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马艳平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质论评》2007年第1期发表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胡炜霞博士等的文章,“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在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国家地质公园在促进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相对过快、类型和地区分布还有待平衡和谐、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尚需提高、科普与旅游参与尚待有机和谐等方面。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有全球或区域性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是保护地质遗迹,将其开发用于旅游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
文章指出,截止2005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四批138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使得许多著名风景区都纳入了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范围。
公园的建设既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地质遗迹的投入和居民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自觉性,使一些地质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如河南焦作云台山、北京延庆硅化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
国家地质公园的室内室、外博物馆的展示为人们了解科学知识创造了实际空间,十分适合新世纪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促进了科学世界观的普及。
但在将地质遗迹景观推向市场、国家地质公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泛化和过热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研究从个案的开发、管理及保护的角度谈得多,而谈问题的较少,对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些泛化及过热问题还鲜有述及。
在中国建立国家地质公园,须由中央级政府组织(国土资源部)直接批准,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国家。
中国的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地质遗迹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地质遗迹景观人为破坏比较严重。
基于更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同时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提出的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国土资源部在1999年12月召开的“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而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四、总结正文: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显示,我国已建立了292 个国家地质公园,涵盖了全国31 个省份,总面积约12.5 万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地质资源,还提高了人们的地质环保意识,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地质公园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了公园的有效管理。
2.规划与保护水平不高:一些地质公园规划缺乏科学性,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地质资源遭受破坏。
3.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地方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开发地质资源,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水平不高:部分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内容单一,旅游开发水平较低,影响了地质公园的综合效益。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2.提高规划与保护水平:加强地质公园规划的科学性,严格保护地质资源,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处理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地质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实现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4.加强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提升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总结地质公园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发展地质公园事业对于保护地质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开发战略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发战略工商管理学院15旅专升本2班H1585211朱莹莹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公园,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地质公园必然有地质遗迹遗址景观;地质遗迹保护是建立地质公园的基本宗旨;地质公园需以较高的科学品位吸引游客;地质公园是地质研究和科学基地。
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一种景观类型:地质公园是具有独特地质景观、典型地质现象或重要地质遗迹的自然公园;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具有科学价值和科普价值;地质公园是珍贵的地质遗产保护区;地质公园是进行地学考察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露天自然博物馆;地质公园是典型的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一)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世界自然宝库中享有盛名。
2001年我国首批11家地质公园获准建立之日起,“国家地质公园”,从此载入我国公园建设与发展史册(二)我国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1)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混乱或无人管理由于地质遗迹保护系统没有形成集中管理,从而出现了管理“盲区”或分散多头管理。
例如,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国家建设部门管辖,国家森林公园属林业部管,国家自然保护区又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部、国土部、水利部等部门管。
各部门由于其部门性质侧重点不同,因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理解认识、重视程度和采取保护措施也就不同,导致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致使一些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因重视不够,保护不力而遭到破坏。
(2)对地质公园缺乏认识,概念不清,导致无人问津,缺乏研究。
目前,很多人不知道地质公园这一名词,有的人把它狭义的理解为地质公园就是地质遗迹保护,这是不够的。
政府应组织有关学者去宣传讲解,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地质公园,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3)有的地质公园规划不合理,在主要景区增建了人工建筑,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的美感。
