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

合集下载

炒房最严重的城市

炒房最严重的城市

炒房最严重的城市
第一、一线城市深圳;
第二、二线城市杭州,还有合肥;
第三、三四线城市洛阳、咸阳、徐州、盐城、临沂、济宁等。

在这些城市因为在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下,房价都已经开始下跌了,因此,大家要在这些城市再投资买房一定要小心谨慎,房价持续上涨、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想买房的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想卖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子又卖不出去,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当我们面对房价分化、城市分化、区域分化的情况时,在房住不炒的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对于刚需购房者还是投资购房者,买房都是一门学问,未来的房价大涨或者大跌都是不可能的,再继续炒房是拥有巨大风险的。

[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

[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

[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2021.2.3)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出台,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在新年里迅速降温。

像北京市一月份二手住宅总成交量下降67%, 期房成交量下降四成。

正当全国楼市集体转冷的时候, 海南的房地产却异军突起。

特别是旅游胜地三亚, 房价一天涨3000很普遍, 几天翻一倍也不罕见。

尤其在1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展的假设干意见?之后, 首先涌向海南的不是旅游者, 反倒是各路炒房客。

有人戏称, 现在的海南岛就像一个火爆的房地产交易会, 现在我们就到那里去看看。

记者一下飞机, 就发现在通往三亚市区的公路两旁, 迎面而来大大小小的广告牌, 几乎全都是房地产工程的, 而来到三亚湾最热闹的海边, 可以看到各种地产中介更是一家挨着一家, 比小吃店还多。

二手房销售员: “海南批为国际旅游岛至今为止, 就这段时间海南岛房价, 海南省的房价上升非常快, 可以说形容起来比喻的话, 海南出现了一场房地产海啸了。

〞很多路上的游客, 手里都捏着各种楼盘的宣传页。

大爷: “全海南省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发这单子, ……〞大妈: “肯定有泡沫, 将来我给你说, 会出现很大的泡沫, 我给你说, 光我们哈尔滨买房子, 就在这买老多的房子了……你看现在都到五指山了, 琼海了, 都到那边去买了, 这房价一天能涨三、四千块钱, 这了得吗?〞大爷:“疯了, 而且是太疯狂了, 海南省现在卖房子怎么卖, 以三亚为根底卖, 其实它地理位置是三亚的地理位置, 你区外的地理位置, 你不能三亚的房子拿两万, 那边怎么涨, 实际整个不太正常, 有点失去控制, 失去理智了。

〞二手房销售员告诉记者, 自从1月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展假设干意见?, 海南岛上只要是房子, 价格就开始往上蹿。

二手房销售员: “在我们这条街上面, 有很多内地过来的炒房团, 他们是拖着箱子, 不是步行, 都是在慢跑, 快跑, 进来就问, 还有房子吗?还有房子吗?就是只要有房, 他们马上就会买。

海南定居真实感受

海南定居真实感受

海南定居真实感受从2011年开始,海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火热,各种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海南的房地产业或者说旅游地产的报道和消息,相反却是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图、土地规划图、小区规划图以及许多公司的地产方案等出现在网络媒体上。

我们一家四口人租住在三亚南山,虽然算不上什么豪宅,但每个月仅交租金就要花费大几千元。

这还不算上水电气等费用。

那些离岸或者养老度假型的人都跑到三亚去买房子,让海口的房价从最初的7000元/平米飞涨至如今的3万元/平米,而且仍然供不应求。

记得2011年年底海口的楼盘开盘当天,售楼处的门口围着数百名购房者,几十辆车停在路边。

随着开发商的定价,无论是高层还是别墅,每平方米已经突破1万元,甚至超过了2万元。

但与此同时,“限购令”一出台,当晚很多购房者放弃购房计划,而且也是通宵排队领号。

因为开发商们是根据“限购令”给每个购房者发放认购卡,卡里面写着购房者的身份证号码。

如果持有卡内的号码并且正好有人看中了,再由销售员与其联系,否则就会把卡号取消,销售员就不会再接待下一位看房客户了。

购房者之所以放弃购房计划,一方面是因为对海口楼市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就是担心钱打水漂,如今还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2012年7月2日,我们一家搬到了海南东线的三亚,这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海水蓝蓝,美丽极了。

