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全套课件213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旧时代(5~1万年前),审美意 识逐步形成。磨光钻孔技术对石、 骨器进行加工。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木雕艺术同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木材 的柔韧性和易加工的特点,制作出各 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明清时期,木雕艺术达到了巅峰。这 一时期,木雕作品不仅在工艺上追求 精益求精,而且在题材和风格上也呈 现出多样化。木雕作品多用于建筑、 家具和祭祀用品等领域,如故宫的木 雕装饰、江南地区的窗棂雕刻等,都 展现了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中国美术史概述 • 绘画艺术 • 雕塑艺术 • 建筑艺术 • 工艺美术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
中国美术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国历 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美术史在国内外学术界 受到广泛关注。
03
研究中国美术史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 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宋元明清的石雕艺术
唐宋元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佛教石刻的发 展,如敦煌石刻、龙门石窟等。同时,民间石雕也逐渐兴起,如福建的客家土楼、安徽的 徽派建筑等,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石雕艺术的魅力。
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木雕艺术的起源
明清时期的木雕艺术
现代木雕艺术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艺术的传入,推动了石窟 艺术的兴起,如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等。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版画等艺术形式逐渐 兴起,中国美术逐渐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中国美术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 标准,强调意境、气韵生动、笔墨情趣 等。
VS
影响
中国美术史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被广泛传 播和借鉴。同时,中国美术史也是中国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ppt课件
林风眠 《夜枭》
27
ppt课件
林风眠的水墨山
水,运用了西洋画的 光感、质感、色彩、 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 使中西艺术取长补短, 合而为一,创造出植 根於传统,又有时代 气息,色彩丰富协调 又墨韵生动的艺术风 格。此作多用浓墨, 色彩浓丽,突显出视 觉上的新鲜感和质感, 摆脱了传统水墨画的 表现公式。
中国美术简史
1
ppt课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 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人民在美术领域里发挥了 聪明才智,产生了众多的美术家,创作了难以计数的 优秀美术作品,美术理论方面也有极为丰富的著述, 许多伟大的美术遗迹保留到现在,成为人类宝贵的文 化财富。
18
ppt课件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一)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 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 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 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 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潇潇暮雨 傅抱石
15
ppt课件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16
ppt课件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 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 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 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 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 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 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 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 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 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 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 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 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壮丽
秦汉时期,石雕和陶塑进一步 发展,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唐宋元明清的繁荣
唐代开始,佛教雕塑兴盛,如 龙门石窟等;宋代以至明清, 雕塑逐渐世俗化,如卢沟桥的
狮子等。
中国雕塑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宗教雕塑
多以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为主题,如敦 煌石窟、乐山大佛等。
陵墓雕塑
多用于纪念历史人物或贵族,如明十三陵 等。
古代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 受到木材和砖瓦等天然材 料的影响,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流线型的设计和精
细的雕刻。
近代
近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出 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现代
现代中国的建筑则更加多 元化和创新化,各种新型 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
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
01 学习基本史实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史实和 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 域的美术风格和特点。
02 深入阅读和研究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和艺 术品评论,深入了解中国美术 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03 实地考察和调研
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和遗址等 实地考察和调研,亲身体验古 代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 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韵。
壁画
以墙壁为载体,绘制大型场景 或主题,注重表现宏伟、壮观 的场面。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注重表现 人物性格、情感和神态。
花鸟画
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题 ,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美 感。
漆画
以漆为颜料,绘制在漆器或木 器上,注重表现华贵、细腻的 质感。
美术史的分类

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引导语:中国美术史课件如何设计?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教学内容:史前美术教学日期: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史前美术。

教学重点:彩陶授课过程:第一章史前美术第一节概述史前美术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

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

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

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旧石器时代早期山西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发现有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此外,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文化遗址,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陕西大荔甜水沟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晚期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2.8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2.5~1.6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1.8万年等等,均发现有石器工具、骨角器、装饰品和动物化石。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课件PPT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品课件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 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 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精品课件
二、汉代帛画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
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米许,构图基 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 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 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 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精品课件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 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 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 使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 主人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 从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 形象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 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 姿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 雅,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精品课件
环带纹:环带纹是由起伏较大的波浪纹 呈二方连续方式构成的。其凹处用类似 于眉口形的纹饰填充。该纹饰盛行于西 周的中后期。
精品课件
一、动物纹类:
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凶猛贪食 的动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心地 带,以鼻子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有双眼、双 角和双我耳。左右两侧陪有龙形纹样。饕餮 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
这两件楚国帛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实际用途都是作为 葬仪中的“铭旌”;所表现的主题都是“引 魂升天”;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墓主人的肖 像;人物都作正侧面立像,墨笔线条是最主 要的表现手段。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国美术史简介 • 古代美术 • 近代美术 • 现代美术 • 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中国美术史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 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彩陶 、雕刻石器、绘制岩画等。
民族文化
中国现代美术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实验艺术与新媒体
实验艺术的探索
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实验艺 术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 术和新观念,拓展了艺术 的边界和表现力。
新媒体的崛起
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 术等手段,为观众带来了 全新的艺术体验。
壁画与石刻
壁画与石刻是中国古代美术的 另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
,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壁画主要绘制于宫殿、寺庙、 墓室等建筑物的墙壁上,其内 容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
故事、宗教信仰等。
石刻则主要是在石头上雕刻文 字、图案等,其代表作品有《 石鼓文》、《熹平石经》等。
壁画与石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
艺术特点与风格
01
02
03
写意性
中国美术注重表现作者的 情感和思想,强调作品的 写意性和意境美。
装饰性
中国美术作品常常具有强 烈的装饰性,注重形式美 和色彩搭配。
文化内涵
中国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 民的生活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冈昙曜五窟,460-465
云冈第20窟露天大佛,13.5米
展子虔(6世纪下半叶)
•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八:“展子虔(中品下), 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僧 琮云:“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 川咫尺千里。”李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车 马,展亡董之台阁。”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 :“上古 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 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 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 也。”
《魏书 • 释老志》
• 京师沙门师贤,本罽宾国王种人……罢佛法时 (446),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于修 复日(452) ,即反(返)沙门……是年,诏有 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 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论者以为纯诚所感。兴 光元年(452)秋,敕有司于五缎大寺内,为太祖 已(以)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 都用赤金二万五千斤。……和平初(460),师贤 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昙曜白帝,于 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 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 一世。



