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复习探究案
新冀教版七上第四节学习探究

小明探究蚂蚁食性实验的若干问题
4.此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其它条件相同吗? 此实验的唯一变量是食物(面粉和糖), 除此之外的其它条件必须完全一样。 5.小明设计好实验后,又做什么了? 完成实验,进行了几次重复实验 6.小明做完实验之后又做了什么? 根据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小明探究蚂蚁食性实验的若干问题
探究的第一步 是要对事物进 行详细的观察, 提出问题; 第二步是根据 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尝试 着对问题的答 案作出假设; 第三步是针对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 验,实验方案包括 所需要的材料和用 具、方法和步骤等;
第四步是按照 第五步是分析 第六步是对探究 设计,实施计 实验现象和数 的过程和结论进 划,完成实验; 据,得出结论; 行表达与交流。
场所
甲 乙
温度 纱布状态 发芽情况
全发芽 没发芽
日光下 23℃ 潮湿 日光下 23℃ 干燥
变量
场所
甲 乙
温度 纱布状态 发芽情况
全发芽 没发芽
日光下 23℃ 潮湿 日光下 23℃ 干燥
丙
丁
黑暗中 23℃ 潮湿
黑暗中 23℃ 干燥
全发芽
没发芽
因此,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勤于思考,就能通过科学探究的 方法发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 许多实际问题,不断学到更多的 知识和本领。
实验一般要遵守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
对照实验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小明探究蚂蚁食性实验的若干问题
1.小明是怎么开始探究活动的呢? 先观察,再思考,发现问题。 2.小明发现问题后,做了很多假设,为什么 要假设?假设需要什么要求呢? 假设是关于问题的可能性解释,能帮助探 究者澄清思想和说明关系。 假设必须与问 题相符,能够被检验。 3.那检验假设是对还是错,小明是怎么做? 设计实验【对照实验】
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第一章《走近科学》复习教学案设计(知识点+练习)

走近科学复习教学案设计【概念与规律】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观察(observation)和实验(experiment)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science)的重要方式。
(1) 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information)。
观察必须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有时还须借助各种仪器(apparatus)和工具。
(2) 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过程包括:(1) 观察和提出问题;(2)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data);(3) 建立假设;(4) 用证据去验证假设;(5) 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2、科学探究不仅对科学家十分有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建立你的健康信息1、长度(length)(1) 长度的测量工具为各种刻度尺(ruler);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了长度测量中的准确程度;(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的关系:1km=1000m=103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3)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做到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4) 由于刻度尺本身的原因和测量时必须进行估计,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减小;减小误差的常见方法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2、实验报告(1) 每个实验都必须有一个实验报告,它是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2)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器材与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讨论与结论等。
3、体重(1) 磅秤可以用来测量体重,除此以外常见的衡器有台秤、杆秤等;(2) 体重的单位是千克。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探究与实践 我看秦皇汉武中图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八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探究与实践我看秦皇汉武中图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的是A、刘邦B、项羽C、陆贾D、范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秦朝D、汉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秦朝B、汉朝C、夏朝D、商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我国古代丞相制的设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汉朝B、西汉和唐朝C、唐朝和明朝D、秦朝和明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解析】:第7题【材料分析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浙教版七年级上《规律探究——数列与循环》专题复习讲义(含答案)

专题:规律探究重难点易错点解析例题1(1)已知一列数:1,4,7,10,13,16,…则该列数中第n个数与第n-1个数的差是,这列数中第n个数是;(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2)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叫做三角形数,则第16个三角形数与第15个三角形数的差是,第n个三角形数与第n-1个三角形数的差是;(3)已知一组数:-1,2,-3,4,-5,6,…则这组数中,第n个数是.数列的规律例题2观察下面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32014的末位数字是.1=,…=,438133=,3327=,239循环中的规律金题精讲题一QQ空间等级是用户资料和身份的象征,按照空间积分划分不同的等级.当用户在10级以上,每个等级与对应的积分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知道第10级的积分是90,第11级的积分是160,第12级的积分是250,第13级的积分是360,第14级的积分是490,…若某用户的空间积分为1000,则他的等级是第级,该用户若要升入下一级,还需积分.数列的规律题二 下图是某年11月的日历,并且在日历中用一个长方形方框圈出任意的3×3个数.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3×3的方框中,左下角与右上角“对角线”上的3个数字的和为42,这9个数的和为多少?这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几号?(2)在这个月的日历中,能否用方框圈出总和为108的9个数?如果能,请求出这9个日期中的最大值;若不能,请推测下个月的日历中,能否用方框圈出,并推测圈出的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周几.a b f cd e g h i日历中的数列与循环问题题三如图所示,电子跳蚤跳一步,可以从一个圆圈跳到相邻的圆圈,现有一只红跳蚤从标有“0”的圆圈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跳2050步,落在一个圆圈内;另一只黑跳蚤也从标有“0”的圆圈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跳2000步落在一个圆圈内,则这两个圆圈中两数的乘积是 _________.循环中的规律题四定义: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 -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已知,11=3a -,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以此类推,a 2014= .循环中的规律思维拓展题一请观察以下各式,并根据规律回答问题:222225=2515=22525=62535=122545=2025(1)请你写出652和852的值.(2)请根据规律将下式补充完整:(10n +5)2= .找规律并让学生掌握一个巧算技巧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例题1答案:3,3n-2;16,n;(-1)n n.例题2答案:9.金题精讲题一答案:17,210.题二答案:126,22;不能,能,周二.题三答案:40.题四答案:-1/3.思维拓展答案:4225,7225;100n(n+1)+25.。
7人教七上语文半期1--3单元复习教案