同时,生活环境也更加舒适,四周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高耸入云的椰子树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洋楼,宛如城市的乐园。

搬家后,我们觉得海南人民非常友好,淳朴善良。

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时,无意间听到一位老奶奶跟她的孙女说:“要不是海南限购政策严厉,我也想去买房子。

”后来又得知,原来这位老奶奶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儿子患病需要钱治疗,孙女上大学需要钱。

听了这件事后,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沉重,但表面上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说什么。

前段时间,我问朋友三亚的房价是多少,他告诉我三亚的房价均价为1万多元/平米,差不多相当于海口的两倍。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1992年8月,正在海南“淘金”的潘石屹已经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他还准备继续“淘”下去。

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石屹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他意外发现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

凭着直觉,潘石屹意识到,“海南的房地产要出事了”。

包括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在内的6位合伙人马上决定分家,撤回北京发展。

一年后的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对于潘石屹以及其他经历过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落”的人来说,1993年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1988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

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

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

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

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

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

时隔十五年,下面的这组统计数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73.6%,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

90年代海南楼市逃顶者的回忆

90年代海南楼市逃顶者的回忆

90年代海南楼市泡沫逃顶者的回忆“天涯、海角”是海南两处最著名的景观。

然而,那只是在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当泡沫破裂之后,海南的著名景观也就升级为“天涯、海角、烂尾楼”了。

人人都在玩的“击鼓传花”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是个疯狂激情下的疯狂地方。

那时,几乎每个在海南的人都在疯狂地玩一个叫做“击鼓传花”的炒作房地产的游戏,说句不好听点,应该称之为“博傻”游戏。

每个人都在热浪传递中地避免自己成为最后那个接棒的“傻子”,于是,每个人都在尽快地把手中的房子、地皮转给下一个接棒者。

在这种心理下,“花”越传越快,房价越炒越高。

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

短短3年,增长超过4倍。

房价高涨的背后,海口市地价由1991年的几十万元每亩,一路狂飙至680万元每亩。

与房价、地价同时高涨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数量。

前来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可谓络绎不绝,最多时每天竟然高达300家。

高峰时期,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下来,每320个人就有一家。

紧锣密鼓,夜以继日。

终于,有一天,鼓声停止。

1993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针对房地产,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

那些刚刚在高位接盘的开发商们无法找到下家,只好“花落我家”,然而,细看手中“花”,却发现“很多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

而这场泡沫最后的遗产,就是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甚至出现建国以后第一家因支付危机而被央行宣布关闭的银行。

而那些在政策出台之前就意识到泡沫的危险性,从而可以全身而退的人们,是如何做到“身在此山”却“云深知处”呢?逃顶者的故事一:潘石屹:五斤桔子的海南逃生记“1989年我去了海南。

海南房地产发展历程

海南房地产发展历程

海南房地产发展历程海南房地产发展历程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上世纪80年代,海南省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经济逐渐开放。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岛屿省份,海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胜地。

这个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涌入海南,其中包括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商。

1992年,中国政府宣布海南为国家级经济特区,这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增长。

在特区政策的支持下,海南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许多国内外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进入海南,开展各类房地产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和旅游地产。

在200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升温。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加快了房地产的发展速度。

特别是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了房地产投资热点海南自贸区政策,这促使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进入海南购买房地产。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投机和违规开发等问题,导致了一些买房者和开发商的纠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南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收紧了购房政策,并加大对违规开发的处罚力度。

目前,海南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海南面向国际市场,吸引外国投资者和购房者,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房地产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起步阶段到蓬勃发展的阶段,再到当前的调整和改革阶段。

