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实验课读片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实验课件

脉及硬脑膜窦收纳脑膜、 椎静脉 脑、眼和颅骨的血液。
锁骨下静脉
眼上V. 眼下V. 内眦V.
面静脉
颈内V.
右头臂静脉
② 颅外支 面静脉 facial vein
收纳面前部软组织的
血液,起自内眦静脉,与 面动脉伴行,接受下颌后 静脉的前支,最后注入颈 内静脉。
面静脉缺乏静脉瓣,
并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 颅内海绵窦相交通,亦可 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 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当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 角区发生感染而处理不当 时,病菌可经上述途径感 染颅内。临床上称此区为 危险三角。
Systemic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途径
•肺循环 (小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泡毛细血管 肺静脉及其属 支 左心房
•Pulmonary circulation
心 脏 HEART
心脏外形特征(位置,分部)
1、一尖、底 2、二部分、二耳朵。 3、三面、三缘、三沟 。 4、四腔 5、第五肋间隙。
窦房结: 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 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到心室;
房室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将心房传来的兴奋迅速传到整个心室。
心的血管 (1)动脉
左冠状动脉 (5)心左半 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和部分右心室前壁 旋 支: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及左心房。(窦房结支)
右冠状动脉 (4)心右半 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分布: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及部分左心室后壁; 窦房结、房室结
ext. carotid A.
颈外动脉初居颈
内动脉的前内侧,后 渐转至外侧,上行穿
颞颞浅浅动动脉脉上颌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上颌动脉 脑膜中动脉
循环系统27021 ppt课件

2020/12/9
do it now
16
四)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分支
终末支
细胞:起搏细胞、移行细胞、束细胞
2020/12/9
do it now
17
二、动脉(artery A.)
一)分类 1、大A:主A、肺A等 2、中A 除大A外,解剖学上有名称的动脉 3、小A、微A 分布于组织、器官的动脉。
8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20/12/9
do it now
9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管系统
本次课讨论心血管系统。
2020/12/9
do it now
10
心血管系统包括:
1、心脏
—动力器官
2、动脉
—输血离心血管
3、毛细血管
37
2020/12/9
do it now
38
2020/12/9
do it now
39
2020/12/9
do it now
40
三、毛细血管(capillary cap.)
一)结构:
1、内皮:单扁
2、基膜:只有基板
3、周细胞(pericyte)
2020/12/9
do it now
41
二)分类:
do it now
34
2020/12/9
do it now
35
2020/12/9
do it now
36
(六)微动脉(arteriole)
循环系统详细讲解共96张PPT-2024鲜版

2024/3/28
16
淋巴管道及淋巴结分布
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 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是淋巴液回流的 通道。
淋巴结分布
淋巴结遍布全身,主要分布于颈部、腋 窝、腹股沟等区域,是淋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2024/3/28
17
淋巴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淋巴液生成
淋巴液主要由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形成,其成分与组织液相似。
2024/3/28
药物治疗(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等)
27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024/3/28
28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心理社会因素
预防措施
2024/3/28
29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降压、降脂、控 糖等)
3
2024/3/28
32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024/3/28
01
药物治疗(利尿剂、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等)
02
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移植等)
33
其他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简介
心律失常
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 致的心跳不规则,包括 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
性心律失常。
2024/3/28
压力感受性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 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从而维持动 脉血压的稳定。
21
体液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1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通过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上 的受体结合,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
生理学课件循环系统

生理学课件循环系统生理学课件:循环系统一、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循环系统是生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对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调节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二、循环系统的组成1.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泵血。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2.血管: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返回心脏,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负责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3.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分,含有水、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
三、循环系统的功能1.氧气输送:循环系统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满足其生理需求。
2.营养物质输送: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从消化系统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为其提供能量和原料。
3.代谢废物清除:循环系统将代谢废物从组织和器官带回肝脏和肾脏,进行解毒和排泄。
4.内环境稳定:循环系统参与维持体温、pH值、电解质浓度等生理参数的稳定。
5.免疫防御: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四、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进行调节,以适应机体生理需求的变化。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调节心脏、血管和肾脏的功能。
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等激素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3.自身调节:心脏和血管具有自身调节功能,如心脏的自律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等。
五、循环系统的临床意义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循环系统完整ppt课件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4)图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
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
2. 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
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
.
不断地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并 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
心脏 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
血液
.
血液的分层现象
柠檬 酸钠
静置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红细胞
血液
.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成分:水、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
功能:运营载养血物细质胞和,代运谢输废物
.
显微镜下血细胞的形态示意图
___防__止___血__液__凝__固_
.
8.右图是在显微境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
分析回答:
(1)图中3所示的细胞为__红___细胞,其主要功能 是运输__氧__气__和__一__部__分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
(2)图中1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3所示细胞 相比细胞中有__细__胞__核_,故该细胞是____白_ 细胞。
.
5.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
有
。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当膈肌处于
状态时,气体入肺。
.
(4)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它进入组织细
胞后在细胞的
2024生理学课件PPT循环系统共4