基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Ab ta tI e n e r ,ao g w t NE C a v n e a a e t o s u t n w d e sr c :n mc t y as ln i U S O d a c p c o c n t ci o d g o— p r ln, rtc o n t z t n o e lgc h r o ak pa poe t n a d u l a o g oo i a i i i f i l r l s g t i rc z t n i hn T i a e s u s d h w t ih y d a i ea o fp oe t n u l a o fg oo i a e c n o r m ei o e o c h a o C ia. h sp p rd c s e o r t e lw t rlt n o r tc o , t z t n o e l g l rl s a d tu i i n i o gl h i i i i i c i s d v lp n , u h a ud e c mmu i a t i aet e d v lp n , n a cn e e vr n n a p oe t n,a ma i g te p tcs s b s ig e eo me ts c s g i e t o h nt p ri p t e eo me te h n ig t n i me t rtc o lw kn r e t ,et l h n y c h h o l i h o ai h e lg i o c rl nomai aa s oe u aea o e a w h su yo g nz i t , u r r a rme t t e g oo y hs r e c ifr t n d t a et d c t d c p rt t td ra i t n ec a d p t owad me ue n d c n e t n a ti i o b n ei a o n f s n a o c pi t o s o h w t rtc o o o p e t n— ui z t n W u ai c i o d G o p r u tia l e e o me t o i t i i d l h d e — ak s s n e d v lp n . l a o n a W a b Ke r s g oo i a r l s w d e — p r ; u ti a l e eo me t mo e y wo d : e lgc i ; o d g o le c ak s s n e d v lp n ; d l a b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如下:
1. 发展迅速:中国地质公园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有200多个地质公园,覆盖了海陆地质景观的各个方面。
2. 游客数量增加: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科学教育的关注增加,地质公园的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3. 品质不均衡:一些地质公园在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科学教育、服务游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然而,中国地质公园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
1. 资金短缺:一些地质公园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公园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受限。
2. 保护意识不足:一些地质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一些景点和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 缺乏专业管理团队:一些地质公园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导致公园管理水平和游客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对地质公园的资金投入:政府和各级地方应加大对地质公园的经费支持,提高公园设施和服务水平。
2. 加强保护意识和法制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专业管理团队: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地质公园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和游客服务质量。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与国际地质公园组织合作,提高中国地质公园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地质公园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保护意识提升和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只有这样,中国地质公园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大众提供科学教育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良好场所。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1 9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提 出了“ 建具 9 年, 9 创 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 遗址全球 网络 , 将重要 地质环 境作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 保护” 的地 质公 园计 划 , 创 立 了 G 0a【 Go g a 并 epI( el i l l o c pr) a —— 地 质 公 园 这 一 名 称 。 欧 洲 地 质 公 园走 出 了 k 建立国际性的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一步L 。中国从地质 2 】
.
n f i t n a d 8] e e s sa a l e eo me to e p ui i n c iv u t n b e d v lp n f o  ̄ co 3 i g
Ke “k: epd【gooia ei g ;utia l e e p n ; d yw0 学0 a ;elgclh ra e ss n bed vl me tmoe t a o
WA G Tn —w n.,IN Mi 一 N og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A n _ g
( .col ahSi csadR sucs C ia n e yo C o i cs 1 Sho d Er c ne n e re, h i mt f , e e e, t e o nU v e c n 2 Sho Srei n . col uvy gad n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的意义主要有 以下几点 : ①地质公 园是新生事物 , 其规划、 建设 与发
遗迹保护到地质公园建立 , 一直与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N SO 、 I E C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u s 密切合作 , I IG ) 在 国际上为推动地质公园工作做 出了贡献 , 走在世界前 列 。20 年 l 月 , 3 0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土资 源部 联 合组 建 了世 界地 质 公 园 网络 办 公 室。截 至
地质公园管理现状与发展探讨——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4研究探索文l 钟会学 李天顺 靳小婷地质公园管理现状与发展探讨——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自2000年至今,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已走过十多年的时间。
纵观其发展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对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在建设与管理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本文将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我国地质公园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及管理机构2001年12月10日,云台山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8月30日揭碑开园;2004年2月13日,云台山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资格,2004年6月30日揭碑开园。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行政区划横跨焦作市所属修武县、博爱县和沁阳市等二县一市。
它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公园包括了云台山、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和青天河五大园区。
