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子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林业工程中杉木良种化的发展对策探析

林业工程中杉木良种化的发展对策探析杉木产量和经济价值高,是造林的优良树种,而杉木良种化是造林的关键环节。
为此,本文探讨了目前杉木造林良种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良种选育、育种、良种利用和推广、树种资源整合以及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完善杉木良种化,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杉木;良种化;问题分析;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杉木造林是提高农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优化环境,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杉木种子是杉木造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想做好杉木造林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杉木良种化。
杉木良种化能够有效提升杉木林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杉木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杉木造林良种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就对杉木造林良种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杉木造林良种化存在的问题分析1.对杉木良种缺乏良好的保护意识。
当前各个区域在对杉木良种化发展对策进行探析时,需要结合当地杉木实际生长发展现状,掌握杉木基本现状之后通过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各项问题,更好的提升杉木种植质量。
目前人们对于杉木良种化的综合认识还不够全面,没能充分认识到杉木良种化对于提升杉木种植质量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各项种植以及管理活动中缺乏良好的保护性意识。
许多区域的优质种子资源被砍伐,没有优良的种子资源,对于杉木良种化发展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杉木良种研究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杉木造林良种化需要相关部分技术人员从长期种植和管理工作中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目前对于此项课题实际研究成果较少,相关部门在开展杉木良种选育以及推广工作中缺乏一定积极性。
杉木在我国当前诸多区域都有分布,但是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有部分区域采取粗放式经济使得杉木良种遭到大面积严重破化。
有许多杉木种子园已经进入了老化阶段,种子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种植高质量杉木的要求。
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

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具有优良的材质和生长速度,广泛用于木材生产和造林。
在杉木种植业中,因缺乏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导致杉木生长缓慢、品质低劣的情况比较普遍。
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对于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推动杉木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杉木施肥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一次性施肥的效果,而对于不同施肥量及方法对杉木种子实生容器苗的长期影响缺乏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探讨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为今后的杉木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施肥量及方法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杉木种植的效益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
通过在实验中设置不同的施肥量并观察杉木苗木的生长情况,我们旨在找出最佳的施肥量及方法,以提高杉木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我们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今后的杉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杉木种植业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对不同施肥量对杉木苗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提高杉木种植效益、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为杉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1.3 意义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种子实生容器苗的造林质量对于提高林木生长速度、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的影响研究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施肥量条件下杉木第3代种子实生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杉木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还能促进林木的良性生长,对于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数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杉木2_代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分析

杉木2代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分析朱江华1,2,3,罗伟4,王新宇4,崔子佳1,3,欧斌1,3*(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种苗研究所,江西赣州341000;3赣州市杉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西赣州341000;4崇义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崇义341300)摘要:为探讨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特征,对江西崇义省级杉木良种基地的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种子净度、千粒质量、优良度、纵径、横径等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该种子园种子净度均值为96.20%,符合Ι级杉木种子对净度不低于95%的要求。
种子千粒重均值为6.7488g ,变异系数Vi 为0.0734,均值的代表性程度较大。
种子优良度均值为39.33%,变异系数Vi 为0.2165,种子优良度的离散程度较大。
种子纵径均值为5.97mm ,变异系数Vi 为0.0437,种子横径均值为4.27mm ,变异系数Vi 为0.0223。
种子纵横径比均值为1.40,种子纵径与种子纵横径比之间的正相关性极显著。
关键词:杉木;千粒质量;优良度;纵径;横径疏伐后保留3000余株采种母树,面积达8.2hm 2。
2021年10月采种,摊晒脱粒后取得杉木混系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并随机抽样设置6个试验组。
1.3研究方法1.3.1种子净度。
参照GB/T 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收集样品,测定净度。
采用四分法分取样品,每组得到30g 以上种子样品。
净度(%)=纯净种子重/(纯净种子重+其他植物种子重+杂质重)×1001.3.2种子千粒重。
用百粒重法测定杉木种子园混系种子千粒重[14]。
设置8组重复,分别用四分法数出100粒种子,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重,计算平均值,将平均值扩大10倍后得到种子千粒重。
1.3.3种子优良度。
用解剖法进行杉木种子优良度测定[15]。
设置3组重复,分别用四分法数出100粒种子,用单面刀片横向切开种子,优良种子种粒饱满度高、胚乳呈现暗白色、胚根稍带粉红色、挤压种胚后留有油痕等,低劣种子多出现空粒、涩粒、半仁等情况,其胚和胚乳硬化或干缩无油光等。
浅谈杉木种子园种子高产稳产技术与结实规律