生理学课件PPT循环系统共4contents •循环系统概述与功能•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血管分类与生理特性•血液成分及其运输功能•微循环与物质交换过程•循环系统调节机制•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简介目录01循环系统概述与功能循环系统定义及组成定义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输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
组成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泵血;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血液;淋巴系统则辅助循环系统,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
生理功能与作用运输物质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排泄器官。
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调节血液成分和温度等,循环系统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抗体等免疫成分在循环系统中巡游,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进行识别和清除。
血液循环路径和方向路径血液由心脏左心室泵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脏右心房,再经右心室泵入肺循环,最终返回左心房和左心室,完成一次完整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方向血液循环始终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确保血液能够流经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实现物质交换和运输功能。
03肺部气体交换在肺部,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实现呼吸功能。
01组织液与血液交换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组织液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包括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02淋巴系统与血液交换淋巴系统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将其重新输送到血液中,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内外环境交换场所02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心脏位置及形态特点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夹在两侧肺脏之间,前方正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
形态心脏外形像桃子,大小约和成年人的拳头相似,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教学片8-循环系统2

X线表现:
心脏多呈“二尖瓣”型 左房、右室增大,左心耳增大 左心室缩小 主动脉缩小或正常 肺血改变:肺淤血 二尖瓣钙化 右心房增大
后前位
右前斜位片
左前斜位片
左侧位
Kerley B 线
二闭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肺V
主A
二闭
左心房
左心室
舒张收期缩左期室左接室受血额返外流血入量左房
左房内压力
左心室增大 左房扩大肥厚
影像学表现:
常见型:PS较重,室缺较大,紫绀明显 ①肺血减少,肺门缩小,可有侧枝循环 建立 ②靴型心(心尖上翘,心腰凹陷) ③心脏一般正常大小或轻度增大,右室 增大为著,少数可有右房或/和上腔静脉 增大、扩张,左室缩小 ④大血管改变:升主动脉增宽,向前右 移位。
轻型:PS程度较轻,肺血减少,右室增大 较轻,紫绀程度轻,半数心尖圆钝略翘,
心 包 大 量 积 液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以后,多数患者只有轻微的、疏 松的或局部的心包脏壁层粘连,心包无增厚,故 不影响心脏功能,称为粘连性心包炎。少数人心 包脏壁层广泛粘连,形成坚实的结缔组织,明显 限制心脏的舒缩功能,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即 为缩窄性心包炎。
影像学表现:
①心影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 ②心包增厚粘连,心缘变直,各弓影 分界不清,心脏外形呈三角形或球形 ③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未受累部分 可局限膨大、搏动增强 ④心包钙化,占12.3%∼15.6%,呈蛋 壳状、带状、斑片状、结节状;高仟 伏、切线位显示 ⑤静脉压升高、上腔静脉扩张 ⑥左房压力增大时肺淤血
影像学表现:
①肺血:一般正常,左心衰时,肺 淤血、肺水肿 ②主动脉型心 ③心脏增大,左室增大,心衰时, 明显增大,并出现左房增大 ④主动脉结突出、延长、迂曲、扩张。
“生理学实验课件-循环系统实验”