传世画作 《列女仁智图》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画论 《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诗文著作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宋摹本,25.8×470.3cm,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25×349cm,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一段“冯婕妤挡熊”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二段“割欢同辇”


战国帛画
帛是用于书写或绘画的 特殊丝绸,在造纸术发 明之前,帛是与简牍并 行的书写材料。帛在汉 代别名“缯”,晋代以 后通称“绢”。
人物龙凤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31×22.5cm,战国 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人物御龙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37.5×28cm,战国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帛书十二月神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47×38.7cm,战国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
张僧繇(活跃于503-562)
• 齐梁画家,吴中人,工匠出身,官至右将军、吴兴太 守。画路宽广,尤擅佛像。 姚最《续画品录》:“朝衣野服,近古不失。奇形异 貌,殊方夷夏,实参其妙。”张彦远称赞他“笔才一 二,而像已应焉”,创造出“疏体”,画风世称“张 家样”。唐代俗语:“道子画、惠之塑,传得僧繇神 笔路。”

秦俑:写实手法、真实比例、绘塑结合
顾恺之(约348-409)
• 谢赫《古画品录》:“顾恺之,五代晋时晋陵无锡人, 字长康,小字虎头。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 声过其实。” (顾为“密体”代表,张僧繇为“疏体” 代表)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多才艺,尤工丹青。传写形 势,莫不妙绝。……故人称恺之“三绝”:画绝、才绝、 痴绝。……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 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顾恺之轶闻颇多,关于他的记载是其身后完成的,最初 出现在5世纪中期的《世说新语》中,后被纳入《晋书》。 《晋书》品评:“恺之体中,痴黠各半”。

《游春图》,绢本设色,43×8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代名画记》卷八引僧 琮:“山川咫尺千里。”

《宣和画谱》卷一《道释 一》 :“写江山远近之 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 趣。”
李思训(651-716)、李昭道(675-741)
•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 李思训,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艺称 于当时,一家五人,并善丹青。世咸重之,书画 称一时之妙。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彭城公,开 元六年赠秦州都督。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 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 之幽。时人谓之“大李将军”其人也。…… 思训子昭道,林甫从弟也。变父之势,妙又 过之。官至太子中舍。创海图之妙。世上言山水 者,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昭道虽不至将军, 俗因其父呼之。
中国美术史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 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中国美术简史》 (新修订本),中国 青年出版社,2010年

Hale Waihona Puke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 (第二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0年
良渚神人兽面图像
• 良渚玉器中最常见 的是神人兽面像, 该图像通常刻在玉 琮外壁转角处。只 有大墓才有具此图 像的器物,因此可 推断它是少数特权 阶层的专利。神人 兽面像被一些学者 认为具有“神徽” 或“族徽”性质。
主要贡献在于把外来的佛画题材和技法加以运用和改 造,在一乘寺以“天竺遗法”画“凹凸画”获得极佳 效果(许嵩《建康实录》卷一七)。


谢赫六法
谢赫(约活跃于500年左右),活动于南朝宋、齐、 梁时期,《画品》成书于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始称 《古画品录》。 《画品》节录: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 莫不明劝戒、着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 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 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 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 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 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 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马王堆1号墓T形帛画
一、帛画功能 孙作云:引魂升天 刘晓路:招魂复魄 陈锽:上墓主升天,下招魂复魂 二、模拟天地 三、二龙穿璧
纵205 cm、上横92 cm、下横47.7 cm
《太一避兵图》
马王堆3号墓西壁《车马仪仗图》
《导引图》
小 结
• • 秦陵:事死如事生、陵园若都邑 俑坑:场景恢宏、气势磅礴
饕餮纹
兽面纹(饕餮纹)
• • 旧称“饕餮纹”,首见于北宋《宣和博古图》。 “饕餮”一词,最早见于《左传 • 文公十八年》 “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注曰:“贪财 为饕,贪食为餮。”《说文》:“饕,贪也。”另 《吕氏春秋 • 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兽面纹最早出现在良渚玉器上,商周时期在青铜器 上广泛使用,西周晚期迅速衰落,春秋早期消失。 兽面纹变化很多,通常只有面部,以鼻为中心左右 对称,双目圆突,形象威严,此外角型形态各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