海南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的房地产投资,但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未来,海南将继续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众所周知的导火索,引发了众所周知的泡沫,造就了众所周知的人物、财富以及亏空。

为什么总会不厌其烦地回首这段地产史,难道只是为了追忆辉煌或伤痛?今天看来,追忆远不是目的。

■本报记者李诚如今在海南三亚担任某星级酒店副总经理的于益贤,是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亲历者。

1992年海南房价疯涨时,他担任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

这是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上来就说的三个故事——故事一:1992年,于益贤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海口建起了37幢别墅。

据他回忆,当时别墅的成本是2000元/平方米,开盘售价为4500元/平方米,结果销售的第一天就被炒房者全部买去,一套不剩,仅仅几天,别墅再次标价,价格已涨到8000元/平方米,抢的人头破血流。

于益贤感叹,盖房的不如炒房的。

故事二:于益贤手下有一个售楼小姐,广东人,原先在政府机关上班,1992年辞职,带了一点生活费来到海南,刚来时找不到工作,就先做售楼小姐,工资不高,她和人合伙炒房,3个月后辞职专职炒房,走的时候,坐驾奔驰,身家上百万。

于益贤再次感叹,这种一夜暴富的故事,在1992年的海南,就像空气一样习以为常。

故事三:于益贤在南京工作过,南京有不少熟人,每年有不少朋友去海南玩,于益贤也会尽地主之谊。

1992年炒房高峰,再有朋友过来玩,于益贤会建议他带个大额的汇票,玩几天,买几套房子再卖出去,带来的500万的汇票就变成800万了。

“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个泡沫年代。

”于益贤总结说。

是泡沫,总会有破灭的时刻。

1993年底,海南房地产的美丽泡沫化为乌有,这个号称中国局部泡沫经济的典型样本,在中国地产史上占据特殊地位。

于益贤说:“90年代,对于从未遭遇过真正金融危机的中国内地来说,从民间到决策层,都缺乏对泡沫经济的系统研究。

”“击鼓传花”于益贤记得他刚到海口市的情景,1989年——海南岛建省刚满一年(建省前,海南隶属于广东,1987年海南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广东省的5%)。

海南楼市又遭“93劫”?

海南楼市又遭“93劫”?

成交量下 降
1 O月 1 4日以 来 ,海 口及 三 亚 “ 限 购 令 ”先 后 开始 执行 ,暂 时实 行 限定 居 民家 庭 只能在 本市 新购 买一 套商 品住 房 。 1 1月 4目 ,由住 建部 和外 管 局联合 签 发 的 《 于进 一步 规 范境 外 机 构 和 个 关 人 购房 管 理 的 通 知 》规 定 ,境 外 个 人 只
于领 涨地 位 的海 口房价 环 比出现 了下 跌 。 海 南房 价 一 向对 全 国 房价 的 走 势具
据 显 示 ,1 O月 份 三 亚 房 价 同 比 上 涨
11 5 %,海 口房 价 同 比上 涨 1 3 4 %,分 列 全 国房 价 同 比上 涨 的 前 两 名 ,远超 全 国
产 业 Iu ns d时
海南楼 市又遭 “ 3 ’ 9 劫’ ?
《 经济周刊》 中国 记者 刘德炳 I 北京报道
入 .风 于 萍 末 I 起青之 。 -

颁 布 以来 ,海南 楼 市 迅 速 升 温 。其房 价 持续 高涨 ,积 聚 了较大 的泡 沫 因素 。 1 1月 1 日 国 家 统 计 局 公 布 的 数 0
能 在 境 内购 买 一 套用 于 自住 的住 房 ,境
外 机 构 只能 在 注 册城 市 购 买 办公 所 需 的 非 住宅房 屋 。 北 京 中 原地 产 市场 总 监 张 大伟 分 析
省 会城 市海 口的 表现 更是异 于大 势 。
金 9月 ,全 国 楼 市飘 红 ,一二 三 线
形 成 了真正 的需 求 。 ”
大 中城 市 中 唯 一 一个 出现 环 比下 降 ,这 投 资和 投 机 需 求为 主 ,这 类 需 求 对政 策
海南楼 市被透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汇报人:xxx[经济半小时]亲历海南炒房热(2010.2.3)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在新年里迅速降温。

