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肿瘤总论

合集下载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前筛窦; T4: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结构任何一个部位:筛板,后筛窦或蝶
窦,鼻咽部,软腭,上颌翼突或颞窝,颅底。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第11页
鼻腔及鼻副窦癌
N: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c]单个[b]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a] N2: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或多个同
4. 伴严重喉阻塞喉癌病人可先手术治疗,术后依据情况决定是否需 要行术后放射治疗;
5. 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术。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第22页
喉癌
㈡放疗适应症★★★★ ⒈ 早期喉癌可首选根治性放疗; ⒉ 晚期病人可作计划性术前放疗; ⒊ 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可首选放疗; ⒋ 喉切除术后残余、切缘不净、切缘贴近肿瘤(<5mm),骨、软组
气道严重梗阻者应首选手术,然后行术后放疗; N2-3病变,单纯放疗局部控制率较差,应以颈清 扫术为主,辅以术前或术后放疗; ⑶ 手术后切缘不净、残余或有广泛性淋巴结转移应 行术后放疗。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第24页
喉癌
声门上区癌治疗效果 单纯放疗局部控制率T1N0:80%, T2N0:60%,T3:37%,T4:23%。 T3、T4病人手术加放疗可达50~60%。 声门癌放疗疗效 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T1N0 80-95%,T2N0 60-85% 放疗+手术挽救:T1N0 90-95%,T2N0 80-85%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第25页
鼻咽癌
头颈部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第26页
鼻咽癌
㈠流行病学特征 1.高发病率和显著地理聚集性
2.种族易感性 亚洲人群
3.家族高发倾向 有家族倾向性者,恶性程度高

头颈部肿瘤总论教材教学课件

头颈部肿瘤总论教材教学课件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五官、颈部等部位,寻找异常体征。
通过头颈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和细胞特点,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组织学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抗体标记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康复治疗与护理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头颈部肿瘤的病因、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支持
头颈部肿瘤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5
CHAPTER
头颈部肿瘤的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放射治疗技术
科研现状与成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如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以提高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头颈部肿瘤的特异性靶点,研发更加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策略与措施
手术治疗
01
对于早期发现的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后需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放疗与化疗
02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康复治疗。
营养与康复
03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口腔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要专业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头颈部肿瘤总论》课件

《头颈部肿瘤总论》课件
《头颈部肿瘤总论》 ppt课件
目 录
• 头颈部肿瘤概述 •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 • 头颈部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
01
头颈部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头颈部肿瘤主要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组织和器官中,包括头皮、眼、耳、鼻、口腔、咽喉、甲状腺等部位。根据 肿瘤的性质,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和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具有较高 的生长、扩散和转移能力。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改或替换肿瘤细胞的基因来达到治疗 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一些初步的研 究成果显示出其潜力。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头颈 部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些免疫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结合中医理论,采用中药、针灸等方 法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心理康复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与教育
01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 日常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 进身体功能恢复。
03
02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制定科学饮食 计划,增强体质。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
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确定 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体标记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 面抗原的表达,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 质和来源。

头颈部肿瘤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头颈部肿瘤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头颈部肿瘤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引言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颈部的肿瘤,包括颈部、脑、眼、口腔、喉咙、舌头、咽喉等部位。

头颈部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多种多样,不同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了解头颈部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学类型。

它起源于上皮组织,常见于口腔、喉咙、咽喉和喉管。

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角化的现象,细胞聚集成堆形成癌岛,核分裂增多和细胞异型性。

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较快,易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常常伴有局部症状和转移病灶。

2.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头颈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病理学类型,起源于腺体组织。

常见的头颈部腺癌包括唾液腺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

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腺样结构的形成,细胞呈现腺泡状排列,细胞核分裂增多和细胞异型性。

腺癌生长缓慢,但易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早期常常不易发现。

3.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恶性淋巴瘤是头颈部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病理学类型,起源于淋巴组织。

