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
梅州市阴那山旅游区主题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

第 1 期
亚 热 带 资源 与 环 境 学 报
J u n lo u to i a Re o r e n n io me t o r a f b r pc l s u c s a d E vr n n S
V(. No )6 1 .1
21 0 1年 3月 出 版
Absr c : To rs ta t u im idu t cu t r s n fe tv p te n n h p o to o ( mpeiie e s 0 n sr y lse i a ef cie atr i t e r mo in f 0 ttv n s fr
tu im r a . I o d r t r aie a ta so ma in fo o rs ae s n r e o e lz r n fr to r m i d sr g t e i g o n sr l se o a n ut y a h rn t idu t c u tr fr y
收稿 日期 :2 1—0l 0 01 一1 基 金 项 目 :广 东 省 普 通 高 校 人 文 社 科 省 市 共 建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招 标 项 目 ( 1 Y T 3 1K K 0 )
作者 简介 :李 冰 (9 3 ) 17 一 ,女 ,广东梅州人 ,讲师 ,主要研究方 向为 区域 人义地理
的概念 J 中 国 自 2 .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越 来越 多 的学者 对旅 游产 业 集群 的概 念 、特征 、彤 成 条件 、结 构 、类 型和 竞争 优势 等方 面进 行 了研究 . 由于旅 游产 业 集群 的竞 争优 势 和 对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积 极 作 用 ,在微 观上 引起 了各 旅 游 区的极 大兴 趣 ,都在 积极 引导 和培 育本 旅游 区的旅游 产业 集群 ,但实践 发 现 很 多主观 引导 和培 育旅 游产 业集 群 的行 为并 未完全 成 功 ,都存 在着 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其根 本原 因就 在 于
梅州旅游特色区概念规划0402

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涵盖《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8大旅游资源主类、15个亚类。山地生态、客家文化、民居古建、宗 教寺庙资源最为突出,且各种资源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组合优势明显。 阴那山山势雄伟秀丽,植被垂直分布,溪流潺潺,瀑布飞泻,极具有观赏价值; 雁洋镇接待设施最完善,具有成为旅游综合接待中心的基础。 资源等级
梅州旅游经济总收入(亿元/年)
90
2、旅游景区接待基础较好,2010年合计接待游 客人数280万人次,占全市的37.5%。雁南飞、雁鸣湖、 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游客人数最多。
景区游客接待人数(万人次)
747.2
2006年
36.74 41.51 46.6 54.56 72.83
20 40 60 80
80 70
理念六
理念七 理念八 理念九 理念十
打造四大品牌 • • • • 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区 世界客家文化朝圣地 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 健康休闲度假目的地
功能定位 梅州市的旅游主体功能区
旅游市场定位
国内市场
基础市场
粤东六市:梅州、河源、潮州、汕头 、揭阳、汕尾。
重点开发短途观光休闲度假、企事业 单位商务会议、中老年人宗教朝拜、 青少年修学旅游等。
1、旅游产业集聚区概念 产业集聚区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指在较大规模的空间区域内,依托相应资源,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度 集聚旅游产业要素,以旅游设施聚集为主体,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面;其综合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地区和城市 的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 2、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必要性 建立旅游产业集聚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广东省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纲要》的重要举措。 (1)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旅游业迈向产业集聚时代和资源整合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一次重要的转型升级和战略选择。 (2)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发展产业经济、拉动综合消费的重要主体,是创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必然要求。 (3)旅游产业集聚区集聚旅游产业资源和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实现集约经营,是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 的有力抓手。 (4)旅游产业集聚区可以更好地扩大投资、拉动消费,吸纳和拉动更多的劳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在解决 “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上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梅州市大埔县2019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梅州市大埔县2019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4•【字号】粤府土审(09)〔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梅州市大埔县2019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大埔县2019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请示》(梅市自然资报〔2020〕120号)及相关材料已通过审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版)第四十四、四十五条以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办法》第二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批复如下:一、同意上报的农用地转用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
同意你市将大埔县大麻镇中村村罗一、罗二、罗三经济合作社,大麻镇青里村麻中街、彰功堂经济合作社,湖寮镇大安村大安二经济合作社,湖寮镇黎家坪村上步科经济合作社,湖寮镇长新村塔仔上经济合作社,枫朗镇大埔角村东三经济合作社属下的集体农用地0.3612公顷(园林0.0706公顷、林地0.2906公顷)转为建设用地,同时使用上述有关村集体建设用地1.0075公顷、未利用地1.6845公顷,以上合计3.0532公顷集体土地一并办理征收为国有土地手续。
另同意你市将大埔县湖寮镇、青溪镇的国有农用地0.285公顷(园地0.285公顷)转为建设用地,同时使用建设用地0.6982公顷、未利用地0.0018公顷。
上述土地(合计4.0382公顷)经完善相关手续后依照规划安排作为大埔县城镇建设用地。
二、该批次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安排为城乡建设用地,供地时土地用途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安排相符;同时,供地方式、供地规模、供地标准等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切实做到节约集约用地。
三、请你市人民政府督促大埔县人民政府及时依法组织实施征地,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生活出路。
广东名山

广东名山除了相对平坦的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其他地区基本都是山区。
广东是山区。
自然,广东有很多名山。
那么,广东十大名山有哪些呢?广东最有名的山有哪些?广东名山排行榜具体名单是怎样的?本文将为您盘点广东十大名山,列出广东名山排名。
让我们来看看。
广东十大名山韶关丹霞山(5A 岭南第一奇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南海西樵山(5A 避暑胜地南拳文化发源地)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享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珠江文明的灯塔”等荣誉。
西樵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万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是我国华南史前时期最早的石器制造场,形成独特的“西樵山文化”,开创了珠江文明之先河。
与山西怀仁鹅毛口列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两大石器制造场。
