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复旦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2010—2013年复旦大学翻译硕士(MTI)真题

2010—2013年复旦大学翻译硕士(MTI)真题
翻译硕士英语2010—2013
英语翻译基础2010—2013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10—2013
我的QQ 1900836625请注明14年翻译硕士考研全国158所翻译硕士院校翻译硕士考研真题我的QQ 1900836625
请注明14年翻译硕士考研
你来到这里后面会定期的指导你进行翻译硕士考研备考,包括翻译硕士考研的择校,翻译硕士考研励志,翻译硕士考研各科各个题型的复习备考技巧,等等
2014年选择了翻译硕士考研
我们就选择了坚持!!
2014年翻译硕士考研进入正式的复习备考阶段了,就不能再等了@@!!翻译硕士的考研是需要有一个复习备考的过程的!在别人正在努力的时候,你在诳街;在别人有目标的时候,你还没有目标;在别人开始复习的时候,你还没有进行.那么最后考上的,不可能是你!!!。
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师用书

研究生英语研究生高级英语教师用书主编曾建彬黄莺编委(以汉语拼音为序)范若恩谷红欣顾乡何静黄莺刘雯卢玉玲夏威雍毅曾建彬张宁宁赵蓉前言《研究生英语》和《研究生高级英语》是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及教材建设重点资助项目,受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英语语言文学”项目的资助。
该教材根据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采用“博采众长,学以致用”的编写原则,在教材编写中汲取各种有效的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为了适应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需要编写而成。
《研究生英语》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课程使用,《研究生高级英语》供非英语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课程使用。
本书为《研究生英语》和《研究生高级英语》教学参考书的合订本,提供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课文参考译文,以及翻译练习的参考答案,供教师备课参考之用。
本书由《研究生英语》和《研究生高级英语》编委负责编写(以汉语拼音为序):范若恩、谷红欣、顾乡、何静、黄莺、刘雯、卢玉玲、夏威、雍毅、曾建彬、张宁宁、赵蓉,均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英语教学部教师。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水平有限,教材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者2011年12月使用说明本书为《研究生英语》和《研究生高级英语》教学参考书的合订本,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的英语教师参考使用,内容包括《研究生英语》和《研究生综合英语》课文的背景材料、练习答案以及参考译文等。
还包括各单元的补充阅读和翻译练习的参考答案。
关于课文(Text)有以下内容:1.背景材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包括作者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
2.课文练习答案(Key to Exercises),包括课后练习V ocabulary Study和Cloze的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与上外 英语笔译 考研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与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对比介绍一、所属院系►上外英语笔译高翻学院:055101英语笔译►复旦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55101英语笔译二、专业及所属院系介绍►上外英语笔译MTI英语翻硕是专硕,所属院系为高翻学院(成立于2003年)。
2010年设立MTI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点,为我国首批MTI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口译专业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另有两个同声传译会议室,供学生开展模拟会议,优化学习体验。
上外高翻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师资,拥有翻译理论界的权威教授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口笔译专家,如教授口译课程的戴惠萍教授(美籍)和司徒罗斌教授(法籍)均为AIIC会员,戴惠萍教授还曾是联合国资深口译专家;教授笔译课程的姚锦清教授(加籍)和董翔晓教授(美籍)均为资深翻译专家;教授法律及经贸翻译的冯国扶教授曾任台湾万象和上海创凌科技翻译有限公司的总裁等。
联合国和欧盟经常派出资深笔译专家和口译专家赴高翻进行教学。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MoU)之一,上外高翻与联合国、欧盟等的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合作,并与国际知名大学频繁交流,共享资源。
高翻与联合国环境署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建立长期合作,向专业笔译硕士学生开放机会参与联合国文件的学习和翻译;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内罗毕办事处、曼谷办事处以及欧盟欧委会等也长期向高翻学生提供口译实习项目,以暗箱练习和口译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口译实践能力。
