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合集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率 降低 , 有效提 高患者的生存 能力和生活
质量, 已成 为 一 种 突 出 的社 会 需 求 。
为 探 讨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对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
() 理 护 理 : 理 护 理 是 脑 血 管 病 患 1心 心 者 进 行 其 康 复 治 疗 的 必 要 条 件 。患 者 因
缩 、 挛 、 节 挛 缩 等 失 用 性 综 合 征 , 者 痉 关 患
例, 无效 1 。4周 以上 8例 , 例 有效 5例 ,
无 3例 , 总有 效 率 9 . % 。 29
综 合 康 复 护 理 方 案
意识清楚 , 生命 体征稳定 4 8小 时后 . 就应 进行床边被动 活 动 , 肩 、 、 、 如 肘 髋 膝关 节 的屈曲伸展 , 、 关节 的背 伸等 。每 天 腕 踝 2次 以上 , 每次 每个 动作 重 复 5~1 0次 。
性 脑 卒 中 患 者肢 体 运 动 功 能 恢 复 的 影 响 。
方 法: 5 对 6例病情稳 定, 没有明显认 知障
碍 的 缺 血 性 脑 卒 中偏 瘫 患者 提 供 肢 体 功
能 的早 期 康 复 护 理 , 后 应 用 B n e 指 8周 ahl
数 和 F g —Mee 积 分 评 定 早 期 康 复 护 ul yr
750 5 0 0宁 夏 中卫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讨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对 缺 血 探
指数法评定 , 肢体运动功能用 F g —Me— ul y
e 评分 法 评 定 。① 基 本 治愈 : 项 功 r 各 能基本恢复 正常 , 活 自理 , 生 能胜 任原 有 工作 , ul F g —Mee 评 分 提 高 率 >7 % , yr 5 B  ̄ e指数 > 0分 ; ahl 9 ②显 效 :u l F g —Mee yr 评分 提高率 5 ~1 % , a hl 数 > 5 % 4 B  ̄e指 7

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444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10月第10卷第10期October.2023,Vol.10,No.10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吴敏文(福州市闽清县总医院,福州,350800)摘要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州市闽清县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采用NHISS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 C30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的差异,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SQI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QLQ 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程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护理;缺血性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睡眠质量;生命质量AnalyzingtheImpactofUltra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onNIHSSScoreandSleepQualityin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WUMinwen(FuzhouMinqingCountyGeneralHospital,Fuzhou3508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impactofultra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on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scoreandsleepqualityin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 Methods:Atotalof100strokepatientsadmittedtotheNeurologyDepartmentofFuzhouMinqingCountyGeneralHospitalfromJanuary2022toJanuary2023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subjects 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nobservationgroup(n=50)andacontrolgroup(n=50)usingarandomnumbertablemethod 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ultraearlyre 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 TheNHISSwasusedtocomparethesymptomimprovementeffectsoftwogroupsofpatients TheQualityofLifeScale(QLQ C30)wasusedtocomparethedifferencesinqualityoflife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comparethechangesinsleepquality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Results:Afternursingintervention,theNHISS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PSQI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QLQ C30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atients 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s<0 05) Conclusion:Ultra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for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irneurologicalfunctionNIHSSscore,improvetheirsleepquality,enhancetheirqualityoflife,andimprovetheiroverallhealth Theeffectissignificantandwor 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use.Keywords Ultra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Ischemicstroke;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score;Sleepquality;Qualityoflife中图分类号:R743 34;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0.058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的特点。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的研究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病,也称为脑血管意外,脑部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硬化的动脉因有退化变脆,管壁薄弱,或因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在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破裂出血,称为脑出血。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现已公认为是世界各国成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脑血管病生存者中,病残者高达70%~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损失,生活需要照顾[1]。

脑血管病不仅仅危害患者本人,而且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来照顾这些残疾者。

故给以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工作非常重要。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7月~2005年1月治疗10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2]。

所有患者都进行了mri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都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表现。

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20例为女性,30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5岁;36例为右侧偏瘫,14例为左侧偏瘫。

对照组中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62.8岁;35例为右侧,15例为左侧。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进行内科的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进行康复护理。

1.2 康复训练:1.2.1 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其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患者有昏迷的表现应把其头偏向一侧,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

1.2.2 早期训练:护士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主要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床上肢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外展、外旋、足下垂以及足内翻的模式,足底部垫软枕,将足尖顶起,以免发生足下垂。

1.2.3 鼓励早期自主床上翻身训练:患者采用两手交叉,肘关节伸直上举,前屈90°。

向健侧翻身时,由双上肢左右摇摆带动躯于翻至健侧,护士给予一定的辅助之后再翻向患侧。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技术探讨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技术探讨

l 院 l I
痛 , 个 动 作 做 5 次 , ~5 s 每 3 /次 ( 辅 , 4)
前 根 据 L 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分 级 ,5级 ( J 能

