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 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应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典型性。

2. 保护措施:地质公园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3. 科普教育:地质公园应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地质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4. 旅游服务:地质公园应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包括旅游咨询、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满足游客的需求。

5. 管理体制:地质公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确保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质遗迹的保护、科普教育、旅游服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以实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
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遗迹保护:这是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之一。

应对公园进行区划,设立不同的功能区域。

特别重要的是,应对具有独特地质造迹景观的区域设立特别景观区进行重点保护。

这是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可以根据地质造迹的重要性及分布特征,设立特级、一、二、三级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特级和一级区域内,禁止任何有损地质造迹保护的人为建设工程,以保证地质造迹的自然性,并严禁机动车进入上述区域。

2.普及地学知识:通过建设地质公园,可以向公众普及地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这可以通过在公园内设立解说牌、展示馆、科普教育中心等设施来实现。

3.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开展:地质公园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需要建设相应的旅游设施,如游客中心、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等,并提供各种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露营、观鸟、摄影等。

4.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在建设地质公园的过程中。

应注重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当地导游、支持当地手工艺品等方式,使当地居民从地质公园的建设中受益。

5.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地质公园的过程中。

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环保措施,如减少垃圾产生、推广可再生能源等,以确保地质公园的长期发展。

以上是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些主要内容,但具体建设内容可能会因公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质论评》2007年第1期发表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胡炜霞博士等的文章,“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在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国家地质公园在促进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相对过快、类型和地区分布还有待平衡和谐、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尚需提高、科普与旅游参与尚待有机和谐等方面。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有全球或区域性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是保护地质遗迹,将其开发用于旅游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

文章指出,截止2005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四批138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使得许多著名风景区都纳入了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范围。

公园的建设既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地质遗迹的投入和居民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自觉性,使一些地质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如河南焦作云台山、北京延庆硅化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

国家地质公园的室内室、外博物馆的展示为人们了解科学知识创造了实际空间,十分适合新世纪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促进了科学世界观的普及。

但在将地质遗迹景观推向市场、国家地质公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泛化和过热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研究从个案的开发、管理及保护的角度谈得多,而谈问题的较少,对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些泛化及过热问题还鲜有述及。

在中国建立国家地质公园,须由中央级政府组织(国土资源部)直接批准,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国家。

中国的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地质遗迹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地质遗迹景观人为破坏比较严重。

基于更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同时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提出的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国土资源部在1999年12月召开的“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而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庐 山 、 南 云 台 山 、 南 石 林 、 东 丹 霞 山 、 南 张 家 界 、 龙 河 云 广 湖 黑
江 五大连 池、 南嵩山、 江雁荡 山、 河 浙 福建 泰宁和 内网络 名录 。 中国地质 公园 的建立 ,得到 了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 的充 分肯 定, 该地学 部主任伊德 尔 (dr 博士等 专家在对我 国地质公 Ee) 园实地 考察后特 别指 出: “中国开拓 性的地质公 园建设工作 , 是对联 合国教科 文组 织的贡献 。” 鉴于此,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在中国 , 国家地 质公园是指 以具有国家级特 殊地质科学 意义 , 高的美学 观赏价值 的地质遗迹 为 主体 , 融合 其它 较 并 景观与人文景观 而构成的一种独特 的 自然区域 。由国家政府 行政管理部 门组织专 家审定后 , 由国土资源 部正式批准 授牌 的地质公 园。从 以上的定义来看 , 国家地 质公 园内涵 的把 对
维普资讯
2006 年 第 三 期
( 湖 南省 国土资源厅 湖南 长沙 4 0; 1 1 04 0 2 南省地质矿 产勘 查开发局 4 7 湖 1 队 湖南 衡阳 3 国土资 源导刊》 杂志社 湖南 长沙 400) 1 07
410; 2 1 0
握 , 重 要 的 是 要 掌 握 “ 质 公 园 ” 一 名 词 的含 义 , 其 由 最 地 这 即
园) 。一个级次有序 , 品类 齐全 的地 质公 园体 系 已初步建成 。 中国的地质公园一 出现 就受到 了人们的普遍 关注 , 不但 大大 提 高 了人们 对保护 地质遗 迹重 要性 的认识 对地球 科学 知识 的认识, 而且使前往 公园游览 的人数猛增 3% 公园旅游收入 3, 猛增 5% 在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 上做出 了重要贡献 , 0, 充分显示 了地质 公园 的建 设具有 有利 生态 环境 和合理 开发利 用地质 遗迹资源 、 带动地方尤其 是边远贫 困 山区经济 走可持续 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四、总结正文: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显示,我国已建立了292 个国家地质公园,涵盖了全国31 个省份,总面积约12.5 万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地质资源,还提高了人们的地质环保意识,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地质公园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了公园的有效管理。