►复旦英语笔译:复旦大学(以下简称“复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初试考察四门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复旦单独命题。
整体来看,复旦MTI专业初试内容题型变化不大,难度不大,与专八相似,由此可见,复旦非常注重考生基础是否夯实。
要拿下复旦MTI,稳扎稳打、认真积累才是王道!本学位点依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及全国首批三个翻译本科专业之一的翻译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全部课程,复旦大学“翻译”第二专业课程,以及业余MTI的全部课程。
2020年-2021年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初学翻译的同学认为,最理想、最容易操作的翻译模式是同级语言单位对应,如词对词,短语对 短语,句对句,其中“词对词”非常普遍,已然成为不少同学的“共识”。但随着学习深入,他们逐 渐发现,汉英互译中语言单位“交叉对应”“越级对应”才是常态,如一个英语单词对应一个汉语短 语,一个汉语句子对应一个英语短语等,这种“交叉对应”,或称“不对称对应”,就成为了不少教师 讲授中高级翻译的重要切入点。
译文是否简洁,关键是看是否尽可能去除了不必要的重复和修辞,这一点在李长栓的《非文学理 论翻译与实践》及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都做了详细阐释,这里不再赘言,而是从我国翻译 教学与实践的实际出发,谈一谈出现不简洁的原则及可能的应对方案。
我们的翻译教学和训练有没有贯彻“简明”思想?肯定有,但面对的学生阶段不同,教师对翻译 简洁的理解不同,特别是目前“简明英语”尚未纳入统一、权威的翻译教材,只作为研究生阶段自学 的课外读物,因此,“简明”思想的贯彻程度及其表现形式,就会因地域、学派、产业治、经济、文化、法律领域的一般概念及其英语表达。
[3]熟悉熟悉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主流外宣媒体发布的热点词汇。根据育明教育 统计,每年这个上面考察的内容很多。此外育明教育内部编写的翻译硕士词汇的参加价值也比较大。
■语法:
[1]熟练掌握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重难点语法及其综合运用;
目录
一、2020 年翻译硕士 MTI 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2020 年考研状元整理)
二、2021 年翻译硕士 MTI 考研复习技巧及名师指导:词汇、翻译技巧、汉百与写作
三、2021 年全国 150 所翻译硕士 MTI 院校考研参考书、报名人数、复试线、报录比及参考书
复旦研究生参考书目

复旦研究生必备参考书单!你还差哪些书呢?
复旦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研究生教育一直走在
国内外的前列。
所以,如果你打算报考复旦的研究生,那么就一定要
对复旦研究生必备参考书单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你的学业发展与考
试顺利通过。
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复旦研究生必备参考书
单:
1. 《复旦大学考研英语词汇》:无论你报考哪个专业,英语都是
必备技能。
这本书针对英语词汇进行梳理,让你学习更加轻松。
2. 《数学分析》:数学在研究生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
详细介绍了数学分析中的基础概念,对研究生考试复习很有帮助。
3. 《数据结构》:计算机相关专业考生必备书籍。
其中详细介绍
了各种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实现方式,是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好书。
4. 《概率论》:很多专业课程都涉及到概率相关内容,例如统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
这本书对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常用模型、统
计分析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讲解。
5. 《现代汉语规范课本》: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汉语都是必修
课程。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汉语语法、词汇及习惯用语等方面知识,对
研究生汉语能力提升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复旦研究生必备参考书单,每个专业都有其特定的参考书目,同学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及考试情况做出选择。
但总的来说,多读书、多学习一定是没错的,加油哦!。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目1、《中式英语之鉴》XXX 、姜XX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
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
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
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
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先是对某一类别作一概述,然后提供大量的该类别中式英语实例,并逐一修改,同时还扼要地加以分析。
总之,该书是一部适合英语学习者和各行各业英语工作者的好书。
