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翻译系

合集下载

复旦mti夏令营经验帖

复旦mti夏令营经验帖

复旦mti夏令营经验帖复旦MTI夏令营经验帖我参加了复旦大学翻译硕士(MTI)夏令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经历。

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导师。

首先,夏令营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我们参加了各种专业课程和讲座,涵盖了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我深入了解了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学会了如何进行专业的翻译工作。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复旦大学的翻译实验室和图书馆,亲身感受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设施。

其次,夏令营还为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我们参观了上海的著名翻译公司和国际组织,与业界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翻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锻炼了我们的翻译能力和沟通技巧。

另外,夏令营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参观了上海的著名景点和博物馆,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的魅力。

我们还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一起交流,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和挑战。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重要的是,夏令营期间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导师。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和知识。

我们在课堂上互相学习和讨论,共同进步。

夏令营还安排了导师指导小组,导师们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翻译水平,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总的来说,参加复旦MTI夏令营是一个非常值得的经历。

我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我相信这个夏令营会成为我未来翻译事业的宝贵财富,帮助我在翻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复旦大学与上外 英语笔译 考研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与上外 英语笔译 考研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与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对比介绍一、所属院系►上外英语笔译高翻学院:055101英语笔译►复旦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55101英语笔译二、专业及所属院系介绍►上外英语笔译MTI英语翻硕是专硕,所属院系为高翻学院(成立于2003年)。

2010年设立MTI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点,为我国首批MTI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口译专业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另有两个同声传译会议室,供学生开展模拟会议,优化学习体验。

上外高翻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师资,拥有翻译理论界的权威教授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口笔译专家,如教授口译课程的戴惠萍教授(美籍)和司徒罗斌教授(法籍)均为AIIC会员,戴惠萍教授还曾是联合国资深口译专家;教授笔译课程的姚锦清教授(加籍)和董翔晓教授(美籍)均为资深翻译专家;教授法律及经贸翻译的冯国扶教授曾任台湾万象和上海创凌科技翻译有限公司的总裁等。

联合国和欧盟经常派出资深笔译专家和口译专家赴高翻进行教学。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MoU)之一,上外高翻与联合国、欧盟等的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合作,并与国际知名大学频繁交流,共享资源。

高翻与联合国环境署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建立长期合作,向专业笔译硕士学生开放机会参与联合国文件的学习和翻译;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内罗毕办事处、曼谷办事处以及欧盟欧委会等也长期向高翻学生提供口译实习项目,以暗箱练习和口译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口译实践能力。

►复旦英语笔译:复旦大学(以下简称“复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初试考察四门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复旦单独命题。

整体来看,复旦MTI专业初试内容题型变化不大,难度不大,与专八相似,由此可见,复旦非常注重考生基础是否夯实。

要拿下复旦MTI,稳扎稳打、认真积累才是王道!本学位点依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及全国首批三个翻译本科专业之一的翻译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全部课程,复旦大学“翻译”第二专业课程,以及业余MTI的全部课程。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讲师姓名:强晓职称:讲师最高学位:博士研究方向:典籍英译学习经历2001年获外交学院英语外交学士学位2005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其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交流学习2022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5.9月至2007.7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英部研究生组任教2007.9月至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任教讲授课程英语多文体阅读,翻译概论,英汉互译,英语写作等姓名:姜倩职称:高级讲师最高学位:文学博士(翻译方向)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幻小说翻译史讲授课程基础英语,中级英语,翻译概论,文学翻译,英汉互译技巧,英语读译,科幻小说阅读与翻译姓名:冯超职称:讲师最高学位:硕士个人经历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姓名:王炎强职称:讲师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翻译学院访问学者资深同传译员学习经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前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获同声传译方向硕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翻译学博士2讲授课程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视译、高级听力、中级英语等课程。

姓名:管玉华职称:讲师最高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双语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高校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交同传教学模式探索英汉汉英语义结构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个人简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联合国译训部)获应用语言学(英汉交替同声传译/CI&SI)硕士学位,主攻英汉汉英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方向讲授课程英汉视译,英汉互译,英汉交替传译,英汉同声传译,英语综合阅读I,II,III姓名:张晓雪职称:讲师最高学位: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语言、文学及文化3学习经历2005年复旦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其间赴香港大学英语系交流学习2022年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方向为翻译学研究讲授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美短篇小说选读,大学英语,商务英语4。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目1、《中式英语之鉴》XXX 、姜XX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

