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

合集下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儿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1.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将病原体带入患儿周围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跌倒风险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能力强,往往在医院或家庭中容易出现跌倒伤害的情况。

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患儿跌倒的风险更大。

3.药物安全风险儿科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很强,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容易出现用药剂量错误的情况。

4.误吸风险由于儿童的吞咽和呼吸协调能力不够成熟,易出现误吸的情况。

特别是在口腔护理和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就会增加患儿误吸食物或液体的风险。

5.伤害风险儿童因为好奇心强,往往容易发生一些不测的伤害情况。

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有些患儿会触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插座、针头等,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1.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手套等,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应做到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儿童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跌倒预防医院和家庭中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患儿随意活动造成的意外伤害。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有专人陪护,保证其安全。

在床边和走廊中设置扶手等设施,降低患儿跌倒的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用药标准,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

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避免用错药物或者用错剂量的情况。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儿科病房是孩子们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然而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护理操作中的安全隐患、病房环境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质量的安全隐患。

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护士教育与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优化病房环境设施等措施来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

结合重视护士教育与培训、加强病房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水平,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护理操作、病房环境、护理质量、护士教育、培训、病房管理、儿童健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科病房是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提供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儿童身体柔嫩、生理特点复杂等原因,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较多,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护理安全隐患可能来自护士的操作失误、病房环境不清洁、设备故障等,这些隐患一旦引发事故,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需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患儿和家长的安全。

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和总结,可以有效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旨在引导读者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关注,凸显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儿科病房作为儿童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分析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护理操作、病房环境和护理质量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升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水平和质量,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深入研究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来源和特点,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意外事件。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由于医疗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给患儿及家属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在当前医疗环境中,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逐渐增高,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身心损害,为了更好的预防和处理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有必要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医疗机构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善之处,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流程不规范、医疗设备使用不当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人员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疏忽,从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疗机构在制定儿科护理政策和规程时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医疗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够标准化,进而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二、医护人员素质不高医护人员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出现专业知识不足、护理技能不熟练、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或者疏忽,从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护人员可能存在工作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也会影响其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的表现,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三、医护人员沟通协作不畅医疗服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是否默契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护理工作中不协调、不配合,进而影响儿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四、医疗设备管理不善医疗设备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维护良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

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的选购、维护、使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导致医疗设备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事故,进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五、家属配合不足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对患儿的康复和安全非常重要。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0引言儿科护理因面对的群体是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这些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因此,应总结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产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首先要从护士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①许多年轻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够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或是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视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

②护士技术水平低: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多次出现穿刺失败等现象,患儿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1]。

③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一些护士在工作中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这造成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护理人员,因而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矛盾。

④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在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病情观察不细致,对数据没能够准确记录,或延误了记录,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⑤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然而因护士无菌操作观念淡薄,不注意手卫生,便可能引起患儿感染,造成不良后果[2]。

1.2患儿及社会因素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备受家长的宠爱,当患儿出现疾病需要就诊时,家长更是焦急万分,对护理工作有极高的要求,一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便可能与其发生冲突。

尤其是在护士进行动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血管细小,并且很难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会使家长的满意度下降。

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很多人认为患儿一旦出现问题,所有责任均应由医院承担,而不能够对医护人员辛勤的劳动表示理解,使得医院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护士医院进修汇报儿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护士医院进修汇报儿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加强护理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注儿科护理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学习和掌握,提高护理 效果。
规范护理记录与交接流程
完善护理记录制度
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确 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强化交接流程管理
制定详细的交接流程和管理制度 ,确保患儿在不同班次间得到连
行为问题
长期患病或治疗过程痛苦 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攻击性 行为、退缩行为等问题。
患儿家属沟通问题
信息传递不畅
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方案了 解不足,与医护人员沟通 不畅,可能导致误解和不 信任。
情绪不稳定
家属面对孩子的疾病和治 疗过程,可能产生焦虑、 担忧等不稳定情绪,影响 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家属期望过高
家属对治疗效果和护理水 平期望过高,与实际情况 存在差距,可能导致不满 和投诉。
02
03
加强与医生、家属的沟通协作, 共同为患儿提供全面、优质的护 理服务。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实践经验
护理记录和交接是保障患儿连续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护士应认真负
责地执行相关制度和规定。
05
总结与展望
本次进修汇报总结
儿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了解 ,包括患儿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家属沟通 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有 效处理方法,如心理疏导、疼痛管理、家属 沟通技巧等。
护士医院进修汇报儿科护 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

目录
• 引言 • 儿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 处理方法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儿科护理常见纠纷与措施

儿科护理常见纠纷与措施

儿科护理常见纠纷与措施儿科护理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婴幼儿和儿童的护理工作。

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其疾病护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虽然儿科护理员们经常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会出现一些护理常见纠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科护理纠纷以及相应的措施。

第一种常见纠纷是儿童输液纠纷。

儿童输液是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儿童的年龄小,活动力强,容易移动,所以导致输液管脱落、导致儿童吸收不良、局部皮肤损伤等情况。