肇庆鼎湖山(4A 佛教圣地天然氧气库)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东北部,距肇庆市区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
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因此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不仅如此,由于鼎湖山枝繁叶茂,负离子含量之高,也因此被誉为“天然氧气库”。
并与韶关丹霞山、博罗罗浮山、佛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山。
惠州罗浮山(4A 道教名山百粤群山之祖)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
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
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称为罗浮第一禅林。
广州白云山(5A 南粤名山羊城第一秀)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
粤北山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考——以梅州为例

梅州发 展旅 游产 业的可行性分析 梅州地处粤北 山区 , 温暖湿润 的亚热 带季风 气候 , 地貌
环境优美。梅州市大力打造 生态 围城 , 将生态贯 穿工业 、 林
业、 、 农业 旅游各个领域 , 全面提升 区域生态质量。现在梅州
拥有 生态公益林 63万亩 , 1 森林 覆盖 率达 7 .% ; 0 6 建立 了 自 然保护区 4 8个 , 森林 公 园 2 5个 ; 梅州城 区园林绿 化面 积达
增 添 了法 码 。
9 0K 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3 .5 城市空气质量优 良, .8 i , n 2 7 %; 饮
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 0 %。梅州 “ 江两岸” 一 改造项 目, 集防 洪 、 闲、 休 观光 、 交通于~体 , 获得 了国家“ 人届环 境范例奖 ” 和联合 国“ 人居环境优秀范 例奖” 。梅州山多地广, 内重峦 境 叠嶂 , 河流众多 , 动植物及矿产资源丰富 , 生态优 良。梅县阴 那 山、 大埔丰溪林场 、 五华七 目嶂均属省级 自然保 护区 , 是粤
府投巨资建设集 文化 教育 、 旅游休闲于一体 的东 山教育基 地 和突出 自然生态景观与文化的客家文化公园 , 打造 中国广东
[ 收稿 日期 ] 2 r— 1 1  ̄7 1 — 2 X [ 基金项 目] 嘉应学 院科 学研 究项 目: 梅州客家 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 课题号 0S0) 6K9 。 [ 作者简介] 谢莉(95 , 湖南益阳人, 1 一)女, 6 嘉应学院地理系副教授。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 。优化投资环境 , 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旅游
地处 粤北 的梅州 ,八 山一水 一分 田” 是一 个典 型 山 “ ,
区, 由于历史 、 地理环 境 、 发展基础 的多 方面原 因 , 济欠发 经 达 。但梅州拥有 优美 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 特别是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的批复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07•【字号】•【施行日期】2022.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批准实施〈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请示》(中山自然资报〔2022〕16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经审核,《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编制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编制成果符合市、镇总体规划要求,因此,原则同意《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划成果命名为《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22)》(简称《控规》)。
二、涉及《控规》与原建设用地出让合同规划条件不一致的,要按照出让合同执行,严格管理,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得侵占生态控制线,不得随意减少公共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如有变化,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三、《控规》为中山市南朗温泉度假城核心区北片区及周边用地建设发展的法定文件。