像北京市一月份二手住宅总成交量下降67%,期房成交量下降四成。

正当全国楼市集体转冷的时候,海南的房地产却异军突起。

特别是旅游胜地三亚,房价一天涨3000很普遍,几天翻一倍也不罕见。

尤其在1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首先涌向海南的不是旅游者,反倒是各路炒房客。

有人戏称,现在的海南岛就像一个火爆的房地产交易会,现在我们就到那里去看看。

记者一下飞机,就发现在通往三亚市区的公路两旁,迎面而来大大小小的广告牌,几乎全都是房地产项目的,而来到三亚湾最热闹的海边,可以看到各种地产中介更是一家挨着一家,比小吃店还多。

二手房销售员:“海南批为国际旅游岛至今为止,就这段时间海南岛房价,海南省的房价上升非常快,可以说形容起来比喻的话,海南出现了一场房地产海啸了。

”很多路上的游客,手里都捏着各种楼盘的宣传页。

大爷:“全海南省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发这单子,……”大妈:“肯定有泡沫,将来我给你说,会出现很大的泡沫,我给你说,光我们哈尔滨买房子,就在这买老多的房子了……你看现在都到五指山了,琼海了,都到那边去买了,这房价一天能涨三、四千块钱,这了得吗?”大爷:“疯了,而且是太疯狂了,海南省现在卖房子怎么卖,以三亚为基础卖,其实它地理位置是三亚的地理位置,你区外的地理位置,你不能三亚的房子拿两万,那边怎么涨,实际整个不太正常,有点失去控制,失去理智了。

”二手房销售员告诉记者,自从1月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海南岛上只要是房子,价格就开始往上蹿。

二手房销售员:“在我们这条街上面,有很多内地过来的炒房团,他们是拖着箱子,不是步行,都是在慢跑,快跑,进来就问,还有房子吗?还有房子吗?就是只要有房,他们马上就会买。

……”而1月15日,海南省宣布暂停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转让。

海南房价更是再次应声起跳,三亚一时间一房难求。

二手房销售员:“房价现在都是在一番、一番的往上升,现在三亚市的房价是日涨两千到五千,周边琼海这种二级城市的话呢,它的房价升值每天大概都是一百到两百的样子。

”这样的情形让很多本想到海南来先看看房价、再合计合计是否买房的人都感到措手不及。

买房人:“没有征兆的就火起来了,并且很多投资的人,很多投资的人都涌到这边来。

”男:“疯了吧有点,非常不正常。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男:“一万七的现在涨到三、四万,涨到五万,那有点过分了。

”记者:“就您亲身感受到的?”男:“对,对。

因为那个旅游岛没下来之前,我就本来计划是买,没想到赶上这么一个。

”而感到措手不及的还不只是购房人,即使是开发商,海南楼市这波量价齐升的浪潮来势之猛同样让他们始料未及。

陈璐:“我们应该是开盘是1月11号,就今年的1月11号,开盘之前做一些宣传活动,然后在开盘期间预定,签订销售合同,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定完。

”凤凰岛是三亚正在建设中的一个地标性房地产项目,是国际旅游岛重点规划的“阳光海岸”开发规划的核心,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陈璐:“走高端的项目,我们作为一个旅游度假的一个综合体,作为这样一个定位,因为里面有港口,有游艇会,又有商业街,又有我们想做的超星级的酒店。

