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中心问题回答
药品审评中心咨询问题集锦-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研究和评价药学问题(一)1、对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如申请人对该标准进行了完善,并获得注册标准,请问上市后其它部门(如药检所不知道该注册标准),如何执行?答:对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进行提高完善;上市后,其它部门(如药检所)可以根据品种的文号,查询该品种执行的是国家标准还是注册标准,如执行注册标准,药检部门可通过一定方式得到该质量标准。
当然企业也可主动告知相关部门该品种的执行标准情况。
2、药品生产中使用了较多的二类溶剂,经对大生产的数批产品证明,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已检不出,是否在申报生产的质量标准中保留对这些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答:在药品生产中使用的二类溶剂,经过对大生产的数批产品证明,如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已检不出,在申报生产时,质量标准可不保留这些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但应提供较为充分的数据积累的结果。
3、有关物质检查时,辅料在HPLC图谱中有峰,按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品法计算约为0.1%,有关物质的限度为1.0%,若用辅料空白进行扣除时,是扣辅料峰保留时间相同的峰?还是扣除空白辅料峰的面积?答:应该扣除空白辅料峰的面积。
此种方法适用性较差,最好进一步完善方法,避免辅料的干扰。
4、对于国外尚处于I期临床阶段的新药,其质量标准往往只对含量进行规定,而对有关物质等其它项目均无规定。
(1)对这类情况下的新药,在我国申请I期和临床试验的批准,CDE如何评价其质量标准?(2)只有一批样品是否可以?答:国外尚处于I期临床阶段的新药,其质量标准并不只对含量进行规定,对有关物质则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国内对这类新药的质量标准,在批准I期和临床试验的时候,在保证质量可控、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有些问题是可以在临床期间完善的,但对于与安全性相关的指标(有关物质、有机残留、杂质检查等),在批准临床前必需做到安全、可控。
只进行含量研究是不可行的。
鉴于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应至少采用三批样品进行研究。
关于审评问题回复范文

关于审评问题回复范文Thank you for your inquiry regarding the review process. 我们很高兴您关注审评流程。
As a vital part of the publishing process, peer review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credibility of academic research. 审评作为出版流程的重要环节,在确保学术研究质量和可信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When a manuscript is submitted to a journal for publication, it undergoes a thorough evaluation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当一篇稿件提交到期刊进行出版时,它会接受领域专家的彻底评估。
Peer reviewers carefully assess the originality, methodology, relev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before making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ditor. 审稿人会在向编辑提出建议之前,仔细评估研究的原创性、方法论、相关性和重要性。
Their feedback helps authors refine their work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ublication. 他们的反馈有助于作者完善他们的作品,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
The review process can be rigorous and time-consuming, but it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academic publishing. 审评过程可能会严格且耗时,但对于保持学术出版的诚信至关重要。
202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主题为()。
A.技能强国,创新有我B.一技在手,振兴中华C.工匠筑梦,精彩人生D.刻苦专研,甘为人梯【答案】:A2.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公布,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物价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
A.下降1.9%B.上涨0.9%C.上涨1.9%D.下降0.9%【答案】:B3.李悝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
A.《宋刑统》B.《刑法志》C.《唐律疏议》D.《法经》【答案】:D4.1979年1月1日,中国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美国B.英国C.法国1/ 15D.日本【答案】:A5.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袭击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B.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C.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灰尘和气体会形成彗尾D.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气体流【答案】:B6.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教育科技B.农业C.工业D.铁路【答案】:D7.“闽”是哪个省份的简称?A.海南B.广西C.福建D.广东【答案】:C8.下列名句中,哪一项出自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D.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答案】:B9.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是()。
