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收费

修建性详细规划收费 1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收费为8000~15000元/公顷,基价7万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2 公共中心地区详细规划收费为12000~1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3 城市设计收费12000~1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4 景观规划收费为15000~18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5 交通枢纽地区详细规划收费8000~10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6 新区详细规划收费5000元/公顷,基价7万元。 7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保护收费为20000~2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8 公园与绿地详细规划收费为6000~8000元/公顷,基价为6万元。专类公园乘系数1.2~2.0。绿地设计收费为工程总造价的4%~7% 建筑设计收费参照标准 一、住宅类收费 1. 按费率收费,为概算投资造价 2.0~ 3.0%收取。 2. 按面积收费则分类如下:(上限为采暖地区) 3. 多层住宅(含六跃七跃层):方案:3元/M2 2.5~5元/M2 扩初:7~12元/M2 施工图:16~25

元/M2 4. 小高层住宅(八~十一层,含十一跃十二跃层)4.5 方案: 4.5元/M2 3.5~8元/M2 扩初:10~16元/M2 施工图:22~32元/M2 5. 高层住宅(十二~三十层)方案:6元/M2 5~10元/M2 扩初:14~19元/M2 施工图:30~38元/M2 6.超高层住宅(三十层以上)方案: 8元/M2起扩初:17元/M2起施工图: 38元/M2起 7. 别墅方案:12元/M2 8~20元/M2 扩初:20~40元/M2 施工图:40~80元/M2 说明:1.上述取费中扩初和施工图均为全过程收费。2.上述取费已考虑一定的经验套用率,3.通常按小区规模作如下调整:总建筑面积<5万M2,系数为1.2; 5万M2<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1.0; 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0.95. 4.单栋或数栋别墅的收费单独另定。5.上述费用未包含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6.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按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执行。7.上述费用未包含总图费用,8.室外总体造价通常为建安总造价的5%~10%,9.总图费用通常取室外总体造价的2%~3%。 10.地下室及人防,普通地下室设计取费按35元/M2,人防地下室设计取费按45元/M2 11.独立地下车库,设计取费35~45元/M2。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 (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西安

第1章建设背景10 1.1.区域背景 10 1.1.1.地理位置: 10 1.1. 2.自然条件: 10 1.1.3.人口概况: 10 1.1.4.土地利用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经济与产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历史文脉 11 1.1.8.环境资源 11 第2章现状分析 (12) 2.1.基地现状综合分析 12 2.1.1.自然条件分析 12 2.1.2.建设现状分析 12 2.1. 3.景观资源分析 12

2.2.外围环境分析 12 2.2.1.留坝县国民经济概况 12 2.2.2.留坝县旅游发展策划 12 2.2. 3.留坝县城市总体规划 12 2.3.旅游市场分析 13 2.3.1.留坝县旅游消费市场综合分析 13 2.3.2.厅城遗址公园客源市场定位 13 2.4.SWOT分析 13 2.5.旅游市场最新发展趋势 14 2.5.1.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14 2.5.2.散客自驾车旅游时代到来 14 2.6.太平山片区开发项目策划与分析 14 2.6.1.市场导向理念 14 2.6.2.城墙遗址公园的研究 14

2.7.规划依据 14 2.8.游人容量计算 14 2.8.1.容量计算标准 14 2.8.2.游人容量估算 15 2.9.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2.9.1.规划目标 15 2.9.2.规划指导思想 15 2.9. 3.规划原则 15 第3章规划构思 (16) 3.1.规划思路 16 3.1.1.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16 3.1.2.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16 3.2.规划定位 16 3.2.1.总体定位 16 3.2.2.形象定位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概况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 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 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 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 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 三、规划原则 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四、规划布局 (一)百姓休闲园 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最新旅游规划成果大纲汇编

旅游规划成果大纲

目录第一章旅游区规划层次与成果要求 第一节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二节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三节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章旅游区规划相关规范 第三章旅游类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详细)第一节前期资料分析 第二节相关图纸要求 第四章旅游类规划成果文本基础框架(规划说明书)第一节前期分析 第二节规划设计 第三节深化设计 第四节保障实施

