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2 语文S版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3)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图片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词卡: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字学笔画1.出示:从林2.学写:从林(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1

2.合在一起成新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3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木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写“甘、从”等7个字,做到字迹清晰、字体端正。
2.朗读课文,体会合体字的构造。
难点:体会汉字构造的表意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ppt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制作生字卡片。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揭示课题1.显示独体字: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日、月、田……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
2.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什么表示?“木”想想两颗大树用什么表示?“林”三棵大树用什么字表示?“森”3.揭示课题:一个木字就能组合出这么多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男:日月女:明2.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拿着已经准备好的卡片,ppt显示什么字学生找出来并拼合在一起,大声读出组合后的字。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3篇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1《合在一起成新字》是S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下面是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内容简析】本课把一些合成字分为两部分,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边读儿歌边识字,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设计理念】本课教材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小组合作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1蹦苷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被崛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3个新部首“木”“日”“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迸嘌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难点】1绷系儿歌认识13个生字,并会写7个字。
2比鲜丁澳尽薄叭铡薄靶3个新部首。
3痹谌鲜渡字的同时,会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活学活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设计】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1(六位同学手拿生字卡片“木、寸、口、十、土、也”站到黑板前)请下面的同学帮忙找一找,他们谁和谁是朋友,站在一起可以组成新字?2币出课题。
二、学习儿歌1毖生自由读儿歌,认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庇谩啊稹焙汀啊鳌保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再反复拼读。
3蓖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相正音。
4敝该读儿歌,纠正读音。
5痹谛∽槔锉热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老师巡视朗读情况。
6蓖蒲∫涣礁龆恋煤玫耐学示范读,给予奖励。
三、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和生字)瞧,这节课的生字都跑到黑板上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拼拼音。
2敝该读,读得准确的,请他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带读。
3比サ羯字的拼音,认读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语文S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语文S版教学设计:课题识字 2合在一起成新字课时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13个生字:“成、男、尘、双、森、从、众、泉、岩、鲜、舌、甘、甜”;会写8个生字:“甘、羊、从、双、林、明、舌、尖”,学习“又字旁”“木字旁”“日字旁”和“小字头”;(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读懂儿歌内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初步掌握根据部件理解字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结合传说故事,朗读感悟;(2)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2)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1 .识字、写字。
2 .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3 .读懂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投影仪。
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利用儿童爱听故事这一特点,结合传说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愉快地学习,随后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编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学习,借此帮助学生培养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一课中,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古时候的人造字有的渐变过程。
三、识记生字1 .(课件出示第九屏)点击其中的生字,进入超链接,细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的读音,同时记忆字形。
2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教师随时为学生正音。
3 .学生自主选择生字造句:例:明(明亮)我们的教室十分明亮。
尘(灰尘)我们把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灰尘。
森(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
从写字时,应该从左到右。
我从家走到学校,要用十五分钟。
4 .教师评价。
四、写字指导1 .学习新偏旁“又字旁”:(1 )(课件出示第十屏)出示“又字旁”和“又”字。
(2 )学生观察二者的异同,鼓励他们用完整、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又字旁”的第2笔要写成点画。
(3)学生书空练写。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3)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图片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词卡: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字学笔画1.出示:从林2.学写:从林(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3)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图片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词卡: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字学笔画1.出示:从林2.学写:从林(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
(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2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2 语文S版

2 合在一起成新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日rì月yuè明mínɡ,田tián 力lì男nán,小xiǎo 土tǔ尘chén,小xiǎo 大dà尖jiān,[句导读:是由不同的两个字合在一起的会意字。
]双shuānɡ木mù林lín,三sān 木mù森sēn,双shuānɡ人rén 从cónɡ,三sān 人rén 众zhònɡ。
[句导读:两三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作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
] 村cūn 前qián 白bái 水shuǐ泉quán,村cūn 后hòu 山shān 石shí岩yán。
[句导读:“泉、岩”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客kè来lái 鱼yú羊yánɡ鲜xiān,味wèi 美měi 舌shé甘ɡān 甜tián。
段导读:独体字合在一起变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的造字法。
1.认识本课生字,了解汉字中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新字的构字特点。
2.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动画课件。
一 以旧带新,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趣的汉字》,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动画课件。
下面的字你认识吗?能说说汉字为什么有趣吗?2.出示动画课件,分别出现“口”“鸟”两个字,两个字渐渐合成一个“鸣”字,再出现“竹”“毛”两个字,两个字渐渐合成一个“笔”字。