A.农产品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问题2/ 15B.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C.农村医疗、农村住房、农村教育D.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答案】:B10.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广东医疗器械审评中心 答疑汇总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系列问答

Q&A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系列问答Q&A栏目组摘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官网审评论坛栏目有关于器械注册审评相关答疑,并整理成推文展现给同行互相学习。
本篇推文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系列问答,详情如下:No.1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答疑专栏(一)Q: 开展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时,如因合理理由不能采用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照产品,是否可选择相似产品作为对照产品?答:开展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时,如因合理理由不能采用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照产品,可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特征、临床试验前研究结果、风险受益分析、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评价指标和随访时间等因素,考虑选择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公认、适用范围与试验器械相同、临床试验设定的评价指标与试验器械具有可比性的已上市相似产品作为对照产品。
Q: 已有境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的产品,如境内也有已发布的相应产品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此时产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是否必须完全满足境内相应指导原则要求?答:境外进行的临床试验可能符合试验开展所在国家(地区)的技术审评要求,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相关审评要求。
例如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有些国家仅要求临床试验能够得出器械性能达到某一观察终点的结论。
但在我国申报注册时,可能要求该器械性能达到多个观察终点才可确认其有效性,且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特定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指导原则中含有对其临床试验的相关要求,该器械境外临床试验应考虑有关要求,存在不一致时,应提供充分、合理的理由和依据。
Q: 接受境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时,是否境外临床试验数据中一定需要包括华人试验数据?答:接受境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时,境外临床试验数据中不一定需要包括华人试验数据。
根据《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指导原则》,可能对临床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限于人种差异,需根据产品特性综合考虑受试人群差异、临床试验条件差异等的影响。
药品审评中心考试试题答案

药品审评中心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药品审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安全、有效、可控B. 快速、简便、低成本C. 经济、实用、广泛适用D. 创新、领先、具有竞争力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药品审评的内容?A. 药品的临床试验数据B. 药品的生产工艺C. 药品的广告宣传材料D. 药品的质量控制标准答案:C3. 药品审评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哪一项?A. 制定药品价格政策B. 监督药品生产过程C. 审核药品的注册申请D. 管理药品销售渠道答案:C4. 药品上市许可的前提是什么?A. 药品生产企业获得GMP证书B. 药品通过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C. 药品生产企业获得ISO认证D. 药品获得国家专利答案:B5. 药品审评过程中,对于药品安全性的评价主要依据什么?A. 药品的化学结构B. 药品的药理作用C. 药品的临床试验结果D. 药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答案:C二、填空题1. 药品审评中心在审评药品时,通常会要求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资料,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答案:药理毒理研究资料、临床试验资料、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资料2. 药品的__________是药品审评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品是否能够获得上市许可。
答案:临床试验3. 药品审评中心在审评过程中,会对药品的__________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答案:质量标准4.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药品审评中心会对申报的药品进行__________,以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答案:安全性评价5. 药品审评中心在审评药品时,会特别关注药品的__________,因为这关系到药品是否能够有效治疗疾病。
答案:疗效三、简答题1. 请简述药品审评中心在药品审评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药品审评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药品的注册申请进行审核,评估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审评中心会详细审查药品的临床试验数据、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资料,并可能要求补充额外的试验或数据。
审查中心面试题目答案及解析

审查中心面试题目答案及解析1. 介绍审查中心审查中心作为一个审核和评估组织,负责对特定领域的考试、竞赛或招聘流程进行审查,以确保公正、透明的评估和选拔过程。
审查中心的工作包括审核试题、答案解析,以及监督评卷过程等。
2. 面试题目解析面试是选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面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应聘者的能力、素质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查中心面试题目及其答案解析。