直播造林主要采用穴播的播种方式,每个穴一般播种10~20颗种子覆上薄土,这种种子的播种方式常会受到鸟类的啄食。
造林期间要做好翻土和除草的工作,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油松不可过早进行侧枝的修剪,生长了8~10年的油松苗木才需要对生长旺盛的侧枝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掉长势不良的侧枝留下强壮的侧枝,在保证树林疏密度,以3~5年作为一个修剪周期,15~25年后进行间隔砍伐,促进苗木的生长,防止树木与新苗间的竞争生长。
3结语油松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成材后的油松用途广泛且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综上所述,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选用适当的育苗方法,选用正确的造林方式,做好油松的培育和油松造林工作,提高油松培育成活率和造林成功率,增加经济收益,保持维护水土和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1]侯美玲.我国油松育苗种植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178.[2]张立娟.油松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02):153.[3]柳淑媛.油松的培育及造林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3):186.[4]齐建成.油松造林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03):37.[5]米建海.1年生油松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4,43(01):57~58.收稿日期:2018-12-12浅谈杉木种子园种子高产稳产技术与结实规律罗明飞(象州县林场广西来宾545800)摘要:本文研究了某地区的杉木人工林,分析了长期采集的种子园开花结果的监测数据。
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的无性系列和不同小气候的花期和开花结果存在显着差异,光和水和肥料条件受到影响,结合种子园种子的高产稳产性试验,提出了高产稳定的种子产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高产稳产;结实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2-0169-021引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亚热带的主要造林树种。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杉木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为了提高杉木的品质和产量,人工控制授粉技术和杂交培育方法成为关键。
本文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技术和杂交培育方法的探讨,揭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挑战。
在提出了提升培育效率的方向后,总结了当前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杉木种子园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推动杉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现状、存在问题、挑战、培育效率、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杉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良好的木材品质和广泛的用途,对于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种种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研究背景方面,随着林木资源的短缺和需求的增加,培育高产、抗逆、优质的杉木新品种已经成为森林培育的重要课题。
传统方法中存在着授粉不精确、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技术的引入将对杉木种子园的培育效率和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对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杉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杉木的遗传质量,加快杉木的育种进程,促进杉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的提高。
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和杂交培育,可以更好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优良个体,为杉木的培育和改良提供有力支持。
该技术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杉木的遗传规律和生长特性,为进一步科学利用和保护杉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对于推动杉木产业的发展,促进杉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技术杉木种子园人工控制授粉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工或机械设备进行授粉,以提高杉木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和质量。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耐寒、适应性强等优点。
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杉木优良无性系的应用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进行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母本树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要求有选择优良母本树的高标准。
但是优良的母本树不仅应该具有速生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优点,还应该关注种子形态、营养状况、生长环境以及成树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从中选择出符合条件的母本树,才能保证繁育出优质无性系。
二、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对于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种,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要进行选种,必须首先采集符合条件的种子,之后对种子进行储藏,以确保种子的优良性能不受影响。
在种子采集方面,应该首先注意选择好的果实,才能保证其种子的品质。
同时采集果实时不能受到损伤,以确保其发芽率和萌芽能力。
在储藏方面,选用一定的储藏方法,可通过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保持种子干燥度,延长种子的贮藏期并提高其种子质量。
三、种子瓶颈突破技术杉木种子繁育的瓶颈问题是使得其大规模繁殖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种子瓶颈突破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细胞外胚发生技术,使得杉木种子具有了更高的发芽能力和幼苗成活率,从而提高了其繁殖效率。
在选择优良母本树和选种种子的基础上,也需要采用合适的无性繁殖技术,繁育出更为优良的无性系。
无性系种苗的繁殖可以采用似树方法或农林健康式育苗。
目前农林健康式育苗已经成为林业生产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生长快、树形优美、苗质好等优点。
总之,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母本树、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种子瓶颈突破以及合适的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运用,完善杉木无性系育种体系,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效率和品质水平,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4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廖莲花(三江侗族自治县国营牛浪坡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545500)摘要研究了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改良后的杉木针叶长度较改良前增加了25.54%,改良后的杉木针叶宽度较改良前增加了14.29%,改良后的杉木针叶着生密度较改良前降低了14.17%。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明显减少杉木种实的长度、宽度和苞鳞尺寸、百粒质量。
同时,改良后的杉木种实出籽率显著增加。
球果长度减少比例为7.34%,球果宽度减少比例为5.64%,苞鳞长度减少比例为9.95%,苞鳞宽度减少比例为7.12%,百粒质量减少比例为13.64%,出籽率增加比例为51.63%。
结果表明,遗传改良可以有效改善杉木的针叶和种实特性,本研究对于推动杉木遗传改良的发展和促进杉木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遗传改良;杉木;针叶;种实中图分类号S792.39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37Effect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n Needle and Seed Trai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ao Lianhua(Niulangpo Forest Farm 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Liuzhou5455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n the needle and seed trai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ere studied.Genetic im‐prov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ngth,width,scale size and100grain mas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edle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Key words:genetic improvement;Cunninghamia lanceolata;needle;seed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在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浅谈提高建园质量实现杉木种子园优质高产