在今后实施过程中,相关地块控制、道路交通等建设均应符合《控规》的要求。
四、你局要加强对《控规》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不得随意调整《控规》;确需调整的,必须按法定程序办理,确保《控规》的严格实施,并在《控规》获批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7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粤府函〔2023〕309号•【施行日期】2023.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309号梅州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上报〈大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查意见的请示》(粤自然资报〔2023〕34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大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大埔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大埔县建设成为梅州康养文旅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促进大埔县向粤闽省级交界合作区重要区域性中心转变。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大埔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2.17平方公里(12.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9.11平方公里(11.87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677.43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2.60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14亿立方米。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基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一城引领、五区联动、轴带支撑”县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中部城镇联动发展区、北部红色文旅体验区、南部陶瓷创意发展区、西部长寿康养度假区、东部农旅休闲度假区协同共进,依托G235、S211等重要交通廊道形成城镇拓展轴和旅游发展轴;营建“一心两廊三屏三核”县域国土空间保护格局,提升双髻山绿心生态品质,建设梅江—梅潭河、汀江—韩江生态廊道,强化阴那山、大仁岽自然保护区、丰溪林场等生态核心保护。
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示范区的建设方案探讨

李保铨 ( 广 东梅 县阴那山省级 自然保护 区管理处 , 广 东 梅县 5 1 4 7 0 0 0 ) 摘 要: 阴那山 自然保 护 区位于梅 县雁洋镇 , 自然资源丰富 , 生态环境优 美, 本文就如何建设好 阴那山 自然保 护 区示 范区, 提 出建设 方案 , 进一步做好示范 区的建设 、 保护和管理 , 推进梅县保护 区示 范区建设 , 实现生 态梅 县。 关键词 : 阴那 山 自然保 护区 ; 示 范区; 建设方案 自然保护 区的建 设和发展 , 是保护 自然资源 、 生态 系统和野 生 名胜 区、 5 A级旅游景 区 一雁南飞茶 田度假村 , 是广东梅州文化旅游 动植物 的重 要手段 , 是 维系 国家生 态安全 、 保护生物多样 性的重要 特色 区的重点开发区域 , 也是梅县加快发展休 闲疗养 、 休闲度假 、 农 载体 ,也是一个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的关 键。 加强 自然保 护区建 耕体验 、 文化创意等产业经济科学发展的试验 区。2 . 1 . 3落实 山林权 设, 积极恢复和重建 自然生态系统 , 科学保 护各种生物资源 , 努力 提 证 , 确保 区内的稳定性 。为便于保护管理 , 向周边地区 、 单位表 明土 高生态 系统质 量 , 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 地权属不变 , 进一步 明确林权范 围, 与毗邻乡村划 清各 自管辖 界线 , 护 ,促进生 态文明建设 ,实 现人与 自然和谐 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 的 共 同设立地面标志 , 绘制保护 区地形 图, 在图上标 出界线和标志号 , 作用 。