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
2024年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教学心得体会

2024年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教学心得体会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倾听的环境。
在教室里,我布置了一个舒适的角落,里面放有柔软的垫子和安静的音乐,让幼儿觉得舒适和安心。
同时,我也保持教室的安静,尽量避免嘈杂的声音和干扰因素。
其次,我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例如,我会组织幼儿进行听音辨音的游戏,让他们通过听声音判断出是什么声音,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专注力。
我还会通过故事讲解的形式,引导幼儿仔细聆听故事的内容,并通过提问来检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另外,我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音乐鉴赏能力。
我会组织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例如让幼儿一起拍手、跳舞、演奏简单的乐器等,让他们通过听音乐和参与其中来培养倾听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此外,我会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敢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倾听能力。
在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会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
最后,我还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倾听的能力。
例如,我会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和环境的变化,通过观察和倾听来学习。
我还会鼓励幼儿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参加音乐会等,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幼儿的倾听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要求和指令。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加敏锐地听到和感知周围的声音,更好地使用听觉来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
我相信,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学会倾听

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学会倾听红旗九义校周兰陈芬专心倾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
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强,好表现,有意注意力短,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加、减、乘、除知识,课堂上便洋洋得意,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于是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躁,他在台下忙得不亦乐乎,抠手、玩学具、讲话,老师一提问,甚至问题还未说完,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甚至大声嚷嚷,“我来,我来”,一回答,答非所问,没有抽到的就“哎哟”一声失望地放下手,也不听别人怎么回答,又自顾自地忙碌起来。
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养成学会认真听老师讲解,专心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倾听的基本概念及小学低年段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1.倾听能力的基本概念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心地听取,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倾”和“听”。
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在课堂学习过程能积极主动的听取他人言语的主体状态,包括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两个方面。
其中倾听习惯指要求学生在倾听别人讲话时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听完整,这也是对说话者的人格尊重。
倾听能力主要指学生能边听边思边提炼,通过倾听能赏识别人的发言和见解,并给予恰当的指正、吸纳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
2.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倾听能力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意识强,集中注意力较弱。
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所以其倾听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
美国语言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老师首先教给你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倾听,收获就会打折扣了。
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前言: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说占了30%,读占了16%,听占了45%,写占了9%。
可见倾听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我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提炼,有了一些浅薄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倾听的重要性: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因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倾听”都是必要的前提。
倾听除了教师倾听学生还包括学生倾听老师、学生倾听学生。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彼此的第一步。
那么,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
二、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老师的问题:1、无效倾听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倾听学生发言时,往往用简单的“对”或“错”之类的话语来表达听了,这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听而已,不是真正地倾听。
这样的倾听只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缺乏兴趣,也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严重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倾听学生回答时,大多只是希望能听到所期望的答案。
如果学生所回答和自己所期望的不一样时,很多教师就会立刻打断了学生的发言;有些教师听到学生问了自己不会的问题时,为了爱面子就拒绝回答或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样的倾听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力意识在起作用,根本就没有产生教学的互动和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反馈不及时。
教师在倾听小学生讲话时应做到听清每个词﹑每句话,边听边进行筛选﹑提炼和归纳整理,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
然而,现在很多教师都是在倾听学生发言中,无任何反馈只是让另一个学生接着发言,很多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回答的是好还是不好。
解决办法:1、做好学生的倾听者。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到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话的同时,一要鼓励学生多讲;二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在孩子面前要做个认真的倾听者,要用心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次发言,欣赏他们在表达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
作为父母,你是否只关注如何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却从来没有想过说话与听话其实是一个双向沟通。
而在沟通的时候,不仅是孩子需要听,父母们也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
父母发表意见应该建立在认识自己、认识孩子的基础上;倾听孩子,不管是否同意孩子的观点,都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学着去理解孩子世界,并从自己的感受当中,学会沟通,感受成长。
认真的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开端,倾听孩子是一种亲子交流的方式。
父母多倾听孩子的需求,才能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不会在自己了解实际情况之前就做出错误的决定,去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或做出不合适的行为。
如果父母不倾听孩子的需求就做决定,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武断,并渐渐地拒绝和父母交流。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亲子教育就会变得更有效率,亲子关系也可以变得更融洽。
学会倾听,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察觉他们内心的细小变化与成长。
父母倾听孩子的想法时,一定要真真切切地投入,而不是浮于表面地建议、批评和指导。
因为在家长的认真的聆听中,可能会发现孩子一句玩笑话里掩藏着的失望和伤心,父母一句对成功随意的评价可能会打击孩子克服巨大困难的成就感。
家长需要时间仔细琢磨,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延续,帮助孩子表达真实情感。
如果你主动挑起话题,孩子正打算敞开心扉却发现你迫不及待地打断他们,他们很快就不再信任这样的对话,并拒绝与你深入交谈。
当家长倾听孩子的想法后,要思考孩子的心声是否合理,同时也要进行自我反省。
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要尽力去支持,表明有把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对于孩子不成熟的建议,家长也不能一味地顺从,在经过客观分析后,家长要对孩子沟通修改意见或是表达不支持的原因。
比如,孩子天天沉迷手机电脑,并乐此不疲。
家长对这个状况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任由孩子放纵自己。
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得到孩子的理解后,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计划。
用心聆听,用爱感悟——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

