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 精品导学案

17 奇妙的克隆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阅读课文,体会采用小标题形式的好处和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2.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3.培养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4.体会、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浙江宁波人。
第一课时积累字词,理清思路,把握内容1.读准字音。
繁衍. y ăn 囊胚..期 náng pēi 蟾蜍.. chán 孵.化 f ū 性腺. xiàn 胰.蛋白酶. yí méi 濒.临 b īn 分泌.mì 2.解释词义: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
形容非常赞赏。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大,办法多(多含贬义)。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课时要点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相安无事: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夭亡:短命,夭折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濒临:接近,临近。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全文约3000字,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地了解全文内容?速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从小标题或中心句入手介绍了克隆的定义,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克隆的意义。
)合作探究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1.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明确:“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2.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的基本知识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2、了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重点】1、感知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1、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对“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理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2分钟、朗读8分钟、独学15分钟,交流5分钟,展示10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进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谈家桢(1909--2008),浙江宁波人,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为我国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并担任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2、关于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
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桢.()草莓.()胚.()胎蟾蜍..()两栖.()囊.()腺.()素蛋白酶.()濒.()临繁衍.()匍匐..()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学习
目标
1、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
重点
目标2
学习
难点
目标1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3、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
4、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繁衍:。
神通广大:。
相安无事:
濒临:。
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上是按顺序进行说明的,介绍的内容是。
4、阅读课文,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B.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没有问题)
C.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D.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面临,面对)
4、说说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二、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7《奇妙的克隆》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2.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 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查评1. 检查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三、整体感知1. 读课文,每个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解释什么是克隆。
(2)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重点介绍克隆羊“多利”的情况。
(4)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2. 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3.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 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5. 克隆的“奇妙”体现在哪里?你能找出课文当中列举了哪些克隆的例子吗?(按顺序)6.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四、合作探究(一)读第一部分1. 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2. 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 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
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4. 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二)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1. 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2.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 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4. 这部分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5. 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五、拓展延伸1. 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2. 美国大片《第六日》: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亚当,在片子里亚当被克隆,这其实是一帮犯罪分子的阴谋,真亚当和克隆人亚当与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正义战胜了邪恶,但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发生了,两个亚当共存,片子就这么结尾了。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学习准备: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开辟()脊椎()率先()频率()潜在()濒临()挽救()繁殖()渗透()免疫()问题探究:1、《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从哪些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①克隆是什么?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显易懂。
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
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
②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要介绍和说明。
③克隆绵羊“多利”。
这一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④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2、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
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这一节有两种顺序: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十七奇妙的克隆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相关链接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
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
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的研究。
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本身。
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在特殊的情况下..生物的尸体竟完.......,某些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
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含答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谈家祯,著名遗传学家。
他在1996年第ll期《中学生科技》上发表科普短文《奇妙的克隆》。
2.背景资料(1)无性繁殖在植物界,有分身本领的成员是很多的。
柳树、甘薯、葱、蒜等,都是利用它们的分身术进行无性繁殖的。
现代生物学家探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有着可发育成整个机体的基因,人们若能设法刺激细胞,起用细胞中的这些基因,便可将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培育成一株植物体。
美国的斯图尔教授在1958年将胡萝卜捣碎,用生长素等化学物质处理,结果胡萝卜细胞萌发成了一株株胡萝卜苗。
采用这种魔术般的技术,一个胡萝卜就可种几十亩。
现在,分身术又前进了一大步:将人参细胞放在大型发酵罐里,让它们迅速繁殖,如同把细菌放在发酵罐里生产抗菌素那样生产人参。
从此人类开了工业化生产药用植物的先河。
如今,细胞分身术不再是科学家手里的“专利”。
据统计,可用于生产的试管苗植物已达上百种。
现在需要科学家回答的问题是:动物细胞能不能像植物细胞那样进行无性繁殖呢?英国有几位科学家已着手解答这个问题,生物学家格登完成了青蛙无性繁殖的实验。
他用蝌蚪身体细胞遗传基因繁殖的青蛙,跟自然界的青蛙毫无区别。
牛津大学有两位专家所做的一项兔子无性繁殖的研究课题,说明哺乳动物的分身术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两位专家将兔子的身体细胞用分身术产生了一些胚胎,胚胎开始了细胞分裂,但目前还不能进一步发育成为兔子。
(2)克隆技术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个“受体细胞”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十七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相关链接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这难道不奇妙吗?5、课前准备(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繁衍(yǎn)胚胎(pēi)B.蟾蜍(chánchú)鳞片(lín)C.两栖(xī)相安无事(xiànɡ)D.囊虫(nánɡ)孵化(fū)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相关链接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这难道不奇妙吗?5、课前准备(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繁衍.(yǎn)胚.胎(pēi)B.蟾蜍..(chánchú)鳞.片(lín)C.两栖.(xī)相.安无事(xiànɡ)D.囊.虫(nánɡ)孵.化(fū)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B.一株草莓依靠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合作探究】⑴、读第一部分4、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5、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6、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
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8、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9、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0、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11、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12、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1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4、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15、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16、根据探究问题,梳理课文内容【精读精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些,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
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
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
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17、以上几段是围绕哪一句来说的?18、这几段介绍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哪些好处?19、“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0、文段中的引号作用是什么?21、文段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题阅读】㈠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
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
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
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
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
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
”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
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2、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本课的一个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23、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说明顺序是,第②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24、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5、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在特殊的情况下..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某些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③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
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26、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①段运用的主要的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意在说明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③段运用的主要的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去掉“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32、.试给“化石”下定义。
【能力提升】任何科技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
克隆如此,火药、核能、侦察卫星、网络也无不如此。
请你选取其中一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教学后记】第十七课1.C(栖—qī,相—xiānɡ)2.B(匍匋——葡萄)3.(1)列数字(2)作诠释(3)作诠释(4)举例子4、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6、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7、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8、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9、举例子、列数据10、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
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11、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12、内容从课文中找;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精神;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开创学习的新局面。
13、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14、答愿意或不愿意,言之成理即可。
15、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克隆人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16、17、开头一段第①句。
18、①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
②挽救珍稀动物。
③对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有重要作用。
19、设问,引起读者注意。
20、特别强调。
21、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
22、克隆23、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或“美国科学家创造生命”)逻辑顺序列数字24、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