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梁基坑开挖公式带数据

合集下载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 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基坑上底长14m,上底宽10m开挖深度3m,开挖坡率1: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底面面积×高÷3?台体:V=[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体积:πRR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b/2[r2-(b/2)2]1/2?r-半径=r(l-b)/2+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基坑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计算公式及步骤说明:计算公式基坑土方量(V)= 基坑底面积(A)×基坑深度(H)其中:V 代表基坑土方量,单位通常为立方米(m³)。

A 代表基坑底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H 代表基坑深度,单位为米(m)。

计算步骤1. 确定基坑尺寸:首先,需要测量并确定基坑的长(_长_)、宽(_宽_)和深度(_深度_)。

这些尺寸通常由设计图纸提供。

2. 计算基坑底面积:将测量的长和宽相乘,得到基坑底面积(A)。

例如,如果基坑长10米,宽8米,那么底面积就是10m ×8m = 80m²。

3. 确定基坑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坑的深度(H)。

这个深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基坑底部的垂直距离。

4. 计算土方量:将基坑底面积(A)乘以基坑深度(H),得到基坑的土方量(V)。

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基坑深度是5米,那么土方量就是80m²×5m = 400m³。

5. 考虑膨胀系数:由于挖掘过程中土壤可能会膨胀,因此在实际计算时,需要考虑一个膨胀系数(_膨胀系数_)。

通常这个系数在1.1到1.3之间。

6. 调整计算结果:将计算出的土方量乘以膨胀系数,得到最终的土方量。

例如,如果膨胀系数是1.2,那么最终土方量就是400m³×1.2 = 480m³。

7. 记录和报告:最后,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并在必要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告。

请注意,以上步骤和公式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基坑,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基坑,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计算或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计算。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挖土方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一、建筑面积计算名称公式备注建筑底面积S底=axb S-面积a-建筑外边线尺寸b—建筑外边线尺寸建筑总面积S底x层数+(S阳台+S雨棚)x0。

5基坑土方V=[A*B+a*b+(A+a)*(B+b)]*h/6;上口:A,B 下口:a,b土方:凡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坑底宽度在3m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为挖土方.地槽:凡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地槽。

地坑:凡图示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建工程中挖土方,挖地坑公式为:V=[(A+kH1)*H1+A*H2]*L,挖地槽公式为:V=A*B*H+(A+B)*k*H1*H1+4/3*k*k*H1*H1*H1,其中:A—-基槽(坑)的宽度;B-—基坑的长度;H1——基槽(坑)的垫层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H2——基槽(坑)的垫层厚度;k—-放坡系数;L—-基槽的长度;有放坡,都从垫层上表面(顶面)开始放坡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篇钢筋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2009—10—11 13:33: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 工程造价资料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

5Hc+5d,为直锚,取Max{Lae,0。

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

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

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V=H*(A'+4A+A'')/6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①四棱柱法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其填方体积为:其挖方体积为:②三棱柱法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其挖填方体积为:式中:a——方格边长(m);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m)代入。

图1—20(a)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全挖或全填)B、三角形三个角点有挖有填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1—20b,图1—20(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锥体部分为填方)其锥体部分的体积为: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注意:四方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平均中断面的近似公式推导而得的,当方格中地形不平时,误差较大,但计算简单,宜于手工计算。

三角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当三角形顺着等高线进行划分时,精确度较高,但计算繁杂,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基坑开挖公式

基坑开挖公式

基坑开挖公式三)、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公式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如图1-1所示).即:V =(F下+ 4F中+ F上)H/6式中H ——基坑深度,m;F上、F下——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F中—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图 1-1 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图1-2 基槽开挖土方量计算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如图1-2所示 ):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Vi,再V = ∑ Vi断面尺寸不变的槽段:Vi =Fi×Li断面尺寸变化的槽段:Vi =(Fi上+4Fi中+Fi 下)Li/6基坑开挖土方计算时,下列2个公式有什么区别,到底应该用哪个?1、按菱台体积计算上口长A、宽B ,下口长a、宽b ,深HV=[A*B+a*b+(A+a)*(B+b)]*H/62、基坑开挖计算公式A——长B——宽C——工作面K——放坡系数H——深度V=(A+2C+KH)*(B+2C+KH)*H+1/3*K平方*H 立方这两个公式是相通的,对于一般的开挖,如果没有给具体的上下口长和宽,在开挖时为了安全和方便操作,在定额里一般都规定了一个放坡系数。

此时用第二个公式比较方便。

但是如果是雨水收集池那样的给了具体上下口长和宽的基坑,此时根据具体数值,基坑的坡度也就知道了,这时的放坡系数为已知,便可以直接用棱台公式计算。

其实第二个公式就是由棱台计算式推导出来的。

插入了一张图片,或者你可以直接百度方形放坡底坑示意图,自己推导一下过程就清楚了向左转|向右转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挖土方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一、建筑面积计算名称公式备注建筑底面积S底=axb S-面积a-建筑外边线尺寸b-建筑外边线尺寸建筑总面积S底x层数+(S阳台+S雨棚)x0.5基坑土方V=[A*B+a*b+(A+a)*(B+b)]*h/6;上口:A,B 下口:a,b土方:凡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坑底宽度在3m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为挖土方。