用心聆听,用爱感悟——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作者:陆月红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7年第6期王尚文教授曾经说过:“听,是学习语文的精髓。
”所以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做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知识,更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做好倾听,使其具备有效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在以后的学习乃至生活中,这种能力、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用,受益匪浅。
一、以身作则,用心聆听一个人的良好修养,不是说他要多会说,多会做,而是要会听,会倾听。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先要学会听学生说,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知道他们心里面真正的诉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懂得用心去聆听学生的语言、思维及言行举止,再从师者的角度加以判断、分析、探究学生的自身特点,用心去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
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像朋友一样,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
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是不连贯的。
如果教师没有耐心去倾听的话,可能很难捕捉到有效的信息,甚至会曲解学生的回答,给出否定的评价,从而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课文《虎门销烟》一课时,让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练习想象说话。
刚开始,学生的语言都是碎片化的,有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短句也说不清楚。
笔者首先耐心听取了他们的回答,做到心中有数,再把学生的话大致整理成三个意思:(1)正面直接说出林则徐销烟的功德;(2)用反问的语气假设如果没有当初的销烟壮举,又会有怎样的结果?(3)抒发对林则徐的敬仰之意。
最后让学生连起来说通顺了写下来。
根据最后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而此时,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去收集这些支离破碎的语言,就没有办法给出恰当的评价和指引,也就没有办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了。
培养中班幼儿的听力技巧

培养中班幼儿的听力技巧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听力技巧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有效的听力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中班幼儿听力技巧的方法,帮助幼儿在这个关键时期发展良好的听力能力。
1. 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在教室中,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对幼儿的听力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减少噪音干扰,定期清理教室内的杂物,确保幼儿可以集中精力聆听。
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优质、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音乐和故事,通过这些音频资源来提高幼儿的听力敏感度。
2. 多样化的听力活动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听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简短的音频,并提问幼儿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仔细倾听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听力游戏,如眼耳协调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听力技巧。
3. 注重幼儿的参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听力活动是培养听力技巧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力来解答问题或完成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简短的对话,然后请幼儿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操作或者回答问题。
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加幼儿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
4.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在培养幼儿听力技巧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视觉辅助工具,增强幼儿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播放音频时,可以展示图片或使用手势配合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幻灯片或简单的动画来呈现听力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5.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听力活动中,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关于听到的声音或内容的相关问题,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
6. 学习利用身体语言幼儿在学习听力技巧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习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让学生拥有一双“金耳朵”