为了减少这些纠纷的发生,儿科护理员应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输液器具,加强儿童的心理安抚,与家属合作,避免儿童拔除输液管。

第二种常见纠纷是药物给予纠纷。

儿科患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对药物的反应性强,用药剂量也与成人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儿科护理员可能会出现给予药物剂量错误、给予时间错乱等错误。

为了防止这些纠纷发生,儿科护理员应严格按照医嘱给药,注意检查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正确计算给药剂量,保证药物的安全给予。

第三种常见纠纷是婴幼儿喂养纠纷。

由于婴幼儿还不会进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喂养方法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而婴幼儿喂养的纠纷主要涉及到喂养量不够或过多、喂养时间错乱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纠纷的发生,儿科护理员应该掌握婴幼儿喂养的技巧,了解喂养量和喂养时间的规律,与家属合作,建立喂养计划,定期观察婴幼儿的喂养情况。

第四种常见纠纷是儿童睡眠纠纷。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人不同,他们对睡眠的需求更大,睡眠质量也更为重要。

然而,由于医院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照顾不周等原因,儿童常常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多梦、夜惊等。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儿科护理员应该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掌握儿童入睡的技巧,指导家属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总之,儿科护理纠纷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些纠纷,儿科护理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了解儿童的特征和需求,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儿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护士们高度警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感染风险儿科患者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容易感染,因此感染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极高的风险因素。

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为预防感染,护士应该: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随时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2.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接触时要带好口罩和手套。

3.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通风,避免患者与其他患者接触。

4.定期清洁护理器材,消毒床单、被褥、玩具等物品。

二、跌倒风险由于身体活动不灵活,视线不够清晰等原因,儿科患者跌倒的风险较高。

为预防跌倒,护士应该:1.为患者提供稳定的床铺和居住环境,避免患者自行离开床铺行走。

2.在抱起或放下儿童前,应该将床栏提高,并且使用支撑儿童的工具(如护理垫子、绑带等)。

3.在患者的床上、地上铺上护理垫,在必要的时候,给患者搭配床上安全护栏。

三、误服或误输药风险由于儿童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误食或误输药的情况,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预防误服或误输药,护士应该:1.在给儿童服药时,应该将药物分类、标记好,以免出现多个药物混淆的情况。

2.在给儿童输液的时候,应该将药物分类、标记好。

在输液过程中,应该不断检查药液的类型和浓度是否准确。

四、心理困难风险由于年龄太小,儿童往往无法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容易产生心理困难。