地槽:凡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地槽。

地坑:凡图示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建工程中挖土方,挖地坑公式为:V=[(A+kH1)*H1+A*H2]*L,挖地槽公式为:V=A*B*H+(A+B)*k*H1*H1+4/3*k*k*H1*H1*H1,其中:A--基槽(坑)的宽度;B--基坑的长度;H1--基槽(坑)的垫层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H2--基槽(坑)的垫层厚度;k--放坡系数;L--基槽的长度;有放坡,都从垫层上表面(顶面)开始放坡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篇钢筋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2009-10-11 13:33: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工程造价资料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 =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 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概预算)最全土方开挖公式大全

(概预算)最全土方开挖公式大全

J1
J2
J3
J4
J5
J6
J7
b
h
L
n(数量)
小计
0
0
0
0
0
0
0
合计
0
电力概算条 形基础土方
TJ1 TJ2 TJ3 TJ4 TJ5 TJ6 TJ7
b
h
L
n(数量)
小计
0
0
0
0
0
0
0
合计
0
预算
合计
0
电力概算条 形土方(h
TJ1
b
h
L(挖长)
n(数量)
小计
0
合计
0
电力概算条 形基础土方 (1.2m≤h
TJ1
TJ1 TJ2 TJ3 TJ4 TJ5 TJ6 TJ7
a
c(工作面) k(放坡系
数) h(挖深)
L(挖长)
n(数量)
小计
0
0
0
0
0
0
0
合计
0
条形基础土 方开挖(放
TJ1
a
c(工作面) k(放坡系
数) h1(垫层高)
h2 (不包括 垫层高)
L(挖长)
n(数量)
小计
0
合计
0
更多精彩请关注:输变电工程设计(微信公众号)
小计
0
合计
0
电力概算独
立基础土方 TJ1 TJ2 TJ3 TJ4 TJ5 TJ6 TJ7
a
b
h
n(数量)
小计
0
0
0
0
0
0
0
合计
0
电力概算 电(力条概形算基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7.46 695.17 2.39 5.6
2 0.5 6.6
3 0.5 8.99 5.39 79.3
1.1
B40 B匝道桥 B40 1.6 3.6 697.096 696.638
696.57 694.16 2.51 5.6
2 0.5 6.6
3 0.5 9.11 5.51 85.2
1.1
B41 B匝道桥 B41 1.6 3.6 698.155 697.005
698.46 698.32 0.24 6.9
2 0.5 7.9
3 0.5 8.14 3.24
6.0
1.4
B31 B匝道桥 B31 1.6 6.338 697.73 697.867
697.5 697.2 0.4 8.34
2 0.5 9.34
3 0.5 9.74 3.4 12.2
1.7
B32 B匝道桥 B32 1.6 8.21 697.191 697.798 697.806
C15砼垫 层(m31).1
692.9 691.89 1.11 5.6
2 0.5 6.6
3 0.5 7.71 4.11 28.3
1.1
备注
合计
47
2695.1
0.0 25.5
C1 C匝道桥
C1
1.6 3.6 694.553 694.429
2 0.5 7.9
3 0.5 10.39 5.49 97.9
1.4
B3 B匝道桥
B3
1.6 4.9 704.685 704.711
704.4 702.12 2.39 6.9
2 0.5 7.9
3 0.5 10.29 5.39 92.3
1.4
B4 B匝道桥
B4
1.6 4.9 703.906 703.228
704.01 703 1.11 6.9
2 0.5 7.9
3 0.5 9.01 4.11 33.5
1.4
B7 B匝道桥
B7
1.6 4.9 705.487 705.695
705.29 703.07 2.32 6.9
2 0.5 7.9
3 0.5 10.22 5.32 88.5
1.4
B8 B匝道桥
B8
1.6 4.9 704.021 703.987
3 0.5 6.6
3
0.0
1.1
B36 B匝道桥 B36 1.6 3.6 698.141 698.258
697.9 695.62 2.38 5.6
2 0.5 6.6
3 0.5 8.98 5.38 78.8
1.1
B37 B匝道桥 B37 1.6 3.6 698.093 697.594
697.54 695.69 1.95 5.6
2.5 三桩
B34 B匝道桥 B34 1.6 3.6 694.403 694.23
694.02 692.92 1.2 5.6
2 0.5 6.6
3 0.5 7.8 4.2 31.2
1.1
B35 B匝道桥 B35 1.6 3.6 694.114 695.137
694.33 694.84
0 5.6
2 0.5 6.6