公园内富有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以及丰富的生物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是公园的管理机构,隶属焦作市人民政府,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
主任由主管副市长兼任,副主任由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委员由市直有关局委负责人及县(市)人民政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科研活动、科普教育等项职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3)区域划定与管理要求上不协调,公园与景区的边界不一致、建设要求不一致,虽然大部分重叠,但各有各的界线,各有各的界桩点、各有各的标徽标牌等,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
(4)五大园区宣传不协调,云台山景区宣传力度大,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等景区宣传力度小,因此五大园区在旅游发展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极不平衡。
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sac e rh,ty t k h e lgc l e t r sp o n n ,ca sf h r tcin a e fg oo ia a d r oma et eg o o ia au e r mi e t lsiyt ep o e to r ao e l gc l n — f l s a e n ve o h r tc ina d d v lp n ,wes o l i ee t t a r r r m a c p .I iw ft ep o e t n e eo me t o h u dd f r n i ewh ti p i y fo wh t f a s ma i e o d r ,t e ov h o ta it n ew e n n t r lh rtg r tcin a d mi ea e o re ss c n a y o r s l et ec n r dci sb t e au a e i e p o e to n n r lr s u c s o a e po tt n A sfr a v i b e g oo ia o rs e o r e ,we s o l o g oo ia eis lgn, x li i . ao a s a al l e lgc lt u im r s u c s a h u d d e l gc lr l o i c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期
20 年 6 08 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社会 科 学版)
J UR O NAI F HE E O F IUNI ER I C V S TY 0F TE HN 0G ( o i ee e s 0L Y S c l i e ) aS n
妨碍了地质公 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质公园建设 中, 以科研为支撑 , 出地质特色, 要 突 做好 地质景观保护 区的分级 , 明确保护与开发的主次 , 解决好保护 自然遗产与矿产 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对于可供利用 的旅 游 地质资 源, 有关部 门应做好地质遗迹登录工作 , 并加强全民地质遗产保护意识教育。 关键 词: 地质公园 ; 地质遗迹 ; 可持续发展 ; 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3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 l.22No.3 2008年6月JOU RNAL OF H EFEI U NIVE RSIT Y OF T ECH NOLOGY(Social S ciences)Jun.2008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马艳平, 徐国伟, 马诚超(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宿州 234000)摘 要: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遗迹遭到破坏、地质公园效益较差以及土地权属纠纷等,妨碍了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质公园建设中,要以科研为支撑,突出地质特色,做好地质景观保护区的分级,明确保护与开发的主次,解决好保护自然遗产与矿产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对于可供利用的旅游地质资源,有关部门应做好地质遗迹登录工作,并加强全民地质遗产保护意识教育。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可持续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F062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8)03-0016-03O 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park in ChinaMA Yan-ping, XU Guo-w ei, M A Cheng-chao(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 ental Science,S uzhou College,Suz hou234000,China)Abstract:T he m ain pr oblem s exist in the pro cess of the g eo park establishing lie in the existence of g eo-logical relic destruction,po or efficiency of geopark,and land ow nership disputes.All these hi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 eo park.T he building process should be backed up by scientific re-search,try to make the g eo logical featur es prominent,classify the protection area of geolog ical land-scape.In view of the pr otectio n and development,w e sho uld differentiate w hat is primary from w hat is secondary,to resolve the contr adictions betw een natur al heritag e protection and m ineral resources ex ploitation.As far as available geolog ical tourism reso urces,w e should do g eolog ical relics lo gin,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g eo logical her itage pro tection aw areness.Key words:geopark;geolo gical relics;sustainable dev elo pment;recommendation本世纪以来,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已受到广泛重视,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
随着2000年首批11家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到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最好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对于地质遗迹保护、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解决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促进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地质公园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地质公园的特征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题的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演化并遗留下来的收稿日期:2007-10-15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B347ZC)作者简介:马艳平(1973-),女,河北遵化人,讲师,硕士。
地质自然遗产。
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典型地层剖面、构造形迹,人类、古生物化石及遗迹,地质地貌景观,岩石、矿物及其典型产地,温泉、矿泉等地下水活动痕迹,瀑布、湖泊、奇泉等水体,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等。