本文从 阴那 山 自然保 护区建 立示范 区建设提 出几 点方案, 以 落实土地 、 山林权证或者协议 , 作 为共 同遵守 的依据。 确保 区内的稳 期 对梅 县 自然保 护区建设起到参考促进作用。 定性 。 1 阴那 山 自然 保 护 区 的 概 况及 建 立 示范 区 的必 要 性 2 . 2建设 目标 1 . 1阴那 山 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通 过建立 阴那山 自然保 护区示范 区 , 采取一 些有效措 施 , 全 面 广东梅县 阴那山省级 自然保 护区位于 广东省东北部 的梅州市 推进示范 区建设。 力争在三年 内使示范区内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9 0 % 梅县东部 ,地理 位置处于东经 l 1 6 。2 1 3 3 ”一 l 1 6 。2 5 3 9 ”, 北 以上 , 具有生态功 能等级一 、 二类林 的比例达到 9 0 %以上 , 原生或次 纬2 4 。2 1 4 3 ”一 2 4 。2 5 3 8 。其 四至范 围: 东至大埔县界 , 南、 生乡土阔叶、 针阔混交林 比例达到 8 5 %以上 , 逐步实现“ 林分质量提 西、 北与梅县雁洋镇相连接 , 总面积为 2 5 6 6 h m 。保护区位于阴那 山 升 , 保护管理规范 , 经营利用合 理” , 实现农 民增收。 脉五指峰西侧 , 山脉主要走 向为东北至西南 。 五指峰海拔 1 2 9 8 m, 位 2 . 3建 设 指 导思 想 于阴那 山脉的东 北部 , 属 中山地地貌 。保护 区属 于南亚 热带季风 性 阴那 山自然 保护区示范 区建 设方案认 真贯彻 落实党 的十八大 气候区北缘 , 具有光照充足 、 温暖湿润 、 雨量充沛 的南亚 热带 与中亚 精神 和《 国家林业局关 于开展示范 自然保护 区建设工作 的通知》 , 大 热带的过度气候特征。保 护区内的太阳辐射能和降雨量丰 富, 年相 力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 实施绿色发展 战略 , 走生态立区之路 , 尊重 自 对湿度 大 , 森林植 被类型多样 , 生物种类 繁多 , 生 态资源特别珍 贵 。 然, 顺应 自然 , 保护 自然 , 以体制创新 、 科 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为动力 , 保护区 内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 从 山麓到 山顶依 次发育 为赤 红 通过设立示范 区 , 建设高标准 的 自然保护 区, 建立健全 自然保护 区 壤、 山地红壤 、 山地黄壤和山地灌丛 草甸土 。 和经营管 理体 系 , 探 索长效 机制 , 创造 新鲜经验 , 发挥典 型示范作 1 . 2阴那 山 自然保护区建立示范区的必要性 用, 全 面提升 自然保护 区建设保 护和经营管理水平 , 为建 设美丽梅 阴那 山保 护区从 1 9 8 5年 1 1月被广东 省人 民政 府批准建立 省 县作 出更 大 贡 献 。 级 自然保 护 区, 在各级政府 和上级主管部 门的领 导和支持 下 , 积极 2 . 4建 设 内容 及 方 案 贯彻 、 执行 国家的各项有关方针 、 政策 , 开展 了一 些宣传教 育 、 科 学 根 据阴那山 自然保护区内的 自身实际情况和建设条件 , 开展有 考察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 1 9 8 8 年至 1 9 8 9年间 , 聘请华 南师范大学 针对性 的示 范建设 , 内容 包括 : 2 . 4 . 1 做好封 山育 林工作 , 全 面恢 复 张金泉 等专家 、 教授在保护 区进行科学考察 和科 学研究 , 通过 实地 及提升 自然保护 区的示范效应。 阴那山 自然保护 区范 围内保存 了较 调查 ,发现 了国家二级重点保 护树 种桫 椤和一批珍贵稀有植物 ; 同 大的天然次生常绿 阔叶林和野生动物资源 , 品种丰 富。采取全面封 时, 还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云豹 、 蟒蛇和一批珍贵稀有动物 。 保 山育林等管护措施 , 提 高示范 区内森林资源质量 等级 , 促 进森林 生 护 区从 1 9 9 9年起广东省开始实施生态公 益林 效益 补偿 制度 以来 , 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 进一步增强 生态公益林在 防风 固土 、 涵养水源 、 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建设 、 管理和效益补偿工作取得 了显 著成效。 目 保持水 土 、 净化环境 、 防灾减灾 、 调节气候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 面 前 阴那 山 自然保 护 区的生态公 益林面积 2 5 6 6 h m : , 经过 多年 的保 护 的功能。2 . 4 . 2在示范 区内, 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保 护管 理 , 建 立 和建设 , 阴那 山 自然保护 区生 态公益林体系基本 形成 , 生态公益 林 和健全生 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 , 严 格执行和落实 各项生态公益林 林分质量逐步提高 , 森林生态状况 明显改 善。