半期复习: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能力目标:1、抓好基础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1、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教学全过程,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2、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味、感悟和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练习─点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点拨本单元的重点导入。
第一单元五篇课文,可谓人生问题面面观,既谈理想,又谈奋斗;既写艰难历程,又写成功经验;既说到事业,又说到命运;既有痛苦,又有乐趣。
总之,本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激发同学阅读的兴趣。
二、单元综述《在山的那边》采用象征手法谈理想。
写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
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认真理解其主旨。
《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一件小事,写怎样面对困难,是成功的经验之谈。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深人体验、感悟。
《生命生命》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教师要组织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加以印证,进行挫折教育。
《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在内容上,可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比较阅读。
《童趣》极富于想像力,表现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和想像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重点语段1、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导学案共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共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和词汇;2.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交际;3. 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对话、日记、文章等;4. 能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加深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文化理解。
其中,基本语法知识包括:there be句型、一般现在时、人称代词、不可数名词等;词汇运用包括:关于人物、家庭、各种动物等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文化理解则涵盖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字的演变、中国人的姓名等。
三、学习方法:1. 多听多说多练习,大胆进行交流和表达;2.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强化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掌握;3. 勤于阅读课外书籍和杂志,扩大词汇量和文化视野;4. 多使用互联网等多种资源,获取更多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
四、学习建议:1. 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务求不断巩固和加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2. 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 多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交友,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4. 学会利用和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力。
五、补充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1. 对基本语法、词汇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运用;2. 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且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3. 具备广泛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类文化和思想总之,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掌握好英语的运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场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细节,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学习,积极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日常交际用语问候语: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寒暄:How are you?/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you./Goodbye.2.英语字母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小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3.数字1 one2 two3 three4 four5 five6 six7 seven8 eight9 nine 10 ten4.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年龄、学校、班级等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How old are you? I'm ....What school are you in? I'm in....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5.电话用语接听电话:Hello, this is [姓名]. (打电话) May I speak to [姓名], please?告诉对方自己是谁:This is [姓名].请求接电话的人等一下:Hold on, please.给对方留言:Can I take a message?征询对方电话号码:Could you tell me your phone number, please?6.日常交际中一些礼节性用语Say"Please." "Thank you." and "You're welcome."Give compliments.二、教育目标学生能够:1.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对话。
部编七上语文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七上语文复习教学设计引言: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对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巩固,我们设计了一套部编七上语文复习教学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还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复习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教学,学生将能够:1. 回顾并巩固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包括文字的理解与表达、文学常识、语言文字运用等;2.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常见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文学常识:通过学习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语言文字运用: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语法、词汇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1. 预习自主学习阶段:在正式的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将通过自主学习来预习相关知识点。
通过布置复习任务和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累问题和困惑,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答。
2. 课堂讲授与小组合作阶段:在课堂上,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课堂讲授和知识点的讲解。
七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七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课题 : 我变胖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变量”,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让学生明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3(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学会合作教学重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用具:橡皮泥,烧杯,小石块,一定长度是绳子,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流程:审、等、列、解、答。
引入:成语故事:动画《朝三暮四》通过动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问题,自然引入新课主题。
二(例题讲解例1、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目的: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预期效果:学生解答过程步骤,列方程很顺利,有的学生还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锻压前锻压后底面半径 5cm 10cm高 36cm x cm22 体积π×5×36 π×10?x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由题意得22π×5×36=π×10×X解之得 X =9.此时有学生将π的值取3.14,代入方程,教师应在此时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到好处!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已约去,无须带具体值;(2) 若是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过程感悟:本节内容通过一幅几何图形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同学将“瘦长型”圆柱体变成了“矮胖型”圆柱,需要教师把握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初三历史复习导学案编制:唐尧审核:审批:使用时间:2016.03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 NO.03
【复习探究案】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2.史料结合,分析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演变。
3.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法指导】
阅读并勾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阅读复习提纲,在复习提纲中找到相应的知识要点,勾画并标记清楚,合上提纲,完成《点击中考》上的考点管理及其练习,并在复习案上做好本单元的知识构建图。
【自主探究】
探究:古代的专制制度
【2014 湖北襄阳】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任用?(答两条)
(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明朝和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2014东营】26.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第1页共2页
2014-2015学年初二历史导学案编制:唐尧审核:审批:使用时间:2015.03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
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
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