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三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属于人的感知器官?A. 大脑B. 肌肉C. 心脏D. 眼睛2.以下哪种记忆类型是指无意识地储存大量感知信息的能力?A. 程序性记忆B. 语义记忆C. 共情记忆D. 意向性记忆3.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哪个阶段是指人们开始从事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A. 感觉期B. 共情期C. 意象期D. 正式运算期4.以下哪个角色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其正常心理发展?A. 校长B. 班主任C. 保安员D. 教务主任5.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关注?A.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统一活动理论D. 自我决定理论二、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中的皮亚杰理论。

2.描述一下亚当斯-杰斐逊形成心理反应的过程。

3.解释一下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4.简述维果茨基的发展区域理论。

三、论述题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论述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并给出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

2.说明教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分析一下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眼睛2. A. 程序性记忆3. D. 正式运算期4. B. 班主任5. D. 自我决定理论二、简答题1. 皮亚杰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 亚当斯-杰斐逊形成心理反应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知阶段、表达阶段和行动阶段。

在感知阶段,个体通过观察、感知和识别刺激来了解环境。

在表达阶段,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将个人经验和感受表达出来。

在行动阶段,个体会基于之前的感知和表达,采取相应的行动作出反应。

3. 学习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

2021年10月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2021年10月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2021年10月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三)2021年10月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答案】C【解析】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一定的态度所引起的,属于情绪。

2.下列不属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是()。

A.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等的探讨B.对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途径等的讨论C.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等进行研究D.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进行研究【答案】B【解析】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主要阐述与高等教育教学有关的共同的学习心理规律。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等的探讨;②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需要的培养途径,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③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等的探讨。

B选项属于教学心理研究。

3.教师威信的形成,有多个因素在起作用,下列不属于作用因素的是()。

A.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B.教师良好的仪表和生活作风B.教师对“差生”比对“优生”更关心D.教师言行一致【答案】C【解析】有威信的教师在性格特征上严肃认真、善良、机敏、富有同情、公正、有耐心、镇定、坚毅、果断、言行一致;在工作作风上,保持一贯性;能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在道德上没有被指责的缺点;对学生循循善诱,当学生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有不合于教育目的的表现时,教导的方式是以启发诱导为主,把教育上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需要;在教育有问题的学生时能适时地抓住转机,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变;处理矛盾时能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但防止激化;平时工作中注意避免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和不合理的要求,不凭主观臆测办事,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冷嘲热讽。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三)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三)

朋友们来测试一下自己对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吧,以下资讯由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三)”,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

这种认知表征是()。

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C.映象表征D.表象4.教“果实”时。

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

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A.感知觉B.比较C.判断D.变式5.要使学习效果最佳、不易遗忘,过度学习应达到()。

A.50%B.100%C.150%D.200%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D.认识自己7.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8.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1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1.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检验假设D.论证假设12.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60题)1、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了()。

A.发展的准备期B.发展的关键期C.发展的平稳期D.发展的成熟期【答案】 B2、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 B3、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荀子B.墨子C.孔子D.孟子【答案】 C4、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

A.时间管理策略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他人支持策略【答案】 D5、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答案】 C6、在创造分类中,区分真创造与类创造的主要依据是()。

A.产品的独特性B.产品的新颖性C.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D.产品的清晰性【答案】 C7、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A.动机的培养B.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C.强化的原理与技术D.人格的形成【答案】 C8、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答案】 C9、因各职业的性质不同,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特点是()。

A.相对单一B.多样化C.社会性D.动态性【答案】 B10、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答案】 A11、怀疑深静脉血栓应该检测的项目()。

A.FDPB.PTC.APITD.D-二聚体E.TT【答案】 D12、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家长的意见C.听课的效果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 A1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B.应有的义务感C.积极地社会功能D.应有的道德面貌【答案】 C14、教学计划的核心是()A.教学目标B.课程设置C.学年编制D.人员安排【答案】 B15、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里学》(中学)模拟试题三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里学》(中学)模拟试题三