2.规划与保护水平不高:一些地质公园规划缺乏科学性,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地质资源遭受破坏。

3.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地方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开发地质资源,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水平不高:部分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内容单一,旅游开发水平较低,影响了地质公园的综合效益。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2.提高规划与保护水平:加强地质公园规划的科学性,严格保护地质资源,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处理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地质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实现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4.加强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提升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总结地质公园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发展地质公园事业对于保护地质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地质公 园系融 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的受保护
和管 理 区域 , 地质 、 态 、 史 、 具 生 历 考古 、 化 、 研 等 文 科
园”它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地质公 园不仅 , 强调旅游资源 、 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还主张绿色
生产 、 绿色 管理 、 色消 费 ; 质公 园 以生态 环境 的 绿 地 保 护 为核 心 和前提 ;地 质公 园旅游 开发 的 主题就 是
江 西省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0 9年 ) 20 学科 共 建 项 目 “ 西 地 质 公 园旅 游 可 持 续发 展 研 究 ( 号 : 9 J0 ) 阶 段 性 江 编 0 Y2 1”
成果 。


地质公 园与 可持续 发 展 的关 系阐述
地质公 园的建立也有利于改善 环境 、促进环 境保
护。
( ) 质公 园与 资 源 可持 续发展 的 关 系。 质 一 地 地
公园作为 区域范围明确的地质遗迹或其成 因组合 ,
它 注 重 地 质 资 源 的重 要 性 、 本 性 和不 可 再 生 性 , 根
( 地 质公 园与 经济可持 续发展 的 关 系。地 质 三)
公园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的重要途
人 口数 量 巨大 ,经济 收入 和文化 层 次较低 的旅 游者 为缺乏 ,高 密度 的旅 游人 流和 大量 的不 文 明旅游行 为对环 境造成 破 坏 的现 象 比较普 遍 。
( ) 游科技 水 平发 展 相对 滞后 。旅 游 发展规 四 旅
发工程 、 管理科学 、 经济学 、 环境科学 、 人文科学等学 人 数迅 速增 长 ,旅游 环境 意识 在这 一部分 人 群 中较
新 的经济 增长 点 , 带 动相关 产业 的发 展 。 并

基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基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 C  ̄g Tui H ag a n e i , unsa 400 .oeeo orm, uns nU i rt H aghn2 50 ) f s h vs y
Ab ta tI e n e r ,ao g w t NE C a v n e a a e t o s u t n w d e sr c :n mc t y as ln i U S O d a c p c o c n t ci o d g o— p r ln, rtc o n t z t n o e lgc h r o ak pa poe t n a d u l a o g oo i a i i i f i l r l s g t i rc z t n i hn T i a e s u s d h w t ih y d a i ea o fp oe t n u l a o fg oo i a e c n o r m ei o e o c h a o C ia. h sp p rd c s e o r t e lw t rlt n o r tc o , t z t n o e l g l rl s a d tu i i n i o gl h i i i i i c i s d v lp n , u h a ud e c mmu i a t i aet e d v lp n , n a cn e e vr n n a p oe t n,a ma i g te p tcs s b s ig e eo me ts c s g i e t o h nt p ri p t e eo me te h n ig t n i me t rtc o lw kn r e t ,et l h n y c h h o l i h o ai h e lg i o c rl nomai aa s oe u aea o e a w h su yo g nz i t , u r r a rme t t e g oo y hs r e c ifr t n d t a et d c t d c p rt t td ra i t n ec a d p t owad me ue n d c n e t n a ti i o b n ei a o n f s n a o c pi t o s o h w t rtc o o o p e t n— ui z t n W u ai c i o d G o p r u tia l e e o me t o i t i i d l h d e — ak s s n e d v lp n . l a o n a W a b Ke r s g oo i a r l s w d e — p r ; u ti a l e eo me t mo e y wo d : e lgc i ; o d g o le c ak s s n e d v lp n ; d l a b