琴
为 了 激 励 学 生 ,教 师 要 经 常 对 学 生 的 倾 听 行 为 进 行 奖 励 。如 在 一堂 语 文 课 上 , “ 不 / , ” 错 了 一 个 我 一 Jt 读 \h , 拼音 , 一个 女 生 又 轻 又 急 切 地 说 :老 师 错 了 !这句 话给 “ ” 了 我 一 个 良 好 的 机 会 。当 我 把 一 颗 鲜 红 的五 角 星 贴 在 她 的 额 头 时 , 班 学 生都 表 现 出 了无 比 的惊 讶 和 羡 慕 。 全 于是 , 告 诉 学 生 : 听 是 最 好 的 学 习方 式 之 一 。 奖 励 我 倾 及 时 、 正 , 能 促进学 生倾听 习惯 的养成 , 能 保证 公 才 才 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 、 展 倾 听 能 力形 成 的 有 效 途 径 拓 语文 阅 读 活 动 中 ,有许 多 途 径 可 以 培 养 学 生 倾 听 同学 发 言 的 习惯 ,而 持 之 以 恒 进 行 训 练 能 显 著 提 高 学
维普资讯
课 改纵 横
区新世 纪学 ̄ (2 0 0 张 .3 4 0 )
现 代教 育 心 理 学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在 人 们 的 各 种 交 往 方 式 中 , 、 、 、 所 占的 比例 分 别 为 4 %、0 、 听 说 读 写 5 3% 1 %和 9 6 %。这 些 数 字 告 诉 我 们 , 有 一 半 的 时 间 在听 。 人 听 . 人 们获 取 知 识 的 主 要 途 径 之 一 。所 以 , 人 有 “ 是 古 听 君 一席 话 , 读 十 年 书 ” 说 。 同时 , 个人 是否 会 倾 听 胜 之 一 还 将直 接 影 响 其 社 会 交 往 的 能 力 。 对 小 学 生 来 说 ,听 ” 显 得 更 为 重 要 了 。他 们 的 主 “ 则 要 任 务 是 学 习各 种 知 识 和 技 能 , 不管 采 用 伺 种 学 习方 式 .会 听 ” 是 提 高 学 习效 率 的 必 要 前 提 。 因 此 , 课 “ 都 新 程 标 准 明 确 指 出 : 使 学 生 学 会 倾 听 。这 里 所指 的 “ 要 倾 听 ” 又 比 前 面 的 “ ” 更 深 一个 层 次 。它 不 但 要 求 学 . 听 要 生 “ 见 ”还要 求学生对 所听 的内容进行 分析 、 解 、 听 . 理 批 判 等 处 理 。到 底 应 该 怎 样 帮 助 学 生 学 会倾 听 , 有 一 拥 双 善 于 倾 听 的 “ 耳 朵 ” ? 文 试 从 小 学 语 文 这 门 学 金 呢 本 科 . 述 培 养 低年 级 学 生 倾 听 能 力 的 一 些 具 体 做 法 。 阐 挖 掘 倾 听能 力形 成 的持 久 动 力 1寓教 于 乐 . 发 兴 趣 。 . 激 倾 听 对 于 好 动 、活 泼 的 学 生 来 说 ,无 疑 是 有 困难 的 . 为 教 师就 要 想 方 设 法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 而 化 难 作 从
教导孩子倾听并表达感受的技巧

教导孩子倾听并表达感受的技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倾听和表达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倾听,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表达感受,孩子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导孩子倾听并表达感受的技巧,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怀他人的行为,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对于孩子来说,倾听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同理心。
因此,教导孩子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专注的时间首先,要教导孩子倾听,就需要给予他们专注的时间。
在孩子与你交流时,尽量避免分心做其他事情,保持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尊重。
鼓励积极回应其次,要鼓励孩子积极回应对方的言辞。
可以通过肯定性回应、提出问题或者分享自己的看法来促进对话的进行,让孩子感受到对方在倾听自己。
表达感受的重要性除了倾听外,表达感受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表达感受,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自己。
因此,教导孩子表达感受同样至关重要。
鼓励情绪表达首先,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应该被尊重和接纳。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问询、分享自己的情绪或者提供安全空间等方式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教导正确表达方式其次,要教导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在表达感受时,孩子需要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消极性词语。
教导孩子倾听并表达感受的技巧建立良好沟通氛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和支持来增强孩子对沟通的信心,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榜样示范其次,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成为榜样示范。
在与孩子交流时,展现出积极倾听和正确表达感受的态度和技巧,让孩子从身边人中学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创设互动机会此外,创设互动机会也是教导孩子倾听并表达感受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
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人起码的尊重。
就学习本身而言,通过倾听,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应算是学习的一条捷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
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
然而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却不多。
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语言渲染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说”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
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
“大家看,×××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自己的想法,多棒啊!”“×××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他有一双金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
”……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
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倾听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
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模式,生动数学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将一道题目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在学生练习之前,故作神秘地说“老师说的这道题中有几个陷阱,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了。
三、用赏识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为此,在课堂,教师要经常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一些倾听的暗示:“某某同学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某某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某某同学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某某同学把别人的优点学来了,可真会学习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们找出来了,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某某同学听出了老师的不足之处,这可帮了大家的大忙”……在这里,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
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一)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
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他接受,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学生。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
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
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8、9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6、7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让孩子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就会使他们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