1) 问题:请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验。
答案解析:在回答该问题时,应聘者应提供详细的工作经验介绍,包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自己发展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提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您在过去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它的?答案解析: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选择一个真实的困难情况,并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应对策略。
重点强调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并且提到困难经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3) 问题:请举例说明您在团队合作中的经验。
答案解析:应聘者应重点强调在以往工作经验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回答。
可以描述自己在项目中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分享任务,相互协助,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
4) 问题:您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是什么?答案解析:应聘者应表达自己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和积极态度,并提到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和兴趣。
可以提及自己过去的研究项目,以及对学术界提出的问题和挑战的兴趣,表明自己具备独立思考,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5) 问题:您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答案解析: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选择一个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优点,并提供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回答。
强调自己的优点,如责任心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并结合具体例子展示自己的优点。
6) 问题:如果您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您会如何处理?答案解析:应聘者应表示自己将对错误负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
2020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答疑汇总

2020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答疑汇总Q:软性接触镜产品如何延长产品的货架有效期A:因现有注册证及其附件已经载明了软性接触镜产品的货架有效期,应按照许可事项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建议参照GB/T 11417.8-2012《眼科光学接触镜第8部分:有效期的确定》开展货架有效期研究。
申报时需提供完整的实时老化研究报告。
Q:如何判定一个体外诊断试剂是否属于防治罕见病相关产品A: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是否属于防治罕见病相关产品,应依据《罕见病防治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01号)、《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10号)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198号)等文件判定。
如申报产品临床适用症为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疾病,且依据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该疾病的诊疗流程中需进行申报产品对应的检测项目的检测,则该产品可认定为防治罕见病相关产品。
对于申报产品检测项目为新研发的生物标志物,应明确产品预期用途及其与相关罕见病诊疗的关系,从而判定其是否属于防治罕见病的产品,必要时可与我中心沟通咨询。
Q: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如适用于儿科人群,应如何提交研究资料A:由于儿童或新生儿对X射线非常敏感,如果申请人声称设备适用于儿科人群,应提供降低儿童或新生儿辐射剂量所需采取的措施。
如自动曝光控制为儿科患者设计并校准;具有适合婴幼儿的低辐射剂量协议;特殊的滤过;低于成年人的辐射入射剂量,曝光限值提示;显示和记录患者剂量信息或剂量指数以及患者其他信息,如年龄,身高和体重(手动输入或自动计算);具有不用工具可拆除的滤线栅等。
Q:在骨科植入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加工助剂的质量控制应如何考虑A:行政相对人应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加工助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明确加工助剂的使用情况和选择依据,明确加工助剂的清洗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清洗验证资料,对于清洗后的加工助剂残留,应明确可接受标准,并提供可接受标准的确定依据,应不影响终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药品审评中心咨询问题集锦-化药药理毒理部分

药品审评中心咨询问题集锦:化药药理毒理部分化学药物研究与评价药理毒理问题(一)1、普通注射液改成注射用脂质体、脂肪乳等制剂时进行药理毒理研究方面的考虑?答:普通制剂改成脂质体或脂肪乳后,脂溶性或粒径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导致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组织分布的变化,进而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时,应考虑进行改变前后的药效学比较试验,以及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组织试验。
如果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组织分布确实发生明显的改变,应考虑进行制剂的一般药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必要时应进行生殖毒性试验。
2、国外已上市制剂引用的外文文献需翻译其摘要或主要内容吗?答:需要。