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

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

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

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先是对某一类别作一概述,然后提供大量的该类别中式英语实例,并逐一修改,同时还扼要地加以分析。

总之,该书是一部适合英语学习者和各行各业英语工作者的好书。

它能够帮助读者分辨和克服中式英语,从而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XX著,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文”和“英汉语言对比”。

课文部分共分10个单元,涉及故事、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文学(一)、文学(二)、科普、法律、演讲等10个方面。

每个单元包括一课英译汉,一课汉译英。

每课之内有对照阅读和练习,并附有提示和解说。

提示和解说中,有些条前面标有星号练习,这些条对于理解或翻译有普遍意义,请读者特别注意。

此外每课还有一个专栏,介绍有关翻译的理论和知识。

3、《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XX著,2001年,XX大学出版社。

这本专著是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也是不少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的参考书目。

该书很好地将英汉翻译理论讲解与翻译实践指导相结合。

第一部分为理论技巧篇,共16章,综述翻译基本概念、技巧,对比语言文化,评介中西评论;第二部分为翻译实践篇,节录社会人文、科技法律、小说诗文等领域的英文篇章十五篇作为练习,提供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参考译文,并加上详细精到的注释和札记。

复旦大学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专业介绍一、本科教育 (2)二、中国语言文学系 (4)(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4)(二)、汉语言专业 (4)三、历史学系 (5)四、旅游学系 (6)五、哲学学院 (6)(一)、哲学专业 (7)(二)、宗教学专业 (7)六、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8)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9)(一)、俄语语言文学系 (9)(二)、德语语言文学系 (9)(三)、日语语言文学系 (10)(四)、朝鲜语言文学系 (10)(五)、法语语言文学系 (11)(六)、翻译系 (11)(七)、英语语言文学系 (11)八、新闻学院 (12)(一)、传播学系 (12)(二)、广告学系 (12)(三)、广播电视学系 (12)(四)、新闻学系 (13)九、法学院 (13)十、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13)(一)、公共行政系 (14)(二)、国际政治系 (14)(三)、政治学系 (14)(四)、外交学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15)(一)、心理学系 (15)(二)、社会学系 (15)(三)、社会工作学系 (16)十二、经济学院 (16)十三、管理学院 (18)(一)、企业管理系 (18)(二)、会计学系 (18)(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18)(四)、市场营销系 (19)(五)、管理科学系 (19)(六)、统计学系 (19)(七)、财务金融系 (20)十四、数学科学学院 (20)(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十五、物理学系 (21)十六、核科学与技术系 (22)十七、化学系 (23)十八、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4)十九、材料科学系 (26)二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6)(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工程系) (26)(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工程系) (26)(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系) (27)(四)、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系) (27)(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科学与工程系) (27)(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27)二十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8)(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8)(二)、信息安全专业 (28)(三)、信息安全(保密)专业 (28)二十二、生命科学学院 (29)二十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0)二十四、软件学院 (31)二十五、上海医学院 (31)二十六、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32)(一)、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博士) (32)(二)、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32)(三)、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临床医学专业(MBBS) (33)二十七、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33)(二)、法医学专业 (34)二十八、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4)二十九、上海医学院——药学院 (35)(一)、药学专业 (36)(二)、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 (36)三十、上海医学院——护理学院 (37)三十一、武警班 (38)一、本科教育一个多世纪以来,复旦大学以精益求精的本科教育教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广受各界称誉。

翻译硕士相关院校解读: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硕士相关院校解读: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硕士相关院校解读: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是复旦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其前身外文系与学校同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自复旦公学1905年建立伊始,即开设了英语班和法语班,1949年8月,同济大学德语系并入复旦,外文系开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随后又增设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同时开设英、法、德、俄、日五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及浙江大学等近十所院校的英文专业全部或部分并入我系,复旦大学外文系开始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英语教育基地。

1956年开始,遵照教育部部署停办俄文专业,集中力量办好英文专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外文系师资队伍遭到严重打击,教学工作受到极大摧残,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

从七十年代起,随着我国外交关系的大发展,外文系里除英文专业外,又恢复了俄文和德文专业,新建了日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专业,十年中培养了七百多名学生,教师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和加强。