”虽然定位在高端,但是由于整体项目建设周期长达5年时间,开发商首期推出的酒店式公寓最早设定的最低价格是每平米3万元,没想到这样的价格根本挡不住购房者的热情。

陈璐:“开盘价5万多,均价5万多。

”记者:“现在呢?”陈璐:“现在均价应该6万多了。

”而在三亚的另外一处顶级项目——西山渡,开发商同样遇到了火爆的销售场面。

陈仲祺:“差不多两个多月左右吧,我们总共销售差不多70%左右。

”西山渡的开发商南丰集团来自香港,有着多年专业豪宅开发经验,在香港被业内人称为“山顶地王”,但是像在海南这样卖楼还是让项目副总经理陈仲祺感到惊讶。

陈仲祺:“主要是一次性付款比较多,我们最小的一套大概400到500万,最贵是两千多万,三千万左右,楼王这个不止了,可能六千多万。

”记者:“那这些买家,他们都能付得出这个钱吗?”陈总:“很厉害。

”是什么让这些原本属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消费的豪宅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抢手呢?记者决定以一名普通购房者的身份,亲自前去售楼的现场看一看。

我们首先来到一个宣传是一线滨海的项目。

售楼人员:“我们现在还没有开盘,还没有开始,还没有确定。

均价,均价应该按现在这样市场的话应该是6万以上。

”看房人:“6万以上。

”售楼人员:“对,你现在海景现在都是这个价位以上。

”我们发现,这个项目实际还只是一片荒地。

记者:“盖就是盖在后面那片荒地上?”售楼人员:“对对。

”尽管只是片荒地,但看房的人却对每平米6万的价格没有什么异议,而在接下来的另一处海景房,我们听到了更高的报价。

售楼小姐:“我们这边最低层是6万,均价大概在7.8万左右。

”记者:“是什么时候涨起来的?”售楼小姐:“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涨,不过我们很快就会。

”男:“你们这楼盘很快就要涨?”售楼小姐:“不可能别的楼盘都涨,我们不涨。

”记者:“那还得涨到多少价?”售楼小姐:“每平米大概再贵5千,冲着10万去。

……”售楼人员告诉我们,按照这样的单价,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总价就是将近1000万,而且这么贵的房子还不能贷款。

售楼小姐:“不做按揭。

”记者:“不做按揭。

”售楼小姐:“不做按揭,对。

”记者:“一次性付清?”售楼小姐:“都是一次性付清的。

……”采访中我们发现,三亚的一线海景房价格普遍达到了每平米3万到10万之间,而当我们在二手房中介看到一些价格相对低一些的房子,却很快被告知价格早就变了。

二手房中介:“这是前十天贴的,就这房子270平,480万,价格感觉不高吧,现在800多万。

”究竟是什么人在购买海南的房子呢?1月23日,我们得到消息,一个叫做克拉码头的一线海景产权式酒店项目开盘,当我们赶到的时候,发现项目外面已经有众多买房的人们在等候。

记者:“您这个排号排了多久了?”男:“排了一晚上。

”记者:“排了一个晚上。

”男:“通宵,第二天才拿到的。

”买房人告诉我们,之所以排队也要买这个项目,他们看中的主要是这里的价格。

买房人:“我感觉到邻居都比它贵了点,它还比较合理。

”女:“价格它是从2万6到5万多吧。

”起价一平米两万六千元,好的户型甚至需要一平米五万多,这个价格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中心地段了,不过从前面我们的采访看得出,这在三亚的确算是不贵的一线海景房了。

销售代理:“克拉码头的入市的价格,其实明显低于周边项目的,所以还是比较受追捧。

再有一个呢,现在整个三亚的房屋呢,这个供应还是比较少,所以基本上大家处于无房可卖的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是会买得人比较多。

”但是就在采访中,一位购房者跟我们提到了房子的一个情况。

女:“价位相对这个楼盘,倒是跟别的地方比是不太高,但是他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个已经剩30年了,一般好象酒店式是40年吧。