浅谈提高建园质量实现杉木种子园优质高产摘要:在进行杉木种子园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杉木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并且还要实施有效的建园和管理技术,对周边的气象进行多方位的监测,并且还要对杉木叶枯病流行规律进行有效的防治,从而实现高产的效果。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重点以培育优质高产杉木种子园为主来开展日常的工作,从而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优质高产;研究在当前时代下,我国杉木良种供不应求,为了实现杉木种资源的高产管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以往的工作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调整,更加贴合于实际工作需求以及工作要求,另外还需要进行技术上的有效创新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协调性发展,从而保证实际工作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特征。
一、当前我国杉木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种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杉木种植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在杉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土质条件来提高种植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保证实现种植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由于我国土地是非常辽阔的,再加上我国自然环境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在生产的过程机械化水平是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得杉木种植的产量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需要加强对杉木种植的重视程度,及时的发现存在于杉木栽培种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种植的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提升种植的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1]。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杉木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机械化普及率较低随着我国当前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重点了,在杉木种植和栽培的过程中,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杉木的种植效率,需要科学而有序的运用机械来开展日常的种植工作,保证种植的效率,然而在我国杉木种植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普及了先进的机器,大多数的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来说,一些种植人员在进行杉木种植时,仍然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使得种植的效率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杉木树种质量生长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指出气象和其物种自身生态两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重视才能获取质地优良的种子。
而后进一步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具体环节提出了若干针对性意见,对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切实提升种子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杉木;种子;质量
杉木,是我国南部特有的商品用树种,其生长迅速且材质致密,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且天然具有良好的抗虫耐腐蚀特征,因此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是当前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
由于其每年更新面积较大,因此对其种子需求量同样较大,因此对于杉木种子的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1 杉木树种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杉木以及很多树种而言,种子繁殖都是一条经济快捷的方式,而在这个繁殖方式中,种子自身的质量对于繁殖工作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针对杉木种子的状态和形成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力求能够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条件,产出更为健康的杉木种子。
对于种子质量的考察,通常主要考察空籽率、涩籽率、健全籽率以及千粒籽重几个因素,这几个数据直接反映了种子的健康状态,并且直接影响到发芽率。
通常将只有两层种皮而没有胚的种子定义为空籽;将虽然种子饱满但是其内部并无健康的胚组织,而只是存
在有黑色物质的种子定义为涩籽,通常在剖开过程中有硬脆感;而健康的种子,应当具有完整的胚和胚乳,并且呈现出淡黄色或白色,质地均匀,易于剖开。
通过多年对于杉木繁殖过程有关数据的关注,可以发现其种子的形成主要受到如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1 气候因素
气候对于杉木的种子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
通常而言,杉木散粉期通常聚集在3月,最盛时通常为3天,不同气候和地处环境以及树龄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杉木每年具体的散粉时间。
通常散粉时间能够延续半个月左右,并且在第十天之后逐步进入鼎盛,维持3-4天后基本结束。
对于杉木而言,散粉时间长短以及花粉总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成熟状况,然而这两项数据都直接收到树木健康状况的影响,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状况,雨水丰沛状况等因素。
通过既往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降水天数、降水量以及相对湿度对于树木的花粉质量影响最为明显,其年差异可以达到12%。
1.2 生态因素
在杉木散粉授粉的过程中,花粉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受精成功的机会,进一步影响着整体种子的质量。
对于杉木类树木散粉过程的研究数据表明,进入珠孔的花粉粒平均应达到1.2以上,才能满足植物受精要求。
但是对于杉木幼株而言,是很难达到这样的花粉密度的。
根据杉木种子园的统计数据,通常杉木要长到6龄,其单株雄花量才能达到200个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花粉基本保持在
20-30kg/hm2的水平。
以3年树龄的杉木园为例,平均每个胚珠所含花粉尚不足0.7粒,如果单独依靠自身育种,难以完成育种任务。
同时注意,对于种子品质同样有着显著影响,与异交种子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一些数据的支持之下可以看出,自交所得到的健康籽率要比异交的低20%以上,涩籽率比异交提升40%以上,空子率并未发现明显相关。
2 提高杉木种子品质的若干建议
通过对杉木种子成长所受到的两个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方式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几个方面主要措施,借以改进杉木种子质量:
2.1 关注散粉季节气象信息
不仅仅散粉期间下雨会直接影响到花粉的传播,对于过大的空气湿度也会对花粉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可能遭遇天气问题,可以提前针对花粉比较盛的植株进行人工花粉采集,并且选择良好天气促进授粉。
2.2 合理安排种植布局
针对于不足6龄杉木花粉并不充足的问题,可以在种植的时候对不同树龄的树木交错安排,即在树种种植的时候,保持相邻区域之间的树龄差距在10年左右,这样旁边相对较为成熟的杉木可以对相对幼小的树苗从花粉角度实现补给,对于种子形成必然会起到积极作用。
2.3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对于提高健康种子的比率有着显著作用,由于人工授粉会刻意避免自交现象的产生,因此对于种子千粒重种子整体进化都有好处,尤其是对于6年以下的低龄杉木而言更是如此。
以2年杉木为例,单从千粒重角度看,有数据支持可以冲4.95g提升到5.74g,健全率则可以从不足30%提升到50%左右。
3 结论
杉木种子的质量收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不仅仅是天气和花粉数量,对于植株本身的健康状态以及整体气候等方面,也都会形成显著的影响因素。
通常认为无性系、坡向和林分郁闭度等因素都会对种子质量有所影响,比如中坡向阳而土层深度、中等肥力林地种子产量高且质量较好。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众多因素详加考证,深入分析,才能切实发现问题,并且达到有的放矢地改善种子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