对 象 与 方 法 令 组 2 6例 中 男 1 5例 , 女 1 5 3 21例 ,
强 化 洲 练 的 积 极 动 性 。 参考文 献 :
注 : 组 出 院 时 及 随 访 比 较 P < 0. 两 01
【 】高 霞 .脑 卒 中 患 者 上 下 肢 功 能 障 碍 恢 复 的 比 较 【 】 1 J .中 国 康 复 医 学
杂 志 , 00 1 2 0, 5(1 : ) 23—2 5.
康 复 护 理

节 、肩 火 节 、手 关 节 等 ,在 活 动 时 先 做 健 2
结 果
的 脑 卒 中 患 者 2 6 例 进 行 早 期 旁 埭 复 侧 ,后 做 患 侧 , 手 法 受 轻 柔 适 度 ,避 免 疼 5
训练 , 果满 意 , 告 如 下 。 效 报
2 6例 患 者 经 早 期 J 复 训 练 , 5 求
轴 突 突 触 联 系 的 建 立 , 对 侧 大 脑 半 球 的 功 能 代 偿 及 功 能 的 霞
组 , 此 同时, 与 要 忽 视 健 侧 肢 体 的 生动 运 动 , 叮 以 强 化 神 经 它
系 统 的 紧 张 度 , 活 跃 该 系 统 生 理 功 能 , 有 效 地 预 防 并 发 症 及 改 善 全 身 状 况 “ 值 得 注 意 的 足 , 进 行 肢 体 埭 复 训 练 时 , 意 。 注

讨 论
急 件 脑 卒 中 患 者 病 后 肢 体 功 能 的 恢 复 达 到 最 好 效 果 时 间

PDCA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PDCA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PDCA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PDCA循环干预),比较两组的FMA肢体运动功能评分、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FMA评分和SF-36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干预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从而起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PDCA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最初几天,这一时期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

PDCA循环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步骤的循环,是用于质量管理和改进的工具。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PDCA循环的步骤进行康复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和改进,以促进患者康复的顺利进行[2]。

本文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讨论PDCA循环对康复效果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男女例数之比为23:21,年龄61~79岁,年龄均值(72.38±4.61岁),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男女例数之比为25:19,年龄62~78岁,年龄均值(73.28±5.19岁),应用PDCA循环干预。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9 ・ 4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00年第 7卷第 8期 ( 下半 月版

综 述 与 讲座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 展
赖 海燕 卢桂 花
脑 卒中发病率 、 死率 高, 病 可能导致 大多数存 活者遗 留不 不能做起 ; 级 : I 伸直下肢能坐起 ; 级 : I I 能手膝位站立 、 双膝 跪 同程度 的生 理 、 心理 和社会 障碍 0 。我 国流行 病 学资 料 显 立或双足站立 ( J 能完成其 中任 意 1项 、 或 3项 ) I 级 : 2项 ; I 一 I 示 , 脑卒中后约 3 4的存 活者 有残 疾 , / 而且康 复时间长 , 效 腿前 , 一腿后 的站立 时能将身 体重心从后 腿移 向前 腿 ; I V级 : 果慢 , 愈后差 , 造成患者及其 家庭 的诸 多痛 苦和经济 负担 , 严 能单腿跪立 ; V级 : 腿站立。( ) 能单 6 步行能 力根据 19 9 5年全
康复 , 日 1 , 每 次 半年后评估对 比, 证实 9 %患 者上下肢 功能 关 节半脱 位 、 5 肩手综合征 、 节挛 缩等废用 综合 征 的发 生 , 关 为 恢复达到最好效果 时间是卒 中开始后 1 周 内, 1 日常生活活 动 恢复期康复打下 了良好 的基础。 能力恢 复最好时间是在 1 . 内。由此可见 , 2 5周 早期康复训 练
容 。中枢性偏 瘫早期 , 患肢处于弛缓状态 , 在做好 体位护理 的
对脑卒 中偏瘫患者早康复与晚康复效果完全不 同。
哥本哈根的学者 对 117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 B bt 9 oa h法
国外脑血管病康复 的研 究也对训 练时 间进 行探 索 , 麦 同时还应 积极做好 患肢的被 动运动 。本 组结果 证 明, 脑卒 丹 对 中偏 瘫患者早期 卧位 的正确指 导及功 能锻炼 , 有效 顶 防了肩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探析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探析