1978年之后,外文系迎来了复兴的良好时机,全国高考的恢复使外文系的学生质量得到保证;政治上的解放,使许多优秀教师能重新登上讲台,教学质量飞速提高;现代英语、外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等研究室和朝鲜语言文学专业相继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不断增添和更新;原公共外语教研室于1985年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实体──大学英语教学部;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立和招生使外文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上一层楼。

2003年成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现代英语研究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相继设立。

2003年9月,外文系与大学英语教学部合并后成立了外文学院。

复旦外文学院目前下设七个系: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俄文系,韩文系,翻译系,同时还设有学术研究机构:语言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所,北欧文学研究所,双语词典编纂研究室和莎士比亚研究室。

复旦大学院系本科专业设置

复旦大学院系本科专业设置

050101 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单位名称 学院 社会发 展 与 公共政 策 学院 系 社会学系 社会工作系 心理学系 代码 名称
专业 一级学科 专业 编码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社会工作 071501 心理学 020101 经济学
社会学 社会学 心理学 SOCI
经济学系 020101 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 世界经济系 经济学 院 公共经济系 国际金融系 保险系 管理科学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系 企业管理系 管理学 院 市场营销系 财务学系 会计学系 统计学系 数学科 学 学院 物理学系 核科学与技术系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 财政学 020104 金融学 020107w 保险 110101 管理科学 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01 工商管理 110202 市场营销 110204 财务管理 110203 会计学 071604 统计学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01 物理学 080508s 核技术 070301 化学 化学系 070302 应用化学 071101 理论与应用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081501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071301 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系 071302 材料化学 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070401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BIOL
生命科 学 学院
070402 生物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
SOFT
MED
法医学 预防医学 PHPM 公共管理 药学 PHAR
经济学
经济学 ECON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统计学 数学 MATH 数学 物理学 能源动力 化学 CHEM 化学 力学 MECH 航空航天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 电气信息 MATE PHYS TCPH MANA

复旦大学翻译系导师简介

复旦大学翻译系导师简介
2
2.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艺期刊 的译介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740011) 3. 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作品英译的出版与传播” (项目批准号:13YJA740055)。 4.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翻译史论”(批准号 09BYY009)。 专著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出版(2007 年 1 月二印);独著,陆谷孙主审。 译著 1.《上海百科全书》英文版(The Encyclopedia of Shanghai),多人合译,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0 年 6 月。自译 8 万余字。 2.《天使望故乡》(美国长篇小说):英译汉,第一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年 7 月。 3.《上海年鉴(2008 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9 年 3 月。 4.《上海年鉴(2007 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8 年 1 月。 5.《一代外交家顾维钧》(图片集):汉译英(图片文字说明及每一章节的简介,见该书 “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年 8 月。 6.《超值管理成功学》(经营类专著):英译汉,第一译者,台湾业强出版社,1998 年 4 月出版。 7.《火狐坠落》(军事小说):英译汉,第二译者,台湾轻舟出版社,1996 年 2 月出版。 8.《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多卷本辞书):英译汉,独立翻译第八卷的十一万字(部分), 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年。该译著获贵州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术论文 1.《葛浩文英译实践和经验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启示》,编入《翻译研究新思路——2012 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王宏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年 7 月。 2. 《借用与类比:中国文学英译和对外传播的策略》,《外文研究》2013 年 1 卷 1 期。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出版传播及研究方法刍议》,《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 年第 3 期。 4.《<天使望故乡>的自传性探讨》(第一作者),《译家谈》(上海翻译家协会二十五周年 文萃),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 10 月。 5.《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香港), 2011 年 6 月第 60 期(总)。香港翻译学会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发行(国际标准丛刊 号码:1027-8559);该刊论文收入国际研究数据库(2009 起),论文的英文摘要收入由英 国曼彻斯特大学编辑、国际学术出版机构 St Jerome Publishing 出版的半年刊《翻译学摘要》 (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s)。 6.《翻译与利用:辛克莱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形象转型》,载《翻译与多元文化》(第十八 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年 8 月(光盘版)。 7.《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 年第 2 期。 8.《文学知识与翻译——兼论译者的第三种能力》,《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7 年春 季号。 9.《译文语言的年代形式与读者习惯的冲突及译者的抉择》,载《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 (国际译联第 4 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10.《艺术与宣传:莎剧译介与 20 世纪前半中国社会进程》,《中外文学》(台湾)第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系
为顺应国家和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时任院长陆谷孙教授的倡议下,于2004年成立了翻译系,由何刚强教授担任系主
任,2005年秋季招收“英汉双语翻译方向”的本科生。