据监测 , 截止 2 0 1 2年 保护措施 。在示 范区 内按 2 0 O h m2 / 人 的比例聘 请专职护林 员共 1 3 底, 阴那 山 自然保护 区森林生态效益达到 5 . 6 亿元 。但是 , 阴那 山保 名 , 并签订 管护合 同 , 将管 护面积划 分到小班 , 落实示范 区管护 责 护 区建 设还存在着不少 问题 , 如管理制度不够健 全 , 效益补偿 和投 任 , 制定 管理考核办 法并严格 执行 , 严 防森林火灾及重 大盗伐林木 入机制不完善 , 经 营管理不到位 , 经营机制不灵活等 。 要解决这些问 案件和违反野 生动植物保护 、 林地保护法律法规 案件 的发生 , 确保 题, 必须 以建 设示范 区为载 体 , 探 索阴那山 自然保 护区 的建设 和经 管护不 留死角 , 做 到管护“ 人员 、 地块 、 责任 、 奖罚 ” 四到位 。每年 1 1 营管理新模 式 、 新 路子 , 以点带 面全 面推动 阴那 山 自然保护 区建 设 月进行考核 , 兑现 管护合 同 , 奖罚分 明。2 . 4 . 3 利用 电视 、 声像 广播 、 上新 台阶。 报刊媒体等广泛 宣传有关保护 的法律 、 法规 、 自然保护 区条例及野 2阴那 山 自然 保 护 区示 范 区 的 建 设 方 案 生动植物知识 , 让更多的人 了解 和认识 野生动植物 资源 与人类社会 2 . 1 建 设 原 则 的密切关系 ; 认识野生动植 物资源给人类带来 的益处 ; 认识 人类社 2 . 1 . 1以可持续 发展 为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 出发点是 会不能失去赖 以生存 的动植物资源 ; 认识 开展 野生 动植物资源保 护 善待 自然 , 与 自然界协调发展 。 自然保 护区作 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 的紧迫性 和重要性 。 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 心和支 出野生动植物保 护 要组成部分 , 建立 自然保护示范 区在实现社会经济及 生态环境可持 工作 ,从社会氛 围上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奠定 良好的基础 , 续发展 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保护 区发展 的 目标 已经成为环 进一步强化全 民保护意识 , 激发 人们保护 野生 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境、 经济 和社 会诸多 目标 的综 合体现 , 发展 自然保 护区示范 区必须 的 自觉行为 。2 . 4 . 4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建立示 范区 , 做好示 范建设 ,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 . 1 . 2区位重要 。 阴那 山 自然保护区属 实现生态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口 】 。阴那 山省级 自然保护 区 自然条件较 省级 自然保护 区, 该 区位于 十大元帅叶剑英 的故 乡雁洋镇 , 内有 恬 好 , 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 , 在不影响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 , 利用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委托单位:广东省大埔县旅游局编制单位: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项目负责人:雷晓东参加人员:罗艳菊陈志微杨宇魏良春瞿康龙沈治乾刘明坤黄智亮1目录一、文本部分1、用地规划范围2、用地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3、规划依据4、规划的目标与原则5、规划用地布局6、道路交通与游线组织7、景观规划设计8、工程管线规划9、竖向设计10、旅游设施规划11、环境保育和历史古迹保护规划12、开发设计导则13、规划指标及投资估算二、图纸部分1、现状景观2、风景区规划图3、万福寺场地规划图4、度假村规划总平面5、度假村设计意向6、度假村剖面分析图广东大埔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阴那山地处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北角,界于梅县、大埔之间,梅江河弯曲环于山的西、北、东三面,属梅州市重点自然保护区。
根据大埔旅游局对阴那山旅游规划意向和梅州市特别是阴那山片区旅游发展趋势,将大埔阴那山旅游开发定位为“宗教旅游与观光度假风景区”,以宗教旅游为主。
主要为梅州市及周边居民服务,另外,海内外客家人是重要客源。
规划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将阴那山建设为深具宗教和地方客家文化内涵、独特自然风光和完好生态环境的旅游景区。