常见的头颈部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的克隆增殖,组织中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肿块。

恶性淋巴瘤可发生在头颈部的任何淋巴组织,因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4.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Tumors)神经源性肿瘤是头颈部肿瘤中的一种重要病理学类型。

它起源于神经组织和神经鞘细胞。

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神经源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核大而异型,排列成束状或丛状,组织中可见到纤维组织增生和肿瘤细胞的神经纤维鞘。

神经源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可侵犯周围组织和神经结构,手术切除有时困难。

5. 间叶肿瘤(Mesenchymal Tumors)间叶肿瘤是头颈部肿瘤中较为罕见的病理学类型,起源于间叶组织。

头颈肿瘤总结报告范文(3篇)

头颈肿瘤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头颈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颈部区域的肿瘤,包括口腔、鼻咽、喉、甲状腺、唾液腺等部位。

头颈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且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将对头颈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流行病学1. 发病率:头颈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据统计,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6%。

在我国,头颈肿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2. 性别差异:头颈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中高于女性,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女性的1.5倍。

3. 年龄分布:头颈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

三、病因头颈肿瘤的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烟草、酒精、腌制食品等。

2. 生物因素: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等。

3.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等。

4.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四、病理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肿瘤,约占所有头颈肿瘤的70%。

2. 腺癌:约占头颈肿瘤的20%,多见于唾液腺、甲状腺等部位。

3. 神经内分泌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等。

4. 其他类型:如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头颈肿瘤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头颈部的症状和体征,如肿块、溃疡、出血等。

2.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用于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

3. 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

4. 分子生物学检查:如基因检测、免疫组化等,用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后等。

六、治疗头颈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治疗头颈肿瘤的主要方法。

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射线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广的患者。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PPT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PPT课件
咽鼓管咽肌。
咽旁间隙 是位于面颌上颈部的一个深在的脂肪间 隙,可分三个相邻的间隙。
【1】茎突前间隙:V3神经在此通过。
【2】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3】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第一节 总论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的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的美容和中枢神经。
1支: 上睑、额部、感觉 ⑸ 三叉神经: 2支: 眶下部、上唇、上颌牙齿感觉
3支: 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 和颏部皮肤感觉
舌前2/3粘膜和下颌牙的感觉 张口偏向患侧、咬肌无力 角膜反射消失
⑹ 外展神经: 复视、外展受限 ⑺ 面神经: 同侧面神经麻痹 ⑻ 听神经: 神经性耳聋、眩晕 ⑼ 舌咽神经: 舌后1/3感觉消失、软腭下陷、吞咽困难 ⑽ 迷走神经: 脉速、心悸、恶心呕吐、呼吸深慢
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广东、广西、海南、港澳
等)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年发病率约10-25/10万人口; 占该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0%以上。
华北、西北各省少见。
前壁--鼻中隔后缘,双后鼻孔,翼突。 后壁--第1、2颈椎 顶壁--蝶骨体与枕骨体 底壁--软腭口咽狭部。 两侧壁--咽鼓管软骨,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7 其他颅神经侵犯症状 如伸舌偏斜、张口下颌偏斜、眼睑下垂、眼球固 定、视力下降或消失、声哑、吞咽困难等。

中医肿瘤学课件 11 头颈部肿瘤

中医肿瘤学课件 11 头颈部肿瘤
相当于西医甲状腺疾病的总称,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 状腺肿瘤和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
瘿在古代文献中,根据其临床表现以及与五脏的配属关系, 分为五瘿:筋瘿、血瘿、肉瘿、气瘿、石瘿,其中筋瘿、 血瘿多属颈部血管瘤以及气瘿与石瘿的合并症。现代一般 分为气瘿、肉瘿、石瘿、瘿痈4种。
舌菌
是以舌体赘生肿块如菌,坚硬溃烂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 病,即舌岩。
《疮疡经验全书》云: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名曰茧 唇也。”《外科正宗》云:“初起如豆,渐大若蚕茧,突 肿坚硬。”
相当于西医的唇癌,为口腔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喉疳
《医宗金鉴》载:“喉 疳……肾火炎上金受克, 破烂失音臭腐疼”。“喉 瘤郁热属肺经。多语损气 相兼成,形如龙眼红丝裹, 或单或双喉旁生”。
失荣
以颈部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面 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为主要表 现的肿瘤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颈 部淋巴转移,如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及鼻咽癌、 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腮腺癌等。多发于40岁以 上的男性,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