3、国外已上市制剂,无法查到其长毒文献资料,但有大量的临床应用的文献,能否用临床资料代替长期毒性研究资料?答:一般情况下,在能够确定产品与国外已上市制剂在药学方面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如果临床试验资料在研究目的、病例入选标准、病例数、用药剂量、频率和周期等方面能够达到要求,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或多篇临床试验资料的汇总可以代替长期毒性试验文献。
但应注意临床应用文献和临床试验文献是有区别的,描述性和观察性的临床应用文献对于药品注册价值很有限。
4、滴眼剂的非临床研究内容中三致毒理研究是否可以免做,药代动力学研究如何开展?答:考虑到三致毒性需通过全身吸收后产生,是否可免除三致试验要结合是否存在该药三致毒性担忧和是否已有相关信息两个角度来考虑,前者是指结合本品活性成分的化学本质和给药途径的特点角度考虑,是否有必要提供该方面信息(如体内已有天然物质,吸收量很少),后者是指在有必要提供的前提下检索是否已有该药(活性成分)口服和/或注射系统给药的相关毒理文献信息,如果能检索到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应该是可以免做该研究的。
当然是否可以免做仍应是一个需要结合适应症性质、用药人群等因素,以利弊权衡来综合考虑的复杂问题。
药代动力学的开展要结合开发本滴眼剂的立题(如是否需达到缓释作用或改变局部分布)和治疗的靶部位(如眼底)等来合理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评中心问题回答药学2012.07.25仿制药相关解答问题一:我公司现开发一种单剂量口服溶液,原研制剂的处方加入了防腐剂,考虑到防腐剂的加入对人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危害性的,且此口服液中并未含有蛋白或多糖成分,甜味剂是三氯蔗糖,并不容易染菌。
故我公司研发中去除了产品的防腐剂,同时加强了产品工艺过程的控制,1、溶液在灌装前进行0.22um的滤膜除菌过滤。
2、对灌装后的溶液进行105℃30分钟的蒸汽灭菌。
多批样品的检测结果,以及6个月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中微生物限度检查均合格。
这种情况下,产品中不加防腐剂是否可行?答:从目前口服溶液生产环境的控制要求、口服溶液剂型特点和处方特点考虑,口服溶液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污染及繁殖的可能性较大。
上述问题中,虽对产品的处方组成与是否易造成微生物污染进行了分析,但尚无充分的文献资料和试验资料的支持,同时也未对原研制剂的处方、以及原研制剂中使用防腐剂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于上述问题中所提及的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降低微生物污染的各项措施,其有效性并未通过验证来加以确证。
此外,微生物限度检查同无菌检查一样,由于微生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微生物检验误差较大等原因,即便是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要求,也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样品的微生物符合要求。
综上,对于口服溶液而言,处方中不使用防腐剂,其微生物污染超标的风险将远大于处方中使用防腐剂。
如处方中使用防腐剂,应对防腐剂的种类、用量、质控标准等进行全面的筛选研究。
问题二:我公司现开发一种口服固体制剂,经对原研制剂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其处方中使用了一种抗氧剂,但在国内无法购买到有合法来源有药用批准文号的该抗氧剂,请问可以使用食品级标准吗?答:原则上,除了应采用已获准注册的药用辅料外,在研发中更应关注通过全面的供应商审计工作、不同供应商产品的比较研究工作、辅料内控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研究工作等,选择并固定合适的供应商,制定严格的辅料内控质量标准,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对所用辅料应提供药用辅料批准证明文件、来源证明、质量标准及检验报告。
对于处方中用量较少的着色剂、矫味剂、抗氧剂等辅料,若确无药用产品上市,也可以采用食品级产品,这种情况下更需关注供应商的选择和辅料的质量控制。
此外,对于外用制剂,可能也存在类似问题,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原则。
问题三:关于临床期间修改溶出度、释放度测定方法需做哪些研究工作?答:药物研究是一个连贯,不断推进的系统工程,在临床试验期间仍应进行相应的药学研究工作,对产品质量以及对某检测项目的要求应随国内外同品种以及同检测项目的提高而提高。
在临床试验期间,应跟踪同品种在国内外的质量要求变化,并回顾在临床前已经完成的药学工作。
如果同品种在国内外的质量要求有了提高,应进行相应研究并提高产品质量要求。
对于已经获得临床批件的仿制药(包括3类新药),如果在进行临床试验前未与原研产品在多种溶出介质中进行溶出度比较,则应采用临床试验样品,进行上述溶出度比较。
在确定样品与原研产品质量相当且等效的前提下,明确质量标准中的溶出度试验方法。
一般而言,如果可以获得原研企业或者国外药典的溶出度方法,建议采用与之一致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生物等效性研究样品的溶出度予以确定。
当然,在体内数据可接受的前提下,也可建立与原研产品不同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在此前提之上,可根据药物溶解度、生物膜通透性、以及药物剂量、规格等特征,适当调整临床前确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包括大小杯法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等。
应注意,调整后的溶出度方法应能灵敏反应产品质量变化情况,不得放宽对产品质量的评价要求,也不可影响产品的质量。
问题四:如果一速释原研药在15分钟的溶出率达85%以上,仿制制剂的15分钟溶出率是否也一定要在85%以上,然后才能以相似因子比较相似性。
答:在比较溶出度曲线相似性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应用相似因子的模型非依赖性法、模型非依赖性多变量置信区域法以及模型依赖性法等。
采用相似因子(f2)是简单的模型非依赖性方法,采用该法比较相似因子时,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溶出度测定时间点应为三至四个或更多;试验条件应严格相同;两个曲线的溶出时间点应相同(如15、30、45、60分钟);应采用均值进行计算,在较早时间点(如15 分钟)的变异系数百分率应不高于20%,其它时间点的变异系数百分率应不高于10%,只能有一个时间点的溶出达到85%以上,保证药物溶出90%以上或达溶出平台等。
当原研制剂以及仿制制剂在多种溶出介质中15 min 内的平均溶出度均达到85%以上时,可认为原研制剂和仿制制剂溶出行为基本一致,无需再以多个取样点测定溶出度曲线并进行相似因子(f2)比较。
不同国家对溶出曲线相似性的判定标准略有差异,如FDA发布的《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以及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与《固体制剂处方变更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有兴趣的申请人可查阅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问题五:某仿制药规格为1mg,而原研制剂规格为2mg。