2014 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题三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B】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要点解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2、青少年期一般指【B】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要点解答】: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l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B】。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高校教育心理学模拟题三

高校教育心理学模拟题三

模拟题三一、判断题1、洛克最先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

(A)2、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

(A)3、新教师职初的前五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A)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A)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

(A)6、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A)7、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

(A)8、如果教育措施得当,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打破和超越。

(B)9、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A)10、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A)11、柯尔伯格研究发现,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无关.(B)1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B)13、顺从是一种一时性的态度改变。

(A)1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

(B)15、发展社会化是指人的现代化过程。

(B)16、认知者的年龄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无直接联系。

(B)17、安全依恋的儿童是不会害怕母亲及其他直接抚育者离开自己的。

(B)18、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B)19、比内智力测验依照发展的顺序排列,每一发展水平备有6个测验试题。

(A)20、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B)21、非理性观念常常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个体日常行为中起负面作用.(A)22、使用心理测验时主要是需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问题,不需要考虑主试的经验。

(B)23、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有成人和幼年(青少年)两种版本,可以分别测试两个群。

(A)2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集中思维因素有126种.(B)25、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即人们常说的知、情、意。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廖世承在( )年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C.1913 D.19242、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原则。

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内-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内量表C.比内-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4、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A.任务分析B.目标表述C.任务分类D.任务执行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是( )。

A.学前期B.婴儿期C.学龄期D.青年期6、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7、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9、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2、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操作熟练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定向1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附答案)一、判断题1、洛克最先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

(A)2、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

(A)3、新教师职初的前五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A)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A)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

(B)6、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

(A)7、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

(A)8、如果教育措施得当,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打破和超越。

(B)9、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A)10、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A)11、柯尔伯格研究发现,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无关。

(B)1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

(B)13、顺从是一种一时性的态度改变。

(A)1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

(B)15、发展社会化是指人的现代化过程。

(B)16、认知者的年龄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无直接联系。

(B)17、安全依恋的儿童是不会害怕母亲及其他直接抚育者离开自己的。

(B)18、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B)19、比内智力测验依照发展的顺序排列,每一发展水平备有6个测验试题。

(A)20、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

(B)21、非理性观念常常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个体日常行为中起负面作用。

(A)22、使用心理测验时主要是需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问题,不需要考虑主试的经验。

(B)23、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有成人和幼年(青少年)两种版本,可以分别测试两个群。

(A)2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集中思维因素有126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二○一○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Array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三)
考试类型:闭卷试卷类型:A卷/B卷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
A.实验研究 B 个案实验 C 描述性研究 D 实验室实验
2.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
A.沉思型 B 场依存型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调控
3.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他这种行为属()
A.自我认识 B 自信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调控
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建构学习论 B 结构学习论 C 认知学习论 D 自我调控
5.学生在英语学习患难夫妻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A.分化 B 泛化 C 消退 D 遗忘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的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交往内驱力
7.学生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 负迁移 C 顺向迁移 D 正迁移
8.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9.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

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 深度加工 C 组块化编码 D 及时复习
10.下列哪种认识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设置目标 B 列提纲 C 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 生理极限 D 及时反馈
1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在解几何证明题中,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

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A 反推法 B算法式 C 简化法 D 类比法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

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他律阶段 B 前习阶段成自然 C 自律阶段 D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该教师对课堂的管理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A.参与式 B 监督式 C 放羊式 D 控制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前后著述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大问题。

18.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

19.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

20.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强化。

2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评价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如何批性地思考等。

22.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

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为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需要。

23.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

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的学习。

2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直观方式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26.在学习策略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的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原则。

27.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可将创造分为真创造与。

28.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29.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特征。

30.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主要属于结构问题。

31.已有的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关系。

3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
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3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3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

35.教学测评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本大是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37.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8.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39.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40.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41.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

其实,她以较高分数考进本校的。

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以。

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3.试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