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其特征为颈前结喉两侧漫 肿或结块,皮色不变,逐渐增大,病程缠绵。
概述
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器官密集,肿瘤病种多,病理复杂; 临床需要头颈外科、口腔科、眼科、放疗科的协作与配合,对医师的 素头质颈和部技 肿术瘤要病求理较形高态。以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
头颈部恶性肿瘤病理(1982-1994)
中医病名
癌(宋代东轩居士在《卫济宝书》中,第 一次使用)、失荣、瘿、茧唇、舌菌、舌 疳、喉疳、鼻渊、鼻疳等
的杨士瀛,其在著述《仁斋直指方论》中写到: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 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 乳。”宋元年间,岩与癌同义,而岩更多用。 同期,茧唇、舌菌、失荣等都属于本病的范畴。

头颈部肿瘤总论讲解材料共31页文档

头颈部肿瘤总论讲解材料共31页文档
头颈部肿瘤总论讲解材料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颈肿瘤总论
一、流行病学
头颈部肿瘤包括自颅底到锁骨上,颈椎以前这一解剖范围的肿瘤,以恶性肿瘤为主。

计有:头面部软组织,耳鼻咽喉,口腔,涎腺,颈部软组织,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

通常不包括颅内、颈椎肿瘤及眼内肿瘤。

解剖知识见相关解剖学教科书。

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不高。

美国国家肿瘤数据库资料统计,从1985-1994年有头颈肿瘤患者301,350,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6%。

在我国,男性发病首位是鼻咽癌,其次为喉癌、口腔癌;女性发病首位是甲状腺癌,其次为鼻咽癌、口腔癌。

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肿瘤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十。

二、病理学
头颈部解剖复杂,三个胚叶组织均存在,其组织病理类型很多。

耳鼻咽喉和口腔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涎腺恶性肿瘤的病理较复杂。

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腺癌等均可见到。

甲状腺癌中多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还有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

皮肤多见的有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颈部软组织恶性肿瘤有原发和继发。

原发肿瘤较少,来自颈部软组织,种类繁多。

三、诊断及分期
肿瘤患者的诊断需要明确肿瘤性质及肿瘤范围。

前者依靠病理诊断,后者依靠医师综合分析患者主诉并进行各项临床检查。

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要确定原发灶侵袭范围,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可能存在的远处转移。

首先是耳鼻咽喉部口腔颌面部及颈部的体检。

其次是实验室化验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如常规X线,B超,CT,核素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应按照体检所见按部位进行。

分期详见UICC 2002年头颈部肿瘤分期。

四治疗
治疗原则-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近代治疗已有百年历史,长期临床经验积累证明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需要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

单一学科、单一治疗手段已经难以包揽恶性肿瘤的治疗任务。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的是根治性的,就是说,要求治愈。

但就恶性肿瘤而言,根治性治疗是相对的。

当前世界治疗水平,全身恶性肿瘤(各种肿瘤、早晚期混合统计)在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在40%左右。

综合治疗的应用有三个手段: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

其他有些新兴的治疗如生物治疗或基因治疗等,还在实验室阶段。

难以规范化应用。

中医治疗可以辅助西医提高根治效果,治疗或减轻西医治疗后的副作用。

(一)手术和放疗
对头颈部鳞癌来说,手术和放疗这两大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是最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