702.68 701.45 1.33 6.9
2 0.5 7.9
3 0.5 9.23 4.33 41.9
1.4
B13 B匝道桥 B13 1.6 4.9 703.628 703.845
703.44 701.02 2.52 6.9
2 0.5 7.9
3 0.5 10.42 5.52 99.7
1.4
B14 B匝道桥 B14 1.6 4.9 703.357 703.268
B47 B匝道桥 B47 1.6 3.6 693.158 693.248
年月
第期
694.48
系梁底
高程 69(2m.)01
基坑深 度2(.m5)7
基础垫层(m) 工作面
宽度
5.6
2 (m0).5
基坑底面(m) 放坡
6.6
3 系0数.5
截止日 期: 基坑顶面(m) 基坑开挖体积(m3)
9.17 5.57 88.2
基坑开挖/垫层工程量计算表台账
分包 单
序号
桥梁名称
墩台编号
桩基直 径(m)
桩基间 距(m)
0#桩
原地面高程(m) 1#桩 2#桩 3#桩
年月
第期
平均值
系梁底 高程 (m)
基坑深 度(m)
基础垫层(m) 工作面 宽度
长度 宽度 (m)
基坑底面(m) 放坡 长度 宽度 系数
截止日
期:
基坑顶面(m) 基坑开挖体积(m3) C15砼垫
694.43 692.69 1.84 5.6
2 0.5 6.6
3 0.5 8.44 4.84 54.8
1.1
第 2 页,共 6 页
基坑开挖/垫层工程量计算表台账
分包 单
序号 B46
桥梁名称 B匝道桥
墩台编号 B46
桩基直 径1(.m6)
桩基间 距3(.m6)
原地面高程(m) 694.675 694.881
2 0.5 7.9
3 0.5 9.69 4.79 61.8
1.4
B25 B匝道桥 B25 1.6 4.9 700.71 700.788
700.45 699.12 1.43 6.9
2 0.5 7.9
3 0.5 9.33 4.43 46.0
1.4
B26 B匝道桥 B26 1.6 4.9 702.964 702.989
年月
第期
698.62
系梁底
高程 69(8m.)78
基坑深 度(m)0
基础垫层(m) 工作面
宽度
6.9
2 (m0).5
基坑底面(m) 放坡
7.9
3 系0数.5
截止日 期: 基坑顶面(m) 基坑开挖体积(m3)
7.9
3
0.0
C15砼垫 层(m31).4
699.19 698.65 0.64 6.9
2 0.5 7.9
2.8
合计
3
624.1
0.0
9.7
B1 B匝道桥
B1
1.6 4.9 705.101 705.473
704.99 703.12 1.97 6.9
2 0.5 7.9
3 0.5 9.87 4.97 70.4
1.4
B2 B匝道桥
B2
1.6 4.9 704.985 704.886
704.64 702.25 2.49 6.9
700.76 700.61 0.25 6.9
2 0.5 7.9
3 0.5 8.15 3.25
6.3
1.4
B29 B匝道桥 B29 1.6 4.9 701.851 701.632
701.44 699.01 2.53 6.9
2 0.5 7.9
3 0.5 10B30 1.6 4.9 698.571 698.95
696.74 694.15 2.69 5.6
2 0.5 6.6
3 0.5 9.29 5.69 94.5
1.1
B44 B匝道桥 B44 1.6 3.6 694.687 696.135
695.11 693.21
2 5.6
2 0.5 6.6
3 0.5 8.6
5 61.5
1.1
B45 B匝道桥 B45 1.6 3.6 694.956 694.505
697.3 695.78 1.62 10.21
2 0.5 11.21
3 0.5 12.83 4.62 74.5
2.0 三桩
B33 B匝道桥 B33 1.6 10.642 694.266 694.238 694.22
693.94 693.65 0.4 12.64
2 0.5 13.64
3 0.5 14.04 3.4 17.7
699.32 699.8
0 6.9
2 0.5 7.9
3 0.5 7.9
3
0.0
1.4 接桩1.4m
第 1 页,共 6 页
基坑开挖/垫层工程量计算表台账
分包 单
序号 B21
桥梁名称 B匝道桥
墩台编号 B21
桩基直 径1(.m6)
桩基间 距4(.m9)
原地面高程(m) 699.08 698.757
B22 B匝道桥 B22 1.6 4.9 698.883 700.101
703.7 701.35 2.45 6.9
2 0.5 7.9
3 0.5 10.35 5.45 95.7
1.4
B11 B匝道桥 B11 1.6 4.9 703.211 702.618
702.61 701.57 1.14 6.9
2 0.5 7.9
3 0.5 9.04 4.14 34.6
1.4
B12 B匝道桥 B12 1.6 4.9 703.259 702.705
703.01 700.75 2.36 6.9
2 0.5 7.9
3 0.5 10.26 5.36 90.7
1.4
B15 B匝道桥 B15 1.6 4.9 703.654 703.247
703.15 700.62 2.63 6.9
2 0.5 7.9
3 0.5 10.53 5.63 106.1
1.4
B16 B匝道桥 B16 1.6 4.9 703.157 703.184
3 0.5 8.54 3.64 17.5
1.4
备注
B23 B匝道桥 B23 1.6 4.9 699.59 699.438
699.21 697.87 1.44 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