它能够帮助读者分辨和克服中式英语,从而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XX著,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文”和“英汉语言对比”。
课文部分共分10个单元,涉及故事、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文学(一)、文学(二)、科普、法律、演讲等10个方面。
每个单元包括一课英译汉,一课汉译英。
每课之内有对照阅读和练习,并附有提示和解说。
提示和解说中,有些条前面标有星号练习,这些条对于理解或翻译有普遍意义,请读者特别注意。
此外每课还有一个专栏,介绍有关翻译的理论和知识。
3、《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XX著,2001年,XX大学出版社。
这本专著是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也是不少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的参考书目。
该书很好地将英汉翻译理论讲解与翻译实践指导相结合。
第一部分为理论技巧篇,共16章,综述翻译基本概念、技巧,对比语言文化,评介中西评论;第二部分为翻译实践篇,节录社会人文、科技法律、小说诗文等领域的英文篇章十五篇作为练习,提供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参考译文,并加上详细精到的注释和札记。
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上外英语MTI是上外高翻学院的一门热门学科,因为喜欢上海这个城市,所以在北京读本科的我早就萌生了去上海的想法,后来就报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硕士。
学科情况1、学制与学费2.5年;口译:10万;笔译:7.5万2、专业分类英语口译;英语笔译3、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4、英语口译、笔译初试参考书《英语口译基础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主编《汉语写作学》徐振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应用写作教程》赵华、张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百科知识全书》邹博,线装书局《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中国文学与文化常识》林青松《成语故事大全》5、往年招录比18年笔译拟招 54人,推免30人,口译拟招 35人,推免24人。
17年笔译报考645,推免38(81)人,统招16(25)人;口译报考620,推免26(97)人,统招17(26)人。
16年笔译报考478,推免35(49)人,统招26(29)人;口译报考443人,推免22(45)人,统招23(29)人。
6、录取成绩算法进入复试的名额是按照初始技术分的排名来筛选的。
初试技术分的算法为:“业务 1+业务 2+外语+总分*10%”计算技术分。
最终被录取的成绩为:(初试技术分÷450×350)×53.9%+(复试专业分+复试面试分)×46.1%。
注:初试技术分满分是450分,在算最终录取分数时,须要折算为 350 分制计入初复试总分中,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53.9%;复试成绩(满分300分)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46.1%)。
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把初试技术分折算成350分制呢,因为上外有的专业的初试技术分满分不是450分,而是350分,为了保持统一,初试技术分都要折算成350分制。
2021考研英语翻译试题答案及分析(唐静)

2021考研英语翻译试题答案及分析(唐静)该试题来源于Mayo W. Hazeltine写的一篇关于达尔文“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的学术评论。
原文长达8686个英语词。
经过命题专家的改编之后,成为了一篇经典的考研(Q吧) 翻译文章。
以下是英语原文和今年翻译试题原文的简单比对,以及我给的一个比较合理的译文。
大概用了10分钟翻译完,比较马虎,没有详细斟酌,或许还有一点点瑕疵,请大家参考。
in his autobiography. He points out that he always experienced much difficulty in expressing himself clearly and concisely, but he opines (命题专家改写为believes)that this very difficulty may have had the compensating advantage of forcing him to think long and intently about every sentence, and thus enabling him to detect errors in reasoning and in his own observations,他相信,正是这种困难或许补偿了他的缺点,发挥他的优势,以使他能长时间专注的思考每一个句子;因此,使他能在推理中和自己的观察中发现自己的缺点。
or in those of others. He disclaimed the possession of any great quickness of apprehension or wit, such as distinguished Huxley. He protested(命题专家改写为asserts), also, that his power to follow a long and purely abstract train of thought was very limited, for which reason he felt certain that he never could have succeeded with metaphysics or mathematics.他还断言,在深入理解冗长且完全抽象的观点上,他的能力受到了局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个人情况:本人本科普通一本学校,高中就对复旦大学有执念(你懂得),所以考研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复旦大学。