第一章旅游区规划层次与成果要求要求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第一节旅游区总体规划 1 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2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3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4 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 4.1 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4.2 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4.3 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4.4 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4.5 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4.6 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4.7 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4.8 规划旅游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4.9 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4.10 规划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4.11 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4.12 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4.13 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5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5.1 规划文本。 5.2 图件,包括旅游区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5.3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 5.4 图纸比例,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 第二节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 在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了近期建设的需要,可编制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 3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3.1 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3.2 规划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各类用地的性质增加其它必要的控制指标。 3.3 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 3.4 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要求。 3.5 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海南陵水清水湾棕榈滩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海南陵水清水湾棕榈滩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项目概况 1、基地区位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位于陵水县英州湾,占地106.87公顷,包括A、B、C三地块,本项目为C区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占地36.88公顷。项目距离海口约240公里,距离三亚约40公里,处于三亚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内,周边已开发建设项目有清水湾雅居乐、香水湾红勘、香水湾一号等休闲度假项目,该地区将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点旅游风景目的地。现状交通较为便利,现有一条英赤路通往清水湾大道,并通过清水湾大道连接到高速路出入口。 2、基地现状 C区地块为一狭长的地形,中间有一隆起沙坝横贯其中,站在沙坝上往下眺望,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景观,地块范围内更有延绵1.54公里的海岸线,白色的沙滩,沙质细腻、干净,为全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度假资源。 3、规划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规划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 5)、《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6)、《海南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版) 8)、相关地形图及资料 9)、BLINK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方案(首席设计为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项目专业设计师Clint Nagata) 二、规划设计 1、规划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以建设海南热带滨海特色休闲度假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超五星级酒店。注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度假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游憩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拥抱海景的生活,保护现有的场地生态系统,是现阶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完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及健康、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游客与度假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 规划宗旨最重要的一点,即在整个区域的规划设计中,自然环境如山、水、树都是我们规划的主体,建筑总是让位于自然环境因素,这一点在规划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角落都充分地体现。环游绿色,体验迥异变化的空间,因此每一幢建筑的选址均有特色,结合传统的风水理念,对每一块用地的环境、景观、日照、通风及可建造性等进行分析后,确定其位置、朝向,使建筑有“虽为人造,宛若天成”的特点,自然、生态真正成为了规划的最高原则。 2、规划目标 打造一个以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为特色,以滨海旅游休闲为主旨的顶级酒店。 3、总平面布局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 务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 计任务书 2012年01月29日

一、规划主旨: 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健康舒适、和谐生态的休闲文化旅游区,采用积极保护、有机更新的方法,对园区范围内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改善环境品质,以提高空间品质,加强文化旅游和商业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其文化和商业价值。通过规划及实施,形成开放、生态、休闲、充满历史文化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观光区。 二、规划自由度: 本次项目规划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规划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在《详细规划》中,根据项目目前的进展状况,结合《概念规划》中的内容,合理布局和调整详细规划中地块范围的空间布局、绿地系统、交通组织、管线规划等,并根据业主需求对景观建筑形态和重要的节点进行设计,实现景观面的最大和组团的合理配置等要求。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 (3)、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4)、《广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5)、《崇左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 (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三、规划内容:修建性规划 ⑴项目用地分析 根据规划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等特点,综合考评社区建设条件,提出用地建议。 ⑵规划原则设计 根据目前高端社区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建筑发展潮流,在充分考虑人性需求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原则。

康乐庄园旅游渡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第二章现状分析 (2) 一、用地范围 (2) 二、现状土地利用 (2) 三、现状地形分析 (2) 第三章旅游开发建设条件 (2) 一、生态山庄发展趋势 (2) 二、政策背景 (2) 三、旅游发展条件 (3) 第四章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估算 (4) 一、客源市场预测 (4) 二、环境容量估算 (4) 第五章规划依据、原则、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规划依据 (5) 二、规划原则 (5) 三、指导思想 (6) 四、发展目标 (6) 五、客源市场定位 (6) 第六章旅游发展定位及开发主题设计 (6) 一、发展定位 (6) 二、开发主题设计 (6) 三、旅游产品开发 ............................................................................................................. 7第七章规划设计 . (7) 一、规划结构 (8) 二、规划布局 (8) 第八章道路交通与游览路线 (9) 一、道路交通 (9) 二、游线设计 (10) 第九章绿化系统规划 (10) 一、绿化规划 (10) 二、景观构成 (11) 三、水岸线规划 (11) 第十章综合管线规划 (12) 一、给水排水规划 (12) 二、电力电信规划 (12) 三、燃气供热规划 (13) 四、环卫设施规划 (14) 五、防灾减灾规划 (14) 第十一章技术经济指标表 (15)