以患者病变分期来决定治疗,头颈部各器官I期和II期病变,均可单独用放疗或手术治疗,不需综合应用,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治疗后5年生存率大致相当。

但以放疗疗效略差。

III期及IV病变放射治疗后控制率明显下降,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配合应用放射治疗。

从理论上说,放射治疗容易控制肿瘤周边的病灶,而肿瘤中心部分对放射线较抗拒。

单纯手术治疗肿瘤常常在周边复发,但有利于切除放疗后残留中心肿瘤。

综合使用放射和手术,可以取得互补作用。

术前放疗或术后放疗术前或术后放疗均为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晚期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术前放疗剂量40-50Gy。

放疗结束后两到四周内手术。

术后放疗手术后4-6周内放疗,剂量60-70Gy。

手术后隔间过长,或剂量少于60Gy,
效果不佳。

手术:原发灶广泛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切除术(根据病情)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但由于肿瘤所在器官广泛切除,造成生理功能的缺陷和毁容,影响术后生存质量。

目前,"功能保全性外科"的新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功能保全性手术是在保证肿瘤治愈率的前提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缩小手术范围,加强修复手段的应用,保留患者的器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刘教授介绍,胃癌的早期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应用不能牺牲肿瘤的治愈率,功能保全性外科对肿瘤的治愈率应相当于传统的根治术的治愈率。

放疗:与手术综合的方法,有人主张手术前放疗,有人主张手术后放疗,各有利弊。

术前放疗有利于控制肿瘤周边的亚临床灶,缩小手术范围;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术后的远处转移。

但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也大幅上升,因此术前放疗的剂量受到了限制,多为50Gy。

术后放疗则无此限制,剂量在60Gy以上,且有手术对肿瘤范围的判断以及病理类型的明确,可以更好的制定放疗方案。

但是由于手术瘢痕影响了肿瘤氧和,对射线敏感性降低。

(二)化学治疗单独应用化疗对头颈部肿瘤无根治效果。

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开始采用先化疗后手术或放疗;或者放疗后加化疗,逐渐形成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

应用化学治疗(常以顺铂和氟脲嘧啶为主)作为诱导治疗,化疗后再用放疗,两者治疗后无效者再手术。

这一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近10余年的经验,对实体瘤头颈鳞癌(口咽、喉、喉咽)的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

但对一些低分化癌、易于全身转移的可以配合放疗或手术应用。

由于头颈恶性肿瘤大多对化疗不敏感,因次化疗在头颈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应用较少。

随着更多、更有效抗癌药物的出现,尤其是铂类类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联合化疗的进展、动脉灌注化疗的进步、对化疗耐药和化疗增敏的研究,逐步提高了化疗在头颈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同步放化疗的应用,使得化疗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它利用化疗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细胞周期同步化作用以及与放疗作用机制的互补,以期达到控制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增敏性化疗药有5-氟脲嘧啶、顺铂及紫杉醇类等。

根据放疗的形式,同步放化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术前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同步放化疗。

这三种治疗模式的治疗方式与目的各不相同。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在根治性放疗的同时加用化疗,如果达到CR,密切观察即可。

如果肿瘤残存或复发则行手术挽救。

该方式的目的为功能并提高生存率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与单纯放疗相比,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对于晚期头颈肿瘤的患者不仅对局部有良好的控制,还能减少远处转移,尤其是对于不可切除的病例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手术挽救是对同步放化疗的必要的补充。

当治疗结束有肿瘤残存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例都应当手术切除挽救。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术前放疗中加用化疗,目的是提高肿瘤缓解率、显著缩小肿瘤,进而提高喉功能的保留率。

术后同步放化疗,术后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术后放疗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

五、预后
头颈部肿瘤由于病变部位相对表浅,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治愈率较高,可达40-70%。

以甲状腺癌,腮腺癌,喉癌等疗效较好,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等最差。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头颈部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约下降1/2.III-IV期头颈部恶性肿瘤预后很差,大多需要综合治疗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