1. 用地规划范围阴那山宗教旅游度假区位于大埔县西南郊40公里,主峰五指峰海拔1297米,规划范围以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为中心,总面积3000亩。
规划开发重点为万福寺、五指峰、风围林与度假村部分,旅游资源相对集中。
2. 用地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2.1 用地现状规划用地范围内山林地为主。
万福寺附近多有山地园田,山地盛产茶叶、毛竹。
茶叶甘醇,竹笋脆嫩。
万福寺背倚高耸险峻的五指峰,寺右侧一条山溪由向南而下,寺前梯田层叠而出,乃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山谷中散布着农田、溪流、道路和民居。
山谷两侧山体竹林丰美,其中寺左侧约300m处有一客家村落,村子后面是大片客家聚居地特有的风围林,林木高大繁茂,环境幽美。
公路从山谷向上到万福寺场地,交通不便,但建设过程中对山体景观破坏较大。
万福寺沿山谷和道路边分布有客家村落,衰败破旧。
2.2 建设条件分析2.2.1 用地条件万福寺依山就势,背靠高耸险峻的五指峰,前朝东南,地势开阔,气势宏伟。
度假村用地为原来的客家村落,分布于山谷中,大片的适宜建设用地很少。
山谷主要为梯田。
用地范围内原有客家村落,占据了大部分适宜建设用地。
阴那山山体表层土多粗砂,尽管植被较好,但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山谷中涓涓细流,常年不绝。
2.2.2 旅游资源条件2.2.2.1 自然资源阴那山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800毫米,无霜期253天。
气候条件适宜开展观光、远足、度假休闲等旅游活动。
五指峰五指峰在其巅,形如人手,挺拔向上直插云霄,人称五指山。
海拔1297米,乃是粤东第二高山(第一高山乃明山嶂“银窿顶”海拔1375米)。
相传两山争“粤东第一高山”威名,玉帝以巨掌将阴那山压至比明山“银窿顶”低78米,并说阴那山不因“高”名,而因“奇”名。
远望五指峰犹如一个巨掌五个手指直插云宵,拇指粗且矮,中指二指最高,无名指和尾指略为细些、矮些,五峰连峙,形同“五指参天”。
沿八千多级如上天梯之石阶登临五指峰,约需半日时辰,始可到达峰顶,沿途可见山峰耸立、古木参天、瀑布悬练。
峰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莽莽苍苍,东看泉州,西望梅州,东南瞰潮州,山川秀色尽收眼底,有诗咏叹“五指峰巅极目舒,白云深处望三州”。
十大奇景、九怪十八奇观寺的四周怪石嶙峋,竹茂林密,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有十大奇景、九怪十八奇观等三十七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
十大奇景是指五指撑天、和尚参天、猿猴采果、猴石上树、蛏蚶桥石、仙龟落井、拦盘大石、芙蓉拦溪、铁扇关门、狮象把水口;九怪是指无笃石螺、片生熟鱼、色雀朝圣、花蝶听经、仙牛足迹、蟾蜍灵石、圣僧说法、顽石点头、祖师禅洞;十八奇观是指:乌猪三阵、牛颈仙桥、百岁跳、仙人石桥、金狮献鼓、借扇摇凉、门面石座、瀑布三弦、笔架灵峰、印石错印、锡杖崩蓬、美女藏阴、圣女怀胎、通天蜡烛、茶园宝盖、莲花石渡、丝线吊金钟、雄牛脱轭、甘露仙泉。
这些景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半生熟鱼万福古寺旁,山溪曲涧萦绕,水中有一种特别的小鱼,鱼身片黑片白,形同彭皮鲫,相传为惭愧祖师放生复活之鱼的变种,又称“半生熟鱼”。
2.2.2.2 人文资源万福寺万福寺位于大埔英雅境内的阴那山麓,原名“万福禅室”,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
创始人为高僧潘了拳,明英宗天顺八年间(公元1464年),历德法师为寺内住持时,把“万福禅室”改名为“万福寺”,据说它的历史比距一山之隔的灵光寺早17年。
寺内除保留了原有的祖师宝殿外,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弥勒殿、天王殿、藏经阁、罗汉堂、福禄堂、钟楼、鼓楼、山门等。
寺内重雕重塑了佛、法、僧等十三尊诸佛及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108尊菩萨。
其中大雄宝殿为梅州市最大、最庄严的。
观音殿内的观音三十二印身为广东省唯一的。
藏经阁内的观音玉佛(卧佛)为梅州市最大的。
万福寺香火极为旺盛,听说观音殿开光时,晴朗的天空中还真的出现了七彩祥云。
寺内还珍藏有镇山之宝“佛光大藏经”、“频加大藏经”。
万福寺面临韩江,前招帽岭,背倚五峰,寺内寺外风光相得益彰。
福来大师近代著名祖师,师性聪颖,博览群书,有“才子”之誉,十五岁出家,承曹洞法脉,法名宗接,法席特盛,远近信众皆尊之为“福来”,意谓师所到处,即福来也。
民国三十二年(1933年)创办岭东佛学院,又兴邹鲁、余汉谋、罗卓英、吴奇伟、李汉魂、范汉杰等诸公创办潮州大埔山金山小学、汕头大埔山金山中学。
抗日战争期间,尤其是潮汕沦陷时,组织僧伽救护志愿团,救护抗日伤病员。
师一生建树甚多,建设开元寺,组织各邑佛教协会,办居士林及莲社,在万福寺扩建福余精舍、普同塔院等。
1951年圆寂,四众弟子塑像纪念,兴以前的祖师像并而为六:一为初祖达摩,二为六祖慧能,三为本寺开山祖惭愧,四为明代历住法师,五为明代至性法师,六为福来法师。