前言 生态农业是一项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具有观光、休闲、回归自然、民俗风情等特点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出现了对山庄、农庄经济的投资热,其中,很有影响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化州龙汇庄园、顺德生态公园、番禹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光明华侨农庄、廉江长青水果场等。 太谷是闻名于世的“金太谷”、“小北京”、“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同时也是酥梨、槟沙果等优质水果的主要产区,太谷饼、壶瓶枣、龟龄集、定坤丹、怡园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全国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以此为背景的生态旅游业已产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规划中康乐庄园的建成将为太谷农业经济与旅游事业结合发展增加新的亮点。山庄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居舍依然、良田美池、绿树成荫,是一处难得的休闲场所。山庄以注重生态、崇尚自然、回归生活为主要特色,有望成为集旅游观光与现代化有机农业密切结合绿色产权农庄。当前形势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泛起,影响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当目前的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业会充满生机。在当前,建设康乐庄园不仅可以带动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就业,还可以促进太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太谷过去旅游景点单一且无特色的劣势,因此,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游客群体,推进太谷旅游新一轮的发展。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规划区位于太谷县郭堡水库上游的范村镇岳家庄村,地处榆次、榆社、太谷三县的交界处,紧临太长高速和省道榆长公路,与省会太原仅35分钟车程,距榆次常家庄院25公里;太谷县三多堂、孔祥煕故居35公里;范村圆智寺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二、自然条件 规划区所处的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 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 象峪河,经规划区域所在的范村镇出境,为县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的八赋岭,全长63公里,流域总面积341平方公里。上游有郭堡水库一座,库容2800万立方米。 规划区山地以灌木丛为主,主要由枸杞、沙棘、黄刺玫、紫丁香、酸枣、荆条类组成。灌丛中草本植物以香蒲、芦苇、白茅为主,杨、柳、榆、槐、柏、松等乔木零星分布。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图 区位图(可附在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3)独立于总平面规划图时,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总平面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 (4)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 (5)建设用地红线及坐标、绿地、广场、硬地、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历史文物保护用地及其他特殊用地; ①各类不同类型的用地,除标明范围外,还要用文字清楚标注或用图例 清楚表示; ②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规划道路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 线转弯半径,规划河涌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线转弯半径,规划高 压线、珠江导治线坐标; ③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涌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④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内、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 建筑制图规范,.应明确标示建筑首层、外飘裙楼及标准层的外围尺寸。 ⑤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和编号,其中建筑物 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⑥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边线、规划道 路中线、铁路、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涌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 离、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以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表示); ⑦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楼层,以所在的 建筑标号标示; ⑧各级公共绿地的布置,小游园及居住区公园的出入口、路网;

香格里拉硕都湖旅游景区入口区修建性详规说明书(2)

一、旅游区入口区前移原因及利弊 硕都湖旅游区是以森林牧场环抱中的高原湖泊——硕都湖为核心,以湖周亚高山草甸、亚高山沼泽化草甸、原始森林、硕都岗河为特色的景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但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地区,季风气候明显,气温低,气候寒冷,霜期长,积雪期长,这使得该区域内植物生长速度慢,加上生物生态系统构成类型较为复杂,其物种与生境高度特化,生态阀值小,对外界的干扰十分敏感而表现出十分脆弱,植被、草甸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于恢复。 硕都湖旅游区自1998年开发以来,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接待设施,包括已建成的旅游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联系内外的游路、停车场、简易住宿接待设施、餐饮设施及藏品购物中心、简易码头、旅游厕所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对完善旅游区功能、增强旅游区吸引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旅游区现有接待设施靠近硕都湖布置,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重新对旅游区入口区及其接待设施进行规划布局。 (一)旅游区入口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1、现有接待设施均处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部分建筑体量过大,建筑风格与藏族建筑风格相去甚远,如藏品购物中心体量和风格均过于突出,人工建筑景观对游客视线冲击力较大,影响景观质量; 2、部分设施建于水体附近,如旅游厕所、养鹿场靠近硕都岗河,这些设施将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由于入口区靠近硕都湖,游客活动主要集中分布于入口处湖滨区域,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单元上游客活动承载量过大,不利于游客的分流,以致局部地段出现草地退化、沙化现象; 4、旅游区内供游客服务的马匹没有设置统一集中固定的马场,致使游客使用不便,影响服务质量;同时因马匹活动范围随意,马粪等污物随地分布,既影