翻硕考研之路漫长而不易,吸取过来者的经验可以或多或少帮助大家备考。
下面是过来人分享的复旦大学翻硕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三那年,我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
和很多人一样,我考虑的范围包括就业、公务员和考研这三个主要选择。
就业是一个不错选择,但对高考失利而没有学到喜欢的专业的我来说,这还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机会只留给准备好的人,而我还没有准备好。
公务员这个选择我不了解也不擅长,并且也因为太多人去挤这座独木桥,所以更加敬而远之。
那么就只剩下第三个选择,考研。
曾经我跟朋友抱怨不喜欢自己本科的专业,而且就业前景也不乐观时,朋友回答说,“那你就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吧。
”当时猛然醒悟,苦恼都是作茧自缚,其实选择权在自己的手上。
对年轻人来说,我们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也只有用时间才能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于是就这样爽快地决定了,院校的选择上也简单粗暴,要考就考自己喜欢的学校:复旦。
记得高中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那是我第一次与她邂逅。
没想到后来通过9个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她的众多学子之一。
在备考的过程中,第一步要了解的是考试科目和内容。
很多院校的翻译硕士(MTI)相关专业要考二外,而复旦MTI招生对二外并无要求,这比较适合没有二外基础而跨专业考研的我。
考试科目包括学校自主命题的三门专业课:英语翻译基础、翻译硕士英语和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
第四门就是全国统考的考研政治。
政治并不需要准备多久,尤其对文科生而言,大部分人在高中时都有不错的基础。
所以,我把政治放在考前3-4个月的时候才开始准备。
因此,从4月开始集中攻克三门专业课,尤其是英语翻译基础和翻译硕士英语这两门。
首先英语翻译基础考察形式为两篇中译英,两篇英译中,主要考察考生的笔译能力。
而翻译的领域包括文学和财经、社会文化类、计算机等。
其中文学考察的题材多为散文、小说或古汉语选译。
因此我整理的参考书覆盖到翻译理论与技巧类的,精美译著类的,以及古汉语英译类的著作。
其他两门专业课相对比较简单。
一、政治政治可以说是提分很快的一门学科,当然也是因人而异,我用到的书基本就是肖秀荣三件套,《政治新时器》,风中劲草,讲义,肖四,肖八以及后期各种冲刺卷,肖秀容时政小册子。
但是个人观点觉得不必要太早,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基础,最早八月份就可以了,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思修、和时政。
前期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看看视频课,跟着一个你觉得舒服的老师就可以了。
九月份十月份的时候会出一本风中劲草的书,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那本书,从前到后的读熟,读通。
跟着老师学学如何解答选择题,其实主要还是背,等到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就是政治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提分最快,把风中劲草,肖八,肖四这三本书利用好,每天花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背,就是背,没啥技巧,这样大题基本解决了。
二、翻硕英语这个真不好说,难度有变,前几年很难,选择题看你自己词汇量和短语的积累,改错也不算太难,专八难度,阅读做傻了,以为在做6级,作文还是挺重要的。
这门大家按专八准备完全足矣。
我的备考资料:《华研英语专业四级完型、语法与词汇(1000题)》《华研英语专业八级写作范文(100篇)》《华研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与改错》《冲击波英语专业8级改错》三、翻译这是大头,近几年这门考试题型已经基本固定为一篇70分的英译汉,一篇80分的汉译英,并且都是文学气息浓厚。
这一门最重要的是你的积累,在考场上如此紧张的氛围中,能够一秒蹦出来的表达全是你根深蒂固的原始积累。
这个积累基本由三块构成:词、句、法。
词指单词和短语,很多同学问我词汇量要多少,这个当然是越多越好,基本要求老老实实背完专八13000吧,能到GRE就是锦上添花了。
其实我考研之前词汇量少的惊人,随便在英语文摘里挑一篇基本全是生词,有一种撕书的冲动,于是我决定首先突破单词。
我背不了词汇书,会疯,就挑背单词的app,比较了几个之后发现完美规划挺适合我的,可以自己设定每天的学习量和复习量,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家应该都听过什么10几天背完GRE的书,这和我刚开始采用的方法类似,短时间内狂背,平均一天背200—300个,有时候背疯了会超500,这种方法简单粗暴,因为我没有时间来细水长流,想短时间内提高词汇量,别无他法。
大概用了一个月,基本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单词上,背了几千,然后再看英语文摘,发现生词少了不止一点点,这时候带来的成就感是很爽的。
经过短期高强度单词背诵后,我适当减压,每天减至50—100个新单词左右,然后每天复习旧单词,一直到进考场的那天。
至于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因人而异,反正我亲测有效,关键在于坚持。
词汇学习推荐:李平武《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我很喜欢这本书)《英语专业八级词汇考点速记》李鹏《晨风频度英语:高效专业八级词汇映像速记》遣完词就得造句了。
如何表达地道,写出好句子,也是靠你的积累。
而句子的积累全在于你看了多少文章,练了多少笔。