”原来,大家排队抢购的这个相对便宜的海景房,竟然是一处只有三十多年产权的酒店式公寓。

掏出几百万买房的人难道不在乎吗?记者:“没琢磨过它这房子产权只有30年?”男:“也琢磨过,你现在不买,房价要涨了怎么办?到时候又来人买了,你不买他不买,还是有人买了,还是买得人多,现在三亚卖房子卖疯了是不是?”原来,大家不是不担心产权时限,而是更害怕错过买房的时机。

在售楼的现场,我们发现,买房的人来自全国各地。

记者:“您是从哪过来的?”女:“内蒙。

……河北……重庆……东北……”男:“哈尔滨。

”记者:“您是从哪过来的?”女:“吉林长春。

……”当我们问到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来海南买房,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国际旅游岛和投资的想法。

女:“因为你们这个国际旅游岛的建成,觉得有升值空间。

……宣传国际旅游岛建设,想那边投资一套房子,然后偶尔度假来住一下。

”男:“有投资的一种欲望。

”男:“还是有投资价值吧是不是,就怕将来还要涨嘛,已经打造国际旅游岛了是不是。

”虽然都是带有投资的想法买房,但我们发现,少的买1套,多的买5、6套,大家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

记者:“这个钱数对你们家数字算不算大?”男:“对我们家数字,这不好说。

”记者:“占你们家比较大的一部分资产吗?”男:“不算吧,还行。

其实现在来海南投资的人,可能好多钱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有没有房子。

”尽管一些人相对经济实力比较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在海南买房,拿出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甚至借了钱。

记者:“要多少钱?”买房人:“得五百来万吧。

”记者:“那么多钱?”男:“对。

”记者:“您都准备好了?”男:“都准备好了。

”记者:“是家里凑的还是说您自己攒的。

”男:“家人攒的。

”记者:“这次投资多少?”女:“大约是200万左右。

”记者:“那么多,是一次性付还是按揭?”女:“一次性,按揭,它这不做按揭。

”记者:“对于您来说这200万数字大不大?”女:“很大,我这钱也都是借的,我条件并不好。

”动则几百万、几千万一套的海南房产却像二十年前的大白菜一样遭到疯抢,这样的情形恐怕谁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这些用拉杆箱拖着巨款的购房者们却满不在乎,他们只担心买不买得上。

从炒房客的口中,我们知道,面对暴涨的房价他们之所以还敢继续跟风,就是冲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可是,这个地方的房价真的只是因为眼前的美景和未来的预期才卖得这么高吗?前面我们看到,海南房地产火爆异常,现在除了用“疯狂”二字,恐怕已经很难找到别的词来形容。

突如其来的行情,给了海南的房地产开发商一个最大的惊喜。

海南的房价如今已经不是跳高,而是撑杆跳了。

那么,除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的超高人气,还有哪些因素在推动着海南房价一飞冲天呢?再来详细了解一下。

记者:“这里是海南三亚迎宾路的一个地块,去年12月15日,就是这块土地刷新了海南土地拍卖的最新记录,短短的几分钟之内,112亩的土地就被拍到了1500万元一亩的价格,比2008年每亩760万元的价格上涨了整整一倍,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既不靠海,也不在市中心,但是就是这样一块不算太大的土地,却迅速提升了人们对海南楼市的想象空间。

”记者在海南看到,几乎每一块房地产广告牌的背后,都是一块正在开工或等待开工的土地。

海边的、市中心的土地一块块都有了买家,大家又开始寻找相对偏远一些的,像迎宾路被拍卖的地块,在过去无人问津,而今天却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尽管土地的成本明显在提升,但是想进入海南淘金的房地产公司还是络绎不绝。

许仰东:“长三角有几个大的企业,也在关注岛内地产开发,也想登入岛内市场开发。

”许仰东,研究房地产多年,10年前开始从事地产营销,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十次来到海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