3.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说说通过看课件,觉得汉字怎样有趣。
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汉字能够合成一个新字的规律。
4.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我们汉字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两个汉字可以合成一个新字。
在汉字王国中,这样的字有很多。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合在一起成新字》。
二自读课文,初步识字1.请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本课中出现的新字。
语文S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课题合在一起成新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在愉快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应注重多种方式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
学前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语文S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1一、游戏导入。
(用时:5分钟)1.(六位同学手拿生字卡片“日、月、口、千、小、土”站到黑板前)导入:请下面的同学帮忙找一找,他们谁和谁是朋友,站在一起可以组成新字?2.板书课题。
1.看卡片,组新字。
2.齐读课题。
1.说说你学过的字还有哪些可以组合成新字?二、读文识字。
(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合体字?请用笔做上记号。
2.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和会写字,指名读。
3.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1)小老师领读。
(2)指名分节读。
(3)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4)引导学生去掉1.自由读课文,把合体字做上记号。
2.自由认读带拼音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3.交流识字的好办法;去掉拼音,自由认读。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认读生字。
2.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qt泉甜xén鲜尘3.拼一拼,写一写。
shān yánɡ( )shuānɡ shǒu( )mínɡ yuè( )语文S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识字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2拼音,自由认读。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认读生字。
shé jiān ( )三、指导书写。
(用时:15分钟)1.出示8个生字,组织学生观察生字,请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难写?谁能说说怎样把这个字记好?2.引导认识“木”“日”“小”这3个新偏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包括《有趣的汉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添“口”歌》三篇课文及“语文百花园”。
三篇课文初步向学生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象形、会意、形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有趣的汉字》一文以祖孙俩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反映出我们祖先创造汉字的方法,以及汉字演变的过程。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熏陶的好材料。
《合在一起成新字》《添“口”歌》属读儿歌识字,向学生渗透了会意字、形声字的特点,两首儿歌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对汉字的造字方法、规律非常陌生,但是学生喜欢听故事、读儿歌,课文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发现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
教学设想
1.设计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如:开火车、你指我猜、找朋友等,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感受识字的快乐。
2.引导发现,自主识字。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方法、规律,引导学生仿造课文自编识字儿歌,并把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今后的识字中去。
3.生活识字,拓宽途径。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大舞台,引导学生留心商标、广告、标牌等,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在语文百花园的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学习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学习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
4.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可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下汉字的起源,对汉字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
2.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剪报,留意广告、招牌上的字,充分利用身边的识字资源,尽可能多的识字,提早进入阅读。
二、基本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对本组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导语和情景图进行阅读或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方块汉字是那么鲜活有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
2.读文识字结合,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文,如:分角色读.比赛读,在读书中感受汉字的无穷奥秘。
在此基础上,呈现汉字,交流识字方法。
3.抓住重点,写好生字。
要把写字任务分散,每节课都要写字,扎扎实实的打好写字的基本功。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不好写,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抓重点进行范写指导,学生再临写或独立书写,并展示写字成果。
三、各有侧重
(一)《有趣的汉字》
本课教学应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读文和识字结合起来。
教学时,避免在每一个生字上平均用力,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识字的效率。
教学中,重点处理好以下环节:
1.充分自读,自学生字。
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读后和小伙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利用互读、互考等方式,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抓住重点,掌握识字方法。
本课生字较多,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积累,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如:读拼音、问他人、联系上下文猜读等,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识字的方法。
(二)《合在一起成新字》
本课教学应以识字为重点。
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来识记生字。
教学中,重点处理好以下环节: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传说汉字是一个名叫仓颉的人造出来的。
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创造了许多字,比如说“日、月、田……”可是后来他发现这样还不够,很多东西画不出来。
怎么办呢?有一天,他走出
家门发现,外面特别明亮,他就想:太阳和月亮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在一起叫“明”吧。
他看见一片尖尖的草叶,他又想: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字吧!用这样的方法,他又创造了许多的汉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也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汉字起源方面的内容。
)
2.创编故事,趣味识字。
在学生反复读儿歌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听故事,编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字意。
3.创编《识字歌》,丰富识字积累。
在课文学习完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仿造课文的样子,自己编几句《识字歌》。
(三)《添“口”歌》
教学本课应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学文紧密结合,通过熟读背诵儿歌,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中,重点处理好以下环节:
1.多种方式读好儿歌。
可先引导学生自由读,把儿歌读通顺、读正确,再引导学生逐句朗读,通过自由读、齐读、轮读、问答读等多种方式读好儿歌,在读中巩固识字。
2.课件展示,识记生字。
学生在朗读儿歌的同时,演示独体字添“口”组成新字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3.拓展活动,创编添“口”歌。
四、交流展示
在本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可开展“识字大擂台”的交流展示活动,把学生收集的商标、图文并茂的儿歌、剪报等在全班同学中进行汇报,比一比,看谁在课外识字多。
还可以用这些商标、剪报等做成识字课本,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