前期我主要以三笔为练习材料,辅以英语文摘,虽然和复旦风格不符,但重在积累表达,扩展知识面。
暑假开始练张培基。
如果列个考复旦必备书单,无疑,不论在谁的榜上,你都能看见张培基的身影。
至于为什么,你只要买一本看看就知道了。
看张先生的翻译是一种享受,句句让你拍案叫绝。
我练的是他的第二本,每天一篇,精译,然后再对照译文,思考他的翻译思路和技巧,比较自身差距,总结语言点和表达,熟读并背诵,因此每篇花的时间都很长,但保证每篇都有收获。
除了张培基,我还练了散文108篇,这本书也不错,我大概翻了50篇左右,英译中中译英都有,里面有几篇大赞,特别是荷塘月色那篇美得一塌糊涂,我背了不下十遍。
在看、翻、背的过程中,你能真正体会到翻译的乐趣,就跟中文的推敲一样,有时看到自己的选词用句和大师的有几分神似,心里那个激动啊。
另外,我中后期也用了其他书,大部分是各校真题,适合练笔。
具体书单如下:《英语文摘》、《三级笔译》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一、二都可以,四本都翻完不太现实)《双语译林:散文佳作108篇》(全翻完也不太现实,可以自己挑对眼的翻)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这本我只看过,没翻)韦利英译《论语》(看看那些有名的句子是怎么翻的就行了)《星火英语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题精解(英汉互译)》(篇幅挺适合练手的,自己挑着翻)《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各校真题)法,顾名思义,技法和语法。
语法不过关的同学随便找几本语法书看看就成了,保证自己的译文别出语病和低级错误。
技法的话,市面上很多相关的书,就像复旦翻译系元老何刚强老先生说的那样,技巧这种东西因人而异,各成一家,每个译者都有通过自己经验总结出来的翻译技巧,很难说那家强,自己看看就行了,主要是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手感,推荐书目如下: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艺》(复旦自己的教材)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总的来说,翻译想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练了很久但是水平似乎没有提升,我想说的是,这很正常,学语言的都是这样,你现在积累的一砖一瓦全是你之后量变的资本,只要你每天都在一点一滴地积累,你的能力就在一点一滴地提升。
四、百科最后说说百科。
很多同学表示摸不着头脑,其实要摸还是能摸到点门道的,关键是对真题的把握。
我把2011年至今的真题收集好之后,发现复旦真是喜欢考原题啊,名词解释年年有大量重复的,莎士比亚更是每年都考,把词条分好类之后大概摸清了复旦百科的倾向,总体来说偏人文历史类吧,大家看看真题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考得不偏也不难。
所有的真题我都自己解释过,然后背过。
所以针对名词解释,大家不用太担心,考过的真题这是必背的,其他的就看你平时多积累积累了,通过对真题的研究你要学会把握学校的出题风格,比如有一年出了利玛窦,第二年就出了汤若望,这就告诉你这所学校的题风是一脉相承的,你看到利玛窦就应该懂得发散,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传教士都看看;再比如复旦经常考英国,那你就应该掌握英国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史,国歌(天佑女王)、民族(央格鲁撒克逊)、别称(日不落帝国)、名人(莎士比亚,湖畔诗人)、历史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鸦片战争)、制度(君主立宪)、代表(BBC,大英百科全书)等等,你会发现以上列出的条目全是考过的题目。
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己思考揣摩,摸清学校的出题思路和风格,打蛇要打七寸,有针对性的复习比你大海捞针有效率多了。
所以百科这块我基本没有看过什么书,压根就没有哪本书可以包罗万象(后面还是会推荐一些给大家),对了,有关每个名词解释要写多少,反正绝对不是越多越好,一浪费时间二没必要,一个才两分写四五行哪值这个价,我平均每个2到3行,保证每句话都有踩分点就行了,关键是后面的两篇作文。
先说小作文,什么“不会连续两年考同样的题目”这个定律是不适合复旦的,很难讲明年是不是又考类似的,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把真题吃透,然后自己看看其他应用文的格式,稍微练练笔,背背模版就行了。
最后是大作文,写得也比较得心应手,要求800到1000字,我写了有1500+,估计大作文帮我拉了些分。
之前零零散散练过几篇命题作文,因为个人感觉命题作文对思路有限制,我不太喜欢写,就强迫自己写了几篇。
大家备考的时候多看看范文就是了,最好练练手,只要保证自己有话说,语句通顺,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ok,当然,有文采更佳。
总之,复旦的百科是我看到所有学校里最有人性的,我后面看了其他学校今年的百科,如果让我考绝对上不了130,因此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这一门,平时好好积累就行了。
推荐书目如下:《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叶朗《中国文化读本》中英本(这本书很多人推荐,个人感觉没多大用,看看无妨)陶嘉炜《中国文化概要》(很薄,两下就看完了)徐梁《知道点中国文化》吕思勉《中国文化史》胡占国《最新应用文写作技法与范例》(不一定看这本,随便找本应用文教材就行)任富强《议论文写作新策略》(这本书重在启发思路)另外多查查百度百科,看看新闻。
身边的小伙伴们已经陆陆续续知道考研的结果,有成功的,当然也有失败的。
回顾我们这一年的备考时光,感慨颇多,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吧,这段经历总归是我们大学四年最为纯粹,最为难忘的了。
如果最后用一个词来总结我的考研之路,那一定会是——坚持。
我这还有好多关于复旦大学翻硕的相关资料,有我自己备考时候用的书和资料,有一些参考书是做了笔记的,还有是完全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