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上的理解,视频中加入知识点的选择题,加以考核。

在预习进行中,如果学生选错了,就不能进行后续的预习,并有教师的头像弹出,配备声音“错了,重来啊”,于是视频就返回上一个知识点开始重播,在游戏性和音像的帮助下,加上视频的返回的强迫性,学生还是愿意重新预习的,也能预习好的。

2、教师与学生互动板块
在教师与学生互动板块中,学生可以与教师交流,有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建议、想法,可以以留言的方式写在BBS上,教师每天必须回答,当日作业、当日毕,为学生树立榜样,可以激励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BBS平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预习的好坏及对预习的态度,也能发现学生预习时的难点,为大课讲解物理化学实验提供教学素材[2]。

3、统计板块
本板块只能由教师密码打开,内存各开班学生的姓名,它记录着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预习的时间,回答选择题的对错,结合学生在BBS上所提的问题,用来判断各位学生对预习的态度。

同时还接收学生分段实验转过来的数据,真实地了解各分段实验中学生实验情况,给预习评分和实验评分、实验报告评分提供真实依据。

4、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板块
本板块内,都是实验表格,学生每次做完实验之后,把原始数据先在此平台上递交,然后处理完数据后,在网络上递交实验报告。

三、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物理化学实验
1、提高了实验的预习效果
通过实验教案PPT的视频教学,对传统实验教学难以完成的预习,得到有效地解决,使流于形式、枯燥的预习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预习方式。

学生能够看到仪器上各零部件的实体,便于记忆,便于了解,参照实验仪器和生动的实验视频,加强了感性认识,容易撑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通过知识的内化,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在以后的实验中,事半功倍,养成预习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2、评分有了依据
物理化学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分数、实验操作分数和实验报告分数三部分组成,以前实验成绩很难公正、公平地确定。

实验预习作业、实验报告千篇一律,有的从实验书上抄来的,有的直接抄同学的,预习程度的好坏,实验报告的真实,很难分辨,这会带来师生的矛盾和不信任,利用网络平台做物理化学实验,老师在统计板块上,很容易看到学生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深度,每次实验数据的对错和实验的认真度,较客观地给出学生的实验分数,老师也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

3、提高了学生实验效率和正确性
学生通过预习,弄懂了实验原理、操作技巧和实验步骤,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反复观看,与教师还好互动。

通过不断思考、内化,学会了实验的操作,掌握了实验的原理,加深了对物理化学学科的理解。

在做实验时,碰到问题也易自己解决,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正确性[3]。

4、减少学生抄袭、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预习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要回答预习的问题,还要和老师互动,与纸质实验预习作业绝然不同,难以抄袭,每天实验数据都要上传进教师的统计板块,如果感到数据不太好,要修改自己数据,也改不了。

因此学生做实验认真、细心了,传上数据也反复思考了、谨慎了。

所以学生抄袭、篡改数据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四、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可视性、互动性、封闭性,改变了学生对实验预习的轻视,减少了抄袭现象,使分数激励机制得到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提高实验教
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

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添敏,邸学,朱红运,张锐,张慧,翟延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改革———以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为例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1):105-109.
[2] 韩志达.网络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51-152.
[3] 于秀兰,姜红,李文泽.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7,20(1):131-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