SONG H o n g- pi n g
e s h a n Ge r i a t r i c S p e c i a l i z e d S u b j e c t Ho s p i t a l L e s h a n 6 1 4 0 0 0 , C h i n 口 J
脑血管疾病 的初始症状 常表现为头痛 头晕 、精神 意识异常 、感 觉 功能 障碍 或者运动神 经功能失灵 等等。发病人 院后 ,医护人 员要 对其 进行及 时有效的治疗 ,对其进行血脂 的测定 ,C T 检查 或者脑 血流图 、
脑 电图的检查等 等 ,根据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行有 效的治疗 ,在 治疗的 基 础上 介入必要 的护理措施将有 助于患者病情恢 复的更好 。医护人员
与 患者 之 间要建 立好护患关 系,医护人员要对 患者进行心理调 节 ,要
障碍 等 。急性脑 血管疾病一般 分为两种 ,即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 以及 出
血性 脑血管疾病 。此种疾病 主要被分成 了九大类 ,即短 暂性脑缺血 发
作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脑 出血 、脑梗 死 、颅 内动 脉瘤 、颅 内血管 畸
【 关 键 词】 脑卒 中;早 期康 复 ;护 理
>0 . 0 5 ) , 干 预后 均有所 升 高 , 但观 察 组升 高幅度 显著优 于 对照 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O . 0 5 ) 。结论 加 强脑卒 中患者早 期康 复护理 ,可 显著 改善 日常生活 能 力及运 动功 能 ,使 患者 生存 质量得 到 明显 改善 。
困扰。
理 过程 是 在血 管壁病 变 的基础 上 ,血液 成分 或者 血流动 力学 有所 改
脑 卒中患者 的早期康复护理探析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前言: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一种供血障碍性疾病,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并且在短时间内出现肿胀坏死症状,继而发生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临床上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在相关研究中显示,脑卒中患者除了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1]。

一、病史摘要患者:王枝贵,性别:男性,年龄:63岁。

主诉: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而就诊本院。

现病史:患者于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以左侧肢体明显,抬举费劲、行走欠稳,无流涎、呛咳,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抽搐、呕吐,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症,随后症状稍好转,当时未予重视,未及时就诊,今症状加重,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测血压170/100mmHg,故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收入我科。

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住院治疗28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二、护理评估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83次/分钟、呼吸:18次/分、血压170/100mmHg,神志清晰,发音正常,对答切题,检查合作。

右侧肌力5-级,左侧肌力3級,四肢肌张力正常。

双侧Babinski(-),Cordon(-), Hoffman(-)。

脑膜刺激征(-)。

三、护理问题(一)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其心理上出现明显负面情绪。

(二)患者肢体功能存在异常。

(三)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

四、护理目标(一)提高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三)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康复支持,提高康复效果。

五、护理措施(一)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可以利用视频、手册、PPT等方式开展宣教,重点是让患者了解到进行康复锻炼的意义与目的,让患者可以发自内心地配合护理。

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每天都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此外,还应该叮嘱家属关心患者,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47
390
·临床监护·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张秀兰,宋雪梅
(吉林省永吉县医院,吉林 永吉)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

患者均在康复科室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进行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 Barthel 指数与肌张力 Ashwarth 指数的统计,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 指数(73.88±16.44)要高于对照组(64.54±21.01),肌张力 Ashwarth 指数(0.72±0.64)低于对照组(1.41±0.81),满意度(86.95±3.92)高于对照组(82.02±5.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7.323
0 引言
随着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老龄化加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脑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将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 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女54例;年龄38~88岁,平均(64.5±1.9)岁。

患者均为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类型、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治疗及护理。

所有患者均在科室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

入科后辅助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检查,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及处理,同时予以要的心理护理,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讲,指导患者床上改变体位及活动肢体,使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对疾病预后、恢复及康复护理过程有基本了解。

1.2.2 早期系统的康复护理。

在患者接受治疗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神志清醒,症状不加重 48 h 后,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前先进行心理护理: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护理讲解,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增加医患间的信任度,增强其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①观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经常更换体位姿势,以加快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痉挛;②对每例患者身体情况了解后,针对每例现状进行关节活动指导,根据大关节至小关节循序渐进进行,速度适宜,2~3d/次;③进行患者自主活动训练,让患者自行进行关节等肢体活动训练;④训练患者对平衡感的控制,使患者完成不同姿势之间的转变,尽快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加快恢复接近发病前水平;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进行指导,加快患者恢复基础生活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Barthe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Barthel 评分及评分的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Ashwarth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Ashwarth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Ashwarth评分低于对照组,Ashwarth评分降低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95士
3.92)、(82.02士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657,P<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大多无法治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存在,严重者甚至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对肌肉、关节、身体平衡等进行训练,可逐渐重塑中枢系统活动功能,且越早进入康复性训练则越有利于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影响,避免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有效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研究表明,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肌张力 Ashwarth 指数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自理能力与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恢复肌肉功能,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惠清,黄素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
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8:157-158.
[2] 蓝彩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研究[J].内蒙古
中医药,2015,12:119-120.
表 1 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n=43,χ—±s,分)组别护理前护理后增加值
观察组41.66±19.5673.88±16.4430.18±9.76
对照组对照组41.18±22.3564.54±21.01
t0.106 2.296 4.412
P 0.9160.0240.000
表2 两组患者Ashwarth评分比较较(n=43,χ—±s,分)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降低值
观察组 1.54±0.930.72±0.640.81±0.13
对照组 1.49±0.92 1.41±0.810.12±0.02
t0.251−4.38334.400
P 0.8020.00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