xx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 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述 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条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组成,总用地约为177公顷,包括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及入口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其中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占地约14公顷(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临街商铺、居住民宅;二期主要为商务会议活动区,将包括高星级度假酒店等。 二、规划设计任务 本次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已通过评审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进行深化和细化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设施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 三、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主要为对古镇休闲度假区的临街建筑及居住民宅进行原翻原建、修旧如旧以恢复古镇旧貌的修缮建设或重建建设等,但对于建筑及院落内部将在功能利用上予以改造提升。 ?保留老街核心区街巷地形道路肌理不变 ?保留老街外形结构及古风貌不变 ?保留老街临街建筑前店后舍的模式不变 ?保留及利用当地材料 ?对建筑及院落内部功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现代娱乐及休闲设施(如SPA、酒吧等),体现高 端度假接待品质。 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核心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报当地规划部门审批,以取得规划许可证。 其内容包括: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用地及功能布局;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本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名称和规划范围 1、项目名称 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管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 (2)閤皂山旅游区的边界与面积:閤皂山旅游区规划范围为樟树市京九铁路线以东,含福地景区、梦湖景区(店下水库)和玉华景区三个景区,面积约6860公顷,以福地景区为规划重点。涉及到閤山乡(含閤山林场)、店下乡、店下水库管理局,共20 个行政村,总人口35275人。其界线范围为:北以京九铁路为界,东部与丰城市接壤,西南与新干县交界。 二、规划编制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1、《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 12、《江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4、《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府(2003)60号); 15、《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6、樟树市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等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将閤皂山建设成为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全国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著名旅游区。 2、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构筑环境资源保护系统、游览服务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 近期目标: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31万人,旅游收入18600万元。 中远期目标:到远期末(202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40万人,旅游收入40000万元。 3、总体形象目标: 药都福地,养生佳境。 閤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与中药文化为一体的古代名山,是“药都”的奠基之山。道教关于天人相符的观点,促进了我国中医药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以閤皂山和“药都”为依托,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为樟树发展养生健身保健旅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资源保护目标

会昌县岚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一、现状基本情况 (2) (一)自然环境 (二)资源状况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项目背景 (2) 三、规划理念 (2) 四、规划依据 (3) 五、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六、规划定性 (3) 七、结构布局 (4) (一)视觉控制点设计 (二)地形改造 (三)功能分区 八、总体设计 (5) (一)分区设计 (二)建筑及园林小品 (三)游人容量控制 九、组景策划......................................................7 十、游线组织 (7) 十一、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 (7) (一)植物现状及分析 (二)植被护育规划与绿化设计 (三)苗圃地建设 十二、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10) (一)保护原则 (二)保护措施 (三)分类保护规划 (四)森林病虫鼠害防治 (五)森林防火 十三、园路规划与竖向设计 (11) (一)园路规划 (二)竖向设计 十四、工程管线规划 (11)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三)供电工程规划 十五、导游标示设计 (15) 十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十七、分期建设项目实施安排及投资估算 (16) 十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与建议 (17)