比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时,可否把2mg原研产品作为参比制剂?同理,可以拿不同剂型的原研作为参比吗?答:仿制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其质量应与原研制剂相当。
如果相同规格原研制剂可以获得时,建议采用相同规格原研制剂进行质量比较。
在无法获得相同规格原研制剂时,可采用其他规格进行比较。
问题六:对于上市产品变更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稳定性研究,根据指导原则,其中一项:需要提供新包装的3-6个月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请问:长期稳定性研究需要做多长时间?也是3-6个月,还是需要做到产品的效期?答:目前对变更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稳定性研究要求:如果变更前后样品进行了至少6个月加速试验和6个月长期留样试验的比较研究,且变更前后样品的稳定性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则可沿用变更前的有效期,但最长确定为24个月。
如果仅对变更后样品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则一般根据长期留样试验情况确定有效期,如长期留样试验未满12个月时,但6个月加速试验结果显示样品稳定性较好的,可将有效期定为12个月。
对于注射制剂由玻璃包装变更为塑料包装的情况,一般仍建议根据长期留样试验情况确定有效期,如长期留样试验未满12个月时,但6个月加速试验结果显示样品稳定性较好的,可将有效期定为12个月。
问题七:质量研究用对照品需提供哪些技术资料?答:对照品(标准品)是执行药品质量标准的实物对照,是量值传递的重要载体,是用来检查药品质量的一种特殊的专用量具、测量药品质量的基准、确定药品真伪优劣的物质对照,也是作为校正测试仪器与方法的物质标准。
对国家药品标准而言,它是国家颁发的一种药品计量、定性的标准物质。
药品标准物质必须具备材料均匀、性能稳定、量值准确等条件,才能发挥其统一量值的作用。
在药物研发当中,对照品(标准品)涉及量值溯源、产品定性、杂质控制等重要环节,其制备和标定情况与药品的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乃至药理毒理学研究中剂量的确定等临床前基础研究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药品对照品(标准品)的制备与标定是药品技术审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来讲,药品研发中标准物质的使用一般可参照如下原则:1、所用对照品(标准品)中检院已有发放提供(可参阅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G),且使用方法相同时,应使用中检院提供的现行批号对照品(标准品),并提供其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说明其批号,不应使用其他来源的标准物质;使用方法与说明书使用方法不同时,如定性对照品用作定量用、效价测定用标准品用作理化测定法定量、UV法或容量法对照品用作色谱法定量等,应采用适当并经验证的方法重新标定,并提供标定方法和数据;若色谱法含量测定用对照品用作UV法或容量法,定量用对照品用作定性等,则可直接应用,不必重新标定。
2. 中检院尚无对照品(标准品)供应时,可使用如下标准物质进行标准制订和其他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1)国外药品管理当局或药典委员会发放的对照品(标准品)或国外制药企业的工作对照品(标准品),但应提供其包装标签的彩色照片及使用说明的复印件,说明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能保证其量值溯源性;(2)申请人自行标定或委托省所完成对照品(标准品)的标定,申报时提供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及相关信息,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①主成分对照品--制备工艺、结构及含量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通用名、化学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各种杂质含量(水分、残留溶剂、无机盐等)、主成分含量测定数据(不同分析技术)、用途、贮藏条件等信息。
②杂质对照品--制备工艺、结构(UV,IR,NMR,MS,X射线衍射的解析或提供对照图谱)及含量(不同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用途、贮藏条件等信息。
③混合对照品(定位)--各组分制备工艺、结构(UV,IR,NMR,MS,X射线衍射的解析或提供对照图谱)及纯度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含量(如必要)、定性具体方法与限度要求。
同时,申请人应及时与中检院接洽对照品(标准品)的标定事宜,以便产品上市后可以及时获得法定标准物质。
3、质量标准中用到的对照品如中检院在目前情况下尚不能正常提供,建议申请人在申报资料中明确产品上市后,标准物质的可获得性及相应措施。
4、质量标准中涉及到的各已知杂质,应在质量标准中明确其通用名称(或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等相关信息,以准确指称、控制各特定已知杂质。
5、一般情况下,为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使用和控制,尚需提供对照品(标准品)的质量标准,并规定专属性控制项目,如非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比旋度等。
问题八:关于仿制药杂质分析方法的几点注意事项答:1、在仿制药杂质谱的对比研究中,需关注该产品是否在ICH成员国药典收载,收载的检测方法与申报方法有无明显差异,是否进行了方法比较研究。
如果申报方法与ICH 成员国药典方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应进行包括检测能力和样品测定结果的方法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优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能够充分检出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杂质一致性的研究求证中,分析手段不能等同于日常检测,分离技术(如HPLC法)应与质谱分析(或二极管阵列检测)相结合或使用分析标识物(如杂质对照品),以便从色谱行为、UV特征、分子量及分子碎片特征等信息共同把握其物质一致性。
2、如采用HPLC法的相对保留时间识别某特定未知杂质,需要进行充分的方法耐用性的验证,并在质量标准中规定色谱柱的品牌、规格、粒径、流动相流速等分析条件,以保证检测方法具有足够的重现性,仅仅按照药典标准格式规定色谱填料的类型是不够的。
3、关于杂质分析的定量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杂质对照品法,即外标法。
用于对已知杂质的控制,如采用该法,则应注意对该对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需对含量进行准确标定,并提供相关研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