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可持 续 发展 为宗 旨,提供具 有 较 高 的科 学 品位 及旅 游 、 地质 遗迹 保护 及旅 游事业 的发展 。
休闲、 科研科普和娱乐 的场所 , 同时也是地质遗迹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地。
二、 地质公 园建设 的实 践与思 考
地质公园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 、 不断完善的长期性
但在坚持以保 地质公园 自创立 以来 ,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 且 工作。我省地质公 园建设虽仅六年时间, 发展迅速 , 我省 目前有世界地质公园 2 、 处 国家地质公 护地质遗迹及 自 然环境为前提 , 以旅游规划及市场需求 以合理开发及提高科学 品位为手段 , 以促进省 园3 、 处 省级地质公园 9 , 处 位列东北第一 。实践证 明 : 为导 向,
地 质公 园 即是地 质遗 迹保 护 的一 种最 佳形 式 ,同时 , 也 域经济发展为 目的的思路下 , 经不断努力和探索 , 逐步 为 旅 游 业 的发 展 开 拓 了一 新 的途径 ,并 赋 予 了新 的 内 完善和规范了三级地质公园建设 , 有效的促进了地质公
涵, 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和蓬勃的发展前景。 我 省地 质遗 迹保 护及 地质 公 园发展 现状

尤 以地质地貌及古 生物化石最具 特色 , 地貌类地质遗
地 质公 园是 以地质 遗迹 保 护为 前提 , 并严 格 遵循 保
迹 的分 布与我省现 代地貌格局一 致 ,主要分布在大 、 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 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 小 兴 安 岭 及 东 南 部 低 山丘 陵 区 ,以 火 山 熔 岩 地 貌 、 花 续 发展 , 际上地 质遗 迹资 源产 业 的发展 就是 以 自然 生 实 岗岩 峰林 及构造 峡谷为主。 古生物化石 主要分布在 山 态及环境保护为宗旨 , 在开发资源 、 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 间盆 地和山前平原 地带 , 而地层剖 面及地质构造遗迹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也决定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种类众 多 、 分布广泛 。这些地质遗 迹 目前 大部分都保 市场的需求 , 地质遗迹资源产业将成为引导我国产业绿 留其 原 有 的 自然 风 貌 ,而且 很 多 遗 迹 美 学 价 值 突 出 、 色化的先锋。因此政府 的重视和支持极为重要 , 要想将 观 赏性强 , 重要 的地学及旅 游开发价 值 , 具 是我 省旅 地 质公 园真 正建 设 好 、 管理 好 , 须 充分 发 挥 和强 化 地 必 游资源 开发的主体 , 也为我省地质公 园的辟 建提供了 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 使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地质公园的建 重要 的 资 源保 证 。 设意义 、 科学 内涵 , 强化其保护意识 、 管理意识及可持续 自 20 年我国创建地质公园以来 ,得到了我省各 发展理念, 00 认清建设地质公园不仅仅是促进地方经济发 级 政府 的高 度重 视 和社会 的广泛 认可 , 别是 省 国土 资 展 ,更要 使 之 成 为一 个 自然 环 境 保护 及 科学 研 究 的基 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家的地质公园的发展如今已近十几年,截止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已近五年 ,总数已突破了200多家。

国家地
质公园的建立不仅在保护地质遗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科普教育事业以
及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随着公园建设泛化以及过热现象的兴起,地
质公园的建设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会对现有的国家地质公园建
设做简要的概述 ,在分析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公园建设的可
持续发展,期望能够将地质公园的建设真正形成旅游热的现象,促进我国社会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一定的稀有性,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美学观赏价值。

中国作
为世界地质遗迹资源大国,是少数具有丰富地质种类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相关保护法规滞后
等原因,使得很多国内地质资源遭到人为破坏,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存。

地质公园既是国家
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存地质遗迹并发挥科普功能的有效途径。

因此,为了更好
的保障地质公园的建设,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进行维护。

而就地质公园的可持续
发展来说,目前国内在地质公园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在当地地学旅游特色的展示上
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通过阐述当前地质公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对于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类型分布不均衡
在地质类型的遗迹中,包括地层学、地貌、构造地质、火山、水文等多种类型,尽管目
前的国家地质公园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就其分类上说还存在很多不匹配的地方。

比如一些
火山地貌、岩溶地貌等的地质公园相对较多,但其他类型的不太常见。

虽然在具体的开发过
程中都包含了当地的特色,但是却极度缺乏典型性,导致资源雷同率高,不仅分散了客源,
对于整个城市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下降。