一、现状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会昌岚山公园位于县城区西北部,为岚山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处于贡江、湘江、绵江交汇之西侧,城市道路从公园东南边缘经过。 其四至范围为东至黄坊石角,南至岚山脚下,西以最高峰(海拔400.6米)往西山脊为界,北以岚山最高峰为界。整个地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长约2564米,南北宽约853米,总面积为122.68公顷。 园内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坡地为主,土壤主要由浅变质花岗岩发育的黄壤、黄红壤构成,地势最高处海拔为400.6米,最低海拔为159.3米,最大相对高差241.3米;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少量针阔混交林及次生灌木丛。中部凹地分布着少量冷水稻田(大多种植一季),靠东侧有一水库。 会昌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624毫米,月平均气温为19.3℃,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二)资源状况 自然景观以山林植被为主。人文景观主要有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会昌战斗遗址(战壕、防空洞)、毛泽东诗词纪念碑、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及会昌县地震台、书画苑、善园缘、翠竹祠、六祖寺等,山上分布有八个休息亭廊,大部分以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里的字、词命名,如独好亭、未老亭、君行亭、欲晓亭等。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现状分布有县化工厂、县物资公司仓库、县酒厂等工业及仓库建筑用地。山上分布有7户村民,沿山脚居住着少量居民。目前厂房、仓库、居民、农户住宅的建筑质量均较差。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树种单一,缺乏阔叶树; 2、森林遭砍伐、破坏,山体滑坡、裸露较严重; 3、防火道目前修建了上山游步道,无林荫大树; 4、游步道大部分做成水泥制品,城市化色彩太浓; 5、景点小品及其附属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打通景观视线; 6、沿岚山脚下搬迁或拆除建筑质量较差的厂房、仓库及居民住宅建筑,给公园留出可建设用地。 二、项目背景 会昌,历史悠久,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置县。置县时恰逢县治凿井得砖,有篆文“会昌”二字,遂以“会昌”命县。目前县城保留有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会昌县古城墙。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仙文化和盘古文化都是会昌特色文化。同时会昌人基本上属于客家人,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羊角古城堡是会昌客家建筑的代表。会昌有悠久的米粉制造工艺。 1931—1934中共苏区时期,会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粤赣省治所在地,是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中心县。毛泽东和一批革命先辈在此进行过较长时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贺龙、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八位元帅在这块红土地上纵横驰骋,屡建奇功,先后有7700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 岚山岭原名明山、南山,又叫会昌山,雄峙于贡江河畔,最高峰海拔400.6米,满山林木苍茏,郁郁葱葱。盘山公路由南麓蜿蜒而上半山寺(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东、南麓各有曲径通往山顶,该县具有良好的登山活动传统。登临四顾,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远山连绵直奔天际;山下湘江、绵江、贡江蜿蜒而过,山光水色令人留连往返。因当年毛泽东登临并填词《清平乐·会昌》闻名的会昌山(俗称岚山),以其“郁郁葱葱”的满山苍松,给人“风景这边独好”之感。登上这名副其实的“会昌城外高峰”,县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三、设计理念 岚山公园规划设计将始终坚持和运用以下科学理念: (一)环境生态为根本 当今人类共同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更需要一个以良好生态为依赖的优美生活环境,正是由于岚山公园位于会昌的西北部,处于岚山森林公园的核心部位,有别

花园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花园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概况 花园湖公园位于定城西郊,西大街以北,长征路以南地区。景区交通便利,地势起伏,河流交叉,自然形成了“五洲三岛”。景区内树木葱郁,环境幽美,历来是定城人民休闲、娱乐、踏青赏景的好去处。1993年10月完成了部分建园工作,但因机制不新、建设不到位、配套不完善、拆迁不彻底,目前环境较差,急需改造和建设。 二、现状分析 (一)有利因素 1、花园湖公园:现状有较好的水体和可塑性,具较大的地形、地貌。 2、场地内已有生长较好的树木,在规划设计时应加以保护。 3、区位条件优越,花园湖公园占地28公顷,也是皖东乃至全省县城所在地仅有的一块自然条件最好的城市景区。 4、花园湖公园已确定了汉画像石陈列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区块的设计为公园增添了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5、社会各界对建设公园呼声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策果断,并已列入“十一五”十大重点工程。 (二)不利因素 1、水体和地形脉络不很清晰。尤其是水体,不够完整,水形不够丰富。

2、公园内建筑风格较难统一。现定的二个区块建筑风格一个是仿汉式,一个是现代式,还有现存的子敬亭以及一些石栏杆等又是另一种风格的。再加上规划中商业建筑的风格,将会使一个公园内有多种风格的建筑,会影响公园的整体品位。 三、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2、城市绿化条例。 3、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 4、定远县花园湖公园项目委托书。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定远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承台,运用现代风景园林造园手法汲取国外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本着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市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四季鸟语花香的休闲、游憩、娱乐的优美空间。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品味,加快周边地块的开发和建设。 五、规划设计原则 (一)景观统筹原则 正确地处理好花园湖公园建设和周边地块的开发的关系;处理好公园内商业建筑与公园景观的关系,做到公园建设能拉动两侧地块的升值和开发。商业建筑的开发不但不影响公园的景观,并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的商