2006年复旦大学
被教育部批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正式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

历经
几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翻译系朝气蓬勃,不但学科建设逐渐走向成熟,而且教师队伍结构也渐趋合理,在教学科研和翻译实践领域都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是翻译家的摇篮,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翻译家是该院的毕业生或曾在该院任教,如梁实秋(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洪琛
(译有王尔德的戏剧),孙大雨(译有莎士比亚戏剧)、伍蠡甫(主编
《英汉对照西洋文学名著译丛》)、顾仲彝(译有英国作家哈代、高尔
斯华绥的作品)、杨必(译有萨克雷《名利场》)、董问樵(译有歌德
《浮士德》)等。

翻译系在继承优秀翻译传统的基础上,依托复旦大学深厚的综合人文底蕴,发挥外文学院在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翻译实
践等领域多年积累的优势,致力为国家培养“学者型、善思辨、口笔译
技艺俱佳”的复旦品牌翻译人才。

在翻译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翻译系根据二十一世纪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提出并实践了“译才不器”的新思维,即:优秀的翻译人才应当是
双语功底扎实、国学基础略备、杂学知识广博、思辨能力灵锐,能派得
上用场的翻译通才。

在培养方案、师资配备及教材编写方面,都紧紧围
绕并服务于这样一种思维。

在课程设置方面,翻译系在全国首创了一系
列新颖课程,如“古汉语选读”、“翻译与思辨”、“英语读译”、“听
说与译述”、“多文体阅读”等。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是成功的,于
2009年获得“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何刚强教授领衔的“翻译
理论与策略”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另外,翻译系还面向全校本
科生开设“英汉双语翻译”第二专业,意在培养更多的“翻译匠”,以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学习翻译的需求。

在翻译硕士(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翻译系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于2007年申报试点成功,复旦大
学成为全国首批获准招生的15所院校之一。

外语教育领域实行专业学位
培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所以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配备、教
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得另起炉灶。

翻译系教师通力合作,在兄弟系的支
持下,完成了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材的选配,在不断的探索中稳定与
提高教学质量,还结合MTI学生的特点,开创了“拓展翻译思维”系列
讲座,邀请学界、译界和业界的学有专长人士来复旦讲课。

近三年来,
翻译系组织主持了30余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讲座,深受学生欢迎。

目前已招收了65名单证周末班翻译硕士,并全部完成其课程教学,已有
20余人顺利毕业。

2009年起,翻译硕士开始招收双证全日制学生,由外
文学院统一管理,翻译系教师负责主要的骨干课程教学。

目前,翻译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翻译研究和教学师资队伍,他们熟谙翻译理论,也有丰富的口笔译教学实践和经验。

翻译系正式教师有10人,其中2名教授(博导),1名副教授,7名讲师。

近年来翻译系教师在学术领域可谓硕果累累,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出版了10部专著,9本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材,并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翻译季刊》(香港)、《外语界》、《外语学刊》、《上海翻译》、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Babel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40余篇翻译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在翻译实践领域,出版了多部译著,发表了多篇译作,承担了大量社会翻译实践活动,并经常为各级领导、各类大型国际国内会议担任主要口笔译工作。

为了宏扬中国文化,发现青年翻译才俊,翻译系自2006年起举办面向全国的具有复旦特色的“优萌杯翻译竞赛”,由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

这项比赛只采取汉译英的形式,原文主要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选段。

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社会效果非常好。

2008年起,翻译系为促进高校翻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外文学院的支持下发起创办《翻译教学与研究》(论丛),由何刚强教授担任主编。

该杂志面向海内外征稿,探讨当下国内外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成功出版两辑。

翻译系还不时邀请国内外著名翻译家和学者前来作专题报告,展开积极的对外交流。

翻译系面向全国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15名左右。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很多机会出国交流,目前已有学生去过俄罗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Irvine分校、加拿大UBC、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A Global Skills Refresh Program”)等进行交流过。

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能够胜任在政府涉外部门、新闻宣传文化传播单位、出版单位、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外贸及商务机构、翻译公司、驻外机构、外资企业等部门担任口译和笔译及相关的文字交际与沟通工作。

目前的毕业生有到耶鲁大学、美国蒙特雷高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的,也有进入世界500强工作的,就业情况喜人。

我们热烈欢迎和期待全国各地有志从事翻译相关工作的青年学子前来报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