循环系统实验的重要性
阐述循环系统实验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 性,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断的意义。
在生理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应 用价值
说明循环系统实验在生理学领域和临床医 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对疾病治疗和药 物开发的贡献。
实验结论和展望
实验的总结和结论
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果,并给出对这 些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材料和方法
所需仪器和材料清单
列出进行循环系统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 和试剂,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步骤详解
详细描述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 事项,使读者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记录和整理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和观察 结果,以及注意事项和其他相关信息。
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通过图表 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 数据。
实验讨论和解释
结果解释和要点讨论
解释实验结果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展开讨 论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或差异。
实验中可能的误差和限制
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和实验设 计的局限性,并提供改进实验的建议。
实验的意义和应用
生理学实验课件——循环 系统实验
欢迎来到我们的生理学实验课件!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循环系统的工 作原理和功能,并了解身体内的血液循环过程。
实验介绍
背景与目的
了解循环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其 相关的生理学研究问题和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设计和流程
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方案和所需的步骤, 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望循环系统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 可能的改进方法和潜在的研究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
左房大、右室大、含铁血黄素沉着
二尖瓣狭窄
右心房增大
P-A位平片
右心房增大
LAO
RAO
右心房增大
右房弓弧隆起,右心耳突出并成角,心后缘下段突出与食管无关
右心室增大
right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最敏感体位 LAO,LAT;RAO(早) P-A:1)心尖圆隆上翘.2)肺动 脉段突出或饱满,相反搏动 点下移 LAO:1)心前缘下段前突,心前 间隙变小 2)心膈面延长, 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LAT:心前缘前突,与胸骨接触 面增大,心前间隙变小 RAO:1)心前间隙变小.2)肺动 脉圆锥明显前凸,>10 mm。 常见于:MS、PS、ASD、F4、肺 心病
左房增大
P-A位平片
双房影,病理性第三弓,支气管分叉扩大,肺淤血
食管左房压迹 deviation of the esophagus
左房增大 LL位平片
轻度:食管前壁受 压,无移位
中度:食管前后壁 均受压并移位(止 于胸椎前缘)
重度:食管明显 向后移位与胸椎 重叠
左房增大
RAO位平片
左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RAO
LL
右心房增大
P-A位片
心尖圆隆上翘, 肺动脉段突出或饱满,相反搏动点下移
右心房增大
LAO位片
心前缘下段前突,心前间隙变小
;心膈面延长,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左心室增大 left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最敏感体位 LAO,LAT P-A:1)左室段延长,向左下膨突 2)心尖向下移位,相反搏动点 上移 LAO:1)心后缘下段向后下膨突,与 脊柱重叠
2)室间沟向前下移位
LAT:心后缘下段后突超过下腔静脉 后缘15mm
RAO:心前间隙下部变小,前缘下段 前突
常见于:高心病、AI、MI、PDA
左心室增大 P-A
左心室增大 LAO
心脏廓清角变大
左心室增大 LL
心后间隙变小或消失
左室增大
右室增大
左心房增大
右房增大
镜面右位心,DR12498
左旋心 右旋心
镜面右位心
右
旋
心
左
旋
心
中 位 心
单发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
普大型心脏----心包积液
肺充血
房间隔缺损
肺瘀血
肺血减少
F4
肺动脉狭窄
肺泡性肺水肿
肺 泡 性 肺 水 肿 治疗前 治疗后
原发性 肺动脉高压
肺血多 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迂曲延长
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CT
第四次实验课 循环系统的基本病变
左心房增大 left atrium enlargement 最敏感体位 RAO,LAT P-A :1)心底部双重密度影 2)右心缘双房影 3)左心耳突出(病 理性第三弓) 4)气管分叉角度 开大 RAO与 LAT吞钡:食道中下段受 压移位 LAO: 1)心后上缘隆突,左主 支气管受压上抬 2)主动脉窗变小 常见于:MS、PDA、VSD、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衰竭。
LAO位平片
左主支气管受压上抬
右心房增大
right atrium enlargement
最敏感体位 LAO
P-A:1)右房段向右上方膨突
2)右房高/心高>0.5 LAO:1)右房段(耳部)向上或/和向下延长超过心脏前缘一半
2)右房与右室间“成角现象”
RAO:心后缘下段向后下圆弧状膨突,与食道无关,心后间隙变小 常见于:ASD、三尖瓣病变、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心衰
实验课读片
2009年6月1-2日
第三次实验课 循环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X线平片
心脏后前位片
X线平片
心脏右前斜位片
X线平片
心脏左前斜位片
X线平片
心脏左侧位片
CT平扫
横轴位
CT造影检查
CT平扫
冠状动脉CTA
心脏MRI 垂直室间隔的断轴切面
心脏MRI 平行室间隔的长轴切面
冠状动脉MRA
腹主动脉瘤
CT-SSD
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型
A
B
Cine MRI斜矢位(左前斜位)示心脏运动周期 内内膜片(箭)的运动。A收缩期,B舒张期
主动脉夹层
Cine MRI
相位对比图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伴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
A T1WI T1WI
B
A. 右心室腹侧心包呈不均匀轻度增厚(箭头)。 B. 下腔静脉明显增宽,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呈高信号。