海南陵水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

海南陵水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地理区位 本项目位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的清水湾旅游区内,属于风车国际度假村B区,总规划占地面积35.93公顷(538.90亩)。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沿海,北距海口约220公里,南距三亚市区80公里,有高速公路、国道及东环铁路三条交通大干线通达。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面积约456平方公里,由城乡协调发展区、自然观光区、旅游渡假区、生态保育区及水源保护区等五种功能区域组成,拟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先进、极富海岛情调的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 陵水风车国际度假村位于陵水县南端,位于土福湾与清水湾的转折交界处。西侧临赤岭、土福湾,东侧、南侧临清水湾,总规划用地面积107.72公顷。 二、规划背景 前期开发 1995年海南成懋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于临海的小山包上修建了8栋别墅式度假酒店,有限地接待少量游客。由于受当时开发低潮的影响,滨海建筑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材料、施工、设施等各方面均达不到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使现存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极不协调,需要彻底改造。 调整规划背景 随着海南旅游生态省的建设以及国家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的确立,海南的旅游地产正引来新的发展时机,为了配合加快推进清水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进程,满足打造具有国际热带海滨特色的高品质休闲度假区的新要求,依据省住建厅及陵水县政府听取项目汇报时的指示精神及项目专家论证会的一致建议,陵水县于2010年10月进行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的控规调整,本项目即以此控规为基础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三、用地现状分析 用地范围划定 B区用地位于整个风车国际度假村的中部,东西长约929米,南北宽约630米,北临主要城市道路,南临大海,总用地面积35.93公顷(合538.9亩)。包含控规中的B1、B2、B3三个地块。

长顺县旅游风景区发展总体规划

杜鹃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委托单位:贵州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 贵州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负责人:李庆主任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编制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规划负责人:陈昌茂教授贵州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 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 参加规划人员:王良范硕导教授所长 杨仁厚博士教授 史勤先副教授 张业强副教授 余世民副教授 王继红讲师 凌琪讲师 周永兴讲师 张拥军讲师 王国勇教授副院长 谢劲松高级工程师 柏林工程师 葛实如旅游专家 陈志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成凯总经理工程师

目录 第1篇基本概况 第一章自然地理 第二章人文环境 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 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 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 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 第四章市场分析 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 第5篇景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 第三章主题定位 第四章形象标志 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 第六章中心旅游区——杜鹃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 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 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 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 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 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 第一章规划实施 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 第三章效益分析 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

编制说明 一、基本情况 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杜鹃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杜鹃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杜鹃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其中:杜鹃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贵州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景区的开发以杜鹃湖为中心,本规划以杜鹃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 相关技术规范及《杜鹃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工作开展前,对杜鹃湖——白云山深度开发展开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根据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包括目标市场定位、接待功能定位、“旅游产品”档次定位和旅游区特色定位等。 (2)旅游区形象规划是在特色定位条件下的营销口号策划、风格选择及视觉体系规划。形象应反映主题,惟我独有的内容和形式、鲜明独特的个性和服务风格是提高旅游区吸引力、保持旅游地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修建性详细规划层次的形象规划主要是针对视觉形象而言,强化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差异性、服务设施体系的地域性。对重点地段的吸引物场地及设施应在平面布局、立面、剖面等方面做一些意象性的设计,如果仅靠文字说明,其视觉形象是很难控制的。 (3)旅游项目规划要对旅游项目的活动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具体安排。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二是依托现代技术进行规划。前一种规划是在对旅游区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对人文资源进行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组织和活动秩序的编排,为游客创造特殊的旅游经历。这样的旅游项目丰富多彩、优势明显,就体验程度而言有观赏型、参与型两种类型,就项目性质而言有生态型、文化型两种类型。后一种规划则主要依托现代技术和资金,创造一系列“新、奇、特”的旅游项目,一般出现在主题游乐园。 (4)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是为旅游者的游憩、观光以外的活动提供服务所需的物质条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确定用地规模、建筑面积、空间布局、立面风格等要素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应配合游览线路的组织、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原则及和谐统一的原则,并努力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尽量应用环保技术、洁净能源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本土化材料技术、生态建筑技术,将建筑工程设施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5)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规划。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决定着旅游者进入旅游区的方式,规划应因地制宜地运用进而不入原则、安全可识别性原则、游旅结合原则、地方特色原则和自然美原则。在旅游区内,游览线路发挥着纽带功能,将各旅游项目、娱乐设施和服务点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每条游览线路应有效地组织第一印象场域、最后印象场域、光环效应场域、主题场域等,并根据旅游项目和环境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