2.2.2.3 开发主题由千年古刹发掘地方宗教文化主题由森林生态环境突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主题由梅州阴那山万福寺、灵光寺和粤东名山的知名度和历史影响发掘海内外客家人登高祭祖寻根主题由当地客家文化特色发掘客家茶道文化主题2.2.2.4 游客容量根据游客特点:每年三次香客上香高峰和春节,游客量陡增,最高达10000人/日;但平时游客量不足100人/日。
经过开发,旅游活动丰富、场地扩展及设施配套后,正常情况接待游客2000人/日。
规划中设置开敞的绿化空间,其使用弹性大;设施场地能耐高强度使用。
高峰时可接待15000人/日。
2.2.3 交通条件阴那山万福寺距离县城约40公里,有四级公路可达,可进入性弱;境内公路为水泥公路,路宽4m;并有一些山道已被当地居民踩踏而成。
上五指峰的天梯山道艰险,一般游客不适应。
与山后灵光寺、回雁峰等已开发的知名景区景点联系非常困难。
2.2.4 市政设施条件阴那山居民饮用水依靠溪流山泉,目前无集中供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电网改造后,电力供应充足。
程控电话线路少,中国移动无线通讯网络较好。
2.2.5 县城旅游接待能力客车运载能力每日0.8万人。
县城酒店住宿接待能力每日0.12万人,能满足0.3万人同时进餐。
(全县酒店住宿接待能力每日0.18万人,能满足0.38万人同时进餐。
)3. 规划依据和参考1、《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3、相关法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ZB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建设部,1998《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建设部,199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0004. 规划的目标与原则4.1 规划目标近期将其建设成为集客家人宗教朝拜、寻根祭祖、观光休闲于一体,地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完好、交通便利、配套齐备的旅游度假景区。
中期与阴那山后灵光寺、回雁峰等已开发的知名景区景点联合,形成梅州阴那山风景名胜区,成为粤东旅游知名品牌;远期与粤东及闽西南客家历代聚居地域旅游地整合,形成世界知名的独具特色合吸引力的客家旅游品牌。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进步。
4.2 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力求恢复规划区内的良性生态循环,建立规划区内不同层面的生态平衡体系,走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
2、整体协调原则与大埔县旅游发展密切相关,整体发展,个体才有生命力。
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地方收入,促进旅游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地方化原则围绕富有特色的地域风情文化做文章,在建筑风格、空间形式、景观创造等多方面,突出地域文化特点,走本土化发展道路。
4、渐进性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但建设发展需立足现实,改善条件、丰富内涵、恢复生态环境,培育旅游市场和气候环境。
同时积极加强与阴那山后灵光寺、回雁峰等已开发的知名景区景点的联系,互惠互利,逐渐发展成为阴那山旅游品牌。
5. 规划用地布局根据旅游活动类型、资源条件、用地条件、原有历史遗迹、人工造景的可能性,以及建设开发模式,规划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万福寺宗教文化区万福寺是大埔县最具规模的“千年古刹”,也是韩江水系的四大名寺之一。
现正在重建的万福寺已有一定规模,规划重现万福寺辉煌。
需要整饬寺内外环境,配套旅游接待设施,完善功能及管理,尤其要适应香客高峰的压力。
在原有规划建设基础上,利用溪流水位高差设置水庭以增灵气,寺后建设竹海梅园,寺有侧老其寨建设自然观光区,寺前设施广场和游客中心等。
2、度假休闲区(方案01):位于风围林后,在原有的客家村落基础上原址建设度假村,保持传统村落格局,设置各种不同特色和档次的家庭旅馆,配套有茶道馆、休闲吧、森林游憩场等。
与场地和自然完美结合,风情独具,旅游度假气氛浓郁。
选址扩大了景区范围,但与万福寺联系不便,且要横穿风围林。
(方案02):位于风围林后,在原有的客家村落基础上建设客家围楼,作为综合大楼,并有客房楼和独立的别墅式度假套房,配套有茶道馆、休闲吧、森林游憩场,设施齐全,方便休闲、观光游览。
选址扩大了景区范围,但与万福寺联系不便,且要横穿风围林。
(方案03):位于风围林前,在原有的客家村落基础上建设客家围楼,作为综合大楼,并有客房楼和独立的别墅式度假套房,配套有茶道馆、加油站、索道站及森林游憩场,设施齐全,便于休闲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