(二)地质公园特色不突出
从根本上来说,地质公园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还需要通过地质遗迹来作为支撑,使用
科学理论来进行阐述,以此达到对地质遗迹利用的同时能够加强保护。

从目前已建的公园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地区的公园景观性会远远大于其本身的科学性,导致一些名胜古迹的进
去管理混乱,并且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性困难,无法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作用。

当然也
有部分进去加大了对其科学性的普及,但是由于无法把握好度,而导致地质公园的景观性存
在偏差,比如一些地层剖面的展示,这些不美观的呈现并无法有效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反而
无法有效维持公园的持续发展。

(三)公园保护力度不足
对于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对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以此来达
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然而部分景区显然无法对这两者做出有效的平衡,在其挂牌之后
过度追求利益的获取,反而忽视了对遗迹的保护,不仅损害了公共的利益,也不利于景区的
进一步发展。

并且有些地区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地质公园的遗迹保护中,导致在保护
的流程上出现较大的偏差,而很容易出现遗迹保护不当的问题,比如火山地质公园中存在的
熔岩隧道,这应当极具科普价值,但是由于经营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发者将其转变
为拜菩萨的场所,不仅不利于遗产的保护,也失去了地质公园建造的意义。

(四)科普与观光功能尚未完善
地质公园由于是受到当地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较为稀有的景观,因此应尽可
能的突出其科学主题,并提升整个风景地区的旅游品位,这不仅是对当地旅游业价值的丰富,也是对历史遗迹的一种保护。

但是很多进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其科普与观光的价值,
而没有充分理解地质公园的意义,在景区内部的学科属性等方面的介绍十分稀少,有的甚至可能将其主题本末倒置,很少会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讲解,导致游客很难在进入景区之后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影响了最终的旅游体验,也让地质公园自身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地质公园的持续发展。

此外,地质公园在进行介绍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采取通俗易懂的知识来进行普及,让游客进入后才能有深入其境的体验,并以此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但是很多地质公园往往在解说上加入其学名,比如“石英闪长石”等,而未做过多通俗化的讲解,使得游客对其知之半解,而无法提升对地质公园旅游的体验。

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建议
地质公园本身便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而由于地质公园发展泛化等因素,使得地质部门过度追求旅游资源而忽视了对地质遗迹的科普与保护价值,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观,对于我未来持续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善,才能为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带来便捷。

(一)均衡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
目前中国的地质公园在分布上主要还是以当地的区域为主,而忽视了一些非自然因素的作用。

因此在这方面政府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当地地质环境的调查,对于一些不具特色典型的区域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找非自然因素下具备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其区域的优势,达到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此外,国家对于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应当有计划地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当地有名的地质地貌,早日开发地质遗迹,比如在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其科学性与稀有性毋庸置疑,应当建立详细的计划来进行统筹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二)健全国家地质公园的审批方向
地质公园的开发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在公园审批中也要加强对其管控力度。

总体来说,过去的地质公园的建立一般更加倾向于本身名声不大但又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景观,这样不仅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更佳的旅游效果,也能够减少旅游区转化中的困难。

但是除了这些地区之外,很多区域也各具特色,尤其是一些农村部落,因保留着原始的地质地貌,而充满了稀有性与景观性的特征。

因此在地质公园的审批方向上,政府应当加强城乡互动,进一步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措施的落实,真正实现彰显当地特色的地质公园景区。

(三)建立并完善公园保护意识
在地质公园投入使用之后,随着旅客量的增多,对地质地貌的保护上也应当是开发者以及政府需要首要把握的内容。

在坚持开发地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地质公园的保护意识,做好对地质资源保护的宣传,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突出科普旅游特点
地质公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

而加强对当地尽管的科普性则是地质公园吸引力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地质公园的特色服务,应当在景区内部设立专门的讲解人员与牌位展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达到科普的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加大其科普力度,以此来进一步增加公园的旅游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景区的信息获取效率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因此打造个性化的旅游景区应当是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持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文对当下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能够为地质公园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孙克勤. 世界遗产视野下中国地质公园现状与进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14,24(S1):280-284.
[2]孙建华,孙建忠. 城乡结合区地质遗产地管理探析——以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03):840-843.
[3]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武智晖.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8):780-785.
[4]于雪剑,杨晓霞,程永玲.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重庆万盛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7):1-5.
[5]孟耀,李鑫,白利,卢传亮. 地质公园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构想——以广西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剑江园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02):7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