构成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必须具备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等基本特征[1]。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使得许多具有科研价值的地质遗迹惨遭破坏,而建立地质公园,是对地质遗迹加强保护的最好方式。
二、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1)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地质公园的动因是对地质遗迹的保护。
2000年以来,我国分四批批准了138个国家地质公园,并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目前全球共有48个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在15个国家,其中我国有18个,同时我国也是亚洲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国家。
随着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开始受到各省、市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方政府评审命名了一批省、市级地质公园,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为核心、以省市地质公园为成员的地质遗迹保护系统。
地质公园建设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地质遗产,加深了对地质现象的研究程度,更为地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场所。
地质公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地质遗迹的展示与保护,对地质遗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体现在地质公园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如:地质公园的规划,首先应对拟建地质公园中的地质遗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包括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分布等,对其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也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评价其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在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地质遗迹的特点,制定公园区划、设计合理的考察及游览路线等。
地质公园的收入,也主要用于对地质遗迹的研究和保护。
因此,可以说地质公园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2]。
建立地质公园,提高了旅游的科学内涵。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详细规定了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导游手册、导游词的编写、导游员的培训和要求、地质公园光盘的制作、野外景点介绍、标牌设计原则和类型、配套展示工程等各方面的要求。
按照评审要求,地质公园内必须建一座高标准的地质博物馆,免费供游人参观游览,使其成为向群众普及地学知识的最好场所。
地质公园可以让地质科学从地球科学家的世袭领地中走出来,让公众了解地质科学的本质,因而是地质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最佳途径。
地质公园的建设,大大推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许多地质公园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参与。
民营企业的参与,改变了以政府为旅游开发投资主体的格局,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为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2)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加快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地质遗迹保护的效果以及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公园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地质公园或拟建地质公园的景区,在建设中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并不理想,经常有地质遗迹被破坏的现象,如以古生物为主要类型的地质公园中,就有游客不顾工作人员的告诫,出于好奇去采挖化石。
部分地质公园的管理存在问题,强调自身的知名度和收益,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如,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我国最大泥火山群 新疆乌苏泥火山群,由于过度开发及管理不当,正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喷发口已停止喷发,令人扼腕叹息。
二是有些地质公园存在效益不好的问题,在申报阶段大张旗鼓,申报成功之后却门庭冷落,只能吸引学生团体作为科普参观。
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对地质遗迹的保护也就无法不令人担忧。
三是有些地质公园存在土地权属问题,与属地居民存在利益上的矛盾,这也会妨碍地质公园建设的发展。
三、对于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地质公园建设应以科研为支撑 科研工作应贯穿于地质公园建设的始终,应成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科研工作就此结束。
如何以科研成果为依据,17第3期 马艳平,等: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8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6月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地质遗迹,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保护地质遗迹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遵循地质规律,把各类地质遗迹的性质弄清了,保护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地学研究不能跟上,旅游开发则只能停留在形态美学的层面上,地质遗迹保护就成了空话。
(2)做好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工作 突出地质特色,使保护与开发并重,关键是做好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工作,明确保护与开发的主次。
特级、一级保护区要严格以保护为主,对二、三级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但开发也不宜大兴土木,应力求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状态,以自然为主题来吸引游客。
例如可以设计出专门的野营区,为游客提供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还可以设计出专门的化石采集区,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
如浙江常山旅游局在常山国家地质公园黄泥塘 金钉子 剖面园区专门投资,建设一条金钉子辅助剖面,供游人采集化石,近距离地进行地质古生物化石科普考察。
地质公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主题,提供不对自然造成损害的特色休闲活动,把地质公园建设成精神享受的场所,提升地质公园的层次。
只有这样做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区别开来,避免了大众化,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地质公园建设应在开发中注重保护 地质公园建设与开发,不应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保护工作。
在这一方面,许多地质公园的做法值得推广。
如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特别提出 四个转变 的保护理念,从视觉景观的保护转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点状的保护转向网络状的保护,从景区内的重点保护转向整个区域性的、大范围的保护,从单独的保护转向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保护,突出永续利用。
此外,黄山在中国还首创了景点 轮休 制度,对重要景区、景点采取3-5年的 轮休 、定期 体检 和通过人工辅助促进自然恢复等措施,以恢复受损的林木植被,改善 疲劳 景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