为预防心理困难,护士应该:1.给儿童提供温暖的治疗环境,让儿童感到安全和舒适。

2.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倾听和关心儿童的情绪和感受。

3.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儿童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医疗设备因素
设备老旧: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容易出现故障 设备维护不当:维修不及时,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设备操作不当: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设备消毒不彻底:设备消毒不到位,可能导致感染
03
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护理 技能、安全意识、应
急处理等
考核机制:设立考核 标准,定期对护理人
鼓励患儿及家属参与健 康教育活动
THANK YOU
汇报人: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 患及防范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此处添Fra bibliotek标题Part Two
此处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此处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
患儿自身因素
患儿年龄小, 抵抗力弱,容 易感染疾病
患儿自我防护 意识差,容易 发生意外伤害
提高医疗设备安全性
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 保医护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加强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
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 意识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宣 传册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 和培训
患儿情绪不稳 定,容易产生 恐惧、焦虑等 负面情绪
患儿对药物反 应敏感,容易 发生过敏反应
0
0
0
0
1
2
3
4
护理人员因素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压力大,容易疲劳 沟通不畅,导致误解和冲突 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影响患者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 年 性 痴 呆 的 早 期 预 防 护 理
陈 倍
( 绵 阳市中心 医院康复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川 绵阳 6 2 1 0 0 0 )
【 关键词 】 老 年性痴呆; 预 防;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1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5 l 0 4 — 0 4 4 8 一 O l
有不 听者乎 。 ” 所谓开之 以其所苦 , 是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 , 给 以一定承诺 、 保证 . 以减 轻 病人心理上 的压力 。 l J 骨折发生后 , 由于疼痛 、 活动受限 , 常卧床不起 , 生活不能 自理 , 因 此患者的思想压力大 , 精 神 负 担 重 。护 士 应 善 于观 察 疏 导 、 细致 、 耐 心护理 , 以 增 进 患 者 的安全感 和信 任感, 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可 消除患 者焦虑情绪 , 降低 疼 痛程度 的一种 重要方法 。对于术后的一些 病人可以适当的听一些 音乐 。一些 舒缓 的音 乐可以让 患者处于一种轻松 、 愉快 的治疗休息环境 , 从而减轻疼 痛。随着现 代护理观 念 的更新 , 为了减少术后麻醉止痛药对病人 的副 作用 , 我们可 以结合着 中医的穴位 按摩 、 艾炙、 中药涂擦等 中医护理措施 。 l 5 J
2 . 2运动锻炼 : 运动 可预防老年性痴呆 , 应在其 脑神经 细胞未退 化前加 以预 防。进 入老年期的人群 , 可 每天清晨或傍 晚在空气 清新 的地方快 步行走 1 h , 快步走 可 以活动 全身的紧张肌肉 , 提 高摄氧量 , 有助于刺激脑细胞 、 防止 脑细胞 的退 化。另外 , 还 可以经 常做健 脑手指操 , 做手 的十指指 间的细致活动 。适量做 躯体的健 身操 , 伸 伸腿 、 弯弯 腰, 还可以做颈部左右旋转运动。运动能促 进 血液 循环 , 有效 预防痴呆 。功能 锻炼可 活动 肢体肌肉 ,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 增加大脑 血流量 , 提高 脑供 氧, 改 善脑组 织营养 与代谢 , 运动刺激可维持大脑的兴奋状态 , 对于防止 精神衰 退可起 到一定 的作用 。对患者 功能
锻炼的方法有 : 床上训 练、 起坐训练 、 站立训 练 、 行走训练 、 穿衣 、 进 食 等 日常 生 活 训 练 。 动作应轻柔 , 幅度 不宜 过 大 ,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随人 1 3 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加剧 , 老年痴呆发病率明显上升 , 目前并 呈现年轻 化 趋势 , 将 直接影 响到患者的健康。为降低发病率 , 提高生 活质量 , 必 须引起 高度重视 , 因 此早期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6 5岁以上人群患老年痴呆的发病 率达 5 %, 而到8 O岁比例 则上升到 1 5 % 一一 2 0 % 。面对 日益老龄化的社会 , 我国将每年 9月 2 1日世界老年痴 呆 日确定为我 国防治老年性痴呆 日, 希望社会及家庭加倍关爱老 年人 及老年 痴呆患者 , 早
意志消沉之后 可使肺 气抑制 , 出现 咳嗽 、 呕吐 、 食欲下 降等症状 。骨折 患者 由于突然失 去生活 自 理 能力加之 治疗 时 间长 , 有的患 者害怕 终生 残疾 等 , 对今后 工作 生活顾 虑重 重, 更易产生忧虑 、 悲观 、 失望甚至厌 世等多种 心理状 态。 …l J 此时我 们的医 护人员应 该加强患 者的情志护理 , 中医认为 : 心主神明 , 心志 为喜 , 喜则气 缓。焦虑情绪 可 以用喜 来缓解 , 针对患者焦虑 的原因 , 运用言语开导法和暗示法 , 经 过心理护理 使患者焦 虑 、 恐 惧 的程 度均有所减轻 , 有利于治疗方案 的顺利实施 。护士 应经常巡视 病房 , 主动关心患 者并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 系 , 及时掌握患 者的情 志变化 , 积极 地耐心地 开导 患者 , 向其说 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 , 使 他们消除 各种不 良情绪 , 配 合治疗 , 以利 于早 1 3 康 复。要使 病人保持情 绪安定 , 以免 引起 气机紊 乱, 脏 腑功能 失调 , 护理 人员要 区别不 同 情况, 做好劝导安慰工作 , 让病人解除思想负担 . 保持 良好 的精神状态 , 使脏 腑气血功能 旺盛, 加快骨折断端 的生长而使疾病早 日 痊愈 。 l 心理 学认为人类 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 的信 号。语言 的刺 激 比其它 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的。《 内经》 中的语 言开导法 , 包括解释 、 鼓励 、 安慰 、 保证 等内容 。《 灵 枢?师传》 云: “ 人之情 , 奠不 恶死而乐生 , 告之 以其 败, 语之以其善 , 导之 以其所便, 开之 以其所待 , 虽有无道 之人 , 恶
发现 , 早 治疗 。 1早期老年痴呆症的判断
1 . 1 早期记忆力和定 向障碍 : 近期发生事情 明显遗忘 , 过去 的事 回忆 不出来 。在 记 忆障碍的基础上发生定 向障碍 , 如出门后 找不到家 , 渐渐 地会 连常见 的朋友也 不认识 , 严重时分不清男女 。 1 . 2 判断理解力障碍和人格 改变 : 无法安排工 作、 日常生活 , 购物 中计算能 力下 降; 原来一丝不苟 、 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 、 自 私 和不 善交际 , 以 自我为 中心 , 不 关心周
参 考 文 献 [ 1 ] 窦静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 的中医护理 光 明中医2 0 1 3年 9月第 2 8卷第 9期 [ 2 ] 邓晓华 朱明瑛 中医情志护理 临床应用 《 中国卫生产业) ) 2 0 1 2年 O 7期 【 3 ] 乔东鸽 简议 中医情志护理 《 河南中医》2 0 1 1年 O 9期 [ 4 ] 孙贺 景雪霏 杨艳 中医情志护理体会 《 中国社 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 0 1 3年第 9期 [ 5 ] 张辉 张先庚 梁小利 中医情志护理研究进展 《 中国疗 养医学》2 0 1 4,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